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在伦敦学习生活是怎样一番体验?

[复制链接]
66584 20
愤怒的过客 发表于 2019-11-4 04:12:3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直很喜欢也很向往的城市,从小说、英剧中得到的感觉是即传统又前卫。不过还是想听听生活在那里的人的说法啦~好的坏的都可以谈谈:- ) 真希望有一天能去伦敦读书啊:- )


上一篇:在英国殴打了女王会怎样?
下一篇:有哪一刹那让你对英国的美好印象瞬间破灭?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玉皇大帝YJ 发表于 2019-11-4 04:13:01 | 只看该作者
 
伦敦的一年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回国都快三年了,但是那一年给心灵的冲击却还是持久难忘的。

回想起自己独自到伦敦求学的第一天,下了飞机,手机插上同学在国内传递给我的信誓旦旦型免费SIM卡,却找不到半点信号。自己在取款机里买了一张SIM卡却发现跟卡槽匹配不上。于是乎只能靠着惊人的wifi嗅觉找到了免费的学校网络,用自己的学生账户登了上去。顿时感觉学费没白交! 各种根据聊天记录找地址找房子便不提。

第二天

或许是种族歧视的春风飘满地,或者真的是皂滑弄人。上学的第二天我的导师就要我去他家找他开车去兜风,于是乎我就早早地摸索上了轻轨,坐Black line去找我导师,因为他住得比较偏僻,所以轻轨越开人越少,车上刚好剩下了我跟一个黑哥哥,周围两节车厢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于是我用我犀利的眼神友好地打量了一下黑哥哥,黑哥哥也转动着漂着白沫的眼珠子看了我一眼。估计是回光返照的缘故,黑哥哥一下子凑了过来,坐在我的身边,然后没好气地开始说垃圾话,飙脏话,幸好我当时听力还没缓和过来,所以很多关于人体生理的词汇是难以理解的。黑哥哥也就自顾自地说了一通,我啥都没说,装四处看风景。黑哥哥突然觉得自己这样很傻,占不了什么优势,于是开始改变词风,以四级听力的速度向我展开进攻.
"Say you are a bitch!"
虽然我的听力不是很好,但是这句话我真是听懂了。但是我需要装做镇定,还是要装做没听懂。于是我使出了在国内我们研讨好的句子来告诉他老子不会英文,别来惹我。我说,
I am no say England!
这下子黑哥哥一下子慌了,怎么办,这辈子没遇到英文连不成串就敢自己搭火车到处跑的人...但是这位成功黑哥哥的奥秘就在于坚持,他一直在我旁边bb这句话,还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让我说"you are a bitch"。或许是黑哥哥的不断坚持感动了我,我只能遵从他的教导,说出了,
You are a bitch!
黑哥哥一下子疯了,但这时候我到站了,于是我站起来缓缓地走出门,黑哥哥冲了上来,虽然不动手,但是嘴上仍然bb着"say you are a bitch",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这时候,保安感觉不对走了过来,还有几个美丽动人人的白人少妇,都过来帮着我,黑哥哥见势不妙,夺路而逃。

几个友好的英国大妈、大姐,围着我说,不用怕,我们保护你。于是出现了一幕一群白人老大妈护送青壮中国青年过马路的情景。一直把我护送到我导师的家里,这才离开。我远远地望着大妈大姐们的背影,感觉到她们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所以经验就是,千万不要惹那些英国的小青年们...他们是最危险的不受法律管制的人群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玉狐 发表于 2019-11-4 04:13:40 | 只看该作者
 
本科大三交换到英国的一个小乡村读了两年,研究生申请到伦敦的一个金融学生路过。

伦敦作为英国乃至欧洲的第一大城市,按其政治区域划分为1569平方公里,而中国的大城市里北京市16,801 平方公里,上海6,340 平方公里,广州为7,434 平方公里。而大部分游客和学生的活动区域都只有伦敦的一区和二区,即意义上的central london,只有32平方公里。

