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复制链接]
43786 0
Ahxello_ 发表于 2020-10-1 02:11:2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1张图片


180天之前,我组织了一群小伙伴,我们一起开启了给孩子写欣赏条的活动。

当初我们坚信,“看见”就是力量,“鼓励”更会让孩子生出内在的动力。

180天过去了,我们都经历了怎样一个历程呢?
我的分享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2张图片


老实说,180天我经历了一个期待期,焦虑期,最终走向平和期的心理历程。

刚开始写欣赏条的时候,我看到了孩子的很多优点,每天不断地去赞赏他,给他鼓励,孩子也充满动力,他的改变也常常让我惊喜。

随着赞赏的日日进行,有一段时间,孩子似乎对赞赏免疫了,有时候我要主动把本子拿给他,他才会看,我相信很多群里坚持写过的朋友们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吧?

的确很让人失望,也开始怀疑是不是我每天做的事情是毫无价值的?

在90天分享的时候,是我的一个转变期,我真正意识到,其实我并不需要孩子一直有好的表现,孩子从亢奋期回归正常,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回归均值,是最正常的心理现象了。但是孩子并不是回归了原点,其实他是在螺旋上升的。

180天之前孩子的学习还需要我陪,现在我不用陪着了,180天前,英语还不温不火,现在已经变为热爱了,180天前拉他去跑步他还总不想跑,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每天回家跑2公里再做作业了,180天之前他不会拉二胡,现在二胡也能拉十几首曲子了……

其实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因为滋养从未间断过。

什么是滋养?在我看来关注就是一种最大的滋养。

从写欣赏条的过程,我更体会了关注的重要性,因为要写,所以更好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地跟他们沟通,而不是每天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所以写欣赏条是一种积极关注,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滋养,想明白了这点,我更坚定了要写下去。
朋友们的分享

宸宸妈告诉我,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了,最近3周孩子学习,踢球,生活都打理的好好的,也愿意跟妈妈说心里话了,妈妈反而有点找不着存在感了。[偷笑]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3张图片


米阳妈一直智慧地放手给孩子,同时用心关注着孩子的每一点变化,每天写欣赏条鼓励孩子。慢慢地孩子学会了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每天回家自己主动写作业,即使作业多也不再抱怨。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4张图片


梓益爸是我们群里少有的既细致,又有大智慧的爸爸,他在梓益从小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引领孩子诵读中英文经典,涵养她的内心,每次给孩子写欣赏条的时候都是爱意满满,又充满父亲的刚强与力量!梓益也在父亲的影响下越来越优秀,心智力远超过同龄的孩子[赞]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5张图片


翠波从一个焦虑的妈妈变为一个坚定的妈妈,青春期的孩子很难搞定,但是假期中妈妈陪着孩子一篇篇地背古文,陪着孩子做练习,总结,甚至还会把孩子的作业提前做一遍,为了更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孩子也在妈妈的陪伴中得到了莫大的滋养。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6张图片


苏博士带着两个孩子,给他们写了368封欣赏条(包括小侄子的44篇),而且每篇都是长长的一篇,充满爱意和关切。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7张图片


苏博士分享中的问题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口头语言比较丰富,一定还要借助欣赏信的媒介来看到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

她采访了八岁的儿子,我很想把这段对话摘抄下来:

儿子:你觉得妈妈给你写的欣赏信有能量吗?

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有啊!

我说:你觉得能量来自于哪里?

儿子说:能量来自于内心!

(我听了其实特别感动,他能感受到来自于内心的能量)

我问:噢,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说:因为你给我写的那些信里都是对我的鼓励,把每天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都写记下来,我可以回忆自己原来做的什么事情。

我又问:你能回忆自己做的事情对你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他说:意味着等我年纪大的时候,看看以前做过什么事,夸奖了多少次……

我又追加了一个提问:哦,这是个很好的记录,那为什么有能量呢?

他说:有能量我就会有力量啊!将来还可以回忆起我的童年时光!

我:你是觉得童年时光很美好,值得珍惜,对吗?

他:对!

我:如果妈妈不写呢?

他:不写也可以,就是我的童年精彩部分就记不得了。

文字是有力量的,它可以记录,可以让童年不再是空白,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明白任何进步都是这样日积月累来的,可以让孩子知道,妈妈觉得他很棒,妈妈对他充满期待!

同时作为妈妈,也从文字中疗愈了自己,白天还对孩子很生气,不理解,在写的过程中就慢慢理解了孩子;遇到育儿的困难时,自己很焦虑,在写的时候,也慢慢平和下来,重新思考教育的初衷,“多一份觉察,少一些评价”。
新的开始


「欣赏孩子打卡」180天我们这样走过!看见孩子,我们再出发 第8张图片


180天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和延续。

今天给群里小伙伴们写了一段话,是我内心的表达:

180天的欣赏孩子活动打卡结束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出发,无论走的好不好,坚持到底也好,走走停停也罢,或者干脆放下了,我觉得我们都应该为自己鼓掌,因为我们是第一群勇于尝试的人,是第一群行动起来的人。

行动,似乎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特别珍贵的品质了,看了一大堆书,懂了一大堆道理,为什么还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因为没有行动!只要行动起来,就会发现挫折总在前方,曙光也总在前方。

行动了,才知道问题在哪?才知道适不适合我家孩子?才知道那些专家是不是在“胡扯”?才知道教育的真理是什么?

但行动还不足够,坚持行动,不断改进,量变到质变才可能真的有结果,否则就是一堆没有完成,半知半解的结论,它们只会让我们的心灵更迷惑,更不知所措。

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一直是一个探寻者,一个想寻找答案的人。所以我无法告诉我的伙伴们我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但是我会告诉你们我的真实感受,也会邀请大家分享真实感受,基于信任,我们一起抱团走下去,再出发!

来吧,加入我们!
参与方式

打卡内容:欣赏孩子 · 90天打卡
打卡时间:2020.10.9 ~ 2020.1.6(90天)
打卡方式
1)在小群里打卡分享,可以每天写欣赏条,也可以按照自己约定的频率来写,长短欣赏条相结合,打卡45天即为完成打卡。
2)刘晔将带领大家共读3本书。
《教出乐观的孩子》《认知天性》《恒毅力》
一月一本,先群内共读,摘录,月末刘晔会讲这本书。
收费方式:

90天,89元(这是我们行动的承诺)
参与方式:添加刘晔微信(liuyeyuer),付款截图发给刘晔,入群成长!


作者简介:刘晔
创建【知行亲子沟通】,专注亲子沟通咨询和讲课
在中科院心理所学习儿童心理学2年,致力将理论落地实践
倡导踏实践行的理念,带领过数百位父母深度践行P.E.T沟通法
喜欢读书,讲书,写作,运动
欢迎关注【知行亲子沟通】公众号,感恩我们在这里相遇!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9 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