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韩国电影的深度是否国内电影已经无法企及,为什么?

[复制链接]
42350 20
小羊羊81 发表于 2020-1-13 08:40:0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感觉到韩国的电影越来越有有深度,似乎是国内编剧无法企及的高度!?


上一篇:AOA智珉X雪炫将出演MBC综艺《全知干预视角》
下一篇:国足对阵韩国首发浮出水面,多个位置或迎新面孔,韦世豪将挑大梁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德州老祁 发表于 2020-1-13 08:40:3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告诉你一个粗略的数据,也是现象,韩国年度进口片引进高达600余部,本土电影却创下年度市场总额60%以上,票房榜10强占据9席,中国年度进口片不足60部,国产电影创下年度市场总额50%-60%,铮铮上榜的高产值的国产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呵呵,我都不好意思说。

你说好莱坞商业市场已有百年,咱不敢跟他比,中韩商业片市场同样历经数十年,韩国怂了没,人家腰板挺得笔直,钢铁侠来了,一样被本土片围剿成狗,所幸人家金刚盔甲,命硬,韩国人想,我们的英雄有太多种,美利坚的英雄只有一种,动不动就要拯救世界,还自残,动不动就支离破碎,满拼的,算了,我还是买张票鼓励吧。

人家有入狱后与女儿难舍难分的智障父亲,有带领下层基础反抗上层建筑的柯蒂斯,有历史洪流中看相的小人物金乃敬,谍战中救国和自救的表宗盛,被国家抛弃数年内心无比挣扎的金秀贤,和恐怖分子殊死较量的男主播河正宇,哪个不是真的英雄?你给我说说这些平凡的人们,有没有给你最多感动?

你再看我们打个胎就疼痛至死的青春,买不起驴牌就白活在这个时代,开个破车上个戈壁滩就是燃死的人生。

哎西。

韩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多样?都是逼的。中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单一,妈逼的。

哦韩国电影的崛起,有三个代表事件,98年的分级制代替审查制,99年的光头运动,以及最关键的06年电影界大规模示威,为了抵抗韩政将每年放映本土电影的天数削至70多天,后两个算是韩国本土电影人士为了保护本土电影,折腾了两次暴动,99年是韩政配合WTO引发,06年是韩政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发,直接导致韩国电影和好莱坞正面较量。

中国呢,一面是采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国大片的进入,一面是对内严格设立条框,你要拍?呵呵我这里不仅是温室,你们都是花朵都是宝,我这里还是国宝防盗中心,你要过去?这里有许多红外线。

我时常有这样一种感觉,韩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对待自家电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韩国电影里经常出现前辈一边西吧,一巴掌就拍在孩子头上,他们崇尚的,自家孩子是骡是马,拉出去遛遛,不逼一逼,你怎知它不下崽?中国家长都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里,看的紧,管地又严。

像这样的人长大了,除了吟哦一下爱情,感慨一下人生,别的什么也不会。

所以韩政积极地制造自家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我就是要把你推出去,是死是活,你自己想。

至于中国,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所有人都在质疑国产电影为什么这么差劲时,恨铁不成钢,别问我中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单一,妈逼的。

而很多拍了烂俗国产电影的人也会说,我妈是总局,妈逼的。

最后献一首歌给大家,灵感源自暴强网友改编杰克逊的《Beat it》。

前面的欧巴别走那么地快
看着你我的心跳也会变好快 
突然间你闪耀 人群中传来尖叫 
是逼得 那是逼得 

我妈的双手突然推了下我 
此刻我应该留下还是快离开 
我幼小的心灵 承受如此的压力 
是逼得 妈说动物不能成魔 

我是逼得 逼得 逼得 逼得 
我这都是 逼得 逼得 

想赚很多money 
又怕妈不高兴 
想起当年哔哩 
心里怕怕地

都是逼得 都是逼得 
都是逼得 都是逼得 

太多的思考已经没有时间 
妈你不要纠结我输给美利坚 
如果《超人》来了
那么我又是什么 
是烂片 就是烂片 

老妈我打小就管我管地严
这严格让我觉得你法力无边  
老妈你此刻对我 说出心里的话 
说不怕 就说保护月不怕 

都会怕得 怕得 怕得 怕得 
你我都会 怕得 怕得 

拒绝长大的心 
伸出温暖的令 
连成一所温室 
在你我心底

都是逼得 逼得 逼得 逼得
你我都会 怕得 怕得

放慢你的脚步 
听听我的哭泣 
等等你的漫尼 
不再闪耀的你

都是逼得 逼得 逼得 逼得

----------------
公众号:匡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yichunxl 发表于 2020-1-13 08:41:11 | 只看该作者
 
