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留学] 留学国外名校,回国待遇不如国内985的毕业生,出国有何意义?

[复制链接]
17978 10
殇白衣渡我 发表于 2020-1-16 06:38: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0年代的国民剧集《北京人在纽约》,为中国电视贡献了下面这句经典台词: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地狱。”

  这里的背景是80年代开始的“出国潮”,怀抱梦想的中国青年争相出国学习、工作。以纽约为代表的海外大都会,相当于当时的淘金地、梦乐园、“北上广”。

  在过去,海归曾是高学历、高薪资的代名词。如今,8、90年代年轻人“宁愿端盘子打黑工也要(出国)见见世面”的光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出国像串门一样方便”的当今海外留学生,都热衷回国。不过,20多年的跨度足以让“留学”的光环褪色暗淡,他们要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现实。

  如果说过去的海归身份就意味着出人头地,那么现在的国外大学文凭真的相当于一纸空文。随着留学后回国学生人数上升,很多人花了几百万留学,最终可能只找到了一个“普通”的工作。这让很多人质疑:留学的意义到底何在?
留学国外名校,回国待遇不如国内985的毕业生,出国有何意义? 第1张图片

  01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裸归

  根据《2017年中国留学生白皮书》的数据,73%的中国海外留学生计划完成学业后归国。而到2016年底,中国的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了265.11万。

  这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裸归”。不同于“裸婚”、“裸辞”刚出现时的观念爆炸,“裸归”几乎是在暗流涌动中成为不争的事实。

  对“裸归”一词的解释是这么说的:

  指曾经风风光光地走出国门,现在终于又“一丝不挂”回来的人。说白了就是,只有海外学位、没有实际成就就选择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

  在出国很稀罕的年代,他们的经历几乎自带滤镜,在口耳相传中罩上一层金灿灿的光芒。然而现在,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出国的老同学,除了已经听腻歪的“性开放”和美妆潮品代购之外,“留学生变loser”的桥段成了能吸引注意的最后传说。

  他们自己也这么想。

  在欧洲生活了四年的朋友说,在国外的日子几乎等同于完美,但也正是“温水煮青蛙”的感觉让他无法忍受。他和身边很多留学生,都迫切想要摆脱那种致命的舒适带来的人生可能性上的匮乏。

  与此相对的,是国内老同学们经历的跌宕生活——熬夜加班、3年5跳、拼死创业、上市暴富或者惨败。这些国内年轻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刺激”情节,成了海外留学生羡慕不已的“生活的证据”。

  对于回国的原因,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很多:

  @NC

  自从美国归来之后,细细的观察了周围的一切,天空似乎并不比国外的差,国外的空气也并不像想象中呢么鲜,衣食住行方面也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说,在这四个方面,绝对是要比国外好。

  唯一的一点遗憾,大概就是人际关系上的变化了吧。似乎因为中国正在飞速发展,搞得我们这些基层民众苦不堪言,每天走在路上看到的脸,虽不是个个都紧锁眉头,一脸忧愁,但绝不轻松,没有那种乐于当下的轻松。

  @孙辰Sally

  最近准备回国求职,每年回来的海归已经比送出去的多了,海归身份带来的红利已经不比5年10年前。无论是不是海外名校,有没有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能否认清自己的优势,使得海外经验或者学习经历能够成为自己的differentiation,毕竟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人才自身的价值比海归身份更具竞争力。

  @叶姿

  我刚回来时欣喜地发现相比北美中国庞大的用户市场的网络互动性和购买能力简直是具有野蛮的生长力! 矛盾的是刚回来的海龟, 总会思考纠结如何能够快速融入国内职场却不失去在北美与国际信息接轨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恰当的理由,让这场百万人参与的集体回归不可阻挡。

  02海归和社会底层只有一线之隔?

  漂泊海外的游学浪子,回归熟悉的环境,本来是好事一桩。然而却有人给他们来了个当头棒喝:留学归国,即为底层。

  一般来讲,归国留学生的海外学历背景,让他们在求职大军中更受青睐。即使光环淡去,视野和见识也很难被一笔抹杀。“底层”从何说起?

  论信息的获取和占有量,论社会权益,论物质财富,归国群体好像都和底层不沾边。上文提到的《为什么回国后我这么害怕“社会底层”》一文中,给出了三个理由:

  让人瑟瑟发抖的价值观对垒

  经历了在国外文化中的洗礼,留学生往往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许多留学生基本抛弃了“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人生模式,他们拥抱更主动、更开阔的生活,享受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也接受自由带来的不确定性。

  然而这样的“多元”在回国后一夜之间失去存在的土壤。他们为追寻跌宕的人生旅途选择回归,却惊恐地发现首先跌宕的是生活境况。

  成为周遭异类的恐惧

  年龄焦虑、剩女、被催婚是永恒的热门话题。海归摄影师郭盈光在回国后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相亲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婚姻观,她为这组作品取名《顺从的幸福》。

