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复制链接]
13205 0
zt131420 发表于 2018-8-30 14:12:37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父母:你如今的样子里折射着孩子的未来。

最近被发生在地铁上的两件小事暖到了:



一名孩子在地铁上依偎在妈妈的怀中睡着了。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的脚踢到身旁的乘客,用手捂在了他的小鞋上。直到到站下车,她才把手松开。



北京的一趟地铁上,一个孩子因为身体不适在车厢内呕吐。孩子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责怪他,而是立马起身,向周围的乘客道歉,然后蹲下身,拿纸巾把地上呕吐物清理干净。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1、

教育的根到底在哪里?——家

一提起教育,我们都自然地想到了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其实,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欣喜地来到了他们的学校,那就是他们幸福的家,我们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要把孩子教育的大厦建牢,就要打好教育的地基,扎好教育的根,那么我们追问——教育的根到底在哪里?

其实,教育的根不在学校,也不在社会辅导机构,教育的根就是家。



2、

当我们感慨“生一个孩子容易,但养一个孩子很难”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养育孩子的另一副重担——家庭教育。

孩子成长的第一次区分就是从“家”开始,要不,为什么都是上帝赐予的小天使,为何有的孩子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一切平平?

其实,作为父母要把“家”看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要从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发掘孩子的天赋,并适时引导,这才是成就孩子的教育之道。



3、

家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

有个智慧的人培养孩子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不包办,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拥有了责任心。

第二句话:“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讲德行,告诉孩子做人的标准。

第三句话:“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来还有口饭吃。”无私的爱,无尽的爱!

而同样的问题,却有人所说的三句话就截然不同:

第一句话:“宝贝,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妈妈帮你搞定!”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培养出了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第二句话:“宝贝,出去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一定要还手!”基本的做人准则都没有教对,可能培养出“缺德”的孩子。

第三句话:“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有条件的爱,根本不是真爱。



4、

家长是一种职业。

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而家的经营关键在家长。

一直在思忖把“家长”这种身份和责任用一个什么名词来形象而准确地描绘一番,不经意看到一个网友的个性签名——家长是一种职业,我的眼睛一亮,正说到我的心坎上。

能把“家长”这个光荣而沉重的头衔顶起,何不需要像对待一种职业一样敬畏和担当?

“温暖、和谐,亲密”这些字眼,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养分”;父母恩爱相处,同担责任,教育步调一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如果这样,我想就再也没有“事业成功,家庭失败”的说法了,至少会少些。



5、

父母要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要说,父母要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西方有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颇给人启发,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些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要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生活是一本耐读的书。或许,当孩子们到中年或步入晚年时,才会更多地想起双亲,感念父母对自己人生影响,以至于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模仿着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列这些想说明什么?我想说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工作,还要准备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的工作。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