 第1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_力哥丶 发表于 2020-1-13 08:41:41 | 只看该作者
 
我说,这么多支持文艺片的人,豆瓣知乎上加起来一千万都有了
一年掏钱买两张票支持一下
就是3个亿的票房


养活四五部文艺片没问题吧?


然后他们嘴上在支持,实际上身体很诚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nnyyzhangy 发表于 2020-1-13 08:42:1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骂广电的同时,是否会想到,其实你们自己也在扼杀国产电影?
去年上映的《十二公民》,从各个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优秀的水平,不过票房是多少?1300多万!
整部电影的投资是1100万,也就是说,去掉院线提成和税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发行方是亏钱的。
你自己不去电影院支持好作品,哪个导演还会潜心去拍摄好电影?
陆川出道以来,总共拍了五部电影,其中口碑毫无争议的有两部,寻枪和可可西里,赔钱赔得一塌糊涂。比较有争议的是南京南京,可惜还是赔钱。陆川此时也许想通了,追求电影品质观众却不买单,那我干脆就不追求了呗!
于是,陆川接着拍了两部垃圾电影,王的盛宴和九层妖塔。王的盛宴是陆川转型之作,票房和口碑都不理想,但是至少比可可西里好,没那么赔钱。
九层妖塔评价最烂,但是票房最好,投资不到一亿,票房接近七亿,毫无疑问是赚钱的。
回头来看看可可西里,当年的票房不到600万。整个剧组大多数的时间都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冒着生命危险去拍了这部佳作,最后拿到了不到600万的票房,简直是亏惨了。
那么试问,如果你是陆川,你还会去拍可可西里那样的电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流浪家 发表于 2020-1-13 08:43:11 | 只看该作者
 
 第3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老死不相往来〃 发表于 2020-1-13 08:43:4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你们会去看《小时代》。

———————————————————————

审查是个问题,但伊朗审查制度比大陆还让人发指,马基迪拍《小鞋子》一样上奥斯卡。

为什么现在艺校“帅哥美女”全是一个模样?

为什么于正毁了一部又一部武侠,舞美没有丝毫考究不说,整的跟彩虹糖一样还能继续拍?

为什么《小时代》能卷走几亿票房,而《大明劫》才收回几百万?

为什么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钱好赚?

因为你们喜欢,因为你们看烂片。

你不服了,说,我可是边看边骂的呀。

你是边骂边拿银子砸人家,这样的话我希望你也来骂我。

电影人认认真真煲一锅药膳,你闻着说香,可是接着就跑去快餐店喝可乐了,边喝边嚷嚷,妈的没营养。扭头还说,等那锅汤免费了我再回家慢慢品尝。结果煲汤的转行去卖可乐,你怒了,看人家韩国那坛泡菜!

韩国电影解禁前也一直疲软,但不是说不放宽审查中国电影就没有出路。老一辈电影人看书编故事骗别人,年轻一辈看电影编故事骗自己,反正你们不讲究,他们也不讲究,赚到钱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心太软一一 发表于 2020-1-13 08:44:03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年初的时候韩国上了一部故事片——《许三观卖血记》。这部电影的原作是国内很有名的小说家余华,而《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许》原本也是准备让姜文来导的。那为什么《许》最终变成了韩国电影,许三观成了韩国人呢?

