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荷兰在其黄金时代到底有多强盛?

[复制链接]
88922 9
FATE时间淡 发表于 2020-11-26 08:35:4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荷兰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到底有多吊。能用数据史实介绍一下吗?


上一篇:PhD 在荷兰:虽然“自费”,但要有所“得”
下一篇:【橙梦说】荷兰工作篇--在荷兰做IT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淡-妆 发表于 2020-11-26 08:36:23 | 只看该作者
 
干货预警。


荷兰“黄金时代”的优势产业和创新方向主要是在以下6个领域,


1. 商业金融领域


从1585年开始,荷兰在谋求民族独立的同时,推行非常宽容的宗教政策,因此西欧各地遭受宗教压迫的生意人都逃到了这里,包括安特卫普的加尔文教徒、西班牙的犹太人等等,可以说当时欧洲最善于做生意的人都基本都跑到荷兰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大笔的资金用于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荷兰的商业和金融想不崛起都难。


由于玩命赚钱的氛围很浓厚,因此荷兰的商人对于危险的远洋贸易十分热衷,他们很快就开展起了和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这里的传统优势。此外,他们和印度、日本、俄国、黎凡特、包括欧洲内陆地区的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


可以说,那几十年里,荷兰人就像一群“海上小超人”一样,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没有他们谈不成的生意。


1602年,荷兰人建起了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将欧洲和东印度群岛的贸易彻底垄断了起来,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同时,他们还建立了证券交易所,使公司的股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发售,每次只要有一船香料从东印度群岛安全归来,所有持有公司股票的人都会大赚一笔。


 第1张图片 荷兰黄金时代的海景画家弗洛姆的作品《东印度公司船员》,可以看出海上贸易的空前盛况。


股份制度的出现也使得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比如一艘商船可以由16个商人共同出资,每个人只要拿出16分之一的资金就可以参与进来,让更多人得到了赚钱的机会。此外,这里的海洋保险业务也开始变得成熟,使投资的人可以得到最小化的风险和最大化的收益。


在商业和金融领域,荷兰人的创造和尝试,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的英国人就照搬了很多他们的公司制度和银行制度。


 第2张图片 一幅版画上展示的当时荷兰证券交易所的情景


2. 科技创新领域


17世纪的荷兰人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这使得他们可以在有限的耕地上创造出极高的粮食产量。他们改进了风车和水闸的技术,通过堤坝筑造和排水系统提升农业效率,并且大力促进了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当时荷兰最著名的发明家叫作科内利松,他发明了风力锯木厂(wind-driven sawmill),从而大大提升了木材加工业和造船业的发展。此外他还发明了曲轴(crankshaft),可以将风车的圆周运动转化成往复运动。


 第3张图片 荷兰一处修建于18世纪的风力锯木厂。


如果有机会到荷兰的话,一定要到风车里面欣赏下其中的机械构造。


3. 航海造船领域


荷兰能成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和他们超强的造船业实力是分不开的。当时荷兰能够生产出世界上最大的商船,从而进行长距离的海上航行和运输。这种船叫作“福禄特帆船”(fluyt),长度24米左右,重达200-300吨。


 第4张图片 捷克版画家霍拉制作的《荷兰福禄特帆船》。


当时各个国家的商船都是用战舰改装的,因此防御性比较强,装载量比较小。但荷兰人胆子比较大,他们发明的这种纯粹的商业用船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由于不少国家是按照甲板面积来对商船征税,因此荷兰人的商船就针对性地设计成了甲板小而船舱大的结构,可以说是无比的“鸡贼”。


当然这种追求性价比的商船防御力比较低,一旦遇到海盗的话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但荷兰人就喜欢玩这种赚钱不要命的刺激。


4. 水产捕捞领域


荷兰的捕鱼业发展得很早,在民族起义之前就已经小有规模,他们最主要的捕捞产品是鲱鱼(herring fishery)。由于佛兰德斯人发明了“去除腮脏”(gibbing)的技术,可以使鲱鱼经过腌制之后长久保存,因此荷兰人可以把它远途贩卖到欧洲各个地区,顺便还促进了制盐业的发展。


