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怎么样缓解自己恋爱中产生的焦虑感和依赖感?

[复制链接]
82909 19
hgmin323 发表于 2020-10-5 23:25:3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想给对方打电话,打着也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事情总会惦记着对方,挂电话会情绪低落,无心情做其他事情。


上一篇:焦虑症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注定相爱相杀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瑟瑟的岁月 发表于 2020-10-5 23:25:56 | 只看该作者
 
焦虑和依恋的本源,是对“被爱”的不自信。
你不相信对方给你的爱是长久而稳定的,他只有时刻夸张明显地展现、告知,你才能勉强相信自己没被忽略。
但时间流逝总会带来激情的退化,所以“平淡”带来的,就是你无休无止的焦虑与猜疑
一、什么样的人在恋爱中会产生焦虑感和依恋感?

“只要不腻在一起,就觉得被抛弃了。”你体验过这句话的感觉吗?
按照心理学中的依恋类型划分,这种人可能是“焦虑型依恋”类型
这类人在恋爱中的典型表现有:
1、多疑、猜想、揣测,凡事都往坏处想。
2、过度解读细节,对方觉得没所谓的事,焦虑型依恋者统统死抠细节,以偏概全,大动干戈。
3、占有欲强,连对方打游戏,你都会吃游戏的醋。
4、自我保护意识强,不敢轻易交付真心。怕受伤,怕被辜负,“轰轰烈烈爱一场”在她们严重注定要万劫不复。
5、被动,极其被动。被动的原因不是害羞,而是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没把握,怕主动的自己惹对方厌烦。
6、不够坚定,很难在恋爱中保持自己,即便恋爱前自律又自强,只要爱人勾勾手,就会完全失去自己的生活,很难做到不分心。
7、没自信,爱吃醋,是个异性都是你的假想敌,能让你浮想联翩。
8、潜意识里总会给自己留后路,不相信自己能轻易在一段感情中安定终生,怕自己会被辜负。


当拥有以上特征,你就直接给感情下了一个框架:
对方只能谨慎细微地在这个框架内行动,一旦触碰边界,就会引起焦虑者的惊涛波澜。
二、引起你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原生情绪,是恋爱焦虑症状的重要成因之一。
比如,婴儿童年时期,自己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回应和关注
比如,成长过程中,来自于父母的打压和否定
有些姑娘从小对一些教育司空见惯:
“你这样以后没人要你”、“姑娘家家有点小姑娘的样子,不然谁会喜欢?”
或是直接对你成就或人格的打压:
“你总是这样,一点都没有XXX讨人喜欢”、“一点都不知道上进,白养了你这么多年...”
这些看似好像是多数家庭必不可少的固定台词,但如果接收者是一个敏感认真、比较脆弱的女孩,这些台词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她降低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她对自己的价值就会毫无概念,对“被爱”产生不自信。
三、如何缓解恋爱中产生的焦虑感和依恋感?

首先,我们明确了,容易在恋爱中产生过度焦虑和依恋的人群,是焦虑型依恋人格的典型表现。
所以,如何科学地改善这种依恋类型,是问题的关键。
在这里,我将入手点分成三方面:
1、交往类型
2、相处方式
3、自我认知
 第1张图片

