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触目惊心!医生曝光疫情下的纽约医院:尸体过多找冰柜车临时援助

[复制链接]
96362 5
夜阴泪 发表于 2020-3-29 13:03:1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接到纽约市艾姆赫斯特医院医生拍摄的医院内部的视频。视频中显示了排长队等待做新冠病毒检测的人、因为尸体过多临时援助的冰柜车、人满为患的急诊室和缺乏的物资。

触目惊心!医生曝光疫情下的纽约医院:尸体过多找冰柜车临时援助 第1张图片

触目惊心!医生曝光疫情下的纽约医院:尸体过多找冰柜车临时援助 第2张图片

触目惊心!医生曝光疫情下的纽约医院:尸体过多找冰柜车临时援助 第3张图片

截至当地时间3月27日上午,纽约市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经超过了25000例。艾姆赫斯特医院位于纽约市皇后区,作为纽约市10家检测新冠病毒的医院之一,被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称为“震中的震中”。但24日晚,艾姆赫斯特医院就有13名患者因为新冠肺炎离世。

据当地媒体26日报道,为应对患者激增而呼吸机严重匮乏的局面,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开始尝试让两名患者共同使用同一台呼吸机。据报道,共享呼吸机的情况曾在2017年拉斯维加斯严重枪击案发生后出现过。尽管有业内人士对“呼吸机共享”技术存疑,但是纽约州州长科莫26日称,该州已经批准了这种做法。科莫此前还曾表示,纽约州需要30000台呼吸机,但却只有11000台。

另据美国一家机构27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全美参与调查的213个城市的官员中,有近200个城市的官员表示目前急需口罩、呼吸机、急救设备等物资。

美国政府27日宣布,将动用《国防生产法》授予的紧急状态权力,强制要求通用汽车公司生产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所需的呼吸机。

纽约州州长科莫表示,纽约州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将在21天后到来,届时纽约将需要14万位和3万人工呼吸机,然而,在高峰尚未到来前,纽约市的医院已经出现了人员和设施捉襟见肘的现象。

延伸阅读:

纽约成美疫情“震中” 州长回呛川普心急复工


疫情当前,川普24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说,他希望看到美国人在4月12日复活节时复工、美国经济得以“重启”。这番言论招致批评。

“如果你让美国人在公共健康和经济之间做选择,这两者毫无竞争可言,”纽约州长科莫说,“没有美国人会以生命代价加速(恢复)经济。”

美国市场人士担忧,病例数不断攀升、民众忧心外出感染之际,贸然复工“重启”经济可能适得其反。

“市场反应不会好,因为它们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美国默克投资集团首席投资官阿克塞尔·默克说,“从医学角度说,你必须遏止(新冠肺炎病例)指数级增长,做到这一点需要推行‘居家令’等政策。”

美国法律专家坦言,从法律层面说,总统要求公民重返工作岗位、让城市重新开放政府办公楼并恢复交通和商业活动的权力有限。

得克萨斯大学国家安全法教授罗伯特·切斯尼说,川普政府可以发布全国范围的疫情指导,但无法推翻各州颁布的“居家令”,因为那么做“违反宪法”。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央视新闻客户端 环球网 新华社

流程编辑:TF021


上一篇:纽约疫情高峰将在21天后到来?呛声川普后,纽约州州长感谢华为
下一篇:纽约疫情是否会发展的比武汉更严重?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SEVEN128 发表于 2020-3-29 13:03:3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有特郎普就可以了,不必恐慌!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老子呆若木鸡 发表于 2020-3-29 13:04:02 | 只看该作者
 
要超过武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chole6688 发表于 2020-3-29 13:04:17 | 只看该作者
 
美国自食其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FANTAOHAPPY 发表于 2020-3-29 13:05:10 | 只看该作者
 
死亡率这么低,川普说了,必须复工去,这才几个人,别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不该这样欺人 发表于 2020-3-29 13:05:47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