 第5张图片 荷兰海景画家施托克的作品《有渔民和风车的风景》。


后来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荷兰人又发展起了风险更高的“捕鲸业”,由于“鲸油”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因此这项业务也一度给荷兰人带来了不少的利润。不过随着过度捕捞状况的日益严重,这个产业后来逐渐衰落。


5. 纺织加工领域


荷兰纺织业本来是个死气沉沉的行业,但是由于西班牙的宗教迫害,导致大量的佛兰德斯技术工人逃亡了过来,使得尼德兰南部发达的纺织工业几乎完完整整地被搬到了荷兰。因此,在荷兰很快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业重镇,比如恩斯赫德的羊毛,哈勒姆的亚麻布,以及阿姆斯特丹的丝绸。


 第6张图片 伦勃朗创作的《布料商行会的理事们》,这么低的视角也是很给老板们面子了。


6. 花卉种植领域


荷兰的园艺种植也很有特色,其中最举世闻名的就是郁金香种植业。到1636年的时候,荷兰的郁金香已经成为了国内的第四大出口商品,仅次于金酒、鲱鱼和奶酪。


由于人们对郁金香花的过度喜爱和追捧,不少投机商人开始囤积郁金香球茎,抬高市场价格,最后导致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郁金香狂热”(Tulip mania),很多名贵品种的郁金香球茎单价被炒到了3000荷兰盾,这相当于一个荷兰技术工人一年的收入。等到价格泡沫突然破裂之后,很多荷兰投机者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这次事件也给荷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第7张图片 这种名叫“总督”(the Viceroy)的郁金香,它的一个球茎能卖到3000-4000荷兰盾,真的有很多人花一年的积蓄买这么个东西回家,然后幻想着有比自己更傻的人接盘。


后来很多学者认为荷兰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economic bubble),这个事件成为了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P.S 以上内容节选自公号“申思呓语”(ShenSays),类似的知识一大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咖啡妹妹 发表于 2020-11-26 08:37:09 | 只看该作者
 
1648年30年战争后正式独立到170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开打,算是荷兰最强势的时期吧。
有多强势?荷兰从西班牙独立以前,为西班牙提供的税收就超过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本土。世界上第一家资本主义银行就诞生在16世纪的荷兰。16世纪是西班牙陆军方阵横行欧洲无敌天下的时代,面对西班牙陆军,连法国都只能吃瘪。然而荷兰的起义军们硬生生在战场上不断击败西班牙占领军,抵抗运动持续80年直到三十年战争后正式独立。期间,荷兰的新教徒和英格兰伊丽莎白女皇结盟,荷兰的武装船队和英格兰海盗一道在全世界三大洋对西班牙运银船进行劫掠,和西班牙打仗的过程中顺便殖民了加勒比海和印度尼西亚。
三十年战争后 荷兰进入黄金时代。全世界的商船,三艘里有两艘是挂荷兰旗的。以荷兰区区之体量,上与法国西班牙这种欧陆强权抗衡,海上和巨无霸英伦海洋帝国争霸。和英国的三次商业霸权战争一败一胜一平,第一次战败纯粹因为护国公实在逆天。等护国公殡天傻缺詹姆斯一上位,荷兰立马发动第二次英荷战争成功复仇,舰队沿泰晤士河而上火烧伦敦......这是自诺曼征服起至今近一千年里伦敦唯二的两次陷于外邦之手中的一次,上一次是法国伟大的君王腓力二世,而这之后的欧陆势力,哪怕是世界征服者如拿皇帝如元首,都未能度过那弯浅浅的海峡重现当年的盛事。
欧陆霸主,太阳王路易十四见荷兰势大,遂结盟英国联合攻荷,荷兰虽然富甲天下,然武德丰沛血性不改,凿穿堤坝通海水淹法兰西七军,也淹没了自己绝大部分国土......海上马车夫真成立海上的马车夫.....战事迁延,各国厌战暴涨,遂和焉。荷兰以一小邦力据两大国联合围剿终不落下风。
荷兰执政,拿骚亲王威廉.奥兰治是太阳王一生的敌人。英王詹姆斯生时不受国民爱戴,死后无人哀悼。英国人见荷兰执政状貌甚伟,质朴坚毅,文韬武略,礼士亲民,冷峻果决,忠于议会,实乃理想中的国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于是迎立奥兰治亲王为英王,是为光荣革命也。英伦亦以资产阶级革命后,仿效荷兰共和之制度,加以符合自身国情的改造,创虚君共和之制,或曰君主立宪。盖英伦三百年海洋霸权自效仿荷兰始,而荷兰首创之资本主义亦逐渐盛行世界各地至如今之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小涵涵48 发表于 2020-11-26 08:38:08 | 只看该作者
 