只是因为这个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和这个年代所发生的故事都是触碰不得的,是中国敏感词里最敏感的一部分。所以一个中国作家描写的中国时代背景下中国小人物的故事,最后不得不漂洋过海改宗换祖的去到了他国。

所以“韩国电影的深度是否国内电影已经无法企及”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是
要问为什么?——

这是“体制”的胜利。

要知道,《许三观卖血记》原本可能是另一部《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BY猴子 发表于 2020-1-13 08:44:35 | 只看该作者
 
今年以来,《鬼乡》《哭声》《检察官外传》等韩国电影在国内赚足了话题,大家对韩国电影的热情一再被激发,而韩国电影强于国产电影也几乎是共识。

但相信也有很多同学将韩国电影等同于韩剧,每每对韩影嗤之以鼻,今天这篇文章就告诉你为什么韩国电影强于国产电影,以后遇到有此类想法的直接把这篇文章甩过去就好。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2015年度国产电影与韩国电影孰优孰劣的问题,第二部分从历史根源剖析韩国电影一路崛起的历程。

    第一部分

虽然我是韩国电影的忠实拥趸,但对比两国2015年的电影市场,我会把票投给国产电影。一方面2015年国产佳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优于韩国电影,另一方面,也是对国产电影的一点肯定。

比较两国电影的高下,看的应该是整体水平,而不是拿《思悼》和《小时代》之类的比,这样难免有些厚此薄彼。

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统计,2015年上半年韩国电影占有率仅为42.5%,创下了12年来的最低值。影片方面,备受关注的河正宇主演电影《许三观》惨遭滑铁卢,《二十》、《绝密搜查》等影片也异常疲软。虽然下半年有《思悼》这样让人惊喜的冲奥片,但整体来看,2015年韩国电影乏善可陈,能拿的出手的仅《思悼》、《许三观》、《暗杀》、《国际市场》等寥寥几部。

 第5张图片


反观国内,逆势而上的《老炮儿》,邓超认真出演的《烈日灼心》,致敬经典的《十二公民》,《山河故人》、《闯入者》、《一个勺子》、《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一批优秀的艺术电影,中国式大片《捉妖记》、《寻龙诀》,靠自来水火起来的《大圣归来》,低成本导演处女作《心迷宫》,其他诸如《狼图腾》、《解救吾先生》、《师父》、《刺客聂隐娘》等等。2015年我国电影总票房440.69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占总票房的61.58% ,国产电影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可以说,2015年是2000年以后国产电影第一次可以跟韩国电影刚正面而且占上风的时候,而韩国电影已陷入困境,正在寻求突破,这是韩国电影急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的后果。

《心迷宫》的导演忻钰坤采访时说:再过十年,可能片尾就不需要交代字幕了。

2015年,我们看到了《烈日灼心》中的注射死刑,看到了《老炮儿》中102个涉烟镜头,看到了《心迷宫》这样的黑色电影走进院线,有理由相信,不出几年,我们会有自己的《生死谍变》、《回家的路》、《辩护人》……
 第6张图片


    第二部分

韩国电影的崛起是从1999年开始的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2010年以后,在1999年之前,国产电影肯定是在韩国电影之上的,这没有任何疑问,而以1999年为界,1999年以后的韩国电影开始追赶并全面超越国产电影。

说到1999年,就绕不过逢韩国电影必提的“光头运动”,98-99年韩国电影人发起的“光头运动”可以说是韩国电影的分水岭。

光头运动: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因为剃光头在韩国是极强烈的抗议形式,而此活动又为全韩国影人集体参加,所以被世界媒体高度关注,韩国政府在极大压力下,决定继续Screen Quota政策令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契机。

大家注意这个运动发起的目的是保留韩国电影的配额制度,也就是对本国电影的保护措施。电影配额制度也就是国产电影义务上映制度,很简单,就是你一家影院一年必须给我放多少多少部国产电影,这一制度本身无可厚非,这是很多国家对抗好莱坞冲击的无奈之举,并不止韩国有。

而在2006年,韩国电影届千人大游行的起因也是因为韩国国务会议通过法案,将配额天数由146天缩减到73天。

说回配额制,这个制度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当本国电影工业尚未成熟的时候可以有效抵御好莱坞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为艺术电影和电影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是那次出名的“光头运动”,唤起了民众对本国电影的极大热情,《生死谍变》也就顺利举起了韩国电影崛起的大旗。

