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移民]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复制链接]
54601 0
张运午 发表于 2020-6-15 23:58:3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能你听到过这样的传说,说海南人是兄妹俩繁衍发展起来的。其实不然,海南是历史上有名的移民省。那么海南的第一代移民是哪个民族呢?他们又是怎样移民过来的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等南方三郡,海南属“象郡外教”。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始设珠崖郡和儋耳郡,时隶属广西省,郡下辖县。疆域设治必有其人。海南设治前,已从广西、广东移居有黎人、临高人和少许汉人约10万余户人家。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第1张图片

黎族生活


黎人,是移居海南最早的民族。先后移民海南的黎人有5个分支。孝黎,移居海南时先在文昌、琼山、临高一带登陆居住,后再进入乐东、昌化江流域和三亚、陵水;杞黎,先移居海南北部地区,后再进入琼中、保亭;本地黎,先移居海南东、西和北部地区,后直入白沙县;美孚黎,移居海南后进入昌化江中游一带;加茂黎,移居海南后,进入陵水、保亭。

5支黎民移居海南,由于设治后政治变革原因,逐步从东、西、北部向中、南部原始森林山区群居,过着刀耕火种和捕猎的生活。黎民少女有纹脸的习俗,不同支系纹脸图形有别,表达部族标记和祖先信仰。他们移居到中南部山区后,就稳定下来,靠自身繁衍生息,成为海南省分布区域比较大的少数民族。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第2张图片

黎族纹身


黎族人,无论男女大多赤膊,女人纹身,穿筒裙。男人下身仅有一块遮羞布,黎语称“持诗辫”,汉语称“包卵布”。其实这是热带或亚热带流行的服装。男人把头发结成锥形的髻,立在头顶,这种古代的发型叫椎髻,又称“椎结”。

和现在一样,生活和生产都需要木材,在五指山区:“花梨产巉岩密岗间,斩伐经月成材则合众力扛台下山,乘溪流急处以相木编筏,载出至平处,始得以牛力车运,采办盖不易云。”

健壮的黎族男人把经过粗加工的木料从牛车上卸下来,放到河里的木筏上。因为车轮像个大饼,所以这种车被称为木饼牛车。从作者使用的词汇里,就可以看到在两百年前获得花梨木已经是多么艰难的事情了:在巉岩密岗的深山老林里、砍伐大树,留下细材,再开路扛抬到山底的河边,用建造好的木排运输,到了平川再用牛车运走,真的很不容易。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第3张图片

海南黄花梨树


海南岛的热带雨林里有许多珍贵的树木,其中的降香黄檀,也就是俗称黄花梨。因为加工后光泽油润,有芳香,干燥后不变形,是制造名贵家具、乐器和雕刻、镶嵌的上等材料。从古到今一直遭到掠夺式的采伐,在清代“琼郡每年例外进贡花梨、沉香”,衙门派官兵“采香、藤、花梨、紫檀”,“每岁装运花梨要牛车二三十辆”。百姓也是见花梨就伐,粗大的树老早就变得罕见了。

花梨在海南的环境中生长,至少需要20年才能成材,20多厘米粗的树干中心,仅有10厘米的红心可用作家具。现在这样一棵黄梨价值10多万元,所以更成为了掠夺的对象。由于过度砍伐,濒危物种花梨木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制造红木家具的黄花梨木等树种在我国已经绝迹,如今已经祸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而热带雨林被毁正是全球环境恶化的祸端之一。在有的国家,用红木做家具是违法的,在中国市场上,其他种类红木类的,如荔枝木、格木、红椎、红椿制造的家具价格也在飞涨。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第4张图片

黄花梨家具


1985年,海南黄花梨木材每五百克价格不过一元,20多年后,收购价已飙升到九千元。一棵直径约25厘米的花梨树几年前一万多元,现在至少值10万元。于是大量花梨树苗和小树都已经种植在了家庭的高墙里。而囤积花梨木原材和家具的人,成了未来的富翁。

除了檀香类的大树外,沉香也是山林对人类的珍贵馈赠。沉香的学名叫琼脂。“沉香多孕结古树腹中,其灵异不轻认识,采者数十为群,先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始分行采觅,虽犯虎豹、触蛇山,弗顾也。香类有飞沉各种不同,其质坚而色漆,文润而香永者,俗呼为牛角沉,尤为难得”。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第5张图片

海南沉香树


沉香树高约十几米,当树内部有了洞孔,或表面或内部有伤口时,真菌和树脂会聚集于洞孔或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成为了“沉香”。沉香脂质地坚硬、很重,在燃烧时才会释放出不同的香味。

沉香经加工后可以入药,主治寒滞呕吐、气逆喘息、脘腹疼痛等症。海南有多种优质的沉香,大多产于黎母山中,起初只是当作贡品,宫廷、寺院、豪宅多焚沉香熏烟辟邪。后来演化成了商品和药品。沉香在海南也很难买到,在黎母山用一头牛才换一担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海南沉香,一片值万钱。欲求名材香块者,必于海之南也。”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第6张图片

海南沉香


沉香树生长在密林中,树越老沉香越香,然而就像人得了肿瘤就会变得衰弱一样,有了沉香的树,树叶会萎黄。黎族人每当看到沉香树叶黄了,就开会砍木取沉香。在所有的香里,以产自崖州藤桥的为最好。

每次交易,都是客人先请山民喝酒吃肉,把银子和粮食留给山民的家人。上山采香的人要走进遮天蔽日的深山才有可能找到,几十个人拜神求仙,一起进山十天半月,大多徒手而归。有了就交给客户,没有找到也就算了。有的地方的习俗是女人去采香。采香变成了职业,导致森林被毁,香树枝干伤残,甚至断根绝种。

海南岛移民史03:第一代移民:黎族人的那些事(上) 第7张图片

黎族姑娘


苏东坡曾住在儋州,他借用战国时吕不韦的诗:“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劝诫当地人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1668年,任崖州知州的张擢士曾上书朝廷,请求免去进贡沉香,他说:“诸黎亦莫不知寸香可获寸金,由此而沉香之种料尽矣。若候再生再结,非有千百年之久,难忘珍物之复种。”


上一篇: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院校表现优异,亚洲留学这么好?
下一篇:美国留学烧钱?有趣?不安全?我总结了12点体验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