    住. 留学生在伦敦读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贵,学费就不说了,住宿费跟其它地方比简直贵上天。伦敦大学的住宿跟国内和英国的其他地方大学不大一样,没有自己的宿舍楼。大多数学生都是找的Students Accommodation,就是专门为学生开的公寓楼。宿舍类型总的有share kitchen flat和studio之分,前者就是有自己的房间和独卫,然后和其他1-7名舍友公用一个厨房。后者就是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卫浴,自己的厨房,宿舍都不大,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然后一个Accommodation里除了宿舍还有洗衣房(跟国内不一样,在英国洗衣服都是在公共的洗衣房洗完烘干,没有阳台晾衣服),自习室,沙发区,游乐室,健身房之类的。(第一二张是Studio,第三张是share kitchen flat,大家感受下大小)价格嘛,大多数都是 around 200 pounds per week(包水电网), 就是平均8000人民币一个月,studio价格更贵,市中心的住宿,比如lido(在liverpool station附近)就更贵了。很多学生为了省钱就住在二区三区,然后每天花30-40分钟坐公共交通来上学。 Student Accommodation的好处就是方便快捷,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你服务,停水断电出了事有人负责,而且同住的都是学生,比较好沟通(当然开party到第二天早上,抽大麻抽的整个厨房全是味道的也有)。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找房子了,从平民级的小公寓到土豪级的大别墅都有,价格地区迥异,这边就不累述了。自己找房子就只能亲历亲为,看房子,和房东讨价还价,开网,付bill(水电网费),邻里纠纷什么的都要自己解决。有个同学因房子一扇窗户爆裂,房东要求赔偿并扣下了2000磅 deposit(押金),这位同学后来找相关机构开具证明说明窗户爆裂跟他没责任,扯皮了三个月才把deposit要了回来。,二区之内,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大多数学生上学出门坐公交或者地铁就行,当然伦敦地铁一直被人诟病,每年还都有几次罢工。高峰期还容易出事故延误,不过并没有北京地铁那么挤。价格都在下图了,要是家住三区 一年地铁卡就要花去10000人民币,对比之下北京的地铁公交真是世界良心啦。  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还有些同学习惯骑车上学,网上也相传英国有免费自行车可以随便使用之类的,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方便。因为高峰期你去上课的时候基本抢不到免费自行车... 英国的自行车不便宜 二手的也要在50磅左右,由于伦敦都是老城区了,路面基本无法拓宽,自行车都是走机动车道的。所以有打算在伦敦骑车的同学为了你的人生安全请做好全副武装。  第6张图片
    之前看夏洛克的时候时常想要是卷福出门都乘地铁不打的,省下钱就可以不和华生合租了...伦敦的的士俗称小黑车,低调奢华有内涵,另外资格审核十分严格,甚至要求司机在全伦敦只用邮编就能找到正确的路。但是那价格嘛,建议第一次打的的人不要看表,会跳的你心惊胆战。如有需要可以打电话订cab,便宜很多。  第7张图片

    这是我最喜欢伦敦的地方了,之前在一个小乡村呆了两年,吃英国当地食物都快吐了。在伦敦世界各地的美食都有,各种菜系,各种档次。具体推荐可以看伦敦都有哪些味道不错的饭店(不限菜系)? 动手能力强的也经常自己做饭,伦敦的超市像tesco,sainsbury,asda 遍地都是,食材价格基本跟国内一样,而且比较健康卫生(当然也有食品安全问题),具体可戳Tesco.com - online shopping; bringing the supermarket to you tesco的官网,就是国内的乐购超市。付几磅可以送货上门,如果有任何质量问题,比如菜上有虫子,投诉直接退钱送优惠券。如果想买中国特色食材比如桂花粉,豆腐乳之类的,中国超市满足你的一切需求。如果喜欢海鲜的话,推荐Billingsgate Market,凌晨3点半-7点多开市,价格比国内还便宜。下面的图都是上次半夜摸过去扫荡的时候拍的。  第8张图片
     第9张图片
     第10张图片