在 16 世纪的最后几年里,局势的变化为低地国家提供了创造奇迹的机会。西班牙的持续施压导致了该地区大规模的向外移民。而随着人口从北方向南方各省迁移,根特、布鲁日、安特卫普等城市承受着某学者所谓的「移民涌入灾」。幸运的是,贸易禁运确保了大量谷物和鲱鱼被囤积,也就意味着食品供应开始变得充足并且价格低廉。尽管房租涨得很快,但大量的移民同样推动了房地产业的繁荣,更使一大批试图逃离西班牙人高压统治的资深商人和专业人士走到了一起。
当贸易禁运在 1590 年被最终解除时,荷兰迅速采取行动,趁着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Philip II)因卷入欧洲其他战事而应接不暇之机,一举赶走了被派往当地维持秩序的西班牙军队。从军事压迫中解放出来的荷兰人赢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立马投身到国际贸易当中,寻求和美洲、非洲及亚洲建立真正的贸易联系。
荷兰人在建立自己的贸易渠道时有着明确的商业逻辑。将货物直接进口到荷兰共和国将能免去两重关税:一方面,运往北方的货物无须再给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港口上缴关税;另一方面,荷兰政府将直接获得进口收入,不必再经伊比利亚人之手,也就是说,靠着低地国家商业繁荣赚来的财富将不会被帝国野心或奢侈花销所浪费。这同时还意味着快速的回报能被用于再次投资,形成高效的资金链,促进资金流动,无论是对个体商人还是新生的共和国都有好处。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收到了可观的回报。1597 年,一支前往东方的远征船队凯旋,带回来的货物利润率高达 400%。投资商见到如此高额的回报率,纷纷出资相助,于是商业舰队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仅 1601 年一年就有 14 支远航舰队驶往亚洲,同时每年都有数百艘货船跨越大西洋从阿拉亚半岛(Araya)运回海盐。
这让西班牙人深感愤怒,他们重新采取军事行动并实施另一轮的贸易禁运。著名哲学家、大律师雨果・格劳秀斯(  Hugo Grotius  )说,这只能使荷兰人更加坚定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在威胁和压力面前后退,还不如尽快投资建立一个贸易网络,以此强化自身军事力量和独立地位——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荷兰成功的关键在于高超的造船技术,特别是浅吃水的船体设计,能让船队在北海和浅港顺利航行。自 16 世纪 50 年代起,英格兰人开始建造高速、牢固的舰船,同时荷兰人也在开发更易操控、运载量更大、所需操作人员更少的航船,以便降低航行成本。这些帆船名叫「福禄特」(fluyt),它的出现为商业用船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荷兰人在出航之前做足了准备。与他们的欧洲前辈在跨越大西洋、绕过好望角之前的一无所知不同,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样实现目标。一些人像是果阿大主教的秘书让・哈伊根・范林斯霍滕(  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  ),花费了毕生精力考察亚洲的贸易通道、港口、市场和地理情况,著成《航海记》(  Itinerario  )等作品,为前往东方的人们提供了详尽的指南。
其他资料同样对东方旅行很有帮助。比如说到地图绘制,荷兰在当时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6 世纪 80 年代,卢卡斯・扬松・瓦格赫纳(  Lucas Janszoon Waghenaer  )绘制的地图精准详细,被当时的欧洲人认为是不可或缺的精品。这张地图包含了东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地区准确、最新、详细的信息,在 17 世纪初就为当代导航领域确立了标准。
还有一些文献能够说明当时荷兰商人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奇怪词汇和语法。最早的语言学家之一弗莱德里克・德霍特曼(  Fredrik de Houtman  )于 1603 年出版了他的《荷兰马来语词汇语法辞典》,他曾被苏门答腊的苏丹关押在亚齐(Aceh)的监狱中,并从狱卒那里学会了马来语。16 世纪前往亚洲的商人们均认真学习这部辞典中所收入的词汇。他们还将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从荷兰语翻译成马来亚拉姆语(Malayalam)、马来语、比沙鄢语(Bisayan)、他加禄语(Tagalog)、泰米尔语(Tamil)以及其他语言。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mimosachen 发表于 2020-11-26 08:39:08 | 只看该作者
 