1、交往类型:多与安全型依恋的人交往
安全型依恋,是焦虑型依恋的互补群体。
相比于焦虑依恋者的猜忌、揣测,安全型依恋者则显得自然而然、直截了当、主动明确,他们会用行动告诉你:这样做不丢人,你也可以抛开那些顾虑,直接大胆地“安全起来”。
比如,焦虑依恋者经常处在“想联络,又不敢联络”的境地,前者是本能,后者是自尊;
而正当这时,安全型依恋者一个主动出击发过来:“我想你了,你干嘛呢?有空见一面吗?”
焦虑依恋者则会如释重负:“原来一切都是我想多了,看来他也是想我的,表达想念并不丢人,下次我也要试试。”
潜移默化中,安全型依恋处理个人情绪的方式,会强烈影响焦虑型依恋群体,从而改变他们的处理方式。
2、相处方式: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要直接给对方下判断
焦虑型依恋者在恋爱中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如果对方没有直接表现出“积极”,那么他立即将要被扣上“消极”的罪名。
也就是说,焦虑型依恋在恋爱中会呈现两个极端:只要对方有一刻懈怠表达自己的爱意,通通按照“不爱了”计算
所以,客观理性地看待对方的行为方式是很重要的。当你每次面对这个节点的时候,只需要记住一个规律,并且按此规律去做:“我是否有足够证据证明他不爱我了?如果没有,我就没有理由按照自己的揣测处理。
3、自我认知: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心里地位
前文说了,焦虑型依恋的本质就是对“被爱”的不自信,再往前追溯,引起“被爱不自信”的原因就是自卑——或是自我认知较低,不相信自己会得到足够的爱。
    明明对方已经跟你确定恋爱关系了,你却还是明里暗里地觉得对方不喜欢你、会抛弃你;明明对方已经挑你爱听的话说了,你却还是觉得并非出自真心,一定是花言巧语、另有隐情。
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你都能找到破绽,自我瓦解。你所有行为的目的只指向一个点:
“你没那么爱我,我不值得被爱。”
其实,这真的是对方的原因吗?
是你的自我贬低,毫无缘由地指向“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却视而不见那些证据确凿的行为结果。
其实,在恋爱中,焦虑感和依恋感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的,但当这种感觉成了困扰对方、折磨自己的主旋律,就要试图发力去更正了。
这个过程不是自然而然的,一定是有意识且故意为之的。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恋爱中的这种感觉不是真实的——多数都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而你又会通过这种臆想去妄断对方,总是闹得鸡犬不宁。
其次,不要把所有时间都投注在感情上,经营自己——哪怕是经营自己的娱乐生活,健身运动下,化化妆,追追剧,也比每天胡思乱想更“健康”。
最后,改变自我认知,把猜疑对方“爱不爱你”,换成质问自己:“他值不值得我这样付出”?降低自己的需求感,也是一个心理建设的技巧。


更多依恋类型相关可以参考:
深刻如此:挽回爱情,不同依恋类型如何重建信任感(5k字长文,深度解析)深刻如此:挽回前任,挽回回避型依恋前男友(6k字长文干货)深刻如此:依恋类型,教你焦虑型依恋如何与回避型依恋恋爱相处
—— 你们的朋友, 深刻如此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
 第2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金源地产 发表于 2020-10-5 23:26:3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的爱情可能都遇到了这个困局,那就是女生性格有些敏感,需要男生多陪伴和关爱,否则很容易患得患失且焦虑。而男生却是相对独立的性格,对沟通和交流需求不高。而伴随着女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焦虑,男生愈发回避,终于恶性循环,陷入争吵,导致最后分手的结果。
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让我们渐行渐远?为什么在恋爱中我们逐渐没了自我?因为这是你深层次的依恋风格,我们是焦虑型而对方更偏向于回避型的性格。
这篇回答主要就是想教给大家一些方法,怎样才能缓解自己在恋爱中按捺不住地焦虑感和依赖感呢?
