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军事] 87年前的今天,勿忘国耻,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华儿女当自强

[复制链接]
89678 8
w佳业投资 发表于 2018-9-19 02:50:3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一八”事件老照片



人们常说,时间可以抚平一切创伤,但那些深深刻在脑海中的记忆却始终挥散不去。1931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公然入侵我国东北,此后14年间中华人民发起浴血抗战,与侵略者殊死拼杀。87年前,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铁轨,让人愤怒得是,日本关东军还颠倒黑白,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后炮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这么诞生了。

在那个既悲惨又屈辱的时刻,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之路。当时的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精神足足历经14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以3500多万人伤亡、直接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的惨痛代价,最终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九一八”事件老照片


“九一八”事变前的中国,基本形同一盘散沙,不仅积贫积弱,而且内战频频。面对这样的情形,早已盘踞在东北的日本早已磨刀霍霍。可以说,“九一八”事变只是偶然的发生在具体的时间上,日本对外扩张的国策已经预示着这场事变迟早要爆发。

然而,旧中国是怕挨打却总挨打,但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避战怕打同样也要挨打。我国学者认为,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当时中国的力量并非不堪一击,甚至说还有一定优势,但依然一败涂地,正是日本看透了我国的“不抵抗政策”,才敢如此公然发动此次事变。

在这场关乎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始终保持坚定意志,坚持奋起抗战,虽然很艰辛但也证明中国有祖国实力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毕竟,抗战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涉及资源调动、民心凝聚的综合斗争。数十年来,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我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东亚地区的力量平衡已经发生变化。


“九一八”事件老照片


恩格斯曾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可否认的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国家必将会更强大,同时有过战争惨痛记忆的民族也会更懂得和平的宝贵,更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回想“九一八”事变,它的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屈辱,但它也让我们明白了:实力不够就引起外敌窥探。幸而,中国有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抗日义勇军,为团结抗日倾尽心力的中国领导人,有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的爱国将领。如今,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现代化国家,这背后有太多无数建设者的无私奉献。

87年后的今天,祖国各个城市上空又一次警钟长鸣,在警报声中中国人完成了一次次与历史的对话,不战而退的屈辱没齿难忘,中华儿女当自强,振兴中华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要在当下凝聚更多的力量,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梦想走向现实,用今天的不懈奋斗成就明天的美好生活!(叮允)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8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xjb1816578 发表于 2018-9-19 02:51:08 | 只看该作者
 
警钟长鸣,不忘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kephi_zoey 发表于 2018-9-19 02:51:58 | 只看该作者
 
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sunny、 发表于 2018-9-19 02:52:23 | 只看该作者
 
铭记历史!没有我国伟大的先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薄荷微凉311 发表于 2018-9-19 02:53:07 | 只看该作者
 
我辈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swmchp 发表于 2018-9-19 02:53:49 | 只看该作者
 
九一八勿忘国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韵玉儿 发表于 2018-9-19 02:54:20 | 只看该作者
 
勿忘国耻!我辈当自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邻居家小猫 发表于 2018-9-19 02:54:59 | 只看该作者
 
勿忘国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samanyan 发表于 2018-9-19 02:55:1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忘记耻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6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