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复制链接]
51028 11
flyingitsfz 发表于 2021-1-5 02:35:2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小七妈咪


早晨刚走出单元楼,就看见邻居家小男孩蹲在雪中哭,手套、小铲撇在一旁,明显破坏了美美的雪景。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1张图片


本想上前关心一下,这时邻居大姐推门出来,没好气地说:“再哭再哭,我真把你丢这儿了!”

小男孩边哭边慢慢站起来,伸手想抓住妈妈的手。但妈妈并没有意会到孩子的举动,提着棉服领子把他揪起来,啪的一掌拍在男孩后背。

可能是被惊到了,小男孩立马认怂停住了哭声,拍拍身上的雪,几乎哀求道:“我不堆雪人了,我想要吃草莓。”

大姐瞪了孩子一眼:“不听话,吃什么草莓?”男孩不依不饶,“我就想吃嘛,你给我买!”

拗不过孩子,大姐无奈喊道:“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小男孩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拽着她的衣角跟在后面往家走,生怕再被丢在这里。

看到孩子的可怜样儿,心一阵刺痛。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2张图片


相信很多人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对话,甚至也在管不住孩子气急败坏的时候说句:“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或者“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等等。

这种让孩子乖乖就范的筹码是很多父母百用不厌的“金科玉律”。但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种绝望比得过“爸妈不要我了”。

可能就是这么一句无意间脱口而出的玩笑话,却被孩子放在心上,成了最深的“毒药”。

养育孩子不是训练,三流的父母靠要挟,二流的父母谈条件,只有一流的父母才读懂孩子。
要挟,是摧毁孩子最简单的方式

看综艺节目《超级育儿师》时,对3岁的嘉嘉印象深刻。

这个小姑娘有挑食的毛病,经常吃两口就不愿意吃了。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3张图片


这时外婆会不由分说地拿来衣架子,一边威胁嘉嘉:“你不吃要嘴巴干嘛,敲掉两个牙齿”,一边拿着衣架不停地敲打她的手、嘴。

被吓唬到的嘉嘉瞬间被吓哭,任由外婆将饭塞进自己的嘴里。

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妈妈还会恐吓她:“是要打,还是要拿针来扎?”

在这种武力的要挟下,吃饭成了嘉嘉的“噩梦”,没有一次不是在哭闹和被强迫听话中度过的。

知乎上有个问答:“那些长期被父母逼迫听话的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

“他们性格懦弱,说话和做事总是唯唯诺诺、循规蹈矩,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甚至有点自卑,缺少魄力和勇气。”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4张图片


吓唬式教育,容易引起孩子与生俱来地被遗弃感,内心留下一道伤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愈。

前段时间,有位爸爸让孩子写完作业后将书本收拾一下,结果孩子当做没听见,依旧我行我素。

爸爸顿时火冒三丈,直接当面把孩子的书撕了。

表面上看,爸爸的目的达到了:孩子在这件事后会收拾书。但实际上会怎么想、怎样做呢?

他可能会通过别的方式报复回来,亦或者会在心里埋下怨恨的种子。

成就一个孩子很难,但摧毁一个孩子却很容易。吓唬就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方式。
谈条件,会抹杀孩子的成长动机

在孩子顽皮时,除了要挟、恐吓,很多父母会不自觉地跟孩子进行“带条件的谈判”:停止着完成眼前的事情,就可以获得奖励或者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

说得直白点,就是谈条件。

刚上小学的侄子谈条件的技能可谓无比熟练,不管嫂子让他干什么,都要讨价还价一番。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5张图片


让他吃饭,喊两遍假装听不到,再催就讲价:“我现在去吃饭,一会就多玩一会游戏”。这时嫂子一般会先答应他,把饭吃了再说。

让他写作业,磨磨蹭蹭,直到熬到晚上八点多钟才说:“我写完作业要一根冰激凌”。为了早点签上“作业已完成”,嫂子只得应承下。

让他洗澡,东看看西瞧瞧,非得挨到水快凉了才罢休,“洗完澡,我要多看半小时手机”。在嫂子看来,只要能洗就好,不管他提什么条件了。

每天跟侄子在这种“拉锯战”中相处,心累的嫂子渐渐没了耐心,索性随孩子的意。

有天,侄子放学回家气急败坏地数落嫂子不提醒作业没做完,害他被老师批评。嫂子理直气壮地反问道:“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我谈什么条件?”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6张图片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德西效应”,说的是过多的奖励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通过谈条件来哄娃的方式,或许可以见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模糊了孩子的是非观,抹杀了他们的内在成长动机。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孩子学会了看脸看脾气决定行为,拥有了跟父母叫板的权利,以为通过条件的交换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所有目的。
沟通,让家长和孩子回归心平气和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教育孩子,要和善和坚定并行。‘和善’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坚定’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对待孩子要收起拳头、控制舌头、审视行动。
1.先立规矩


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到了吃饭时间,儿子小鱼儿一心想玩,还要求妈妈现在、立刻、马上把新玩具组装成“机器人”。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7张图片