 第5张图片 首先给大家分享焦虑型特点:渴望亲密和联系关注
主要有四点:
1、对于伴侣和关系依赖性强
2、把伴侣作为生活的全部
3、有对伴侣的完美的预期
4、无法控制对感情的焦虑感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回避型特点:想要尊重理解和空间 淡漠而独立
同样有四点内容:
1、在生活中不会主动出击,偏向被动接受
2、心中有对伴侣的完美想象
3、喜欢疏离感,依赖性不强
4、不愿意承担在爱情中的责任
 第6张图片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详细解释如下
1、对于伴侣和关系依赖性强——尤其是在谈恋爱后,依赖性会逐渐增强,对恋人的依赖心理无法化解,甚至有时候会导致精神不能集中而无法工作生活。
2、有对伴侣的完美的预期——容易把自己的伴侣完美化,在他面前自己甚至有点自卑。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容易夸大对方的优点,贬低自己。
3、无法克服对感情的焦虑感——当对方没有回应的时候,就会主动的联系对方。焦虑不安的情绪传递给了对方,整个人才能够安定下来。
4、把伴侣作为生活的全部——把伴侣当成了唯一,恋爱后,社交圈渐渐狭窄,生活只围绕着伴侣转。
回避型详细解释 而回避型的依恋风格的典型表现如下
1、喜欢疏离感,依赖性不强——他很重视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喜欢被过多地侵占,也不喜欢被过多地打扰。
2、在生活中不会主动出击,偏向被动接受——从相识到相恋,都是习惯性被动地接受伴侣的各种示好,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3、心中有对伴侣的完美想象——对回避型人来说,前女友才是最好与他最合拍的,却不知这也只是自己过度美化的结果。
4、不愿意承担在爱情中的责任——一直不愿意公开与伴侣的恋爱关系,也从未在朋友圈发过只字片语,他的内心不愿意认可这种亲密关系。
5、从专业角度分析依恋风格,焦虑型的人与回避型的人谈恋爱,恋情持续的时间往往也是不长久的。
因为二者之间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其中一个希望可以无限制的依赖伴侣,但另一个希望两个人有一定的距离。这种矛盾使得两个人不能很好的保持安全距离,影响了爱情的稳定。
 第7张图片 对于焦虑型的建议如下:
1、首先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自身而非伴侣身上。进去恋爱后 不要聚焦到对方身上 关注自己 发展自身爱好朋友。
2、学会温和的与伴侣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能过分地索取和要求。最好在关系初期告知对方自己的焦虑型和对于感情的依赖和密切需要,因为依恋风格跟我们的性格类似,但却比性格更难以改变。最好就是找到跟你的性格类似的人谈恋爱。如果对方恰好跟你的依恋风格不同,对方能接受继续,不能接受就及时止损。
3、学会主动去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样对方会因为需求得到满足而感到开心,同时会主动满足你的需求。
4、注意沟通的时间和程度
5、学会给对方一定的空间,与对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针对回避型的咨询建议
1、对自己宽容,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可能一辈子只能单身、找不到合适的人。这都是错误的想法,依恋风格是回避型,当然也拥有拥抱爱情的权力。
2、重建跟伴侣的信任感,多建立约定等方式。
3、要明白承担责任是婚姻的基础。
4、学着满足对方的需求。毕竟不可能一辈子逃避,还是要学着满足伴侣得需要,尽量找到两个人都舒服的范围。
5、写一份感恩清单,学会对身边的人和事抱有善意,发现伴侣对自己的爱。
6、如果可以,尽量不要选择焦虑型的伴侣。因为依恋风格的确是很难改变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诸多磨合和争吵,走到最后比较困难。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确认,并且主动避免。
 第8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张晓力工控 发表于 2020-10-5 23:26:38 | 只看该作者
 
