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汽车]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复制链接]
24965 0
海秋紫 发表于 2020-11-6 12:01:1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司视频编辑阿海,自诩“全公司最懂高尔夫的男人”。三年前,他立志一摇到广州牌,就去买一台第七代高尔夫。只是三年光阴,凿实了两件事:高尔夫要换代了、他还没摇到号。作为高尔夫铁粉的他,思想也颇为与时俱进,把目标更新为第八代高尔夫,也就是眼前这台号称“全新数字高尔夫”的两厢小车。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张图片

所以,当我接到第八代高尔夫的试驾邀请时,我二话不说,拉上他一起去。一来,想听听一个高尔夫专家,或者说是“准车主”,对于这款车的意见;二来,拍自己喜欢的车,必定会更加用心用力,出品质量也就有了底。所以,建议大家在阅读图文之前,先看完下面这个视频,感受一下铁粉镜头下的第八代高尔夫。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2张图片

传承
高尔夫对于大众,就像911对于保时捷,都是历史底蕴浓郁的撑门面之作。这种车的换代,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讲究历史的传承,以至于身上埋着很多的“致敬梗”。比如,清晰的腰线、粗壮的C柱、短后悬等元素,都是每代高尔夫的固定搭配。所以,有人说第八代高尔夫的侧面和车尾,跟前面几代好像没差,这是很正常的。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3张图片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4张图片

历经翻天覆地变革的车头,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也是传承?铁粉则会站直腰板回答,是!要知道,高尔夫每隔两、三代,前脸就会经历一次大的整容手术,比如第三代和第五代。所以,第八代前脸的观感虽然大有不同,实际上,铁粉们早就料到了。更何况,在第八代诞生的年代,追求个性、摆脱套路的年轻一代当道,更活泼、俏皮的设计语言,才是符合他们口味的菜。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5张图片

除了设计,另一个传承味道很足的地方,是车内空间。我之前讲过,这种欧洲小车,空间在开发时的权重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原因有三个。一,欧洲人均汽车保有量大,能容纳小两口,似乎就已经完成了KPI;二,对于普通家用车,人家遵循够用就好的价值观,尺寸和空间太大,反而是铺张浪费;三,欧洲的车厂更乐意牺牲一定的空间,去营造相对更合理、妥当的机械布局。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6张图片

历代的高尔夫,其实也是这么个思路。单论乘坐空间,即便来到第八代,依然不是强项,甚至可以说是一块小短板。要知道,它的整体尺码跟第七代是相当接近的,长度只长了一个指甲盖,轴距更是维持在2631mm。所以,要求它有宽敞奢华的内部空间,并不现实。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7张图片

但是够用吗?其实也够。例如,身高175cm的阿海,调整好前排,再坐在后排,膝盖和头部都不会有憋屈感,只是还不够舒展、体面而已。所以说,选高尔夫的人,也得胸怀这种够用即可的价值观。想以款待的心态去招呼乘客,要么选那些后缀带L的欧洲车,要么还是出门左转,看看国产车和日系车吧。
突破
除了传承,每代高尔夫都有那么一个突破点,去维护自己的金字招牌,比如第六代的运动特质,第七代的模块化平台。来到第八代,突破点就写在了车名上——数字化。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8张图片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主机厂确实会把数字化、智能化挂在嘴边,无非就是向第三方采购个大屏,再竖到车里面,就好像多了个大卖点一样。实际上,这里面牵涉到巨多的技术要点,包括怎么提升车机的基础性能,UI设计怎么样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各个功能之间怎么协调等等。直接往车里扔个外包糊弄的大屏,是对自己和对用户都不负责任的做法。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9张图片

而作为合资一线大厂,大众在人机交互方面会相对更走心。单讲UI,每个界面都会有一个类似手机上home键的按钮,一按就能回到主界面,符合使用习惯;主界面的应用可以随意拖动,用户就能把常用的功能手动置顶在前,方便使用;无线CarPlay和CarLife的支持,更意味着不用担心系统的扩展性。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0张图片

只是在我看来,这套车机的最大缺点,反而是最基础的硬件层面。如果刚着车,第一次点进导航、多媒体之类的功能界面,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延迟;在使用导航的时候,除了找目的地和路线都会占用比较长的时间,用手指缩放地图的时候,车机的反应也不怎么跟手。另外不可避免的是,这种所有功能都集成在车机里面的做法,免不了必要的学习成本。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1张图片

