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复制链接]
93389 19
cn#BBQVfLVkQL 发表于 2019-7-24 15:28:4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长大不成人)
【1985年7月24日】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张图片


1950年4月1日,尧茂书出生于四川乐山,从小生活在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岷江边。他7岁就到江里游泳,14岁在乐山市3000多人畅游岷江的比赛中获第28名。
初中毕业后,尧茂书到乐山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照相制版工。他喜爱摄影,经常来回走两百多里的山路,向老摄影师请教,拍摄美丽的自然风光。
1972年(22岁),尧茂书被调到西南交通大学当专职摄影员,他的摄影作品被国内许多报纸、杂志刊用。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2张图片

(1971年的尧茂书(右下蹲者))
1978年(28岁),尧茂书从美国《地理》杂志上读到,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完成了亚马逊河的单人漂流,深深的打动了他。
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都被人从头至尾地漂流过,只有长江却从未有人涉足。尧茂书决心要做:长江漂流第一人!他开始制定探险计划,收集长江各段资料,用简易木筏试漂……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3张图片

(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1984年挑战北美最高峰时失踪)
1980年(30岁),尧茂书写信给国家体育总局,说想要组建一支漂流队去探索长江,但未得到回复。
尧茂书毫不气馁,他自费到长江源头实地考察,多次赴大渡河、沱沱河等地,尝试橡皮筏漂流险滩技术。
1984年底(34岁),他向国家体委提交了《关于对长江进行漂流探险和拍摄工作的报告》,详细列出了他为漂流长江所准备的资料,并称自己将在1985年8月到10月漂流长江。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4张图片

报告依然如石牛入海,没有回复。而尧茂书得到一个更坏的消息:美国探险家肯·沃伦正在申请办理长江漂流探险的手续,计划的时间是1985年9月。
尧茂书再次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获得帮助,但仍然没有得到回复。
“长江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首漂应该由我们中国人来完成。”尧茂书决定将漂流计划提前。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5张图片

(美国探险家肯·沃伦)
这是一件前人从未尝试过的壮举,尧茂书抱定了必死的信念。他让正怀孕的妻子打掉孩子,以免妻子以后难以改嫁。
因为缺乏资金,他到全国各地游说,获得了一些援助:一套救生服,两艘加厚型橡皮艇,一台摄影机。
原计划和他一起去的两位朋友,最终被家人阻拦放弃了。只有他的哥哥尧茂江,一直支持着他。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6张图片

1985年5月29日(35岁),尧茂书向单位请了假。他和哥哥先坐火车到青海格尔木,再坐车到唐古拉山雁石坪,向当地人买了2匹马和4头牦牛。
6月11日,尧茂书和尧茂江到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脚下。
6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为题,报道了尧茂书首漂长江的事迹。随后,几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对尧茂书的事迹作了报道。尧茂书的勇气震惊全国。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7张图片

(尧茂书前往长江源头)
6月20日,尧茂书完成了对长江源头的拍摄,给“龙的传人”号橡皮艇打上气,在平缓的冰川融水——纳钦曲下水,开始了正式漂流。
6月23日,他们到达沱沱河岸边。第二天,兄弟二人挥泪告别,尧茂江带回了18盘电影胶片和上百个胶卷,而尧茂书漂进了无人区。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8张图片

(尧茂书和“龙的传人”号)
尧茂书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在无限壮美的高原风光下,却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一天,尧茂书上岸拍摄,回来时却发现橡皮筏多了一只棕熊。好奇的棕熊,把船上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好不容易等棕熊走了,船上的东西已所剩无几。
两天后,尧茂书遇到游牧的牧民,买了糍粑和牛肉干,才填饱肚子,逃过一劫。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9张图片

7月6日,尧茂书进入了通天河,风浪变大,挑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7月15日,正在膜拜圣灵的藏民,发现了漂流的尧茂书。藏民以为他是神灵下凡,拥簇他到寺庙里。听了尧茂书的讲诉后,活佛为他念了消灾经。
尧茂书继续漂流。7月24日,在金沙江通珈峡的急浪中,触礁而亡。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0张图片

尧茂书的死,成了轰动全国的新闻,人人都在讨论。
这促使国家体委与美国肯·沃伦迅速达成协议,组成了“中美联合长江漂流探险队”(简称中美队),共27人(美20,中7),计划1986年7月初开始漂流。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1张图片

(准备充分的中美队)
消息传出,民意沸腾。尧茂书狠狠地刺痛了中国人敏感的自尊心。人们问:“龙的传人,难道就只一个尧茂书?”
一群来自洛阳、毫无漂流经验的人,满怀无限的勇气,组成了洛阳漂流队。1986年5月,他们隐瞒家人、躲开体育局的堵截,踏上去西宁的火车。他们要抢在中美队之前,实现尧茂书“中国人首漂长江”的梦想。
另外一支由四川省政府支持的“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简称科漂队),同样没有漂流经验,也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2张图片

(科漂队还有一名女队员)
6月24日,洛阳队抢先从沱沱河下水。7月19日,科漂队从青海玉树的直门达大桥下水。7月21日,中美队从长江源头下水。
7月24日,在最危险的卡冈大滩前,洛阳队被叫上岸,与科漂队汇合。第二天,用密封船捆绑橡皮船闯滩,3人失踪遇难(科漂队的孔志毅,洛阳队的张军、杨红林)。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3张图片