1999年上映的《生死谍变》轰动了韩国,观影人次579万,上映57天就打破由《泰坦尼克号》保持的票房纪录。

不得不说,那时候饼叔宋康昊的脸还不是很大,还蛮帅的。

 第7张图片

仅接着就是被部分中国观众一直揪着不放的国际电影节,人家从1999年才开始崛起的好么,不要老拿上个世纪的辉煌来跟人比,当然现在要拿国际电影节这项来比的话,可就不一定比得过人家了。

2002年,林权泽凭借《醉画仙》获得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2005年,在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成为首位获得名誉金熊奖的亚洲人。当然,林导演还有其他好几部入围国际电影节的作品,这里只谈2000年前后这个关键时间点。

2003年,金基德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004年2月,凭借《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 。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2012年,凭借执导的第18部影片《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13年6月,凭借执导的惊悚片《莫比乌斯》入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4年,凭借执导的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2000年,李沧东推出《薄荷糖》,受邀参加当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2002年,凭借《绿洲》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这几位导演在国际电影节上的成功极大振奋了韩国电影行业,而“韩流”这个词也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席卷亚洲,所以以后不要再拿国际电影节的成就来揶揄人家了。

大家可以想想大家对韩国电影最早的印象是哪一部?

中国观众开始接触韩影应该要从2000年北影举办的“韩国电影学术会”开始,之后《我的野蛮女友》、《共同警备区》等开始涌入中国。

 第8张图片

总的来说,韩国电影在世纪之交崛起得益于民众和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极大支持,影视从业人员对艺术的高度追求,还有逐渐成熟的电影工业(说到电影工业我就懵了,到现在搞不懂这个词,谁能跟我讲讲,没接受正规电影教育的弊端就在这里,有话讲不清楚)。

分析韩国电影的成功,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政府的扶持和民众的支持

1、“光头运动”迫使韩国保持原来的配额制,国产电影赢得了很大发展空间,确保了本国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激发了民众对本国电影的热情,到目前为止出现的13部过千万观影人次的电影就是明证,要知道1998年的时候韩国总人口4600多万,2014年的时候总人口也才5000万左右,过千万就代表着有20%的人口走进电影院观看过这部电影,可以自己算算如果这个比例放在中国会让一部电影有怎样的票房。

2、管制严格,许多本国电影不允许媒体有任何批评的声音,普通百姓不去看会被认为不爱国,这一点长远看对韩国电影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但在当时,绝对的有促进作用。

3、当时的总统金大中引领了“韩流”奇迹可不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主要政绩有以下几个:一是上台伊始就成立文化观光部,整顿相关文化产业。二是制定《二〇〇〇年传播法》,这其中有一个规定,电视台播放国产电影必须占电影播放时间的百分之二十五。三是逐年提高在文化方面的投资,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筹措近3000亿韩币用于电影产业发展。

4、1999年5月韩国电影促进会更名为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为韩国电影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机构也与电影审查制度改革有很大关系,之后讲到。大家可以在微博上搜索这个账号,会提供第一手的韩国电影资讯,而且在北京每周都会组织免费的韩国电影放映活动,正羡慕在北京的同学。

 第9张图片


5、由韩国政府提供的辅助金主要用于资助电影学院学生和进行独立电影制作的导演,用以进行实验短片、纪录片和艺术独立电影的制作,最高可申请4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270万元)或制作费30%的辅助金,资金无须归还。

二、电影分级制度

终于说到了让大家吵得面红耳赤的电影审查,韩国电影在1998年之前也有审查。

上世纪90年代,韩国独立导演金东园、赵成丰因为放映电影《红色》被捕,后由电影促进会出面协调得以出狱并促成了韩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取消。

韩国电影分为五个等级:全民皆宜、12岁以上观众观看、15岁以上观众观看、18岁以上观众观看和限制放映。韩国电影的审查制度具体可以参考一下豆瓣用户的帖子。

韩国的电影分级制度简史

实行分级制度后韩国电影在各方面突破禁忌,产生了《实尾岛》、《太极旗飘扬》、《辩护人》、《熔炉》等等优秀影片,这些影片或批评政府,或针砭时弊,或探讨南北关系,或对准社会热点,正是因为这些电影,韩国电影才有了如今这般题材丰富、异彩纷呈。

