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贵阳机场厕所洗手池布满化石,距今约 4 亿 3 千万年,这些化石价值如何?为什么会出现在机场?

[复制链接]
93829 19
text067 发表于 2021-4-30 00:07:0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陈尚斌主任出差时,在贵阳机场厕所发现洗手池台板上布满化石残骸,随手拍到朋友圈。经我同学、地层古生物专家钱迈平博士鉴定是4亿年多前的拟房壳贝化石:


上一篇:大部分学生表示想要出国留学,超过50%学生选择澳洲为留学目的地
下一篇:印度发生6.2级地震 西藏山南移民管理警察迅速开展边境震后排查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牛筋糕 发表于 2021-4-30 00:07:17 | 只看该作者
 
就事论事,先说价值——这并不如普通人想象中那么值钱,这东西在南方很常见,大批量被烧成石灰的有之,被做成地砖铺地的有之,直接被整块挖下来做菜园子墙壁的有之,当然,机场厕所洗手池这个是品相好一点的,所以被打磨了一下~
从5.4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直到2.6亿年前左右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中国华南地区都普遍处于海洋环境中。
 第1张图片 5.4亿年前左右的华南,浅蓝色为浅海环境   图/www.gplates.org
 第2张图片 4.9亿年前左右的华南   图/www.gplates.org
 第3张图片 3.9亿年前的华南  图/www.gplates.org
 第4张图片 2.7亿年前的华南  图/www.gplates.org
所以,从时间和环境上来看,在这个接近2亿年的漫长时光中,曾经生活在此的生物数量是及其庞大的,这让整个华南地区都具备了形成大量化石的条件。而包括鹦鹉螺、菊石、鸮头贝等在内的腹足动物、头足动物、双壳动物等,由于它们具有坚硬的钙质外骨骼,所以保存下来的概率就非常大。
 第5张图片 泥盆纪时期,鹦鹉螺、菊石、鸮头贝之类的外壳生物很繁盛,图中长得像是植物的是海百合,一种动物,我们在贵州也发现了巨量的海百合化石   图/ ocean.si.edu
由于海洋中钙质丰富,很容易形成碳酸钙沉淀下来,这种由碳酸钙形成的岩石被称为灰岩——生物们就被保存在灰岩中,很多地方的灰岩中,这些生物化石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直接被称为生物骨架灰岩。灰岩形成的地貌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华南地区基本上都是这种地貌。
 第6张图片 中国岩溶分布图  图/网络
 第7张图片 看到对面灰灰的山没有?那就是灰岩,南方的山区都是这种山
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广东这些地方,很多的山直接全部都是由灰岩构成,在以前人们不了解古生物的时候,大规模开山采石,制作石灰;当然在某些山区,比如湘西,生物化石的品相特别好,所以也出现了很多用这些生物化石制作的工艺品;到了现在,人们对古生物的认识上来了,那些品相好一点的,采石场也不会直接拿去烧了,而是会磨成地砖,好一点的地砖铺在室内,比如贵阳的机场,差一点的地砖铺在室外的石板路上——这样挣钱比石灰多。
 第8张图片 用于户外的地砖
 第9张图片 这堆乱石堆里面,随手一敲都会有化石,不是三叶虫就是菊石、角石
 第10张图片 简单的工艺品——镇纸
 第11张图片复杂的工艺品——砚台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708215399994449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kephi_zoey 发表于 2021-4-30 00:07:34 | 只看该作者
 