(科漂队视频)
8月3日,中美队的摄影师大卫·西皮,因高原反应病逝,葬于通天河畔。8月16日,中美队到达玉树,4名美方队员退出,其他人继续。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4张图片

(大卫·西皮的埋葬地,上树中国国旗)
得知消息后,8月17日,满怀悲痛的洛阳队乘卡车前往虎跳峡,科漂队也随后前往。9月10日,洛阳队两人冲过上虎跳。9月12日,冲中虎跳,密封船被撕裂,孙志岭失踪。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5张图片

(科漂队视频)
9月13日,科漂队随队记者万明被飞石击中头部去世。
当天下午,因危险重重,队员意志瓦解,肯·沃伦在四川巴塘宣布中美队漂流结束。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6张图片

在成功漂流了虎跳峡的当晚,全队痛饮,烂醉如泥。10月14日,在闯老君滩时,洛阳队的雷志落水遇难。部分洛阳队员,乘车到武汉下水,11月12日到达上海吴淞口,完成长江漂流。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7张图片

科漂队强调“漂流长江要一寸不落”,派人去补漂之前跳过的4段江段。11月19日,在漂流金沙江段扎木滩时,三人翻船遇难(科漂队的杨前明、王建军、王振越)。11月25日,科漂队到达长江入海口,完成了长江漂流。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8张图片

(金沙江扎木滩最后一搏的三位勇士)
尧茂书“中国人首漂长江”的梦想,付出了11个人的生命,终于实现了!
过程之悲壮,让人泪奔!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19张图片

(长江漂流地形图)
1986年12月22日,国家民政部批准尧茂书为革命烈士,四川省委授予他“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1989年,四川省授予尧茂书“巴蜀十大青年精英”称号。
乐山政府在乐山大佛对面,给尧茂书立了一座雕像,作为纪念。2002年,因征地需要,雕像被迁移到一处僻静人少的地方。

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第20张图片

(被移到乐山长江市场附近的尧茂书塑像)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21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11篇作品)


上一篇:白宫头号泄密者原来是她?
下一篇:想围堵中国太难,拜登又拿川普用烂招数,帮世界找一个共同敌人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Xizi_aW9zZn3J 发表于 2019-7-24 15:29:09 | 只看该作者
 
科漂队强调“漂流长江要一寸不落”,派人去补漂之前跳过的4段江段。11月19日,在漂流金沙江段扎木滩时,三人翻船遇难(科漂队的杨前明、王建军、王振越)。11月25日,科漂队到达长江入海口,完成了长江漂流。给我的感觉不是搞正经事,都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273213509 发表于 2019-7-24 15:29:1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奇怪为什么要选在金沙江水流量最大的季节漂流?虎跳峡的夏季江水湍急,浊浪滔天,水势凶猛无比,这时候去漂流无异于去送死!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换到水势相对平缓的季节不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卢克强 发表于 2019-7-24 15:30:01 | 只看该作者
 
独自徒步穿越罗布泊的余纯顺,还有人记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htt7k7k 发表于 2019-7-24 15:30:40 | 只看该作者
 
估计那时候漂流仓材料不好,才死那么多人。如果那时有足够的碳纤维材料做漂流仓就容易多了,强度韧性都没说的,重量还很轻。再把里面接通wiff信号,我可以在里面一直漂进大海才出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芬@军 发表于 2019-7-24 15:31:18 | 只看该作者
 
和彭加木一样,行为有很大的功利性!水尽粮绝迷失方向还不肯放弃,彭加木的罗布泊之行,与其说是科学探险,不如说是政治冒险,如果不是队员的竭力反对,探险队全军覆没是必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23251079 发表于 2019-7-24 15:32:03 | 只看该作者
 
这倒不是啥勇气的事了,余纯顺走罗布泊我还能理解,但这完全就是凭意气用事的蛮干了,你要说是长时间经过科学锻炼,是漂流方面的专家,去挑战一下不可能倒还情有可原。但仅凭一口气,一时之勇,而去鸡蛋碰石头,无异于是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小楼一夜月相思 发表于 2019-7-24 15:32:51 | 只看该作者
 
利己者,无以功成,功只对国和民,利己者眼中只有自己,不知国荣民傲,愿远去的英雄再度轮回,唤醒国人的无知利己主义,让中国成为世界嘱目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義煒 发表于 2019-7-24 15:33:04 | 只看该作者
 
我8岁时距今37年,也就是1982年,我亲眼见过长江科漂队,在金沙江金阳县春江乡大卷滩口,船翻了,三人落水,一人牺牲,就埋在金阳县老殡仪馆旁的山脚下,名字记不得了。但此报道中并没有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小狗牙呀 发表于 2019-7-24 15:34:01 | 只看该作者
 
详细的看过纪实专访,起始很励志很豪情万丈,结果很悲壮很发人深省,我们沉思到底为了什么?为了名?为了利?为了年轻气盛?我认为不是,我认为是为了年青,为了血性,为了骨气,往大了说是民族魂,捐躯的是英雄,生者更是英雄,更应该为当年的豪气干云慷慨激昂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9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