来简单说说荷兰的“第二次黄金时代”吧。
 第15张图片 马尔肯岛上两个穿传统木鞋的女孩。(点击可看大图)
19世纪末的荷兰正处在“第二次黄金时代”的高速繁荣时期,国内政治风气从保守主义转向自由主义,在工人阶级中工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潮也在萌芽。在这个阶段,荷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跟世纪初相比翻了四倍。
与政治和经济的繁荣相映衬的是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海牙画派促成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复兴,但这期间艺术成就最高的荷兰画家却是后印象派的文森特·梵高。自学成才的贫家子弟约翰内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不光在国内顶尖学府莱顿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10年更凭着在热力学方面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奖,而在他之前,1902年的这个奖项就是由荷兰人亨德里克·洛伦兹和他的学生彼得·塞曼获得。
本文中这组反映荷兰城乡风景的明信片正是拍摄于那个时代,并使用了瑞士人发明的精细上色技术还原当时的色彩,让我们可以从中一窥“第二次黄金时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面貌。
 第16张图片 荷兰标志性的风车。(点击可看大图)
 第17张图片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点击可看大图)
 第18张图片 奈梅亨大市场。(点击可看大图)
 第19张图片 马尔肯岛上的孩子们。(点击可看大图)
 第20张图片 海牙的运河。(点击可看大图)
 第21张图片 哈勒姆市政厅。(点击可看大图)
 第22张图片 古城哈勒姆的阿姆斯特丹门。(点击可看大图)
 第23张图片 哈勒姆的凯瑟琳桥和风车。(点击可看大图)
 第24张图片 奈梅亨市政厅和大市场。(点击可看大图)
 第25张图片 奈梅亨丽城酒店。(点击可看大图)
 第26张图片 鹿特丹拱廊。(点击可看大图)
 第27张图片 鹿特丹默兹河上的两座桥梁。(点击可看大图)
 第28张图片 鹿特丹运河。(点击可看大图)
 第29张图片 鹿特丹的河畔风车。(点击可看大图)
 第30张图片 通往斯海弗宁恩的路。(点击可看大图)
 第31张图片 斯海弗宁恩海滩景色。(点击可看大图)
 第32张图片 斯海弗宁恩海滩上的椅子。(点击可看大图)
 第33张图片 斯海弗宁恩海滩上的船只。(点击可看大图)
 第34张图片 斯海弗宁恩海滩游乐场的游客。(点击可看大图)
 第35张图片 乌得勒支旧运河。(点击可看大图)
 第36张图片 鹿特丹白宫。(点击可看大图)
 第37张图片 乌得勒支的公园。(点击可看大图)
 第38张图片 阿纳姆的池塘。(点击可看大图)
 第39张图片 阿纳姆风光。(点击可看大图)
 第40张图片 阿纳姆的园林喷泉。(点击可看大图)
 第41张图片 代尔夫特的水塔。(点击可看大图)
 第42张图片 海牙骑士厅。(点击可看大图)
 第43张图片 鹿特丹大教堂内景。(点击可看大图)
 第44张图片 马尔肯岛一户居民的家中。(点击可看大图)
 第45张图片 海牙内庭与庭池。(点击可看大图)
 第46张图片 阿姆斯特丹水坝广场。(点击可看大图)
 第47张图片 河畔磨坊。(点击可看大图)
 第48张图片 马尔肯岛上的男子。(点击可看大图)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微信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答案和文章转载请私信征得同意,并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举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盯田青木 发表于 2020-11-26 08:39:37 | 只看该作者
 
