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亲子关系怎样才能双赢沟通?资深心理教师给家长三件法宝

[复制链接]
28948 0
一生挚爱阿俊哥 发表于 2018-9-4 20:36:38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一次亲子沟通会上,一名学生家长走上台大谈她的主张:“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都是次要的”“家长的话你们都要听,因为家长毕竟都在社会上摔打过,经历比你们丰富”“尽管有时方式不对,但你们一定要记住家长是最爱你们的,家长的爱是最无私的”……

听了这位家长的高谈阔论,我们真的替她的孩子捏上一把汗。有多少孩子就是被这种所谓的无私父爱母爱绑架了,想动动不了、想喊喊不出,进而衍生出逃避、漠视、烦躁、对抗等一系列消极态度和行为,亲子关系变得危机重重。

不懂爱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缺少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许多家长的通病。家长只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矛盾出现后只会一味地指责孩子,甚至情绪失控,企图用管和堵甚至要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一位妈妈的切身感悟:

一天晚上,我忙完了手头上的工作已经快十点半了,这才发觉儿子不但没睡觉还捧着平板电脑玩得津津有味,当时我的火气就直冲脑门,恶声冲他嚷道:“今晚你就别睡觉了,干脆玩一宿吧!”十岁的儿子被我的突然发飙吓呆了,抱着电脑不知所措。

气昏头的我仍然不依不饶,逼着他给我讲电脑游戏的吸引力到底在哪?儿子始终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慢慢恢复理智的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当,没有再逼迫孩子。看着孩子带着情绪上睡觉,我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教育是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参加过家庭教育培训班的我清楚地记得这句话,但急躁的情绪一上来就什么都忘了。急躁是家庭教育的大忌,稳定情绪、讲究技巧这些都是亲子沟通的重要前提。

我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这一前提,意识到这一点,我立即采取行动。第二天到家后主动跟儿子道歉,承认自己急躁的态度和不当的做法,与儿子共情,表示理解儿子在一天的学习和晚上的足球课结束后有放松身心的需求,也表示充分相信儿子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待我做完这一切,儿子什么都没说,深深地拥抱了我……

和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领衔团队”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天津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二十一中学心理专职辅导高级教师苏红艳,给家长们提供三件教育孩子的“法宝”——尊重、信任和接纳。



尊 重

学会尊重,这是每位家长需要努力做好的功课。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你喜欢蓝色裤子,孩子喜欢灰色裤子。好,那就买灰裤子。

时间不早了,孩子不想睡觉,想要把画画完。好,那就画完好了。

想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让他去问路,他不想去。好,不去就不去。

变天了,你提醒孩子加衣服,他不予理会。好,那就这样吧。

家长不再喋喋不休地讲道理,不再用发火的方式让他顺从,不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只是告诉他每个选择可能会面临的后果,让他自己作决定。然后心平气和、真心实意地对他的决定说“好”。

其实,尊重孩子就是这么简单,你会看到孩子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会对自己行为负责,越来越乐于和你沟通。

信 任

十年之前,我们想象不到自己今天的样子;十年之后,谁会知道自己又是怎样一番模样?我们能把握的,就是此时此刻,做好当下的事。而家长能做的,就是学会信任孩子。

我们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自由生长的空间。培养他独立作出选择的能力,让他生长成最像他自己的样子。

从小让孩子作选择,允许他不断试错,慢慢他就知道了自己是谁,喜欢什么,知道了事物的边界在哪里,利弊有哪些,学会了自己作取舍。如果家长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一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不给他试错的机会,他就会失去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分寸感。当他长大了,要独立作选择了,他的取舍可能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意愿,而是为了叛逆而叛逆。或者,他的自我太弱小,面对成人的世界,根本没有力量“作出”选择,只能被动地“接受”选择。

信任孩子就是允许他自主选择,当然也允许他犯错,并在他做错之后及时帮他纠正,而非责骂。



接 纳

说到接纳,苏红艳老师咨询的个案中有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家长,孩子以前表现很好,但是由于父母要求过于严格,对孩子批评多,再加上其他环境的因素,孩子现在经常逃课,性格也变得十分古怪。苏红艳老师给孩子妈妈的建议是首先要保持一个好的母子关系,理解并尊重他,能够沟通,这样才有可能有好的影响。

苏红艳:“如果你能对他的现状接纳,他可能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劝告。”

妈妈:“可是接纳得很痛苦。”

苏红艳:“只能家长先接纳,孩子才会改变。”

是啊,本来一个很不错的孩子,现在这样的状况,妈妈自然是难过的。但是生气和打骂只能把孩子推得更远,所以必须接纳。但如何才能做到接纳呢?

家长学着欣赏孩子目前的优点,接受孩子的缺点,接纳孩子,合乎规律地帮助孩子,认识到孩子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马上改变。所以,家长制定一个长远些的目标——理性、平静地考虑如何去帮助孩子,让孩子不断地改变,孩子自然也会朝着内心期待的方向一步步地前进。

回到家长自身,坦白地说,尊重、信任和接纳,谁都不可能完全做到。小事还可以,大一些的事,我们也会担心、纠结和着急。不过认可了孩子的成长轨迹,我们会给孩子自由舒展的成长空间,尊重他的想法,信任他的选择,接纳他的现状。积极与他沟通,了解心理需求。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人生的功课和修炼。

毕竟,充满幸福感的孩子有一点是一样的:他的父母经常和他愉快地聊天!

小贴士

双赢沟通的三个小技巧

1.多用商量的口气,少用命令式口气。如“能不能……”“这样可以吗”等。

2.多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如“我感到很高兴”“我很失望”等。

3.及时体察孩子的心情,尽量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作有效沟通。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4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