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复制链接]
39379 0
暖朵儿44 发表于 2020-5-3 17:21:5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战之初,欧洲的战争爆发以后,纳粹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将欧洲格式化。集中,协同,机动无论是国防军还是党卫军,展开进攻后几乎都处于停不下来的状态。法国战役德国各个装甲部队为了保持速度,根本不去理会成批投降的联军,要知道在短短二十年前的一战,在堑壕战泥潭里挣扎了四年的士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战线从未威胁到巴黎。而二战之初,德军四周占领波兰,18天拿下比利时,六周灭亡法国,像诸如卢森堡,丹麦荷兰等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都是两三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被拿下。德国战车以经典的闪电战横扫欧洲,那么是什么导致一战战败后的德国在仅仅二十年的时间里变得如此强大?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第1张图片







这要从一战说起,一战德国作为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协约国吞掉了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严格限制德国陆军发展,至于海军空军基本不让发展割让重要的工业区给法国,赔偿天机的战争赔款,这个赔款是足以让德国每个家庭崩溃的额度,这也为德国后来的复仇埋下伏笔。这个条约是为了彻底限制德国,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不是一纸条约就能限制住的,带来的只有进一步的民族仇恨,所以当时就有协约国的军官说这样的条约目的就是为了让二战早点爆发。到了二战时期德国的目标就是整个欧洲,清除这些和德国签订条约的人。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第2张图片







当魏玛共和国被取代,纳粹党逐步掌控德国,在激进的纳粹党疯狂宣传下,德国人民普遍认为希特勒的纳粹党能够带来生活的希望,所以纳粹党得到了全民支持,扩军备战反抗欺凌成了当时德国的社会主题。希特勒也初步兑现了对国民的承诺,更加受到国民的拥戴。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第3张图片







这时新成长起来的德国将军们如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等开始积极的发挥自己的作战才能,闪电战的蓝本开始酝酿,机动力量的技术革新称为突破口,装甲集群的突击,和轻盈迅速的对地攻击机可以轻易的把敌人的防线撕破。而二战之后由于协约国的战略问题没有大力发展历程机动力量,二战初期英法的坦克都是一些傻大黑粗,火力和装甲强悍但速度极其缓慢,虽然战争初期英法联军的坦克数量远远大于德军,但是德国机动灵活的坦克可以避重就轻,英法的重型坦克根本不能及时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第4张图片







首先德国集中先进的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先发制人打击敌人机场和所有空中力量,取得制空权中远程战略轰炸机深入敌国打乱敌人交通线和地面部队,空降部队从天而降在敌后占领桥梁等交通要道,拔掉堡垒要塞。接下来俯冲轰炸机把战线突破口炸个稀烂,紧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德军装甲集团沿着被撕开的防线突进敌军腹部,占领防线突破与后续的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第5张图片







德军这种战术在有效消灭敌人同时,又能保证后续的机动力量部队和物资能源源不断的供给前线。等到数量庞大的步兵赶到后,机械化部队又会赶往下一个突破口,装甲集群,机械化步兵以及庞大的步炮兵团就能组成一个进攻梯队像一把利刃割开敌人的部队。机动部队接二连三的以这种方式形成新的包围圈,后续庞大的步炮兵团会慢慢消化被包围的敌军。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第6张图片







39年闪电战首秀,波兰战役庞大的波军很快就丧失战斗力,阵亡6.6万,21万人受伤,69万人投降,而德军伤亡总数3万。接下来40年法国战役德军以同样的战术击垮了英法联军,占领了法国并把英军赶会了英国老家,善于跑路的英军才有了可歌可泣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德国战车的由来,二战德国为何能横扫欧洲! 第7张图片







德国在当时拥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有欧洲顶尖的军工技术,并且有300万的海陆空军,欧洲各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打的落花流水,一点也不意外。


上一篇:德国劳恩堡市官方和民间对平顶山市的友好捐赠表示感谢
下一篇:德国最大通信运营商:若排除华为则无法快速实现5G信号覆盖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9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