    写了半天终于到重点了,中国大学和英国大学的不同就不在这边叙述了。伦敦的大学大都比较有名,像Group 5 中的三所,帝国理工 伦敦政经 伦敦大学学院,还有国王大学学院 和
    玛丽王后学院。还有些不是很有名,但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很高声誉的学校学院,比如亚非学院,伦敦艺术学院,伦敦皇家内科医院等。不排除某些混日子的人,但大多数学生都要十分努力地学习才能catch up,压力还是蛮大的。另外伦敦的大学更重social networking,在我拿到研究生offer的时候,小米就经常发邮件给我:要不要提早来学院了解下啊,这周五来伦敦有专人陪你们参观学院(其实只有半栋楼,没有什么好逛的),晚上还能和以后的教授老师一起到学院旁边的酒吧喝一杯哦。 新学期来到学院报道,dean(系主任)和course director(专业主任)上午做完welcome talk,下午就把整个专业所有150号学生拉到酒吧,大家喝喝小酒认识一下 - -||。开学前一周就有Msc party,学院包了一个restaurant,所有研究生都可以参加,dress code(着装要求)是 smart。入场以后,每人找到自己专业的桌子,拿一张贴纸贴在衣服上表明自己的专业,从waiter手上拿一杯酒,就去找人自我介绍,开始闲聊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开学后还有个五校联欢party,ucl lse ic city 和伦艺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这还没完,下一周就是Msc finance reunion,在tower of london里举办,穿正装喝香槟和校友们聊天(本人没去,图是从朋友圈里偷的):  第11张图片
     第12张图片
     第13张图片
    除了这些纯社交的活动,伦敦还有很多其它social events你值得参加,从讲座到各种club到各种游行各种展览。对于那些事业心重的学生来,伦敦的大学都有举办专门的招聘会,由于地理优势,参加的公司企业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其他大学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打算留英工作,伦敦的大学是不错的选择。(下图是参加我们学院招聘会的公司)  第14张图片
    还有很多其它活动这边就不说了,那天和本专业的学生代表聊天,她说组织活动的时候都很苦恼,因为占本专业30%的中国学生死活不参加活动。club因为不喜欢吵闹环境不去可以理解,觉得比较学术的讲座不参加可以理解,明明那么多人申请工作,请kpmg的HR来讲一讲面试要领,怎么写cover letter 中国人还不去,简直已经成了绝缘体了。
其实,每个人对伦敦的感受都不一样,如果你是一个购物狂,harrods 和 selfridge能让你逛一天停不下来。如果你喜欢美食,十几家米其林餐厅满足你的胃口。如果你喜欢艺术,伦敦有无数的剧院,美术馆。如果你是书迷,国王十字车站9又3/4站台和221B Baker Street 是必到之地。对我来说,早上泡泡图书馆,中午喝杯咖啡 和小组里的外国组员聊聊天,扯扯皮,然后在Chinatown吃完晚饭慢悠悠走到泰晤士河边吹吹风,坐双层巴士回家,生活就是这么休闲。给予不同的人他所想要的,这才是伦敦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huiyihyq 发表于 2019-11-4 04:14:26 | 只看该作者
 
编辑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无灬影丶 发表于 2019-11-4 04:14:40 | 只看该作者
 
搬来伦敦两个半月啦,之前住在悉尼,再之前当然是在北京。跟悉尼比起来,伦敦没让我觉得特别陌生,但是到底和悉尼还是不一样的。
还没待过伦敦的冬天,我觉得伦敦的夏天……还算友好。虽然直到这周四温度才慢慢攀升到可以不穿丝袜就出门的程度,但至少天很长,吃完晚餐还可以借着天光看看书。据我待超过一年的朋友说,伦敦的一月二月最难熬,早上出门天还黑着,还没下班天就又黑了。十一十二月至少还有圣诞节可以Looking forward,但是一月二月就只能靠着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信念过活了。

住房
1)年轻人可真是租不起房呀
在伦敦租房子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就是,贵!
我现在是两个人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挤一挤资金还可以自己租个一室一厅,如果是自己一个人住估计只有金融,会计,咨询或法律从业者才能自己在伦敦中心租个studio甚至一室一厅。举个例子,比如西二区在比较好的区域,离车站不远,房间大小也合适的一居室,多半是400/周起跳。而伦敦大多数年轻人的工资也不过比这个多一点点而已。但如果房子的价钱比这个低,那多半都是房子有问题(比如装修家居破旧,在半地下,区域不好等等)。
以我的同事来说(大都是二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三四个人合租,甚至还有同事是三对情侣合租三室一厅的,因此sparerooms这个网站崛起得很快也是意料中事。合租便宜是便宜,不过麻烦听她说来也是很多的(比如洗澡和使用厨房)。
如果不想合租又不想付太多钱,就只能往外搬了。比如我有的同事有住在三,四区,甚至每天都从郊区坐火车到伦敦来上班的。有位仁兄甚至为了省钱住在家里,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城际火车从剑桥到伦敦上班。最近他总算是搬出来了。我们问他搬到哪了,他说“剑桥。”“……那你搬个什么劲。”“还是自己住比较自由嘛。”“那干嘛不搬到伦敦算了?”“……租不起”。
这就是在伦敦工作的年轻人的生活啦。

2)租到中意的房子也不容易呢
到伦敦之前就有很多人提醒我们,在伦敦看房子一定要实际去看才行。中介为了能把房子租出去,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结果果然如此,我们在zoopler和right moves发出了看房要求之后,就不断有中介来介绍房子。比如说,最出名的那个房产中介Foxton的中介打电话来问我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要搬家。等我说出是刚搬来伦敦之后,他就“哦”了一声然后问“你对伦敦租房的市场了解吗?”“呃,还行吧。”“你知道吗?伦敦的房子可是很难租很抢手的,比如我们上个月就受到了六百多份申请,但其实只有二三十间房子而已。如果你有觉得还行的房子最好赶快付定金。”还好之前我对伦敦租房还是做了一点调查的,所以也就是笑笑没当真。要是真的不知道,恐怕就要恐慌起来啦。虽然这位中介人还不错,但一直试图把很大又很贵的房子推给我们,我们到后来也就不再跟他去看房了。
后来我们就只去看自己在网上小心过滤过图片的房子,其实有很多细节比如房子的大小,家具的新旧都是可以从图片细节推测出来的。如果觉得图片看着还不错就去看房,可能会浪费掉不少时间。即使如此看是看到了看着不错其实是半地下的房子啦,房子虽然是新装修的但是那附近的人实在是看着不靠谱啦之类的情况。好在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和房东之间无数次你来我往包裹在礼貌下的交锋,总算是租到了一间没超过预算太多但还算合心意的房子。