 第10张图片

三、题材的多样化

韩国电影另一大特色就是多样化的题材,有聚焦南北关系的《生死谍变》、《太极旗飘扬》、《共同警备区》(《仁川登陆作战》真是丢了前辈的脸),有纯爱影片《我脑中的橡皮擦》、《触不到的恋人》、《假如爱有天意》,有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犯罪片《追击者》、《杀人回忆》、《老男孩》,有恐怖片《蔷花·红莲》,有灾难片《汉江怪物》、《雪国列车》(这两部电影双双入选The Playlist网站评21世纪50佳科幻片(2000-2016.6),分别位列第11名和第14名),有青春片《阳光姐妹淘》,有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熔炉》、《素媛》,在文艺片方面《春夏秋冬又一春》《诗》……

再来看看我们,青春片必堕胎出国,炒IP翻拍经典都到了无耻地地步,什么玩意都能在大荧幕上放,什么人都能厚颜无耻的去当导演,请问,这些你怪广电?

 第11张图片

四、抄袭与创新

韩国电影复兴伊始就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不断抄袭,不断创新,说韩国电影抄遍全世界也不为过,但你要拿抄袭说韩国电影不行,那就是太年轻了。

“拿来主义”让韩国电影人学到了好莱坞大片和欧洲艺术电影的精髓,并将这些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产生了独特魅力。电影诞生100多年,后人模仿前人又不断创新,电影也在不断的迈步向前,丰富的艺术成就放在那里,懂得利用的是智者,摈弃不用的是蠢货。

 第12张图片

五、艺术与商业

韩国电影的成功很大一个原因是其电影产业的不断完善,导演本身对电影艺术及商业运作同等重视,不仅看重影片的艺术水平,同时也注重其商业价值,很好地做到了两者平衡。对于整个韩国电影,形成的完善机制让大多数电影都能有很好地票房。

反观我们的电影,重艺术轻商业的《闯入者》《心迷宫》《路边野餐》等叫好不叫座,《小时代》之类赚了票房输了口碑和人心,电影工业的成熟之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我们现在还只是小学生。

 第13张图片

一边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一边是外表光鲜的垃圾,叫好又叫做的电影,我们太少。

最后,再多说几句,喜欢韩国电影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一大批敬业的演员。没有宋康昊、刘亚仁,相信《思悼》一定会很平庸,没有河正宇、李政宰、全智贤,《暗杀》也绝不会那么精彩。我的偶像宋康昊说过不会让人在电影院之外的地方看到他,但我们的演员除了在综艺节目中刷刷存在感,在微博中逗逗比,演戏反而成了副业,实在让人心塞着急。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韩国电影? - 风之影的回答

