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复制链接]
8391 18
Er丶苏凌陌 发表于 2020-9-23 00:22:1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1张图片


我认识一个全职妈妈,她前些天跟我吐槽说:
“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陪孩子,包括陪他玩游戏,陪他读书,陪他画画,可是我儿子发展并不好。
同样是3岁,跟他同龄的小孩,专注力特别好,画画像模像样的,可是我家孩子读个绘本都够呛,要么就随意翻两页,要么就是粗暴地在上头随意涂抹。你要说他他就哭。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我陪伴的质量还不够吗?”
我当时就反问她:你一直陪孩子,一直陪,孩子现在有了这样的状况,你有没有想过,不是你陪得不够,而是你陪得太多了呢?
凡事过犹不及。
所以,结合这个妈妈的问题,我今天想说说陪伴这个事。
首先来说说,上面这个3岁的小孩儿,为什么在妈妈无微不至的陪伴下,反倒出现了专注力差、缺乏耐心等问题?
很多父母以为,陪伴就是花大量时间去关注孩子,去跟孩子互动。以至于,很多父母借陪伴之名,占满了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这就像是一个孩子,成天都是吃饭吃到十成饱。结果会怎样?当然很容易消化不良。
很多父母不了解这一点。他们对孩子保持了过度的关注。特别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理应去看着孩子、指导孩子,一旦孩子做错了,他们倾向于立刻纠正孩子。
但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随时介入,在无声中告诉孩子:你不对,你做的不好,你不行,你离开不我。
就像我们需要给孩子的胃消化食物的时间和空间一样,我们也需要在孩子的生活中留出一些空白的、没有被安排的,没有父母在场的时间和空间。
当父母给孩子留出这个空白,即在孩子独自专心鼓捣的时候不介入、不打扰,才会给孩子传递出一种接纳。那意思是说,孩子,你所做的是没有问题的。
孩子的专注力跟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空隙中成长起来的。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2张图片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3张图片


当然不止孩子的专注力。父母“无微不至”的陪伴,还可能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说个邻居家的例子吧。
这个妈妈自打女儿出生,就一直很用心地去陪伴她长大。
从没见过她冲女儿大声说过话。每回在小区里碰见母女俩,都是相依相偎,手拉手。
如今,她女儿已经7岁多了,小学二年级在读。
据说女孩在家里一切都挺好,就是一出门就特别拘谨放不开。
至今她不敢一个人到小区里和小朋友玩,哪怕她其实很想去。最后非得拉着妈妈一起去才行。
有一次,女孩班上组织集体活动,每个同学去报个道领一个帽子,同学们都一窝蜂似地跑到老师面前领,可小女孩就是不敢去,几次都回来了。最后还是拉着妈妈去领的。
这个妈妈说:我都快愁死了,她到底害怕什么,我觉得我的孩子应该安全感很足才对啊,可是她为什么总是不敢这个,不敢那个?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4张图片


那我们先来聊聊安全感吧。
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哭泣或者受到挫折时,妈妈出现,给以帮助,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对妈妈、对这个世界产生好感,建立起信赖感,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靠谱的。这就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内涵。
但是,这一部分,其实只是安全感的一半内容。
安全感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基本的信任,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可还有另外一部分,叫做基本的不信任。
什么意思呢?是说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比如几个月以后,妈妈可能就会有短暂离开孩子的情况。在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无法那么及时地赶到。这时,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现实世界,她会发现,原来妈妈不是时时刻刻都能陪伴自己的。
我们之前,随着育儿自媒体的各种科普,对于基本的信任的建立都很强调,越来越多父母都知道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也因此有不少父母,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一来,孩子就没有机会体验到短暂的分离,没有机会构建基本的不信任。
说得再直白一点,那个时时刻刻都跟妈妈在一起,随时能够得到妈妈陪伴和支持的7岁女孩,她心理上的“脐带”其实还没剪断。
因为妈妈随时都能够提供帮助,那么孩子就习惯了去依赖妈妈的支持和帮助,她根本不曾有机会去发展出,脱离妈妈的羽翼,独自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原因所在。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5张图片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6张图片