  她的外国同学并不认为年龄会成为女性走进婚姻、得到爱情的限制,也不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必修课,更不会用婚姻来衡量女性的人生价值。

  然而在国内,叫做“传统”怪物依旧强大。已经倾向于西方价值观的TA们,发现自己成为了国内社会中的异类,被迫一次次地套入中国的社会规则,价值观也随之动摇,在反复拉扯、冲突中迷失了当初归国的热忱。

  游荡结束后的“现实失焦”

  留学,是远离现实焦土的生存模式。这种上课、论文、公益、逛展览馆、和各国友人欢闹的生活状态在回国后落地的一瞬,就已经支离破碎。

  30岁的欧美年轻人在谈恋爱、换工作、环球旅行和探索自我,中国年轻人在考虑买房、买车、小孩上学和父母养老。

  海外归国的群体,几乎没有转换的时间和空间,一头扎进了基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集体焦虑。

  对于“社会底层”,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这样担心的海归不在少数,细究背后的原因,相比面对诸多难以逾越的大山的困窘,落差感才是真正的“压垮骆驼的稻草”。

  在中国,如果你是没车、没房的大龄青年,就会被贴上“两手空空”、“边缘挣扎”的底层标签。

  03留学到底有何意义?

  “早知道这样,干嘛还出国留学?”、“出国留学不也没用吗?”这些疑惑不会有统一的、通用的标准答案。如果一定要作出回答,我想“公平”是最合适的回答。

  不少留学生却发现自己花费数十万美金,也就是几百万人民币换来的文凭却不再是金字招牌,回国后,只能找到一份泯然于众人的工作。

  眼看着留在国内工作的同学,已经积累了一两年的工作经验,开拓职场人脉,找到事业腾飞的起点;而留在国内读研的同学,读研期间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每天朝7晚8的实习,最终拿到了顶尖公司的offer。

  那么出国留学推迟了自己进入社会历练的时间,花费一笔可以在很多二线城市添置一处房产的巨款,回国之后却只能找一份月薪五六千的工作,过的却还不如国内的同学好,出国留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出国最大的目的是换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

  人是世界上最固执,但是也是世界上最容易改变的东西。改变的原动力在于发现了触动你的价值点,价值观,和一些能让你信服的幸福模式。

  首先有一点很关键,你现在感受到幸福,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的价值观里的。比如,你觉得本科985,211,出国TOP RANKING 20,然后拿到好工作,30岁左右结婚,二线以上小三房,20-30万左右配车,贷款不超过10年,收入足够每年小任性三次以内(诸如出国旅游),有固定存款,职业有晋升空间...诸如此类。

  这是中国社会现有的,也可以说最大众的所谓成功模式。所以你现在如果将这个成功模式套入出国就可以得到这些东西的框架里,我想说,你应该出来看看,因为这样的幸福观太狭隘,这样的人生是需要刷新的,所有一切你所付出的,都不会一定等于一个固定的答案,答案的多样性,也许只有上帝清楚有多少。

  那为什么要出国?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幸福

  吃饱穿暖是最低级的幸福,是只要人努力工作,勤奋生活就可以得到的幸福,最大的幸福,是你知道为什么幸福,并且在这个幸福的基础上,有更加完善的空间和余地。出国也并不代表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但是一定是个非常棒的方式,在不一样的价值观引导下,你很有可能找到触动你灵魂深处的那个幸福点,从此以往,你才会得到持久的满足和持续不断生活下去的激情。

  洗盘子,当志愿者,去过教堂,剧院,和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交流,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和社会三六九等,不同阶级文化,上到华尔街精英,下到清洁工人,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幸福观就会非常综合,非常可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人,站在不一样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视野,这个时候,你到国外的意义,就会体现出来。

  为什么?因为你终于知道,“混得好”根本不存在,价值观都不一样,这就变成了伪命题。而真正混得好只剩下了一个概念,就是认真的生活,认真的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的学习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上尽可能的有所作为,并且能够维护住一个温暖的家庭。这就是混得好,这就是幸福。

  成功,只是幸福的一部分而已。不要违背了自己的心。

  留学,对于有的人来说是去看更广大的世界,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去认识不同背景的朋友,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广大,去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完善,去争取更好的职业机会。即使回国后起点不如没有出过的同学,但留学过程中培养的独立、自信、认真的人生态度,可以让他们后来居上,把人生的路越走越广。

  留学并不意味着你回国之后功成名就,坐享完美人生;也不意味着你比在留在国内的朋友有着更多更好的选择,它不会帮你消除焦虑,你还是会面对房价、工资等等只要活着就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它能让你知道,这些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04我们还有一些建议

  要相信你已经比绝大多数人幸运了

  @Denise 叶子姐 | BlackRock VP,UniCareer Co-Founder

  多年前我遇到一位长得一表人才的常春藤MBA、博士,家庭条件非常好已经移民美国。开过法拉利、乘过私人飞机、交过超模做女朋友。可他却经常抱怨: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没有真心朋友、生活迷茫等等...他这样抱怨的时候,我完全傻掉了,心想:“你不知道比多少多少人幸运呢!”

