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圈养式教育”对比“放养式教育”,适当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成长

[复制链接]
77052 0
看看开始夜生活 发表于 2020-5-17 10:54:0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 | 小碧育儿心得(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1658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圈养式教育”对比“放养式教育”,适当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成长 第1张图片



“圈养式教育”对比“放养式教育”,适当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成长 第2张图片


一直以来,“圈养式教育”和“放养式教育”的争论持续存在,两种教育方式的拥护者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最有道理。

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进化,在适当的空间里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王女士是“圈养式教育”的忠实执行者,由于自己童年时在乡下放养长大,深深体会到了放养教育的不足,所以王女士精心为自己的女儿设定了“圈养计划”。从性格培养到才艺学习,一件一件安排的明明白白。然而孩子爱玩是天性,王女士的女儿并不想参加这么多兴趣班,每天都要哭闹着不想去。

看着3岁女儿哭红的小脸,王女士心疼极了,她也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但是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后样样不如别人产生自卑的心理

许多家长如同王女士一样纠结于应该圈养还是放养,那么让我们一起在这两种方式的对比中,看看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教育方式吧。

“圈养式教育”对比“放养式教育”,适当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成长 第3张图片


一、什么是“圈养式教育”


“圈养式教育”是指父母出于为孩子着想的心理,约束孩子走上家长为其设定好的道路。遵循着规矩和秩序,符合社会的大体要求。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父母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让孩子在父母设定的圈子里成长。学习父母安排的各种兴趣班,进行培养教育。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拥有充足的教育资源,可以学习到很多才能。但是如果家长不能掌握教育的尺度,一味的要求孩子服从安排,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也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二、为什么中国家长大部分选择“圈养式教育”

中国的家长大部分都选择了“圈养式教育”,这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思想和社会现状决定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圈养式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孩子的成绩。

“圈养式教育”对比“放养式教育”,适当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成长 第4张图片


1、成才需要。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选拔方式,孩子要想成才,挤过独木桥才能拥有更大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很多家长选择圈养教育是为了给孩子的学习成绩提供保障。

2、社会需要。

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准则。放养的孩子非常容易无视规则,缺乏明确的界限感,这对于孩子融入社会十分不利。

3、竞争需要。

放养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辨别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容易产生放弃的心理。如果在放养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孩子很有可能会走上歧途。
三、家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圈养式教育”对比“放养式教育”,适当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成长 第5张图片


两种教育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放养的孩子过于跳脱,圈养的孩子又容易死板。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内心意愿,设定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松弛有度,在有限的空间里,给予孩子自由的选择。

1、引导孩子的兴趣。

家长可以有目标的带着孩子去体验不同的活动,比如想让孩子热爱阅读,就带他去书店逛逛;想让孩子热爱科学,可以带他去博物馆;想培养孩子善良,就带他参加公益活动……

有目标的引导孩子的兴趣,带孩子体验更多的精彩。让孩子在家长限定的空间中自主迸发学习的欲望,这样才能拥有持续的学习热情。

2、尊重孩子的意愿。

家长在设立教育计划的时候,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经在著作《心理类型学》中提到:“植物要开花结果,必须拥有适合的土壤。”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不要强行干涉孩子的选择。与孩子平等的进行交流,把道理耐心的解释给孩子听,营造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

“圈养式教育”对比“放养式教育”,适当的空间才能让孩子成长 第6张图片


3、教会孩子敬畏规则。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尊重他人、敬畏规则。人在群体中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约束,如果孩子没有敬畏之心,那么很容易肆意妄为,产生负面的后果。

在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存在。这才孩子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具有边界感和分寸感,轻易不会触犯规则。

家长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教育方式,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在设定好的空间内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的权利。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确规则的限定,不可践踏规则的底线。


您的教育方式是圈养还是放养?您有没有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欢迎各位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是@小碧育儿心得 ,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9 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