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刑法修正案通过:严惩欺诈发行和信披造假等罪

[复制链接]
49040 0
@Xizi_Hn5OURoj 发表于 2020-12-28 05:19:4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刑法修正案修改内容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等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


文丨《财经》 记者 郭楠 张欣培
编辑丨陆玲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正在沿着“零容忍”的方向不断迈进。


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和《证券法》修改相衔接,修正案修改内容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等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并强化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压实保荐人等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等。


证监会表示,本次刑法修改,表明了国家“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犯罪的坚定决心,对于切实提高证券违法成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推进注册制改革、保障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同时,下一步将以认真贯彻落实修正案为契机,推动加快修改完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


“只有重典治乱、猛药除疴,才能推动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财经》记者表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此次修订后的刑法,加上新《证券法》的民事诉讼,如果再落实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对违法行为产生巨大的威慑力会更大,会杜绝违法的侥幸心理和犯罪活动,也期待刑法的修订发挥更大的作用。



刑罚力度大幅提高



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证券期货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亟需修改完善刑法有关证券期货犯罪的规定。本次刑法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等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


对于欺诈发行,修正案将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并将对个人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对单位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提高至20%-1倍。


对于信息披露造假,修正案将相关责任人员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罚金数额由2万元-20万元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20万元的上限限制。


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修正案明确将保荐人作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犯罪主体,适用该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人员在证券发行、重大资产交易活动中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明确适用更高一档的刑期,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这意味着保荐机构及个人的风险大幅提高了,机构和个人都会更加谨慎执业,有利于机构提高执业水平。”


为了与《证券法》修订保持有效衔接,一方面,将存托凭证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纳入欺诈发行犯罪的规制范围,为将来打击欺诈发行存托凭证和其他证券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借鉴新证券法规定,针对市场中出现的新的操纵情形,进一步明确对“幌骗交易操纵”、“蛊惑交易操纵”、“抢帽子操纵”等新型操纵市场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往往在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案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修正案强化了对这类主体的责任追究,明确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以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等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



“零容忍”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其中一大亮点为显著提高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而业内讨论认为,仅靠《证券法》打击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并不够,必须要与刑法联动。


“新《证券法》已经落地实施,但是新《证券法》明确规定的是行政处罚的标准,对于刑事追责,尤其量刑定罪方面,需要刑事法的具体规定。这次刑法是对新证券法的配套修订,非常重要。这样刑法就可以和新证券法的行政处罚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形成巨大的威慑力。”董登新向《财经》记者表示。


刘俊海认为,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法律有“4颗牙”,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信用责任。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是没有民事责任,也不能说没有行政责任,也没有失信追究的信用责任,这些法律责任和而不同,互相并不排斥,而是同频共振,无缝对接。


“刑法修正案对于进一步完善我们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投资权益保护,构建投资者友好型社会,对于实现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信用责任之间的同频共振,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刘俊海表示。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曾指出,对财务造假、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行为“零容忍”将是资本市场“强基固本”的良药,同时监管方把对中介机构的“零容忍”也提到了显著高度,这抓住了当前一些市场乱象的病根。在“零容忍”的严监管环境下,市场各参与主体都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守好自己的底线,资本市场的生态将会不断净化,并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机制。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