大多数人对于伦敦的理解都是西区比东区好,北边比南边好,总体没错但是其实也并不绝对。刚来伦敦的时候airbnb住在Swiss Cottage,北2区,确实是非常棒的一个区,随便走一走都觉得到处都是好房子。我们也在那附近看过房子,呃,一室一厅一周都是四五百英镑起跳的,住不起。但我们现在住在西二区,理论上应该也是相当不错的区,但感觉就没有Swiss Cottage那么安全了,也有很多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人。东区现在只去过一次,确实感觉比较不安全。但我有不少同事都住在东区,问她们什么感觉,回答是说还好,即使半夜回家也没觉得特别危险。而且东边还有新兴起的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也有不少新兴公司的Angel等区,所以也是挺不错的选择。总体的感觉是西区更居家一点,东区更热闹一点,看个人的选择。
另外一个伦敦特有的地方就是贵区和public housing的距离往往相当近。比如非常贵的Notting hill往南和往西两个方向走没多远就是public housing的聚集区。

伦敦是一个大城市
1)就算是本地人,也有很多地方没去过
我在伦敦发现的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即使在伦敦住过很长时间的人,对伦敦可能都不是特别了解。
伦敦实在是太大啦。坐Tube从central london的东头到西头就能坐上四十分钟,这还是不出二区的状况。因此大多数伦敦人似乎也只对自己工作,居住以及吃喝玩乐的那几个区有概念而已。我有一次和同事出去玩,还以为大家对tube map应该是了若指掌,没想到到了没去过的区域大家还是会在tube map前面找回家的路。因为我住的区并不是很有名,大多数同事根本没听说过我住在哪,只好跟他们说附近的几个大站让他们了解我居住的方位。

2)空气和绿化和其他大城市比也只能说是不好不坏吧
虽然伦敦已经在减少汽车,但很不幸的是,伦敦的汽车烧的都是柴油所以空气其实是很脏的。走在街上听到的普通私家车发出的都是卡车的声音……所以我没觉得伦敦的空气比北京要好到哪里去!
伦敦的绿化也做得非常努力了,路上大多数都有树,市中心也有Regents park那样的占地巨大的公园,在伦敦这种挤来挤去的大城市算是很不容易了。当然和悉尼比起来就要差一些了。总结来说应该还是因为悉尼大多数都是自成一体的house,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花园可以发挥园艺,并且政府要求各家花园要有一定比例的绿地。但伦敦的house都是连在一起的apartment,因此街上能够绿化的空间还是少多了。
说到这个,伦敦的澳洲人和新西兰人特别多。我们部门可能50个人,就有四五个大洋洲居民。有一次大洋洲居民们聚在一起吐槽说,伦敦这种连在一起的房子也敢自称是house。house这种东西,难道不应该是能够在自己的院子里绕着自己的房子溜达一圈的那种房子才有资格被称作是house吗?!

3)交通固然方便,只要你不在高峰上下班以及不考虑你要付多少钱
对于无论如何也考不到驾照的我来说,伦敦可以说是理想的居所,四通八达的tube,以及作为tube补充的更为便宜的bus让你出行毫无后顾之忧,除了,呃,除了上下班的时候,以及买交通卡的时候之外。
我背后坐着的是一位非常会抱怨的奥地利小哥,每天早上从canada water坐tube来上班,于是每天早上都是非常grumpy的出现。据他说每天早上进站都要排队,然后在车上都是人贴人,时常有人要看手机所以就会有人把手机举到他的鼻子前面。我坐bus上班也好不到哪去,每天早上车都塞得满满的,要非常努力才能在车上占有一席之地,不然就只能等下一班再试一次了。因此我有个同事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班,如果不幸遇到雨天没法骑车,就会看到心情格外糟糕的她。
然后这样至少每个月还要收你120英镑(Bus的话只收80磅我是不是应该感激涕零……)
虽然伦敦tube和北京地铁可以说是不分上下的挤,但我觉得和我在北京挤过两三次地铁的经验相比,伦敦地铁上的人还是要稍微,呃,克制一点。比如万一挤不上去也不会硬推,顶多是翻个白眼等下一辆,基本没有被挤到无法呼吸的状态出现。有一次车门打开的时候就已经满了,我旁边的三位男性想上车未果,但是我发现一个小小的空隙刚好能把我塞进去,因此就把自己侧过来摆进了空隙里。那三位男性对我轻巧的举动发出了感叹。
(什么?你问悉尼的高峰期?悉尼的火车上没有空座位就可以被称为高峰期啦)
另外就是伦敦可以到附近的任何小镇去day trip这点固然很棒,但火车票的价格也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有一位同样是住在家里同样每天要从郊区通勤的姑娘,我问她火车票能不能买年票,她说能但是她只买月票。我问她年票难道不会更便宜吗?她说“呃,可是一次要付4000磅我付不起耶T.T”。
你看,伦敦年轻人不仅租不起房,连火车票都买不起了。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子夜火车 发表于 2019-11-4 04:14:52 | 只看该作者
 