荷兰王国是西欧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包括了欧洲部分和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岛国部分。欧洲本土的荷兰地区是这个国家最发达的核心地带,因此也常常被用于代指这个国家的整体。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坚定人定胜天的荷兰。


位于英、法、德之间的
低地国家—荷兰

 第83张图片

由于海拔较低,荷兰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被称为低地国家,在很多欧洲语言中,这个称呼仍然有其留存。




地缘概况



荷兰国家几乎无险可守,向西面对着法国,向东面对着德国,而两国都曾经暴力征服过荷兰。


英法德之间的荷兰

 第84张图片

在海上,荷兰也没有什么值得改造的陆基海防设施。插入北海的弗里西亚群岛多少为荷兰提供了一些近海保护,但这个群岛的西侧带与欧洲大陆隔着的细长的浅水带与潮间泥平台,似乎还是更方便拦海拓田。面对近在咫尺的英国,荷兰人在水上占不到便宜。


弗里西亚群岛是荷兰、德国沿海的
一条漫长的岛链
荷兰所拥有的是西弗里西亚群岛


 第85张图片

西弗里西亚群岛与荷兰
被水网穿插切割的荷兰
真的不大

 第86张图片

外向型的扩张不现实,荷兰只能反求诸己。


荷兰的地缘政治焦点主要是围绕这个低地国家的三条河流展开的:默兹河、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


这些欧洲大河汇聚于此,给荷兰带来了丰富的灌溉水量、水道航运和战略纵深。围绕这三条河支配资源的过程,就是荷兰这个国家兴衰的过程。


西欧诸多大河汇聚于此


 第87张图片

从发展农业到经济崛起,从防御外敌到统合内部,这些河流都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荷兰国的政治经济核心腹地荷兰地区就是在这些大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带北部发展起来的。现在荷兰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聚居在这个地区内。


这里也有着荷兰这个国家最为人所知几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乌特勒支等,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三角洲北部是荷兰核心区
三角洲南部则是比利时核心区

 第88张图片

荷兰人口密度示意图(2006年)


 第89张图片

尽管淡水水系丰富,但是由于海拔较低,一旦来自海洋的潮汐过大,荷兰的淡水系统就会被倒灌的海水破坏。为了弥补这一自然缺陷,荷兰人在历史上经常修建人工运河,连接主要城市和郊区的村镇。这是促使这一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动因之一。


通过大量的运河建设
将北部的环艾瑟尔湖与南部的三角洲
紧密连在一起

 第90张图片

在地区性的一体化完成之后,人工水网继续向外扩展,让居于正中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了17世纪荷兰黄金年代里的欧洲航运和金融中心。在20世纪,接过这个前期航运成果成为荷兰新中心的,变成了鹿特丹。


阿姆斯特丹就是一座运河之城
被誉为“北方威尼斯”


