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复制链接]
65808 0
李子0903 发表于 2019-11-17 13:39:5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1张图片

英国首富有多少钱?答案是1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3亿元。他就是詹姆斯.戴森,全球最有钱的发明家。能够让戴森爵士一跃成为英国首富,这其实离不开戴森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强劲的业务表现,对此不少消费者表示中国女人的消费力再一次造就了一位首富。

戴森强劲的业务表现来源于其产品优秀的竞争力,无论是吸尘器、卷发棒还是空气风扇,在当下同类产品的市场中戴森都是佼佼者。对于消费者来说又贵又想买的除了奢侈品外,可能就是戴森的产品了。而通过今年双11的销售数据来看,戴森也是一骑绝尘,开场10分钟就卖掉了2万多台卷发棒,戴森产品对女性消费者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2张图片

不仅女生喜欢 它还是Tony老师的最爱

像戴森这样把品牌调性和产品力都发挥到极致的品牌不多,不仅能够牢牢抓住感性的女性消费群体,对于像笔者这样的理性消费直男来说,在戴森强劲的马达面前也不得不说一句“真香,买买买!”同样生活在21世纪,同样的服务消费者,为什么戴森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快速成长,成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NO.1呢?我们一起走进戴森位于马来西亚的研发中心看看能不能揭开戴森黑科技背后的秘密。

作为理工直男,当接到去戴森研发中心探访的消息时,内心还是有点激动的,抱着男生天生对技术的执著和迷恋,终于可以看看巅峰科技的背后有哪些故事了。

戴森的设计符号---鹞式战斗机

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占地35000平方米,大约有800余位工程师和科学家在这里工作。感受一个企业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它的陈列,在Harrier咖啡厅里,我看到了著名的鹞式战斗机的引擎,而这个咖啡厅也正因此而得名。了解詹姆斯.戴森的人都知道,他本人非常喜欢战斗机,尤其是鹞式战斗机,它可以说是戴森的设计符号。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3张图片

鹞式战斗机的引擎就停放在咖啡厅里

鹞式战斗机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垂直起降飞机,而且时至今日历经49年,它依然在战斗机领域有一席之地,它优秀的能力的核心也正是它强劲的引擎。都说一家公司老板的思维和眼界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和前途,而从让戴森爵士迷恋的鹞式战斗机上也能看出戴森注定是属于小众非常规的,鹞式战斗机能领先49年源自于它的技术,而戴森爵士肯定也希望戴森能够通过研发比别人更领先的技术,来让戴森的产品获得持续领先的能力,从现在来看,戴森品牌是做到了。

戴森实验室没有“黑科技”只有勤勤恳恳的工程师

品牌的成功靠什么?在当下这个信息传播极快速的时代,没有两把刷子的企业是很难存活,或者说活得很好。对于戴森来说也一样,戴森是一个完完全全依靠产品和技术发家的企业,早些年戴森还没有进驻大陆市场的时候,戴森就已经在中国很多中产圈里非常火了,不少人海淘了戴森的产品并义务当起了宣传员,帮助戴森迅速积攒了口碑。中国有位企业家曾说:我从来不在乎钱,一个企业千万不要想着怎么赚钱,当你服务好用户的时候,钱自然就来了。其实就是这样,戴森爵士作为一位发明家,从他决定要改变吸尘器的那一刻起,或许也没有过多的考虑未来戴森这个品牌会给他带着这么大的回报。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4张图片

戴森优秀的产品力离不开背后数千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鼎力支持,大家都知道戴森的马达是核心技术,实际上随着戴森产品线的丰富,戴森在其他的多个相关领域也做着非常前瞻的研究,比如微生物学,在戴森即将发布的空气加湿净化风扇上就有着微生物学研究的贡献,在研发中心我们就遇到了戴森微生物学家Karen Holeyman女士,她向我们普及了很多关于空气湿度与微生物细菌滋生速度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戴森在控制微生物,保障产品安全方面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5张图片