你和伴侣对待事件的不同反应,有时会继续导致你的连接感和亲密关系产生裂痕。在这种情况下,对伴侣的同情心(compassion)、同理心(empathy)和爱意会在盛怒之下消失殆尽。
当你和伴侣陷入冲突之中,对某个特定情形都各持己见时,如果对方非常明确地拒绝屈服于你的观点,你很容易会感到难过、愤怒、痛苦、悲伤、沮丧和疏离感——所有这些在冲突中出现的「不愉快」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演愈烈。在关系破裂期间,你要学会恢复那些显然已经消失了的感觉:同情心、同理心和爱意,这一点至关重要,尽管它做起来很难。这些感觉是连接感的核心问题,而连接感又是一个健康关系的本质。因此,哪怕在起冲突的时候,也要坚持相互尊重和关怀,这一点很重要。在这一章,你将通过练习学到如何做到这些,在你难过的时候,它们可以帮你培养和表达对于伴侣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连接的力量
亲密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事实上,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注视着恋人的照片时,他大脑的某些区域会以一种独特的模式在发亮。这种独特的大脑激活(非常心满意足)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的大脑会形成和保持浪漫关系。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满足感是源于两种激素的释放,即催产素(oxytocin)和后叶加压素(vasopressin),这两种激素对大脑维持浪漫关系的独特活动模式起主要作用。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可以促使你与所爱的人生成一种强烈的情感,还能产生一种舒适感和安全感。具体点说,催产素的分泌也与减少恐惧和焦虑有关。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可以帮助抑制大脑的应激激素,比如皮质醇(cortisol)的分泌。因此,有意识地与伴侣保持充满爱意的思想感情的交流,有一举两得的作用:你既能激活自己追求浪漫关系的天性,又能减少焦虑。
在以下的练习中,你会学到如何随心所欲地激发爱和同情。就像你在第三章中学到的如何帮自己创建一个提示以重回安全之地,你将学习如何创建一个提示来激活负责独特的浪漫联系的大脑回路,以便在你与伴侣发生冲突的时候,引发出自己的同情心和爱意。
练习 6-1
激活爱、关怀和连接的情感
在练习 4-2中,你已经写下了你所欣赏的伴侣身上的品质和行为。对于这个练习而言,阅读几次你以前的日志,如果还有任何你能想到的、额外的、积极的或讨人喜欢的品质,继续将它们添加到你的列表中。接下来,要么把下面的脚本录音,要么请一个朋友大声念给你听。在你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地方,确保自己不会被打扰。然后闭上眼睛,转动眼球(练习2-3),进行一些正方形呼吸法(练习 2-5),为下面的可视化练习奠定基础。
现在你已经安顿下来,并且很放松,花一些时间来享受一下你最为欣赏的伴侣的特质——那些对你来说无比珍贵的独特的个人魅力——想想那些特质,那些行为——那些为你所钦佩,甚至觉得美妙的方面。在你回想起这些性格特质的每个方面时,都在脑海中幻化一下伴侣的形象。也许它仍然只是一个图像,一副你最喜欢的图片,也或许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电影片段——都带给你一种温暖、关心和心满意足的感觉,正如你看到你的伴侣积极展现出你最喜欢的那些特点。
不管你把伴侣的形象幻化成你所需要的何种形式,注意出现在体内的任何感觉。你感到轻松了吗?你感到手上或是胃里的暖意了吗?也许你会注意到在你的脸上有一丝轻微的笑意。如果没有微笑,也许你可以笑一下:让你的嘴角缓缓上扬,弯成一个弧度——正如你欣赏爱人身上所有可爱的品质时一样——每次呼气时,让嘴唇自然地发出微笑。
为了使你更容易产生你现在如此强有力的、温暖和关爱的感觉,你可以创建一个提示,帮你自动生成这些感觉。要创建这样一个线索,可以让你的身心激活这些爱意的感觉,举起你的右手放到胸部,轻轻地把左手的手掌心贴在你的心脏部位。在你把手掌心贴到心脏部位时,体会那种微妙的、沉稳的温暖感觉从你的心脏发出来,又在手心中聚拢。在你觉得温暖都聚拢在手心里之后,在脑海中唤起伴侣的形象,这一种形象能够引发你所欣赏的所有特质。保持这个画面一两分钟,把手放到心上,享受这种同情心带来的平静的满足感。
通过对把手放在心上的感觉、形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伴侣的关心和同情的感觉的认定,你就是在训练你的大脑快速摁下重播键,这会使这些良好的感觉很快就会自动重现。所以体会掌心的这种感觉,作为你的线索,你会很容易就能引发这些舒缓的、平静的,充满关心、同情和尊重的爱的感觉。如果知道自己在任何想要的时候都可以体验这种同情的感觉,不管对方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你都可以获得一种释然的感觉——把你的右手放到心脏部位,汲取这种温暖舒缓的感觉。当你觉得准备好结束这个练习的时候,慢慢地从1 数到 20,不用着急睁开眼睛。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芙蓉愁色 发表于 2020-10-5 23:27:1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个朋友常常和自己的男友吵架,但其实与其说是吵架,不如说是她自己很生气,男友却一头雾水。
他们最常吵架的的点就是关于“微信秒回”这件事,朋友说自己也很矛盾,每次给男友发信息,超过3分钟没回复就会很生气和焦虑。
就算后来男友回复了,甚至解释了理由,她还是会故意晾着男友,很长时间都不理他,同时希望男友能主动发现自己为什么生气,然后来哄哄自己。
她男友常常觉得很困惑,有时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问她是不是生气了,她只会很冷漠的回复:“没有啊。”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男友每次都在心里嘀咕着:“我又哪招你了…”
在男友心里,我的朋友变成了一个极其傲娇,占有欲强、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原地情绪爆炸的人。
后来我和朋友聊了很久,发现她其实是把自己那些不安、害怕被抛弃、需要被关注和照顾的情绪,隐藏在了愤怒和焦虑之下。
而她自身的焦虑型依恋,很有可能是这些不恰当情绪表达行为的源头。
 第13张图片 我是焦虑型依恋的人吗?