 第91张图片

荷兰东印度公司
在阿姆斯特丹的造船厂


 第92张图片

鹿特丹至今仍然保持全欧洲数一数二的航运吞吐量,并且是整个中欧的能源枢纽。主要来自南美和部分来自中东的液化天然气经过鹿特丹转运,进入德国腹地,为欧洲经济火车头提供燃料。
成为中欧门户的鹿特丹

 第93张图片 德国也有巨型港口:汉堡
和鹿特丹在近代成竞争关系
点击下图即可打开


 第94张图片

事实上,除了转运能源以外,荷兰自己就是欧洲第三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仅次于俄罗斯和挪威。


1959年被发现的格罗宁根气田是世界第十大气田,将在2020年代中期以前都承担着荷兰大部分的天然气供应,并出口至输往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


格罗宁根气田


 第95张图片



 第96张图片

但从2015年开始,荷兰在格罗宁根削减产量,以促进国内非能源的高附加值产业发展。


土地与自由




荷兰西部的人口密度极高,事实上这个国家的人口密度本就已经比所有欧洲国家更高,和韩国相当接近。


但这一地区也正是荷兰著名的水涝区,密集的人口全依靠水坝和围海墙保护。世界海平面的上升对这个国家的经济腹地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假如阿姆斯特丹被淹没?
(此时荷兰沿海肯定都已被淹....)


 第97张图片

荷兰人用密布的堤坝把默兹河、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层层截断,并在三角洲上筑起拦截海水和艾塞尔湖水的长堤,这便是著名的三角洲工程(Delta Work)。


该工程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建造,有效改良了荷兰的水利环境。这场伟大的工程甚至生生从水里抽出了一大片国土,荷兰中部省份弗莱福兰就是这场围海作业的产物。


在宽阔的三角洲上层层截断


 第98张图片

荷兰人围海造田的工作自从15世纪的开始就没有停止。


在工业时代前,要统一规划整个国家的水利工程并不容易,每个地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设计合用的围海方案。


因此工程早期历史上,起作用的不是国家层面的统一工程而是地方的散碎工程。荷兰西北部的海岸线基本上就是那个时代工程的产物。


荷兰人不知从水里
捞出了多少土地?


 第99张图片

这段各自修筑水利设施的历史给了荷兰很强的自治传统。中央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协调者的作用。由于缺乏明确的知识,中央管理者面对地方势力没有绝对的权威,这个传统一直保留至今。


一旦有人要挑战这种地方特权,便会遭到最激烈的反抗。


荷兰建国史上最重要的独立战争之起因,就是殖民荷兰的西班牙君主费利佩二世希望加强对荷兰事务的控制,让当地刚刚兴起的市民阶级和正在平民化的贵族感到了危机。为了保留自己的特权(比如信仰自由),他们举起了反旗。


费利佩二世


 第100张图片

当经历了分为上下各四十年的漫长战争后,虚弱的西班牙终于承认了低地国家的独立,这也就是后来现代荷兰的基本雏形。


西班牙王室虽然拥有众多领地
但是也处处征战
在荷兰的战争掏空了西班牙的国库

 第101张图片

独立后的荷兰积极发展商业和航运业。尤其是信仰新教的北方,努力吸收来自全欧洲的人才,很快发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这便是荷兰历史上的“黄金年代”。淡水水利的修建在整个黄金时代的建立过程中,间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荷兰人的黄金时代
甚至有着与英帝国争夺海上霸权的实力
不过这是我们以后要讲的主题了


 第102张图片

机遇和危险



尽管国小力微,荷兰显然不是欧洲棋局中可有可无的玩家。实际上,这个小国家在欧洲诸强轮番崛起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十字路口的角色——无论是字面意义上还是引申意义上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如果把英法德三国视为争霸欧陆的三个大国,荷兰则正好位于这些国家的当中。


如果把在三十年战争中表现突出的瑞典也算进去,则荷兰的地理枢纽地位就更加毋庸置疑了。在大国互相倾轧的夹缝中,荷兰可以有很多机会寻找自己的利益。




 第103张图片

荷兰版图最大的时期——也就是包括现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的大荷兰联合王国,正是在诸强的博弈中诞生的。英国为了制衡法国的再次崛起,尤其是从荷兰渡海攻击英国东南沿海,才力主让大荷兰地区的南北两部分合并。


