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移民]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复制链接]
66334 19
青忆草 发表于 2019-8-6 21:00:3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语:如今在浙江北部湖州长兴、安吉等地,不仅分布着当地的主要方言吴语苕溪小片,还存在着很多外地方言岛,如河南话、安庆话、平阳话、温州话、江北话、建德话等,这些外地方言岛的形成与太平天国运动密切相关。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很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之久,波及到清朝东南半壁江山,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之后,为了获取稳定的财源,削弱清朝的财政力量,进行了东征,东征的主要区域包括苏南和浙北地区,浙北的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成为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反复争夺的地区。湖州府因地处要道,成为太平军与清军的主要战场之一。战争历时时间较长,人口损失惨重。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第1张图片
太平天国



1.湖州地区人口损失




1860年2月,太平天国为解天京之围,太平军李世贤部第一次进入湖州地区,太平军在多次围攻湖州后,终于在1862年5月攻下湖州,在天京陷落以后,湖州成为太平天国一个较大的据点,在清军与天平天国反复的争夺之下,湖州府地区伤亡惨重,在湖州府所属的七县中,以长兴、安吉、武康和孝丰等县损失最为严重。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第2张图片
清末以降浙江浙北分县图



在长兴县,根据曹树基的研究,长兴县在战前的总人口约为47万人(1858年),在战后长兴人口下降到7万人,在同治年间的县志记载土著只存十之二三。在安吉县,当地县志记载在战前户口有十三万,同治三年清查户口时,土著户口仅剩3500户,1万余人,其他各县情况基本上大同小异,人口损失率普遍在70%-95%左右。就整个湖州府来说,在战前湖州府人口约285万,在战争中损失215万人,战后仅剩下70万人。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第3张图片
湖州府城图



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在战斗中直接阵亡.在1864年湖州保卫战中,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尸体在城下聚集成堆,清军在此战中伤亡总数达到万余人。第二是清军在攻占太平军所占地区后的报复性屠杀。清军在攻占湖州后,以城内百姓帮助太平军为由,大肆屠杀无辜百姓,死者多达15000余人,第三是战争造成的饥荒。战争严重干扰了老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民众大量逃亡,耕地荒芜,造成人口大量饿死;第四则是战争造成的瘟疫。在战争中死难者的尸体以及因饥饿而死的尸体因长时间无人收尸,造成瘟疫频发,疾病流行,因瘟疫而死的人数远远超过战争本身造成的死亡人数。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第4张图片
湘军



2.移民政策的实施




清政府在平定太平天国后,针对湖州地区百里无人烟,土著人口大量死亡或逃亡,大片土地荒芜的现状,采取了向湖州移民的政策。地方官员先后设立劝农局、招垦局等机构,并制定了很多招垦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各地移民前来。受官府的鼓励,一批又一批的移民从四面八方迁来,湖州府从此成为土客杂居的地区。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第5张图片
太平天国东征图



移民的主要来源可以细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湘军、淮军裁撤的士兵。在太平天国被湘军等地方汉人团练武装剿灭后,清廷对湘军、淮军等地方性汉人武装非常忌惮,尤其害怕他们势力坐大,对满清的统治形成威胁,曾国藩等人为了消除朝廷的疑虑,裁撤了大量士兵,这些士兵退役后,大部分选择回到原籍地,也有一部分留在浙北等地,以防止太平军死灰复燃。第二类则是各地而来的移民,这些移民是湖州府外来移民的主力。这些外来移民大多数来自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也有一部分是温州、台州、宁波等地的省内移民。外来移民被当地人称作客户或客民,客户在某些县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本地土著。外地的客民主要分布在湖州府的西部和南部。

