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移民] 移民,值得吗?这位二胎妈妈的经历,过于真实

[复制链接]
65287 0
繁华一釋 发表于 2020-5-27 06:46:1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原本的生活节奏,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控制,海外各个国家对突发事件的不同反应,网上很多人在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国人还有必要移民吗?作为一个已经获批的“过来人”,我想不带倾向性地谈一谈,移民这件事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希望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理性思考。

我和先生都是土生土长的老杭州人,16年前,我们的大女儿带着全家人的期盼降生了,作为父母,我和先生一直将女儿视若珍宝,用的、吃的、玩的,总想给她最好的。当时,为了让她读市里最好的幼儿园,我们颇费了一番周折,但是随着幼升小之后,课业不断增多,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夫妻俩陷入了纠结。

在当时补习班、兴趣班重重加码的大环境下,不给孩子报班,担心她落后于同龄人,将来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而将这些压力加到她身上,看着她奔波在各种兴趣班之间,我们又有说不出的心疼,加上国内的高考竞争太激烈,我们不知道未来她还将面临多么大的压力。

移民,值得吗?这位二胎妈妈的经历,过于真实 第1张图片


相信每个爱孩子的父母都跟我们一样,在这种纠结中左右摇摆。

终于,在孩子有一次做作业累到趴在书桌上睡着时,彻底刺激了我,我跟先生说,“现在她才三年级,就要面临这么大的压力和竞争,以后还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漫漫长路,真的太痛苦了。”

好在,先生跟我想到了一处,就这样,我们给女儿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走吧,去留学

一眨眼,女儿已经在英国读到了大学

2017年,我们的家庭惊喜地迎来了又一个成员,小儿子出生了。

移民,值得吗?这位二胎妈妈的经历,过于真实 第2张图片


而大女儿也到了考虑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

已经在英国读书多年,她自己是非常喜欢当地的生活,希望将来毕业能够留在英国。一方面是女儿的未来发展,另一边是儿子的教育,究竟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

经过已经移民的朋友提醒,我们才意识到,该是给孩子准备个海外身份的时候了

移民,值得吗?这位二胎妈妈的经历,过于真实 第3张图片


可能有朋友会疑问,让女儿毕业之后在当地找工作就好了,儿子嘛,可以再出去留学。

但是我们在了解过之后才发现,留学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首先,女儿毕业以后,如果想要持工签再申请英国的永居身份,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为了维持工签,工作不敢随意换,还要面对许多未知情况。

移民,值得吗?这位二胎妈妈的经历,过于真实 第4张图片


至于小儿子,我和先生计划让他先在国内上国际学校,到可以独立的年纪之后,再到欧洲读书,现在杭州比较好的国际学校,没有海外身份,是基本不可能就读的,所以,对我们家来说,绿卡就成了“刚需”

2018年,我们决定移民。朋友强烈建议我们找新通办,按照他的话说“移民不是买东西,要办就要找这种成立时间久又专业的机构”。

工作人员经过全面评估我们的情况后,结合我们为孩子教育考虑这个最大需求点,为我们推荐了几个国家,由于我和先生都更偏好欧洲国家,因此最后定下了塞浦路斯。

移民,值得吗?这位二胎妈妈的经历,过于真实 第5张图片


因为持有塞浦路斯护照在英国定居满五年是可以申请英国永居的,也可以凭着这个身份,在欧盟国家发展,这就解决了女儿将来的发展问题;而儿子也可以读国际学校了。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全家不用离开中国,长期待在移民国,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所谓“移民不移居”的概念吧。

当时,我们对这个国家并不了解,所以在决定办理之前,我们专程去塞浦路斯考察了一趟,最终的结果是挺满意的,加上是买房子拿护照项目,相当于做了一次海外资产配置

最后回归到移民这个问题上,有人问值不值得、有没有必要?

其实,不同家庭有不同的规划和考量,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答案,但是对我和先生来说,移民相当于给孩子准备了一个兜底方案,让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不为将来的发展担忧,无论最后他们是选择留在国外,还是想回国发展,都会更有底气,这或许也是我们作为父母,为孩子的人生发展考虑得最周全的事了!


上一篇:国足4战4胜狂进17球,归化政策成功见效,进军世界杯有戏了
下一篇:这些国家留学费用超低 一年5万就搞定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