当然无论怎么样,就功能的丰富度及好用程度而言,这套车机已经算是目前合资品牌的顶尖水平。更何况,识别能力颇强的语音交互系统,以及一些触控式的控制区域,也都可以跟车机起到互补的作用。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2张图片

总之,这种强调数字化的用车体验,对于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而言,一定是很有吸引力的。想象一下,热衷智能化配置的孩子,拉着父母去看第八代高尔夫的时候,孩子会给爸妈安利车机用起来多么顺手,爸妈则对严丝合缝的做工和上档次的用料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大众的德式严谨就是香。那这笔买卖,是不是就算是成功一大半了呢?
纠结
第八代高尔夫身上让我纠结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机械层面。
纠结点一,动力。从目前情况来看,第八代高尔夫先期上市的动力,只有从第七代上直接搬运过来的1.2T和1.4T高功率两款。要是大家对欧洲那套1.5T+48V有什么念想,不好意思,得等到中期改款的时候才能买到。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3张图片

最先进的东西缺席,很容易给人换代不彻底的感觉。只是用更理性的眼光去看,这种做法其实好像也是最合理的。要知道,新的动力往往意味着高昂的成本,成本则会直接体现在车价上,再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参考压燃版的马自达)。要是这么一操作,得卖到落地20万的水平,大伙儿不买就算了,还会被网上喷子们的口水淹没。而且,新技术在新底盘会不会出现什么水土不服的状况,还是得靠时间去验证。至少对于大众而言,急着上新,往往不是什么好事。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4张图片

况且,单论这套1.4T的动力,确实已经老到得没什么硬伤了。除了在低速行驶的时候,双离合变速箱可能会产生轻微的冲击感,油门可能也不算特别跟脚以外,涡轮全力工作的爆发感,乃至换挡的速度和品质,都没什么可挑剔之处。所以说,继续沿用这套总成,确实是当下最合适的做法。不追求尝鲜的消费者,是根本不需要纠结的。像阿海这种想享用新技术的铁粉,则可以再等等中期改款(摇到号的话)。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5张图片

第二个纠结点,是驾驶感受。以往我们钟爱欧式小车的一大原因,是因为它们开起来很灵巧,在市区过过弯,都能享受到不同的驾驶乐趣。但经过深入的体验之后,第八代高尔夫给我的印象是,操控性比第七代有所退步。在过弯的时候,转向的虚位似乎有点大,车头的响应性以及车尾的跟随速度也会慢个半拍,跟传统欧式小车那种随心随到的体验有点落差。软化的刹车脚感,也算是驾驶感进一步向家用化靠拢的一个铁证。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6张图片

好在有舍有得,弱化的操控性,对行驶品质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光是滤振的柔韧感和厚重感,别说A级车这个范畴,似乎已经达到了B级车的中上游水平。加上隔音表现本来就不差,第八代高尔夫整体的行驶品质,能妥妥排在A级车的第一梯队。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7张图片

我推测,第八代高尔夫这种设计思路,跟宝马新3系的差不多。反正在乎操控的普通人少之又少,看重舒适性的人妥妥更多,那么重点自然就应该放在刀刃上。而且3系不行,上面还有4系和M3顶着,要操控的话,加钱往里冲就是了。至于高尔夫,也有GTI和R不是?都是套路罢了。只是,摸着带打孔皮质的赛车式方向盘,坐着类似Alcantara材质的R-Line座椅的时候,心里的期待值肯定会相对更高。
结论
所以说,第八代高尔夫会不会成功呢?我认为,它整体的产品力,跟上一代相比算是有一定的提升,特别是智能化这一块。如果11月7日上市的时候,能有一个惊喜感满满的定价,加上大众和高尔夫两大名号,以及后期可能存在的优惠力度,销量相信是不成问题的。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8张图片

而作为一个两厢车爱好者,我自然真心希望第八代高尔夫能成功。毕竟纵观整个紧凑型车市场,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两厢车要么早就凉透,要么就是在靠各种续命方式,苟活在这个三厢车占统治地位的现实里。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是值得更多元化一些吧。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19张图片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20张图片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21张图片

内饰布局清晰,做工用料均细腻
车机功能强大,人机交互好
动力匹配完善,加速爆发感强
行驶品质优秀,滤振能力同级顶尖


第八代高尔夫试驾:底盘舒适有提升,操作灵活性略有下降 第22张图片

车机流畅度有提升空间
后排腿部空间勉强够用
操控灵活性略有下降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6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