假如英国能长期与低地国家结盟
就能有效阻止法德之前的整合
(即使是通过战争手段)


 第104张图片

另外,只要法德之间的隔着低地三国,交火线变短,穿插选择变少,便很难短时间内征服对方。这很符合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而对荷兰来说,这样的安排也让它有了强大的后台老板,成为了英国在欧洲的桥头堡。


曾经三家一统的年代
1815-1839
(显然是为了制衡拿破仑之后的法国)


 第105张图片

从军政牌局上看,国防薄弱的荷兰在事实上也并不需要维持一支强大的陆军。一旦欧陆战火燃起,互相杀伐的大国在明面上会禁止一切和敌国的贸易,但是对外汇和商业税的需求又会让它们忍不住偷偷和敌方保持有限的贸易。


在战争的僵局中,借道荷兰会是明智的选择。拿破仑战争中,拿破仑针对英国的贸易封锁之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俄国的阳奉阴违,另一方面就是荷兰作为中间人为英国提供了很多便利。


同样的,东边的德国一旦崛起,由于要借用荷兰的大西洋入海口,又不愿攻击荷兰,便只能讨好这个邻居。


即使拿破仑帝国控制了全部欧洲大陆
也难以杜绝诸国与英国的走私贸易
何况还有荷兰人做中间商


 第106张图片

但谈判桌上的长袖善舞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如果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荷兰人也有办法。


他们或许可以拆除阿姆斯特丹东南的堤坝,让泛滥的艾塞尔湖水淹没整片地区,给对手造成麻烦。在1672年的法荷战争中,这一招多少起到了作用,滞阻了法军的攻势。


荷兰人的这种自我阉割式的防御方法,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抗战期间的花园口决堤事件。但两者并不可同日而语。



1938年黄泛区示意图


 第107张图片

同样决堤放水,黄河丰沛的水量基本把华北和华东彻底用黄泛区隔绝开。日本机械化部队于是面对着穿越泽国或是沿长江沿岸密布的水网前进的两难选择。两种结局都为中国军队争取了时间。


黄泛区泥水中作战的国军官兵


 第108张图片

而荷兰靠低海拔导入的湖水覆盖面积相当有限,在工业化时代就已经基本丧失了实用价值。


纳粹德国对荷兰的入侵只用了七天,正是因为荷兰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防御策略的过时之处。


其实他们早就该意识到的,拿破仑入侵时期放水防御战就失败过一次——那时候是因为放进来的水被冻上了。



 第109张图片

以水为防的国家,还有威尼斯
点击下图即可打开


 第110张图片 进入现代,荷兰仍然处在几个地区大国的包围下,开始谋求中立。他们应用着开国时代祖先的智慧,试图用稳定的贸易利益牵制周围的国家,让自己的安全性建立在某种网络关系上。


正因如此,荷兰是欧盟、欧元区、申根区、北约这所有四个重要同盟的创建者之一。


但是近年来
荷兰国内也有退出欧盟的呼声
也许和英国的榜样大有关系


 第111张图片

身居网络中心的荷兰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担心。由于德国和法国两个大佬在欧盟的话语权太重,联盟政策很有可能对荷兰不利。


为了制衡两个庞然大物的权威,荷兰需要在新时期做出新的平衡外交:即联系尽可能多的中小体量国家,在欧盟中对德法两国产生阻击效果。


能加入讨论的小国家越多,被大国支配的恐惧也就越小。


 第112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异渡宇 发表于 2020-11-26 08:40:14 | 只看该作者
 
请看这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4904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哇噻大晴天 发表于 2020-11-26 08:40:21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可以以一己之力,干翻英法联军。
当初看到这一历史,很有些震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wangcong1211 发表于 2020-11-26 08:41:03 | 只看该作者
 