Pure Humidify+Cool净化加湿风扇正在这里做加湿数据的测试

就拿戴森即将上市的新品Pure Humidify+Cool净化加湿风扇来说,除了要考虑加湿水箱长期使用避免细菌滋生影响健康外,加湿的能力、风力的范围也是相当的重要,有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产品的一个小功能看起来非常容易实现,但实际上背后花费的精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在戴森环境控制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关于加湿的研究,戴森首席研究工程师Tim Jukes为了研究模拟自然风的风速和湿度控制,曾经在这里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收集了超过14米长的数据点来对风进行评估,通过湿度和总气流风速的反复试验,只为把自然风的体验带给用户。

此外,对于空气净化类产品而言,好的净化效果关乎着用户的健康,传统的CADR测试环境由于测试面积小,测试点位少,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大面积的起居环境,为此戴森与中国家用电器测试机构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测试方式来弥补行业现行测试方法的不足。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6张图片

27平方米的全新POLAR-净化均匀度实验测试

我们也有幸参观到了这个耗资30万英镑搭建的全新测试环境POLAR-净化均匀度实验测试,它的尺寸为6X4.5X3米,占地面积接近27平方米,基本与当下客厅大小相当,而且在测试环境中以中高低的排列组合,在整个空间下均匀的安装了9个空气质量传感器,在这个矩阵式的测试网络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空间下每个位置的环境数据,最终通过对这些点位的数据差范围的分析,就可以判断在最接近于真实家庭使用情况的环境下,产品的表现。

除了此类比较有针对性的专属产品线试验项目外,对于机器的耐用性、稳定性、噪音等方面都要经过严苛的测试。经过这次参观,笔者觉得一个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到最终被用户认可的过程其实是非常艰辛而漫长的,并不是戴森的工程师有多么的天资过人,其实背后都是比别人付出了更多金钱、精力来让每一个产品都尽可能的尽善尽美罢了。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7张图片

图片说明

空气净化风扇经过反复的扭转测试耐用性

就像机械测试一样,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机械臂上不断拍打的戴森吸尘器,不断左右扭转的戴森空气净化风扇,甚至是手工模拟戴森产品不同的跌落场景,每一次测试都要做精细的记录,包括产品是否有变形、破损等等,像这样的测试可能要24小时无休循环数万次,因为在测试中笔者也看到了很多已经上市在售的老型号的产品,仍然在参与测试,据悉这是为了模拟戴森产品能否拥有超过10年的使用寿命。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8张图片

吸尘器的暴力拍打测试(动图)

声学实验室也是戴森非常重视的一个实验,无论是吸尘器还是风扇产品使用中都会产生噪音,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调校,产生的噪音也是非常大,当用户使用时,过大的噪音其实是很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改变噪音的方法就是在声学实验室内不断的反复测试和调校,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声学实验室经过全隔音处理,墙面和天花板上都采用可吸音材料,在这里小到尺寸最小的部件,大到产品的整机噪音都会以最真实的方式被记录。最终,工程师可以获得声音级别、方向和品质的相关数据,借此对产品进行改善。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吹风机还是在吸尘器甚至是空气净化风扇上,戴森产品的性能一代比一代更强大,但噪音却越来越低的事实。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9张图片

声学实验室

此外,像电磁兼容性实验室、分离系统测试实验室等等,都像其他的实验室一样,循环重复的做着检测和实验的工作,周而复始,只为找到产品最适合的那个状态。

探秘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黑科技诞生的地方 第10张图片

电磁兼容性实验(动图)

这个世界没有“天才”的存在 坚持做好才能成为“天才”

一直以为戴森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每天都做着世界上最酷的工作,但实际上他们的很多工作看起来都是“枯燥乏味”的。一直以为戴森工程师有着比普通人高出一倍的智商,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比别人更有责任感更努力。这世界哪有什么天才和黑科技,有的只是对前沿科技的不懈追求。

(7324426)


上一篇:马来西亚华人创立基金会 冀贫困学生也能接受教育
下一篇:马来西亚首个泰国群星演唱会 Thai Pop 2019 完美落幕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31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