依恋是大家很熟悉的心理学概念,一些父母或养育者不能一以贯之的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有时会很及时,有时却很迟钝。就像家长们经常争论:孩子哭闹, 哄还是不哄。其实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最可怕的就是变来变去:一会儿哄,一会儿不哄。
在儿童眼里,父母这样的回应是不稳定、不可预期的,这时儿童会感到困惑和不安,他们不知道该期待被如何对待。
所以很多孩子在感到悲伤和愤怒的同时,选择的解决办法就是去黏住大人,这是形成了焦虑型依恋的儿童面对他们难以预料的父母的解决办法。


照料者的对待是婴儿依恋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而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至成年。
焦虑型的个体对伴侣感受到的并不是爱和信任,而是一种“情感饥渴”,他们希望对方能够拯救自己,或是使他们变得更“完整”。尽管他们极度渴望与人亲密,但却总是怀疑和恐惧对方并不想达到同等的亲密。
焦虑型的人会通过黏人和控制来获得一种安全感,但结果通常与预期相反,他们的伴侣常常因不能忍受而逃开。
如果你有这些想法和行为,那么你有可能是一个焦虑型的人:
    极度渴望亲密和陪伴,要求与爱人随时保持联系,每天报备行踪会以不回短信电话、故意引对方嫉妒或是威胁要分手来获得对方的关注一旦对方违反自己对Ta的期望,或是感到对方对自己关注不足时,就会感到愤怒和焦虑会为了维持联系而放弃自身需要,讨好伴侣害怕被抛弃,独自一人时会觉得不自在,受到一点冷落,都会觉得被抛弃了
就像是创伤的强迫性重复一样,焦虑型的个体很容易会被回避型的人所吸引。
在和回避型人交往的过程中,对方的若即若离让自己产生的那种焦虑和不安的感觉,和小时候从养育者那里体验到的感觉是那么相似,这种熟悉感既让他们无法抗拒地被吸引,又让他们感到更加痛苦。


焦虑型依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的人,本质上是在用愤怒和焦虑来掩饰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他们真正追求的其实是一种稳定的安全感,却时常痛苦地发现伴侣根本不能满足自己,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就是安全感。
而这,正是焦虑型依恋对亲密关系最大的影响,他们习惯用愤怒、焦虑、冷漠、疏离等表面情绪来表达内心对于安全感和被关注的诉求
但伴侣因为被这些带有迷惑性的表面情绪所干扰,难以发现他们真实的诉求,而是只会觉得他们很爱生气,很难哄,阴晴难测。
而且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通过愤怒和疏离“要”来的关注并不出于真心。
就像我的工作真的很忙,以前男友还会要求我必须每周见他三次,周中一次周末两次,否则他就会生闷气不理我,或是跟我吵。这让我感觉见面不再是件开心的事,反而像在完成任务一样。
所以当伴侣不了解你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的时候,也就无法用能够安抚你的方式回应你。


焦虑型的我应该怎么办?

1.察觉到表面情绪背后的真实情绪
当我们的真实情绪被愤怒、焦虑、冷漠等表面情绪掩饰时,不仅会让伴侣困惑,我们自己也会有深深的无力感,感到对方不理解自己,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被这些表面情绪所欺骗了,可能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下次当你再因为对方的一些行为感到愤怒时,别急着和Ta闹别扭,想一想自己是因为什么而生气,这个原因背后,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2.寻找一段稳定的关系
想要慢慢改变焦虑型依恋的重点是建立一段稳定、安全的关系,可以是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其他的重要他人或是心理咨询师。
鼓励大家去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是因为在咨询过程中,除了一段安全、稳定的关系之外,咨询师还会和你一起去感受和体验那些焦虑和愤怒的情绪,以更加专业的方法陪你一起探索这些忧虑的起源,逐步修正这些不合理信念,让你可以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重获安全感。
 第14张图片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8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4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http://jdxinli.cn/2ukmm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金刚刚屁屁 发表于 2020-10-5 23:27:17 | 只看该作者
 
焦虑是因为不安全感,所以我们才想着要知道对方的状态,心里面有没有挂念我,我发一个「想你了」,也希望对方也回一个「me too」。
依赖是正常的,过度依赖才会让自己失去独立的能力才会构成关系危险。
正如一艘船也需要一个海港停靠,但不能永远停靠,不然你就不是船了,你会成为废柴。
我们要缓解恋爱的焦虑,也要避免过度依赖。
但爱总有出路,我去过那里,我说的去过,不是书本上读过。
出路就在于「信任」。
 第17张图片 信任对方,你才不会想去测试对方对你的爱。
任何的测试,包括查岗和要求在什么时间内回复,都会毁掉一段关系,因为测试本身就是一种不信任的开始。
不信任的一方会首先选择测试。
关系要经得起验证没有错,验证是验证你们共同生活,可以通过一次共同旅行就可以验证出来你们合不合适。
而一般的测试都是在测试我是不是最重要的,这是最要命的。
当你想要赢的时候,就有人会输。
有人输,这段关系就不会赢。
 第18张图片 信任对方,你才不会去控制这段关系的走向。
很多恋人,比起相信对方,倒不如说是相信自己或者相信旁人的耳边风。
“你们要赶紧结婚呀?他不答应跟你结婚,就是不爱你。“
所以你就急忙忙地去逼他催他达到你的目标。
压力有可能会让一个人乖乖就范,但一个不是出自自我选择的就范在未来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他后悔的点,而后悔来源就在于你。
 第19张图片 我叫晋美。
可能是知乎上第一个教你「要走心,不要套路」的情感教练。
有很多姑娘问我,真爱究竟是什么?
我想这个下面我呕心沥血写的三千字的答案会给你启发(有王菲的故事)。⬇
男人真正爱一个女人是什么样子的?(无数男人点赞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Switch_noob 发表于 2020-10-5 23:27:54 | 只看该作者
 