当我们越陪,孩子问题越多,该怎么办?可能就需要我们觉察一下:到底是孩子需要陪伴,还是你需要孩子。
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妈妈,一边抱怨她4岁的儿子不独立、吃饭总要大人喂,一边在孩子吃饭的全程叨叨个不停:要么就责怪孩子把米饭洒出来了,要么就责怪孩子左顾右盼……直到孩子不耐烦地放下勺子,然后妈妈屁颠屁颠跟在后头去喂饭,脸上是一派慈祥的满足感。
我们曾经讲过,假如做父母的特别操心、陪伴孩子特别用力,那么很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即父母有掌控孩子的需要;父母离不开孩子。
只要这个孩子一直是不省心的,就会一直需要父母。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不省心”,几乎就是为了父母才保留着的。
不仅仅是吃饭问题,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很多方面,我们都能够窥见父母们的潜意识里的这个倾向。
穿衣服的时候,孩子经常会争着说,我来我来。然后大人就会说不行不行。
吃饭的时候,孩子要自己吃,或者用手吃,然后大人就说不行不行。
还比如,很多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就时不时去问,喝水吗?吃点水果吗?有的直接给学习上的指导,反正没事就在边上晃。
所有这些无微不至的行为就在表达一句话,那就是:我不承认你长大了。我不承认我没用了。
假如父母一直如此陪伴和照顾孩子,会怎样呢?那孩子就会真的一直待在那个小宝宝的位置,持续地被父母照顾和各种操心。
传说中的“巨婴”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真爱孩子的父母,不会愿意亲手废掉自己的孩子吧?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7张图片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第8张图片


我当然也可以理解这些父母。
照顾孩子原本很辛苦,但是这个辛苦对父母而言又很迷人。它会让我们觉得自己重要。所以,比较起来,很多父母更愿意承受那个陪伴和照顾的苦,而不愿意忍受孩子不需要自己的现实。
说句实话,我们做早期教育的其实也会有这样不太能够耐受的时刻。
比如当我看到孩子进了幼儿园以后,开开心心去学校头也不回的时候,内心就会弥漫起失落感。
但是我知道,那个难受是我们必经的。
我们得去耐受,同时,我们也不能去报复。
所谓不报复,就是不因为孩子这方面不需要我,就在孩子别的方面需要我们的时候也不给与,甚至对孩子冷嘲热讽。
比如有的家长就会冲孩子说:你不是翅膀硬了、不要妈妈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这就是在报复孩子。所以这种话我们最好不要说。
一个孩子哪怕他长到十几岁看起来特别有想法了,其实他也还会时不时需要回到父母身边求安抚的。
随着孩子长大,很多父母都需要做到的功课,就是耐受不被孩子那么需要了。
所以,允许TA有单独的时间跟空间,可以去探索,去游戏,去生活。
邀请他人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适当隔在你和孩子中间;让你和孩子,变得亲密,但是有间隙。
觉察自己的那份失落,该放手的就得要去放手,然后试着去找回自己的生活吧。
别让你的陪伴,成为对孩子的打扰。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8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SHW姐姐团_KIKI 发表于 2020-9-23 00:22:26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9个月了,谁抱都行,爱笑爱热闹,感觉没我也可以!都说这孩子这样好,我却担心谁都能骗走!到底是认生好。还是这样好,有时候我都糊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qualylee 发表于 2020-9-23 00:23:1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孩子就是家里任何问题都没有,机灵古怪,就是去到外面很胆小怕生,以为是和外面的接触少了,看了文章才反应过来,可能是我的陪伴太过密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qgi 发表于 2020-9-23 00:23:25 | 只看该作者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吴鹏235 发表于 2020-9-23 00:23:4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父母的包办,还有部分是因为这是他们表达关爱的主要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Diehardsy 发表于 2020-9-23 00:23:56 | 只看该作者
 
0-3岁就是要给孩子立规矩,养成好的习惯幸福一生,关键是父母做不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佛曰_方便 发表于 2020-9-23 00:24:5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认为孩子和大人一样,既需要大人陪伴的亲子时间,也需要自己独处的个人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小胖远 发表于 2020-9-23 00:25:07 | 只看该作者
 
我姑娘两岁半了,基本自己穿衣服鞋子,就是吃饭发愁,我确实在吃饭的时候经常说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新世纪房产 发表于 2020-9-23 00:25:1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反思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私爱 发表于 2020-9-23 00:26:1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好好反思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6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