微信公众号一起看电影(yqkdianying),微博:迷影生活,推荐电影,分享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嘉好琼斯 发表于 2020-1-13 08:45:13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业内刚出道的小编剧说说我的血泪经验吧。
1,《霸王別姬》是特例,拿了国际大奖才特別通过的。事实是,当我有一天在看谢晋电影回顾展时,我惊讶于《芙蓉镇》在八十年代能夠上映。不过后來想想,我們那時候有位后來被搞下台的h书记,文化政策总体宽松。
2,我現在有個剧本,是侦探悬疑题材,純粹自己创作。我纠结在兩个地方,剧本的主题讲一个警察坚持非法证据排除的原則,因而不得不与小城的警察局和官方周旋,却在巨大压力下变成了与体制一样的人。这是一个探讨体制和人性的关系的故事,但痛苦就在我怕这样的剧本通不过。因为涉案题材要拿到公安部去审,他们当让不允许“被攻击”。另一个痛苦的地方是具体的情节,里面涉及一对同性恋的关系,这也是不可能过审的,為了維持我的表达,我只能把同性恋关系讲得隐晦再隐晦。但在某些情节点上,这个问题讲不清楚,事件的力量就出不来。我很痛苦。
3,目前还在做另外一个项目,同样涉及八十年代的严打。我只能用一种戏谑的轻松的不经意的笔触来去表现。有人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碰触犯禁的题材。问题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只要是真实的东西,有不犯禁的么?如果创作不能真诚地讲述自己相信的东西,那怎么能够感动别人呢?该死的审查制度和意识形态!
4,在目前的主流院线市场,想做一个好的商业片,鄙人认为,必须学会用各种方式曲线触及真实面,然而又不能走贾樟柯式的硬碰硬路线。那种东西有创作自由,有艺术上的深度,然而却放弃了电影在形塑全新的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优越性和权力。说的通俗点,就是姜文那句话,我还得站着,还得把钱挣了。这需要在商业与艺术中做平衡,用类型片和主流价值观的思考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创作。这比站在原地羡慕韩国电影实际多了。
虽然,这非常非常难。
创作者要仰望星空,同时必须得面对现实。
——————————突然热起来的分割线——————————————
半年多之前的帖子了,不知怎么回事这几天关注多了起来。
跟各位报告,我现在观点已经变了(貌似就是市场和环境怎么活生生把旧社会的人变新社会的鬼的例子)。。。
第一个故事,放弃同性恋的情节,因为根本不可能过审。何况,仔细思考,觉得依靠特殊的人物关系阐述一个主题,有取巧的嫌疑,删掉。
第二个项目,严打的部分作为背景故事,提都不提,变成一个照顾主流观众口味的犯罪喜剧和家庭情节剧。
还没有去看《闯入者》,只看了预告片,觉得质感不对。
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问题是,《速7》这样的大片当道,观众口味好莱坞化。大部分投资人、制片人不懂电影,其实好莱坞的大片厂也不懂,不然不会拍出《速7》这样的片子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看看好莱坞八、九十年代的商业片,很多拍得极其有特点。比如《Heat》、《Ronin》之类。
而大部分导演、编剧,要么就是真的连电影的门都没沾边,比如《小时代》、《后会无期》之类,要么就是类型片、面向主流观众口味的思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比如《致青春》。还有一种就是沉溺于原来的艺术电影的思维,却面对严酷的市场环境想做个假转身,骨子里不屑于主流,比如《杀生》、《闯入者》。
王小帅导演是非常优秀的导演,剧作能力很强,但电影的观念跟现在的市场现实差别实在太大。
要么,像贾樟柯一样,不甩你们丫的,就玩自己的艺术,反正也有投资有国外市场有名有利。
要么,就得像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一样,用一个类型片的方法,抓导演关心的和观众关心的热点做题材,找主流观众的真正关切点,号中国社会中国现实的脉,用商业的路线,做最有影响力的电影。
中国电影观众没好片子看啊,大家多希望电影院里有跟现实相关的、技术上、讲故事也过关的好电影啊,谁要天天看无脑大片?
可小帅导演代表的少数几个本能成为中流砥柱的创作者,还绕在艺术电影的圈子里出不来。其他的能力、创作水平又不够。香港导演会拍类型片,可跟大陆观众又隔着一层。年轻一波导演里,张扬玩文艺,张一白变IP达人了,乌尔善有前途,徐静蕾忙着搞对象了,陆川不想提他都,李玉路数怪异不过也算给自己找到一条路子。再年轻一批,跨界的来捣乱,路阳的《绣春刀》是很好的尝试,不过千万别再拍什么续集了。创作者有话想说就说,可别因为片子火有人拱就乱拍续集。其它人,有拍了片的,大多不入流。没拍上的,还在挣扎。
目前,就这么个现状吧。
我总觉得,市场是相对公平和开放的,能者居之,比憋在体制里或者跟体制较劲有意思多了,放开干吧,同行们!
-------------分割线——————————————
关于宁浩:为什么不提宁浩,是因为我没办法评价他。想不清楚他将来的路数,他属于路数怪异的一类,有个人风格。他很聪明,能明白观众大概要什么,也能给出来,这是本事。但他又不甘于做现在的自己,总想往大师够一够。问题他不是啊,他保持他自己,然后足够真诚就够了。所以,很可能,一,他想明白了,继续保持自己,保持一个恒定水准。二,转型失败,两不靠。三,变成一个彻底的投机者,最终被观众抛弃。因为吃不准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所以想不到他可能的路数,没办法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