别听其他有的没的,学会享受这种感觉,虽然它让你有时候难受,这种感觉其实挺珍贵,起码比对爱情麻木的一些中年人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美骚年骚年 发表于 2020-10-5 23:28:49 | 只看该作者
 
或许你常常有这种体会:
▪ 喜欢上某个小哥哥/小姐姐,但自我感觉不够优秀,远远看着不敢去撩;
▪ 有很爱的另一半,但觉得握不住抓不紧对方,无法尽情投入这段关系;
▪ 担心对方看到真正的自己后,会嫌弃地离开,每天生活得焦虑和颇具依赖感。
朋友可能会鼓励说:“你条件又不差,不用担心那么多啦。”但无论怎么说服自己,我们还是会感觉很卑微,很难相信我们真的值得被喜欢,这段亲密关系是安全而稳固的。
为什么恋爱时,我们总是缺乏自信,无法坦然地去爱和被爱?
明明一直有人说——“别人给不了你安全感。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却还是做不到,真他妈的该死。——会有这种想法和焦虑吗?
的确,安全感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但对于“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这一点,很多人的理解可能是有所偏颇。
在恋爱中“没有安全感”通常指的是担心被对方抛弃。那没有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几乎在任何亲密关系中都会强烈的担心被抛弃呢?


Ø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是你自己先有了想要离开对方的想法,所以才会没有安全感。
一方面是你以己度人、你下意识的用自己的思维去衡量对方的思维时,会认为对方也是这样想的;另一方面是你担心对方觉察到“你先想要离开他”,而离开你。
亲密关系中感觉自卑,其实是因为伪装的面具卸下,那个真实,不被理解和接纳的自我逐渐暴露出来。


Ø 每个人有两层自我,一个是真实的,不设防的自己。另一个是伪装的,察言观色的自己。我们怕那层自己被发现,所以慌张。
如果敞开心扉和人交流,换来的却是被忽视和拒绝,那我们可能形成一个悲观的预期:“真正的我,是不被别人喜欢的。”
所以为了融入集体,我们会给真实自我穿上一层厚厚的伪装:察言观色,迎合别人的期待,从而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可能这样一个虚假,圆滑的自己,让我们很好地适应环境,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但是内心也在隐隐恐惧:抛开这层假面,还会有人喜欢我吗?
这种恐惧在恋爱中会无限地放大。
心里那个自卑,不讨人喜欢的小孩逐渐暴露出来。我们强烈担心:他会喜欢那个真实的,不起眼的我吗?还是会像其他人一样不屑离开?
距离拉近激活曾经付出信任又被深深伤害的恐惧。于是在喜欢的人面前,我们再次变成从前那个自我怀疑的小孩。
结果爱唤醒的是强烈的惶恐和不安。
【那该如何从这种不安感中走出来?】