鄙人苏格兰城市毕业,在撸都(lundun前后去掉n)工作过两年。综合方面 @bird stupid已经答得挺多。我从我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一下撸都,啊不是,伦敦。

伦敦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帝国的姿态。作为曾经的日不落蒂国,嗯好像没打错字,还有个名字叫大阴地国,嗯那啥扯远了,对的,就是输战不输人,输人不输阵。。。虽然没落,绅士风度基本还是随处可见,英格兰人也多数身着小西装,一裘端庄。绅士淑女随处可见,虽然下班喝几杯后可能给人的印象会有所改变。基本的礼仪,教养还是保持的挺好。

啊不过,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路过一酒店,看到一个大爷开车进去,门卫给大爷服务,还塞给了大爷一点钱当停车费?不要问我是啥,我那么远,听都听不到他们是不是在讲中文。

撸都,嗯哼,伦敦是残酷的,伦敦又是温柔的。居高不下的房价,昂贵坑爹的地铁费用和收费机制,无疑燃烧着外来者脆弱的蛋。。。哦,脆弱的钱包。找工作也面临着世界云集而来的强者们。我脆弱的鸟语水平艰难地找到了一个奇怪口音欣赏者上司,也是万幸。有钱,伦敦是天堂;没钱,伦敦就是地狱。相信在任何大城市都一样,所以每天也有人不得不怀着怅然,或鄙视,或不甘的心情离开。。。伦敦人保有了英国最传统的冷漠,自以为是,还有保守。但好在伦敦是个世界人齐居的地方,有世界人,还有一些友善的英国淳朴民众。

有一次我去同事家喝酒,半夜两点多,地铁缘尽。坐在bus上昏昏欲睡,突然邻座的白人女孩儿把我拍醒,还强拉硬拽她bf也一起和我说话,为的就是不让我睡着。。。我当时感觉很暖,可惜最后换了几趟车,我还是不争气地睡到了终点站,最后三个小时才回到了家。。。

至于吃的嘛,哈哈。我上班没法去市集买菜,伦敦大,从市集到我家三区(二区三区交界,一区不是我这种爸爸只是普通人的孩纸住得起的)太远。至于那谁XXX君总说做饭比买饭省钱。我也只能羡慕下了。我自己吃一顿,买菜的原料都要超过快餐。。。我自己一做饭就忍不住狂做。我曾经和女神和女汉子去同一个地方吃饭。女神吃了20多,女汉子吃了60多。伦敦啊,就怕你钱不够多,胃口不够大。我司晚上加班到7点半后,晚餐报销,更加让我依赖快餐了。撸都大,撸都吃的比起英国小镇好太多。啥wasabi,kimchi,kebab,burrito之类的每个工作日的7点半后顺手拈来。。。

最后一点了。撸都逼我坚强。
有一个晚上突然一个黑叔叫停我,我误以为是想借钱搭车啥的,你们懂的,国外经常有。。。我手一挥,不过还好他在我做罢手手势前就快语说出找不着车站。刚好我顺路,就带了他一程。路上他说他在那附近上班,但是近来生意不好,所以工作得晚了。我点了点头。想必我懂那种背井离乡一个人在外的感觉。就好比某位有一晚也是11点多下班,买了个kebab,大叔问她how are you,她说tired,大叔说I understand。

生存,都不漂亮。那些伦敦听说过的声色犬马,都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无关。我已远走,却又开始想念。曾大概5次叫我不要走的某人,我真的选错了么。

==================================================== 良心的分割线 =======
想起什么再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紫金黑籽 发表于 2019-11-4 04:15: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阿莉阿丽alexa 菇凉的邀请,你的名字太俏皮了,拖延症也不怕啦~~

之前也写了几个关于英国学习生活的答案,估计以后还会有朋友邀请我回答类似的问题,我就慢慢的一次讲一点点吧。看过我回答的朋友肯定发现了,我喜欢独辟蹊径,主要是因为去过英国的中国人太多了,网络获取信息也很容易,不想重复。bird stupid的回答很有参考价值,想去伦敦读书的朋友们多多参考。

