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西兰教育-160】二手车广告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7059 1
lhc5068 发表于 2017-8-5 04:35:1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近,“奥迪二手车交易平台”的一则视频广告引发了热议。广告中,一位中年妇女冲进婚礼现场,毫不客气地对年轻的新娘捏鼻子揪耳朵,甚至掰开嘴检查牙齿,好像在骡马市场挑牲口一样。好一番“查验”后,才放心地转身离开。屏幕上紧随的广告语是“官方认证才放心”。

在我看来,广告中那个准婆婆也女性,她有权力对准儿媳进行这样的检查,权力真是大!看似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其实,我觉得引申去想,潜藏在意识深处的是权威可以对弱小不尊重,但遗憾的是这种不尊重没有被大家所察觉。

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不论性别、年龄、职业和职位,都本应受到尊重,这本是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共处的原则,现在似乎有些模糊和缺失了。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从教育这一源头开始我们就出了偏差呢?

教育业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被尊重,就容易予人尊重。到了新西兰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理解尊重:权威vs平等?

据女儿绘声绘色地回忆,在国内上学时,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是铁哥们。居然有几次,数学老师就能毫不客气地把一堂体育课改成数学课。我相信,这种事情不止在国内一所学校发生。孩子心中会留下怎样的印记?

孩子很可能会觉得,“老师是权威,有权力不事先通知我们,就可以随便改课。”

而在新西兰,有一次我在参观一所小学时,被一幅小男生的画作吸引,想要用手机拍照,便礼貌性地去询问老师意见。老师估计五十多岁了,她微笑着答我,“我没意见,不过咱们来问问孩子吧。”

于是,她转过头,对着那位小男生,笑眯眯地问:”你愿意让他拍张照片吗?"

一位五十岁的教师去征询一位四岁的小朋友的同意,我受到了触动。在老师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背后,我看到了尊重。孩子的作品被尊重了,孩子的意见被尊重了,孩子作为一个人,被尊重了!

·践行尊重:鞠躬vs握手?

在国内时还有一次,女儿班级同学见到校长没有鞠躬行礼,班主任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老师,让每个孩子必须向黑板上的“老师”鞠躬才能去吃午饭。除此之外,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帮助冲咖啡,泡茶……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事例。且撇开尊重不谈,做老师的有什么权力要求孩子为自己做私事!

而在新西兰,不止在学校,在社会上我都感受到对孩子的尊重。

大人在商场碰到朋友带着孩子,会和小朋友打招呼,握握手,就像和大人一样。我们曾到一家二手车行转悠,当时一位酷似007,操一口伦敦音的汽车销售前来搭讪。临走他要留给我们名片,让我吃惊的是,他也单独给我女儿留了一张名片。

在这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懂得什么是尊重,如何去尊重。这些孩子对于尊重的理解和践行,一定不会停留在见到老师鞠躬问好的外在层面。

尊重的极致:体验同性恋,理解差异性

·学校还教体验同性恋?

“请同学们闭上双眼,开始想象。A组,你们是同性恋。B组,你们是异性恋。下面我来提问”。这是女儿学校的健康课上老师授课的一个片段。听着女儿放学回家后的描述,我吃了一惊,学校怎么还教体验同性恋啊!

这个课程活动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老师把孩子们分为A、B两组,交待清楚后,开始提问。问题都只涉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但是让孩子们在假想的性取向下进行判断。

比如,你是否会邀请你的同伴(partner)到家里做客,和你的父母共进晚餐?你是否会在公共场合和你的同伴(Partner)手牵手?

结果,同性恋一组的孩子们的回答,大多是选择不会请同伴与自己的父母共进晚餐,不会与同伴在公共场合手牵手。

可见,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已经能够感受到同性恋者所背负的巨大的压力。

老师又让所有的孩子们闭上双眼,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同性恋为主导的世界。所有自己认识的人,同学、家长、老师,全是同性恋。在性取向上,自己和所有的人都不同,也就是成为了异己分子。

现在,从早晨起开始到上学路上,到学校上课,到放学回家,想象一下自己的遭遇如何,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呢?

这一节课,通过进行角色扮演的想象体验,让孩子们体会到同性恋者承受的本不应承受的压力,他们与生俱来的性取向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如果在国内,这样的课程内容是我完全不能想象的。

·学校里有人变性别了,大家的反应是……

某一学期女儿开学当天,年级主任在集会上,宣布了一名十四岁女同学跨性别为男生的决定。

当老师宣布这件事时,会场依然十分安静,全年级同学没有人交头接耳。女儿后来还亲耳听到班主任老师、数学老师见到这位跨性别的同学都很熟练地用新名字跟他打招呼,“嗨吉米,今天过得怎么样?” 好像吉米从来不曾是吉米娜。

开学后,女儿的数学课虽然还是和吉米一起上,但是体育课却分开了,因为体育课男女分开,吉米要和其他的男生一起上体育课了。第一次上体育课时,吉米一下子没有找到男生的集合地点,又跑到了她熟悉的女生集合地。所有女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平静,而体育老师和蔼地对吉米说,“吉米,我想你现在应该去男生的集合地点上体育课了。” 话音未落,正见男生组那边有个男同学过来招呼吉米过去加入他们的活动了。

从女儿学校的整体安排来看,体现出了对学生变性决定的包容与尊重,而且尽力创造环境让全体同学能够对变性人这一实际存在的现象有所了解,而非洪水猛兽般地躲之未及,或是万般不屑地嗤之以鼻。

对他人的想法、做法“可以不理解,但是能接受”,就是最大的包容与尊重。

女儿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耳濡目染,怎能不渐渐学会对和自己不同的人和事物的包容与尊重呢?

我来到新西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深感新西兰社会对多元化的尊重。除去上文谈到的关于不同的性因素的尊重外,也时常能够感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踏实生活,这恐怕与人们在深的层面得到尊重有很大关系吧。

从劳动者的收入上就削弱了职业的贵贱,一个通信行业的项目经理的年薪不一定超得过有专业资质的水管工,这是对不同职业的尊重。

我曾有幸受邀观摩了七个新西兰政党在当地华人电视台TV33举行的辩论会。大小政党各陈其辞,相互提问辩论,这是对不同政见的尊重。

女王授权新西兰总理,正式书面承认百多年前的英国人在新西兰怀卡托地区的战争与强占土地的行为是不当行为,并向原住民书面道歉。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契约的尊重,也是对少数族群的尊重。

这种体现在血液里的对与自己不同的思想、职业、政治见解、行为习惯的尊重,不同于礼貌,不是简单的见面鞠躬问好,问寒问暖,它需要平心静气地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物的存在,并且为他们提供平等的生存空间。

这种深层次的尊重,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养成,一代人影响下一代人。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氛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在良好成长环境中的浸润,孩子们心里埋下深层尊重的种子。

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开篇提到的二手车广告,不知他们会收到怎样的负面影响。拍出这样的广告欠考虑,但是能够引起舆论关注,也显示出社会意识的觉醒。但愿有一天,深层的尊重能在我们下一代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上一篇:新西兰的教育体系
下一篇:新西兰的养老制度,中国人看完都哭晕了!!!( 必转)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henyy 发表于 2017-9-5 00:00:12 | 只看该作者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3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