① 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很多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喜欢通过各种作、闹情绪让男朋友围着自己转,来证明男朋友还爱自己,甚至部分女生还会通过提分手等极端的表达方式,让男朋友更加在乎自己。
但这些缺乏情商的处理方式,只会增添你们关系中的不适感,将原本宠你、爱你的人想要脱离这段关系。
所以,需要用合理的、对方能听懂的方式表达你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更容易得到他的理解,并主动安抚你,帮你脱离焦躁不安的情绪。
做好生活建设,转移情感
安全感不足的人,往往生活较为单调,将大部分的情感都寄托在另一半身上,所以当对方不能给到自己内心所期望的回应时,就会感到失落、痛苦。
所以,做好生活建设,将部分感情和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和社交圈中,可以帮助我们需求感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地展示真实的一面,在他人的肯定中积累良好的自我认同。
从前被粗暴对待的经历,让我们感觉做自己不安全,流露真实想法和情绪会被攻击。但如果因此把真实自我完全封闭,结果就是身上的包袱越来越沉重,过得压抑而且不快乐。
你可以在信任的人面前打开心扉,得到他们的正面回应,不断积累一种感觉:“真正的我也是会被接纳的”慢慢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渐渐的,相信自己可以因为“我是我”而被爱。
太习惯达到别人要求,自身需要才被看到的状态,亲密关系仿佛变成一场现实交易:如果拿不出对应筹码,满足特定条件,就不配去拥有。这也让我们在面对一段感情时,因为自卑和羞愧感无法尽情投入。
一个解决的方法:反思自己根深蒂固、价值条件化的思维。跟自己说:“我不用做到九十分也很优秀,也可以得到想要的欣赏。”
清除亲密关系中功利化的部分,意识到有一种爱是无条件的,允许你做自己,不去迎合别人。那因为不匹配而导致的焦虑就会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你也要知道,即使是好的爱情,它也会有休眠期,但睡着了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不爱了,让爱情休息休息,给对方合适的恰如其分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qiangrenwei 发表于 2020-10-5 23:29:3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焦虑型依恋的成因:
1,儿时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敏感及时,不持续,时好时坏。在被呵护的同时又处于被忽略,冷落或者被抛弃的担忧中。
2,自卑,或者后天经历了对自身来说比较严重的情感伤害,也有可能形成焦虑型依恋风格。
 第23张图片 焦虑型依恋人格在恋爱中的表现:
1,或许依赖伴侣(托付心态太重)
在恋爱生活中特别依赖自己的伴侣,粘人,占有欲强,希望伴侣时刻陪着自己。
2,缺乏安全感
总是感觉自己的感情存在危机,担心对方不爱自己,害怕被抛弃,希望更多的了解伴侣,越隐私的越想,时常希望得到对方的承诺和爱的表达。
3,敏感多疑
在两性关系中很敏感多疑,善于捕风捉影,很容易察觉到恋人的变化,并热衷于从细微的变化中去进行推测,然后将事情往坏的方面想!
4,渴望亲密接触
总是不自觉的靠近伴侣,渴望亲密接触(与情欲无关)只是内心的一种渴望,这样他们才有安全感和满足感。
5,低姿态(伪高姿态)
会为了维持感情而放弃一些自身的需求
6,情绪管控能力差
情绪化严重,易波动,会第一时间发泄或者表现自己的不满和怒气。
7,有自卑心理,害怕被对方抛弃
8,少数人会为了抓住对方的心,玩一些感情小把戏。
上述如果满足四条过或者四天以上,那么你有可能就属于焦虑型依恋风格。
焦虑型又分为:焦虑―矛盾型。焦虑―逃避型
当一个人情感需求未满足
展示出愤怒/焦虑――焦虑矛盾型
展示出疏离/冷漠――焦虑逃避型
虽然风格不同,但是焦虑型中的两种情况,他们的内在情绪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引起对方的关注重视,或者是对被抛弃的担忧和恐惧,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焦虑逃避型可能会采取的方式是:不理对方,假装忽视对方,不接电话,删除,冷战等方式来引起对方的关注和表达自己的不满。要和回避型区分开来(那是真的逃离)
焦虑型中的 愤怒/焦虑 冷漠/疏离 都是为了掩饰害怕担忧和恐惧。他们真正希望的不过是一种稳定的安全感。
但也正是他们习惯用愤怒/焦虑,冷漠/疏离,来表达内心对安全感和被关注的需要,让伴侣难以发现他们的真实诉求!
那么对方自然而然就给你贴上了:爱生气,作,无理取闹,不理解他等等一系列不好的标签,长此以往,分手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那么焦虑型如何与回避型的人相处呢】
如果你是焦虑型,建议你选择安全型,因为相比起来,和回避型人相处会困难很多!但是如果你已经上了这条船,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
1,对照第一篇文章里面讲的,正确的认识这两种依恋类型。理解双方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
2,接受自己和对方的依恋类型
3,和你的小猴子保持安全的距离,给对方安全空间,作为老虎的你,别去追逐猴子,因为你不会爬树。你只需要在树下打盹,不要让他感觉到你的焦虑,他是不会跑的反而回来撩拨你,否则他会逃之夭夭,你们就会陷入 逼近―逃离 的状态!
4,理解你的焦虑是你的次生情绪,原生情绪是你担心被抛弃和缺乏安全感。理解他的逃避是次生情绪,对方和你恰恰相反,你是要和他零距离才有安全感,而他是需要和你保持具体才能获得安全感!
5,内部消化改善自己的焦虑,让对方去选择,告诉他:我依然爱你,但是我也做好了你随时可能离开的准备,然后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如何提升自己的情商,和提高自己的情绪管控能力
6,和上一条结合起来,独自生活,去提高自己,比如学习新的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锻炼身体等等
7,当你们有所恢复的时候,暂时不要去提及过去的事情,也不要急着去建立有效沟通,先重建良好关系。
8,慢慢提及曾经的事情,相互沟通当时的想法,痛苦,和情感!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态,对方可以如何化解自己的焦虑,对对方的行为表示理解。同时可以慢慢的去引导对方了解他自己。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最重要的是,不要对你,对他,对你们的关系失去信心,也不要想的太严重,只要处理得当,焦虑型和回避型一样可以拥有好的爱情,因为不管那种类型,内心都是拥有爱和渴望被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QQ857794369 发表于 2020-10-5 23:30:35 | 只看该作者
 