妈妈胡可拒绝了儿子的请求,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不立好规矩,大了也很难养成好的习惯。

规矩要事先讲明、说清,要基于孩子的年龄,允许在规矩内有完全的自由,当然也要有不遵守规矩后应当承担的后果。

2.划清底线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讲过一个例子:

一对5岁和7岁的兄弟俩,在面对妈妈时,经常胡闹、怒吼,弄得妈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面对爸爸时,则会显得中规中矩,从不提要求。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8张图片


因为孩子们很清楚,妈妈容易对他们让步,而爸爸却是言出必行。

没有底线的放纵和没有弹性的规则,都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

要给孩子划出一些界限,告诉他们哪些可以商量,哪些必须执行,让孩子在底线范围内做事。

对于没有商量余地的事,一定要坚守底线,破了底线就要有所惩罚。

惩罚不是靠棍棒,有时一个失望的眼神、一段时间的严肃或沉默,都能让孩子产生自责的感受。

3.懂得沟通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书中有个故事:

3岁的女儿因为妈妈顾着招待突然来访的客人,没时间和自己玩,就生气地在沙发上乱画。

被发现后,女儿拿着画笔说:“我不太清楚。”

妈妈明确告诉女儿自己很生气、很失望,因为孩子选择了撒谎。

“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耍无赖,要挟和谈条件是最下策的做法 第9张图片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理解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清理了沙发上的痕迹,并告诉她诚实的重要性,最后才和女儿讨论今天的情绪和行为。

孩子无理取闹时,说“你现在很难受,我们一起来面对”的效果,远远大于任何的责骂。

沟通,让孩子和父母有着更坚固的感情联结。

演员霍思燕谈到儿子的教育时说:

“我真的不想强迫他去做什么事情,小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他的成长还达不到这个阶段的话,我愿意放弃,然后慢慢来。”

每个孩子都是拥有花期的种子,和他相处的每一天、陪伴他的每一分钟都无比珍贵。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放慢脚步,静等花开。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13553241411 发表于 2021-1-5 02:36: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我女儿不吃这一套咋办,我女儿就是打也不怕,骂也不怕,讲道理,更是承认错误很快,完了还继续犯,我不知道咋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1285 发表于 2021-1-5 02:36:33 | 只看该作者
 
这应该是没养过孩子的人写出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寄养男宠 发表于 2021-1-5 02:36:46 | 只看该作者
 
有孩子真的是天使满分宝宝,好好讲道理,抱抱就听话了,把耍无赖(至少我朋友圈里面就有这样的宝宝)。。。但是我的两个孩子都不是,尝试抱抱,慢慢讲道理半个小时都嚎叫个不停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在嚎叫,另外一个看你没有哄她,吃醋了,又开始嚎了,双面夹击,大人都崩溃了。。。当然,现在也立下规矩了, 在几次棍棒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苦无边学无涯 发表于 2021-1-5 02:37:38 | 只看该作者
 
理论吧,做起来挺难的,至少在我家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左伊左伊 发表于 2021-1-5 02:38:28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觉得一点也不实用呢?你跟她讲完规矩,说明完情况后,她会追着问你,为什么呢?为什么不可以,然后你就一遍一遍的解释,她一遍一遍的追问,感觉挺无奈的,你能理解孩子,但孩子不一定能听进去你的劝告[抠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探长@ 发表于 2021-1-5 02:39:03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两岁,相对来说会比较听话,讲道理会听,比如晚上很晚了还想要跟爸爸玩,告诉他说爸爸很累想睡觉,你很想睡觉的时候不给你睡,是不是很难受?他就会自己躺着自己玩,打疫苗我会告诉他今天要打疫苗,会有一点点痛,但是必须要打,这样你不会生那么容易生病,痛可以哭出来,但是手不可以挣扎,他打针也是一边哭一边乖乖伸手,从来不会跟他说再哭就不要你了,这个话真的很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连生商贸 发表于 2021-1-5 02:39:23 | 只看该作者
 
这话说的,肯定无效啊,从来没想过这么说,纯属懒胚子没耐心,否则方法多得很,更别说打,因为孩子哭不是在闹就是有需求,我也不主张骗不主张诱,这些都是短期有效,长期在埋雷,家庭育儿就得实打实的做榜样,家庭氛围顺遂,伦理有序,就行了,自然会顺理成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New筱筱超 发表于 2021-1-5 02:39:44 | 只看该作者
 
你和一个成年人讲道理都未必有用,更何况一个三岁小孩!凡事走向极端都不行,事事讲道理未必讲得通,但是又不是时时靠要挟、恐吓、谈条件,只能是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每家的小孩都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施加合适的措施才有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逆风向上 发表于 2021-1-5 02:40:03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绝对没养过孩子,纸上谈兵有一套,但实践往往不好使。跟孩子讲道理讲规矩,没有暴力作为前提,谁听你的,会不会听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心平气和讲道理,你有一小时的耐心吗,你有长年累月的耐心吗?没有人能受得了,因此暴力有其存在的意思,国家都有暴力机构,家庭的暴力机构就是严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8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