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移民]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复制链接]
61049 2
eaglezgh888 发表于 2020-12-10 10:48:1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在北京,我们是一个中产家庭,

有着高收入和可观的资产,过着小资的生活,但是当孩子开始上四年级之后,我们夫妻俩开始焦虑了。

在国内的时候,我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做项目经理,对儿子一直奉行着“快乐式教育”。

直到儿子上了小学四年级,一位同学妈妈把我拉进了一个家长群,这才让我有了“挫败感”。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1张图片


进群的时候,家长们就在热烈的探讨一个问题,“如何冲进海淀六小强”,我当时就一脸迷惑,这“六小强”是什么?

私下问了拉我进群的妈妈才知道指的是海淀区最牛的6所公立学校。

同学妈妈当时还很诧异的反问我怎么会对此不了解,被她这么一问我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之后查资料,我被“海淀六小强”震惊了。

全北京一半以上的清北录取名额都在我们海淀区,而90%以上的名额都来源于这六所学校。这也就是那些家长想方设法想让自己的孩子冲进这这些学校的原因。

而想要被这些学校录取,可以说是要比中500万彩票还要难。今年北京市中考的满分分数是580分,而六小强的录取分数线是560分。当然成绩只是录取的最低标准,德智体美样样“出彩”才行,至于“出彩”到什么程度大家也可想而知。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2张图片


之后我了解到,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开始“未雨绸缪”,从孩子3岁开始就进行中英教学,乐理、画画、奥数各种培训班无一落下,考证书、拿奖项,一个孩子幼升小的时候,可能就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这些孩子成为“牛娃”离不开父母的付出,儿子班里就有10几位全职妈妈,包括自己的同事也有为了孩子的学业离职回家的。

在了解了更多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真的担起了作为人母的责任吗?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3张图片


作为一个母亲,我对孩子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朴实、幸福、健康的成长,对孩子快乐式教育就是错的吗?

我对孩子的【快乐式教育】不等于【放纵式教育】,学习方面也并非完全不重视、不要求,但是并没有达到让孩子小学阶段就掌握初中知识的程度。

儿子也有去读兴趣班,但并非是被我“送去的”。儿子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自己自己照着动画片里的人物涂鸦,所以在上一年级之后,我就问他要不要在休息的时间专门和其他的小朋友去学习画画,他很开心的同意了,之后便一直热爱学习到现在。

课外阅读这种事情也是有的,但并不是我强行把读物塞给他阅读,他感兴趣的图书我就会买给他。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4张图片


在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我的挫败感没有了。在我看来,教育应该是培养,不是控制。

与其让孩子放弃童年强制性灌输基础知识,不如进行适当的引导,激发孩子的自我学习意识。

强行的让孩子去学习一些东西,他在痛苦的坚持下去之后,也未必一定会拥有一个自己向往的美好未来。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并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遭受我所经历过的“痛苦”的一切。对我来说,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不需要他一定能上重点学校,但是要有所追求,这样就算他没有多高的学历,以后的人生也不会太差,总能为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总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5张图片


在我的教育观念当中,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我契合。

在儿子上五年级那一年的国庆节假期,我带儿子去了美国,期间带他参观了不少当地的学校,了解了西方的教育模式之后,儿子对此也十分喜爱。

回去之后,我们一家便做出了移民美国的决定。

登陆美国的这几年时间,我们一家已经越来越适应了。儿子在这边的公立学校上学,没有什么困难,这边每天是早上9点上学,下午3点钟放学,家庭作业在一个小时之内也可以完成,考试也不讲排名。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6张图片


在美国,是没有我们国内所说的班干部的,也不会去评选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所以小孩子做的很多事情是没有功利性的。

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但是活动都是不讲排名和奖项的,就是鼓励学生重在参与。

我记得儿子学校组织过让每个学生自己写故事,然后在学校里,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每个学生的故事印出来,配插图,做成一本书。

书做出来像模像样,是硬壳的,还有封面的那种。学生们的书“出版”以后,学校把这些书放到图书馆进行展出,通知家长在某一个晚上可以去参观,算是学校的一个活动。

在图书馆里家长们可以到看自己孩子的作品,也可以翻看看其他孩子的作品。这样的活动,既不评奖,也不排名,更没有什么奖励,但是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美国学校的重点在于培养能力、人格和性格,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只是些基础知识。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7张图片


知识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会,但很多其他的技能的获得是有关键期的,错过这个关键期,孩子今后会在社交、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然,在美国上学的孩子也是辛苦的,但并不是“痛苦”的。正因为对他们兴趣的培养,才让他们乐于去学习。

和国内那些为了孩子教育而牺牲家庭生活的父母相比,我觉得我自己同样是优秀的父母,为了孩子教育移民美国同样是正确的决定,并没有挫败感形成。

最后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童年,也能在未来收获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快乐。


移民故事|我们夫妻年入百万,资产千万,却对孩子教育深有挫败感 第8张图片



上一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在2021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工作培训会作经验交流发言
下一篇:如何看待澳大利亚驻印大使称「只有印度的疫苗产能可以满足每个国家人民的需要」?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落叶萧条 发表于 2020-12-10 10:48:5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赞同你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锋子” 发表于 2020-12-10 10:49:1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这种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