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复制链接]
80621 0
冒胚胎刮缺 发表于 2019-1-8 02:18: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期日本幼儿园的身体素质课传遍网络,这个素质课令我们汗颜。
项目之一是侧体翻。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1张图片



小朋友一个个生龙活虎,跑动翻滚,一切井然有序。
项目二是下腰并且有一个小朋友站在身上。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2张图片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3张图片



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体能训练
项目三是跳马。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4张图片



垒的比自身还高的箱子小孩子们动作流畅,毫无迟疑,一跃而过。
项目四是难度最高的倒立行走。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5张图片



他们做起来毫无迟疑,速度非常快。偶尔有失误的他们也是爬起来接着再来。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6张图片



动作完成后老师一个口令,孩子们就迅速归位,从孩子们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活力十足不知疲倦,而且训练有素。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7张图片



同样大的孩子,我们的小朋友连双脚跳还有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差距。
家长们纷纷赞叹日本幼儿园的理念领先,可是,这真的只是幼儿园的问题吗?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幼儿园也开设这样的体能课,您的孩子一上来不适应,扭了胳膊扭了腿,您会怎么办?如果这样的孩子班里有几个,还反复出现几次骨折,家长又会怎么办?
我估计大多数家长都没法淡定,可能再也不让孩子上这个课,甚至联合起来让幼儿园停课,或者干脆转园!所以,这样的体能课是注定无法在中国的幼儿园实现!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8张图片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9张图片



最安全的幼儿园
是最好的幼儿园吗?


身为一个家长,我当然也感同身受,特别怕听到孩子受伤、生病的消息,对孩子身上出现一点点小问题,简直是零容忍的。但是理性考虑,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不生病,把他隔离在无菌实验室,同样不能因为怕孩子受伤,不让他运动。
事实上,我们的幼儿园地板是软包的,楼梯是软包的,室外跑道是软包的,游戏器材是软包的……我们孩子其实是被安置在一个叫做幼儿园的巨大泡沫盒子里,而不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在真实世界里摔跤会疼,会受伤!而幼儿园不会,或者说不敢。
为什么?因为幼儿园从老师到园长,最怕家长来找麻烦:我的孩子在你们幼儿园摔成这样了,到底怎么回事?你们的设施不够安全!你们的老师不负责任!你们必须赔偿!

日本幼儿园发生的真实一幕,值得我们思考 第10张图片







危险的日本幼儿园


我们看到的是日本幼儿园体能训练的结果,却没有看到他们的训练过程和训练环境。
我们许多的幼师在日本参观过很多幼儿园,发现用我国幼儿园的标准来判断,日本的幼儿园可以说是险境到处可见、危险随时都有。
比如,很多幼儿园的外部游戏场地,攀爬架都是原木,有长长短短的毛刺,而且很高,下面都是沙土地,甚至有很多尖锐的小石子,孩子如果掉下来肯定摔破皮。
比如世界闻名的环形屋顶的藤幼儿园,扶梯用手一摇就会晃,缝隙窄得只能用来钻,还有只用一块网补住的楼顶。
这些看似不安全的因素,其实都是设计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危险”。“敞开的环境的确有时候会让孩子受伤,但是没关系,他们这一次摔倒了,就会学着下一次如何不摔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变得强壮。”设计师说。
而在日本,家长认为儿童在园内运动受伤是正常的,非但不会追究园所的责任,还会觉得给幼儿园添了麻烦而感到抱歉,一位家长志愿者说:我宁愿孩子能够在幼时受一点伤,从而学会怎样保护自己,日后就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容纳孩子去探险


幼儿专家告诉我们,最好的安全教育,不是过度保护,而是适度放手!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恰恰是要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中生活,暴露在适度的危险中,而不是隔离各种危险!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每天听大人说话聊天,一岁的小宝宝就可以学会开口叫爸爸妈妈,而如果你教他发音规则,语态语法那他是万万学不会的。
安全教育也是同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摔几个跟头,他就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肌肉,怎么判断台阶的高度,他对危险会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而如果总是抱着他走过不平的路,高高的台阶,总是叮咛他这个危险那个危险!这样只有两种后果:一是失去你保护的时候,他不会识别危险还得摔跤;二是他害怕这所谓的危险,再也不敢尝试。
真正的安全教育,不是绘本上、故事里的可怕的大灰狼,在孩子脑子里刻下一个危险的意向,发生的时候躲得远远的。真正的安全教育,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升级打怪。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在安全范围内适度尝试危险,让孩子自己拿玻璃杯子,使用工具,登高爬低,和陌生人说话等等。
面对危险,不惧不躲,从小的危险开始探险,逐步把它变成孩子可控的安全的事情,不断扩大安全的边界,才能逐渐建立能力面对更大的危险。












我们最需要的安全教育
是家长的心理建设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小朋友,从小爷爷奶奶就对他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很危险!不要摸它,会咬你!蜜蜂很危险!会蛰你!锤子很危险!会砸着手!筷子很危险!小朋友边跑边吃饭,筷子插到脑袋里了!小朋友今年9岁了,见了狗即使绕很远的路也绝对不从它身边过,听到嗡嗡声不管苍蝇还是小飞虫都唯恐避之不及,有一次因为躲避蜜蜂乱跑差点撞上后面开来的汽车!
这样的安全教育,孩子到底是更安全了还是更不安全了?孩子的内心,到底是更勇敢了,还是更不安了?
孩子的一生,要遇到多少坏人,多少危险?我们无法控制。我们最需要的安全教育,是自己的心理建设。扩大我们内心对危险的容忍空间,也给孩子生活的幼儿园更多的活动空间,适度放手让孩子去触碰危险,探索危险,才能建立起把危险转化为安全的能力,不断扩大他的安全边界,才能真正建立起孩子安全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能力。


上一篇:36岁深田恭子再现冻龄神颜,网友感叹:人类的年龄开始错乱了……
下一篇:日本欲提高官邸厨师待遇,打造以“食”为媒介的软实力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5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