在爱情里感到焦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根深蒂固的消极预期。要想缓解这种焦虑和依赖,首先要从认识自己、认清现实开始。
首先要强化积极的相处模式,逐渐取代消极的相处模式。
因为从小没有被好好对待,很多人有这样的观念:如果我不吵不闹,难过的情绪就不会被注意;为了让你知道我有多焦虑,唯一的办法是施加同等程度的痛苦。因为不知道怎样去沟通更合适,他们下意识地采取最熟悉的、具有伤害性的方式:故意攻击恋人,爆发激烈的冲突,用很负面的方式表达「宝宝不开心了」。或许你潜意识里觉得:「我打了几十通电话,上百条短信,ta 总该知道我很烦躁需要安慰吧。」但现实却是,对方的耐心被一点点消磨干净,再也不愿容忍你的无理取闹。使用负面的寻求注意力的方式,短期内效果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却会摧毁亲密关系。
所以要用更健康的方法来缓解焦虑。首先要了解你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评估使用的策略是否合适。比如恋人很久没回消息,我们焦虑感爆棚想要夺命连环 call。那在拨电话之前,花几分钟考虑一下:「我对 ta 有什么期待?狂轰滥炸能起到效果吗?」沉思后你会发现,原来我内心有强烈的被抛弃感,迫切需要得到回应,以此来确认 ta 还是爱我的。所以对方看到消息后及时回复,哪怕只是几句话,或者一个表情包都行。但如果我一直打扰 ta,把 ta 逼得太狠,对方就会想要躲起来,完全不做哪怕一点交流。
确定了目的,评估出拼命发消息没有帮助,我们接下来需要考虑:「那该怎么做,我才能让他及时回消息呢?」可以先想想从前成功的例子,尝试去复制当时的关键因素。比如当时嘘寒问暖,做他喜欢吃的菜,对方感动之下也更照顾我们的情绪;或者刚恋爱时还有自己的生活,不会那么在意对方的行踪,总跟 ta 争吵。总结出「主动关心对方」「分散注意力避免争吵」两点,可以先尝试平时多留心他的工作和生活。倾听 ta 工作上的烦恼,周末邀请 ta 去看电影吃大餐,排解压力好好放松一下。闲下来可以多去看书和健身,避免把精力都用来关注 ta 是否回信。当你做到这些要点,得到来自另一半的及时反馈,就会逐渐了解如何积极地获得关注。避免再去作和闹,把对方越推越远,自己也陷入被抛弃的焦虑中。
其次是增强现实性,放弃对不可控因素的强求。
很多情侣之所以感到焦虑,是因为想要控制另一半。强迫 ta 接受「你必须怎样怎样」的观念,按照我们的安排走,结果导致严重的心理落差。就像我们主观认为「吵架后你必须来安慰我」,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对象。但是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没有百分百的掌控权,决定不了恋人是否迁就。要是 ta 坚定地认为「谁错谁道歉」,拒绝先跟我们服软,那你原本的观念就会受冲击。如果抱着绝对化的要求不调整,幻想和现实的差距会引起认知失调,削弱内心的控制感,因为对恋人的期待落空而着急上火。
要缓解焦虑,我们得把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部,更多考虑自身的、可控的因素。比如争吵后期待恋人主动和好,ta 没有表示就很焦虑,那可以分两步去评估:「这个要求在我的可控范围内吗?」如果是希望恋人服从我们的意愿,而 ta 又有自己独立的意志,那结果就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判断出这个想法属于强求现实,你接下来需要考虑:「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达到我想要的目标呢?」把重心放在自己能做主的方面。继续举吵架的例子。我们可以做的,是在双方情绪平复下来后,讨论可接受的冲突解决机制。像是以后再有争吵,ta 先过来安慰我们的情绪,帮助我们走出来。等你状态变好起来,再跟对方承认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给另一半更多理解和体谅。当我们不再强求「你一定要如何」,更多考虑「我能够做些什么」,认知失调引发的急躁就会有所降低。
要增强现实性,调整预期,设定合理的标准同样很重要。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30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