号称海上马车夫,并且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银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wallrance 发表于 2020-11-26 08:41:27 | 只看该作者
 
荷兰崛起的奇迹除了有独特的荷兰因素外,亦受到 16 世纪后期开始的时代精神的影响。以下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关荷兰的历史分析。
「海上乞丐」——荷兰崛起
在赫拉夫鸣放礼炮致意的时候,他的同胞已经几乎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了或正处于巅峰状态——例如为了宜居而兴建水利工程,为了赢得政治独立而花费极长时间成功对抗了当时最大的帝国,繁荣的贸易、商业和银行业,覆盖各大洋的海运,伦勃朗在黄金时代登峰造极的艺术作品——几乎在所有方面均有建树,唯有其政府是个例外。他们满足于一种软弱无力的政治制度,即便是太平洋上的某个原始小岛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制度。因为这些或正面或负面的特点,荷兰人是当时欧洲最有意思的民族,尽管当时的人很少会这样说。也许只有一个美国人是例外,那就是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一位驻荷兰公使。1780 年,在到达荷兰后不久,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我现在所在的国家是世界上最为奇妙的……我才来到这里三四个星期,但我……已经对荷兰非常喜爱了。这是个独特的国度。它无与伦比。到处都是工业的影响和艺术的杰作……这个民族不为人所知,连邻居也不了解它。荷兰语是唯有他们自己才使用的语言。因此,他们不与任何人交谈,别人也不与他们交谈。英国是个了不起的民族,但他们瞧不起荷兰人,因为荷兰是个小民族。法国是个更大的民族,因此他们也瞧不起荷兰人,因为荷兰与他们相比更小。但是我很怀疑,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看的话,欧洲是否还有别的民族像荷兰这样值得尊敬。」由于荷兰在贸易上异军突起,欧洲人心怀嫉妒,未能欣赏荷兰人的优点。
荷兰成了欧洲造船业的中心,荷兰人在长期与水抗衡的过程中又增添了一个本领。在史前时期,欧洲被来自东方的日耳曼人所占据,其中一个叫巴达维亚(Batavi)的部落——后来被荷兰人视为自己的祖先,为了寻求一块可以安居的地方,一直向前推进,直至来到海边无法再走为止。这里是欧洲的边缘,受到海浪的冲刷和浸泡,然而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生活在这里。这里湿润潮湿,生计艰难,没有别的民族会跟他们争夺这个地方。他们把土丘作为建造房屋的基础,这样可以让房子高出水面,他们建造坡道供家畜进出之用,建造海堤阻拦海水,通过实践和试验学会了使用风车,不断把积水从溪流、泉眼和沼泽中汲取出来,使自己的脚下有了干燥的土地。不久,他们学会了从湖底和沼泽地上排水造地,这些被称为圩田(polders)的地方可供农业和居住之用。通过把抽出的水导入沟渠,他们又开凿出了可供运输的运河。维护这个排水体系需要持续维护和更新;这项工作从来没有停止,也永远不会完结。通过人力和工程上的惊人壮举,这个民族成功地为自己创造了可以居住的土地,用人类的手完成了这之前只有上帝才能完成的事。他们成就了可以与《创世记》相媲美的伟业,也就对人和自然之力毫无畏惧了,浑身充盈着事在必成的信念。这个民族人数不多,居住在一块不踏实的土地上,但他们竟然敢于反抗当时最大的帝国西班牙的统治,在从 1568 年到 1648 年长达 80 年的抵抗中不屈不挠。与美洲殖民地的对手英国远在 3000 英里之外且远隔重洋不同,荷兰的敌人就在同一大陆,从巴塞罗那到安特卫普的陆上距离不过约 900 英里。最终赢得独立之后,仅仅经过了一代人的自治,荷兰已经成为欧洲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依托从印度洋延伸到哈德孙河的庞大海洋帝国,把自己改造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