世界上的大城市我都去过了,大概是因为在伦敦住的时间最长,自然对除了故乡北京以外的伦敦最有感情,可以看下我的这个答案:伦敦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去英国时,飞机降落在希斯罗机场时有种茫然难过,觉得自己要孤身奋斗了,余下的时间......除了被学业逼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都挺欢乐的。我很早就用myspace和facebook了,出国前就交了一大票外国朋友,英国人也有好几个,所以,没什么感觉就融入了学校和伦敦生活,从来没有不会喝酒如何社交、如何与伦敦佬打成一片之类的困扰。

事实上,我从来不想这种问题。与同胞打交道还有各种问题呢,为什么与外国人打交道就特殊对待呢?一样滴!我告诉你们一样滴!你琢磨如何融入他们,你你你太惯他们了,为啥不能是他们靠近结交你?找不到话题?那就指着周围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呗,然后告诉他们在中国或中文里,这个如何那个如何。。。喝酒?啊啊啊,chap,我对它的名字更感兴趣,快给我讲讲!啊,你只会喝不懂得酒文化?好吧,我来给你普及下中国的酒名和酒鬼故事吧。。。。总之要善于反客为主,别管什么英语好不好,最后大家一起wasted,一起knackered,high是关键!

我认识一个台湾女孩,在另一所学校学化妆,在伦敦变成了烟鬼+酒鬼。我还蛮喜欢跟她去逛吧看地下演出的,因为她结交很多时尚圈的家伙,几次以后我就发现自己break ice的本领挺强的,不时给她拉到顾客挣零花钱。她总结我的风格就是:外表淑女,其实就是傻姐儿,敏感神经太粗了,到哪儿都跟在家似的不客气。

一个年纪跟我相仿的英国小伙,学绘画的,家在Kent,特喜欢中国文化,所以成了好朋友,经常过去玩。他和他的小伙伴就跟你们在“作死的外国人”这样的视频下看到的没两样,玩得没底线,磕磕碰碰家常便饭,但大家就很快乐!看上去老受欺负的胖纸,其实会弹一手好钢琴。去伦敦前就跟这朋友打赌说我是吃甜食能手,不会被帝国主义的齁甜吓住的!于是我们一起在Kent和伦敦寻找最甜最腻的冰激凌。。。这家伙想旅游的时候,就去tesco做夜班工,挣个几千quad去国外玩。他第二次来中国时主要待在北京,买太多中国货钱不够了,向我求助。我远在他的祖国,联系我发小借给他三千块,还钱的时候因为兑换率变了,我俩争执了好久!哈哈,笑死了!反正觉得在英国遇到困难也不怕,有很多当地的好朋友。

在伦敦,一定要看音乐会和戏剧演出,美好的简直无法形容!就算弄不懂剧情,get 不了深厚的寓意,光是看了听了见识了就足以陶冶你!如果你对戏剧、音乐、艺术本就兴致浓厚,读了好多相关书籍,那一定要在伦敦现场体验几番。不过,后果可能是,回国后你就不想看国内的演出了~~

想从伦敦认识英国,不合适,伦敦与英国其余的地方大大大不同,它就是个独立王国。伦敦是真正的大熔炉和国际化都市,我觉得也就纽约可以一比。我应该还没见识到伦敦的方方面面,但我相信,你在别处见识过的各种文化与口味,都能在伦敦找到。伦敦给人的感觉是慢吞吞的老绅士,其实节奏相当快,只是不像纽约那么渗透在外而已。

菇凉骚年们,去伦敦吧,体验什么叫mixed! expensively mixed!

cheerio~

又想起来一个,开始被英国大叔大婶 love love的叫很不习惯,后来喜欢用苏格兰口音的love调戏别人,哈哈O(∩_∩)O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dennysz 发表于 2019-11-4 04:16:07 | 只看该作者
 
 第29张图片
熟妇乳汁?milfs milk? 调味饮料?我的神啊
 第30张图片
A quicky later? 我想打飞机,也不告诉你。
 第31张图片
Food to go 柜台下全是酒 haha 完美阐述了food to go的意思
 第32张图片
Quality customer service..
 第33张图片
anyone up for a piz
 第34张图片
Poultry brothel
 第35张图片
在火车站外遇见一位美女 虽然政见不同 但是我很钦佩她能将SM装穿出来的勇气
 第36张图片
 第37张图片
俗世奇人
 第38张图片
Who made this shit up
 第39张图片
You dont see this very often...
 第40张图片
Looks like fanny is closed
 第41张图片
Interesting deposit porta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咸蛋八号 发表于 2019-11-4 04:16:32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第一次到伦敦,跟着学校“修学旅行”。伦敦是寄宿家庭难吃的pack lunch,是各种明信片上的景点,也是想象中在伦敦的样子--走在欧洲古老的道路上,现代和历史交相辉映。满街都是红色双层巴士,不时能看到红色电话亭,银发苍苍的老爷爷坐在咖啡馆边看报纸边喝茶,还有目不暇接来自世界各国的帅哥!