  不只是他,我们其实已经比绝大多数人幸运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出来看看世界的机会。除了人生观的积极调整,还要学会控制情绪。压力会有的、挫折会有的、失恋会有的、欠债会有的、什么问题都是有可能的。

  If you have a problem, fix the problem. If you have two, fix two. As simple as that.

  很多事情其实只差一步

  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只差一步就好了,而成功的人就是坚持到了最后那一步。

  2007年,我大四。相比很多大三在纽约香港实习的同学,我在北京PwC的经历其实很一般。因此我与大家一样,陷入了校招、海投的怪圈。我想留在美国,所以没有申请中国大陆或者香港的任何职位。那是我是头一次如此破釜沉舟。

  庆幸的是,我拿到了比我预想要多的面试,在那几周里,我奔走于Union Station, Boston South Station, Grand Central... 我是兴奋的,还信心满满的给父母打电话。然而最后,却只有一家波士顿的公司决定要我,而且在发Offer的时候竟然发现他们并不sponsor visa。

  在回程的火车上,我终于忍不住大哭:为什么有些人仿佛什么都不用做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切?而为什么我如此努力,却依然两手空空?

  虽然我哭了,可是我没有一秒钟想过放弃。我想,已经坚持到这里了,就不能回头了。于是我继续重振旗鼓,继续奔走于各个面试和招聘会。后来我去参加了波士顿的国际招聘会,机缘巧合下发现贝莱德国际部门正在招会中文的应届生。于是在大四上学期我考最后一门考试的同时,收到了电话留言:我被录取了。

  所以,即使是常春藤、耶鲁毕业又怎样?成功没有捷径,自己坚持努力、乐观不放弃才是唯一的出路。

  求职要让功利心来得晚些

  总有人期待幸运像馅饼一样砸向你,例如飞机上坐在你旁边的正好是某家大银行的MD。这种事情不是没有,不过就算有,也需要你有和他交流沟通的能力、和能让他眼前一亮的素质。所以,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的,什么都不能马虎。

  那些真正深思远虑的人,都不会急功近利的。就好像男生追女孩子一样,就算再喜欢人家,也不应该一上来就提出什么要求把别人吓跑的。所以适当敞开心扉吧。

  It’s not about how many people you know, it’s about how many people know you. So, let them know you!

  人生的变数和美妙,就在于经历无数可能性之后,内心的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离开故土、体会文化异位的的孤独与恐惧,看到社会的可爱之处正在于多元,拥有包容主流之外声音和观念的胸襟,正是留学的意义所在。

  你明白了,所有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


上一篇:移民宣传满天飞!各种优势福利、没弊端?移民公司究竟藏了多少事
下一篇:非华裔归化政策出炉,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ynyxsky 发表于 2020-1-16 06:38:2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能考上985肯定不出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回忆一点点 发表于 2020-1-16 06:39:02 | 只看该作者
 
我,本科985,去年毕业,电信专业,学校的尖子班,去年一半人出国,一半人读研,都搞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去了,有去MIT、CMU、新加坡国立等等,10多个吧,我可以很负责的说,在国外读的好的都不想回来,包括现在像我这样在国内读研,也有出国的打算,所以我认为回国的,要么是混的差的,要么是对祖国有深厚感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祝蒙1988 发表于 2020-1-16 06:39:13 | 只看该作者
 
国内考985,要比国外考名校难很多,因为外国名校基本就是申请。中国比较注重考试能力,考试能力强说明头脑越聪明,抗压能力越强,所以自然外国不如中国985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frozensun1984 发表于 2020-1-16 06:39:41 | 只看该作者
 
出国的意义在于你考不上985,不出去还真上不了大学,要真是常青藤毕业的,还真不用回来就业,毕业回国就业的基本都是国外淘汰的,工作都找不到回来你还想要啥待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dzh狮子座 发表于 2020-1-16 06:39:48 | 只看该作者
 
在成千上万的留学生中,二八定律仍然适用,只有少部分人会成为佼佼者,其它人是会“得不偿失”的,这跟做生意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润滑油的秘密 发表于 2020-1-16 06:40:2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自然调节的过程,如果留学从学习到收益都不如国内的好,以后出国的人数就会自然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清影自怜 发表于 2020-1-16 06:40:37 | 只看该作者
 
留学就一定行吗?名牌大学毕业就一定有用吗?学历、经历,家庭背景、人的品质与岗位的契合度……太多因素衡量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qwe563477520 发表于 2020-1-16 06:41:14 | 只看该作者
 
所有人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Jason丶华子 发表于 2020-1-16 06:41:21 | 只看该作者
 
你去哈佛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5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