3.移民的影响




大量外来移民进入湖州府地区,对当地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是促进了浙北西部山区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外来移民到达湖州后,大量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发,农业生产重新繁荣起来,外来移民们还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并带来了他们家乡的特色农作物,如苎麻、花生、玉米、红薯、空心菜和白花菜。他们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其次移民们对浙北地区的风俗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来移民首先带来了他们的方言,湖州原来纯粹的吴语方言环境不复存在,变成了多方言杂居的状态,湖北、河南、江北移民给湖州带来了江淮官话、中原官话等官话方言,温州、台州移民则给当地带去了温州话和闽语方言,移民们形成了一个个方言岛,这些外来方言和本地方言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外来移民的后代现在一般会说两种方言,一种是本地的吴语方言,一种是他们祖居地的方言。在生活习俗上,外来移民也带来了他们独特的影响,原先本地居民喜欢吃甜食和清淡的口味,也逐渐接受两湖和河南移民所带来的的咸和辣的口味,在入冬后,湖州本地,特别是西南三县的人,一般要加工或者购买年糕、糍粑,大量腌制咸菜,如辣菜、雪菜、豆角和辣椒等品种,在春节时使用咸鱼、腊肉等肉食品都是受到外来移民的影响。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第6张图片
浙江方言分布图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是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这场运动席卷了富庶的江南地区,对江南地区很多城市的兴衰有着重大的影响,比如在明清之际,地位非常重要的苏州府因为受到战乱的影响,迫使大批社会精英和富裕阶层逃往邻近的上海,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赶超上海,而上海由此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时至今日,地位仍远超苏州,对于浙江来说,浙江大多数地市都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浙北的杭嘉湖地区人口损失尤其严重,温州成为少数没有受到波及的地区,因此温州成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至今温州仍是浙江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彭敏:《太平天国战争前后湖州府人口变化分析》

2.张剑:《太平天国之际人口变动及对湖州民俗文化的影响》

3.俞允海:《长兴县多移民与多方言现象研究》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江南蓑翁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第7张图片



上一篇:国足利好!布朗宁近期就将入籍 未来代表国家队的可能性很大
下一篇:美国留学:哪座城市是大家的首选呢?​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yico_blue 发表于 2019-8-6 21:01:18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jack40709 发表于 2019-8-6 21:01: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就是移民的后代,祖籍湖北的,一百多年了还保留着湖北人的风俗习惯,同样会说三四种方言,真不容易啊,坐标浙江安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浪荡不羁 发表于 2019-8-6 21:02:21 | 只看该作者
 
何只浙江啊!我家原本是安徽(皖南)徽州府人,我家祖上一家人基本被杀光只剩下我祖太公一人,那年他才八岁。后来被乡亲救出,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乡亲就带着我祖太公一起逃难来到了今天的家乡(杭州市淳安县)被一家好心的人家收留。长毛之患,江南人民千年的痛!江南人民感谢曾国藩,没有曾国藩江南永无安宁之日。长毛千古冤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无情射手 发表于 2019-8-6 21:02:47 | 只看该作者
 
太平天国是人类历史伤亡最大的战争,超过二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LLX3132 发表于 2019-8-6 21:03:33 | 只看该作者
 
江浙真的惨,太平军来了屠杀一边清军来了又杀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lowonpressure 发表于 2019-8-6 21:03:46 | 只看该作者
 
太平军和清军在浙北多次拉锯,造成人口大量损失(战争及由此造成的饥荒和疾病)。於潜县志记载县城只剩一户,周边只剩八户(夸张了,要不然方言会中断)。现有人口大多是上八府(杭嘉湖为浙江下三府)在清末民国时期迁移到临安三县,老地名还有明显的保甲色彩(一都,几都),直到解放后人口迁入扔在持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君子攸宁l 发表于 2019-8-6 21:04:43 | 只看该作者
 
长毛之乱受害最严重的是湖州,杭州,徽州,江宁,扬州这几个地方。杭州曾经过百万人,长毛两次进城余下7万不到。湖州,徽州死的人直到今天人口都没有恢复过来。曾经江南之极的江宁直接被毁,直到1927年后才恢复。有清一代最富裕的扬州从此走向没落,富贾巨户全部移居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囯特 发表于 2019-8-6 21:05:04 | 只看该作者
 
海门启东人大部分都是太平天国江南逃过去的,江南有钱人去了上海,没钱人去了南通盐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涵依云 发表于 2019-8-6 21:05:13 | 只看该作者
 
太平天国前我们绍兴就有600多万人口 这过了150年了才恢复到500万 元气大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4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