2011年春天来英国面试,伦敦就变成了paddington又小又贵的旅馆,变成不留神就会坐错线搞错终点的地铁。

2011秋天开始在brighton读高中,在寄宿学校呆久了之后伦敦完全成了天堂。伦敦成为了好吃的代名词。周末和同学奔向伦敦,在唐人街吃一天,再带着各种外卖回学校,不再care任何伦敦的景点也不再care能看到帅哥,只想疯狂吃吃吃。伦敦变成了火锅酸辣粉串串香煎饼果子凉面兰州拉面港式奶茶水煮牛肉酸菜鱼.....

2013年开始在伦敦上学,因为就住在学校对面,伦敦变得很小很小。伦敦变成了离我走路2分钟的学校,走路10分钟的地铁以及picadilly line。伦敦对我而言变成了和其他各处并没有什么两样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变成教授的课,变成作业,变成学校附近的餐馆和超市,变成在宿舍厨房微波加热的意大利面。随时能吃到中餐之后,唐人街的餐馆似乎也不再那么好吃,也不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让人边想边流口水了。

剥去了吃饭的外壳,伦敦有时也会展现她的另一种色彩。伦敦不止有喝茶的老人,伦敦变成喝酒与疯狂的年轻人。刚开学时全校各种疯狂的party,hall senior门口堆满的空酒瓶,宿舍走廊的外国同学常常在周末和学期结束时集体奔向夜店,早晨六点时听到他们唱着歌一起回来。欧冠英超球赛时地铁上成群结队的球迷,拿着成袋的啤酒一路高歌前进。

除了人,伦敦还意味着尝试新的可能。伦敦变成了李云迪音乐会便宜的学生票,变成了歌剧魅影妈妈咪呀这类的音乐剧,变成了东伦敦拥有各种小吃的市场,变成无论办去哪国签证(除了英国)都超级方便的场所。

后来搬了家住得离学校很远,才发现伦敦又变得很大很大。遇上地铁和公交车罢工简直寸步难行,圣诞节公交地铁不运营去朋友家走路便花了一个多小时。远离了市中心的尘嚣,伦敦变得如同英国的其他城市一样,宁静而无聊。

然而,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便厌倦了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小狼Samaria 发表于 2019-11-4 04:17:17 | 只看该作者
 
物价高,不过属于美食之都,世界各地的美食应有尽有,也是文化之都,在伦敦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是一个既好玩又有趣的地方。
点击卡片了解伦敦 这个城市吧。
这是个让你“贵的抠门”的城市也是个让你割舍不下的城市——伦敦(London)关注“英国大师兄”,后台回复“教材”
领取10.5G全英文名校教材
回复“雅思”,领取最新雅思福利礼包
说起伦敦,对,没错,你大可去看腐国著名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撰写的巨著《伦敦传》,为一座城市而编写的万花筒般的传记,从各个角度将伦敦这座传奇城市的方方面面婉婉到来。
 第55张图片

看完后,大师兄的台词都被抢了。。但你也知道,时代在变幻,要说历史,我讲不过人家,要说喜爱程度,那我更比不上人家,要说变换——



恩,,我回忆回忆?你凑合着看看???
 第56张图片

想详细追究历史的老铁,额,自动关闭这篇文章然后去维基百科逛逛,翔大概知道点的:


伦敦是罗马两千年前建立的罗马省会。虽然不能跟3000年历史的西安、洛阳等等比,但是绝对跟北京有一拼了。别说上海(!)


大伦敦分为划分为伦敦城、西伦敦、东伦敦和南伦敦四个区域同时也可以被划分为伦敦市和周围的32个自治市(威斯敏斯特、肯辛顿—切尔西、哈默尔史密斯—富勒姆、旺兹沃思、兰贝斯等等等等一堆自治区)。


总之,就看你自己的习惯了,住久了的老司机大多数都喜欢用东西南北(哦,没有北,划掉)来称呼,毕竟名字太长,老纸不想记。
 第57张图片 (伦敦西区的夜晚)


OK,结束。如此一个跟北京相比历史悠久的老城。明眼人不说二话:恩,超贵,学费就不说了,住宿费跟其它地方比简直贵上天



就这么说吧,不含学费的话,轻轻松松你就能花个几百胖次,别说是因为不省钱到处乱花,毕竟你住在学校还好,就只用交个每周的宿舍费(大概一两百胖次,看你是分在单人间还是双人间,豪华套房的童鞋请出门左转,当没看到这篇文章,谢谢)。当然水电费啥的,这些都包含在里面。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


至于不住校的,我们去郊外走走?或者了解了解校外宿舍的价格?租房还是找个人合租吧。。否则“吃土”欢迎您。
 第58张图片 (伦敦大学附近的学生宿舍,起步价:100往上走)


然后再来就是吃的,在食堂的话,或者什么小便利店稍微对付一下的话,也要来个5、6胖次,足够吃饱。


当然如果你要出门,那就另当别论了。哦,至于买菜,Emmmm。。虽然这个城市掉在钱眼里了,但有些超市还是很良心的(具体看下文),并且郊区的大超市,也更是良心。打折也更便宜。
 第59张图片

既然都说到吃的了,那就好好唠唠。啥叫多元化,当然是吃的最多,世界各地的美食,都集聚在这儿。各种菜系,各种档次


动手能力强的也经常自己做饭的,伦敦的超市像tesco,sainsbury,asda 遍地都是,食材价格基本跟国内一样,而且比较健康卫生(当然也有食品安全问题),具体可戳——


http://Tesco.com - online shopping; bringing the supermarket to you tesco的官网(http://www.tesco.com/),就是国内的乐购超市。


付几磅可以送货上门,如果有任何质量问题,比如菜上有虫子,投诉直接退钱送优惠券。


如果想买中国特色食材比如桂花粉,豆腐乳之类的,中国超市满足你的一切需求。
 第60张图片

如果喜欢海鲜的话,推荐Billingsgate Market(下图就是),凌晨3点半-7点多开市,价格比国内还便宜。
 第61张图片  第62张图片

至于学习。又到了大师兄最不想谈论的话题。毕竟是大城市,比起村,这地区的学校确实多,像Group 5 中的三所,帝国理工 伦敦政经 伦敦大学学院,还有伦敦国王大学学院 和 玛丽王后学院都在这块儿。还有些不是很有名,但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很高声誉的学校学院,比如亚非学院,伦敦艺术学院,伦敦皇家内科医院等。


不排除某些混日子的人,但大多数学生都要十分努力地学习才能紧跟老师的进度,压力还是蛮大的。
 第63张图片 (帝国理工有名的标志)


所以不要以为“华美的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装修精美的selfridge里的高档下午茶,或者Baker street里福尔摩斯博物馆的惬意”是生活在伦敦的留学森们的日常,朋友圈都是假的,回到现实。


我们的现实就是阿三的炸鸡、机房实验室以及各种想死的作业、论文和测试。


共勉,各位老铁们,也加油!
 第64张图片 (白金汉宫卫兵交接)


再来就是最后的愉快地玩耍。


你要说一个两千年历史的大城,没点好玩,那绝壁是假的,再不济也可以去西伦敦那边看看腐国人民一年366天都在关注的皇室们。。


伦敦城是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就是所谓的有钱地),西伦敦是英国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各部所在地,东伦敦是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而南伦敦则是工商业和住宅混合区。


大师兄自己是很喜欢西伦敦那边玩。每天傍晚雷打不动一场小雨,飘过灰黑的沧桑的砖墙,在伦敦特有的雾朦朦中落在生锈的黑亮的铁轨上,竟感到一丝惬意。


大师兄都不禁矫情起来。。。


由牛津街、摄政街、查理十字街以及Shaffesberry街包围而成的一个方形区域,就是伦敦SOHO区。当年,法国雨格诺教徒、俄罗斯犹太人以及来自希腊、意大利、比利时、马耳他、瑞士和中国的移民都在此落地生根,在四百年前,这里只是一片空旷的原野,据说SOHO的名字正是来自于当年狩猎人的叫喊声。


当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汇聚,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波西米亚风,带动伦敦众多爵士俱乐部的发展,这里也慢慢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夜生活中心。周围与百老汇齐名的剧院、密集分布的百年咖啡厅、酒吧、餐厅,虽然已不是当年的红灯区,但那灯红酒绿,依旧活色生香。
 第65张图片 (必不可少的涂鸦)


 第66张图片

以及泰晤士河。考不上牛津,还不能去附近转转啊。还有所谓的大本钟?恩,都去转转,没准还有好运。。



毕竟人杰地灵,名校聚集的伦敦人才也多,幸运也多。安全嘛,,额,夜晚别出门。要出门请带上伴。


伦敦很大(大师兄只是写了一小部分),也有你想象不到的精致建筑以及惊喜在等待着你,去走走吧,没谁拦着你。




数据链接:http://www.tesco.com/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4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