厕所里的化石,背后是一场远古风暴

价值没啥可说,说说死因。
你或许注意到它们异常散乱,均是一副破碎的样子,那是经受了风暴的摧残。
回到 4 亿多年前,黔北位于南纬 20° 左右,是一片温暖的浅海,同时也是海洋飓风多发区。
 第22张图片 ~4.3 亿年前的遵义(红点,粗略位置)
在正常的天气下,死去的海洋生物残骸会在波浪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下,会长期伴随着碳酸钙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可总有坏天气的时候,突如其来的风暴浪,会将浅海沉积物卷起,并重新搬向远处,甚至是海岸,沉积后,便形成风暴沉积物
而贵阳机场厕所里那片化石,就是风暴沉积物的一角。
当那场风暴来临时,无论是活着的贝类,亦或是早已死亡只剩空壳的贝类,都将被摧残:无数空壳被掀起相互碰撞、碎裂,活着的贝类一个接着一个死去,一个接一个变成碎裂的空壳。
终于,进入风暴衰减期,有意思的来了。
由于风暴把沉积物搅动得翻天覆地,因此会出现差异悬浮作用。当风暴减弱时,沉积物按粒级粗细先后依次沉积,最底部为粗碎屑沉积,向上趋于变细。于是乎,那堆厚重的贝壳碎片,伴随着其它粗粒沉积物,在海底形成密集的贝壳层,又称为“尸积群”
 第23张图片 风暴岩层序,由下至上,贝壳层过渡到细颗粒的泥岩
4 亿多年,一瞬而过。沧海桑田,昔日的密集贝壳层,已从海底抬升至地表,壮观的外表,吸引着当地的采石场将它们开采,打磨,随后运送到机场和商场。有的充当墙面,有的成为地面,甚至是厕所的洗手池板台。
2021年的某天,一位地质系教授邂逅了埋藏着“贝壳尸积群”的厕所,教授俯身观察,掏出放大镜,拍照,发布到朋友圈和微博。
就这样,4亿多年前的“贝壳尸积群”火了一把。
可人们只关注它值多少钱,根本不 care 它怎么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zhanghuip 发表于 2021-4-30 00:08:21 | 只看该作者
 
惊呆,贵阳机场厕所里全是古生物化石!

 第26张图片 这几天,贵阳的龙洞堡机场火了,而且是因为化石火了,因为机场的洗手间里藏着化石,而且已经有4.39亿年的历史啦。这么古老的化石是怎么跑到机场洗手间里的呢?
 第27张图片       最近,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主任陈尚斌途径贵阳龙洞堡机场,在洗手间的洗手台上发现了古生物的化石。陈尚斌随手拍了照片传上朋友圈,然后照片又转到微博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洗手台上到底是些什么化石呢?
 第28张图片  第29张图片 图注:贵阳机场洗手间里的化石,图片@Rainmonkey的世界
      经过中科院院士沈树忠的鉴定,判断贵阳机场洗手台上的化石属于石矸拟房壳贝(Paraconchidium shiqianensis),在分类上属于五房贝目(Pentamerida)之下的枝线贝科(Virgianidae),生存于距今4.39亿年前的早志留世时期,是当时非常常见的史前海洋生物。
 第30张图片 图注:石矸拟房壳贝,图片来自@Rainmonkey的世界
 第31张图片 图注:五房贝目的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包含着拟房壳贝化石的板材很可能来自距离机场不是很远的遵义正安,因为那里有许多采石场,采石场出产的板材恰恰就是以富含拟房壳贝化石而闻名,这种板材在石材市场上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那就是“海贝花”。位于内陆的贵州怎么会挖出富含海洋生物化石呢?
 第32张图片 图注:位于遵义的采石场,图片来自网络
 第33张图片 图注:被称为“海贝花”的板材,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我们回到距今4.39亿年前的志留纪时期,会发现根本看不出今天地球的样子,此时的华南地区位于一片浅海之下,生活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当时海洋生物死亡之后,残骸会沉积到海底,但是当时华南的浅海却经常遭遇强烈飓风。当飓风来袭,巨大的风暴浪就会将原本沉积于海底的遗骸卷起来,然后搬运到别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活着的拟房壳贝还是死了的拟房壳贝都会在狂暴的风暴和巨大的海浪中被撞成碎片,然后在飓风减弱后以大小重量的不同分层沉积到海底,形成密集的贝壳层,又被称为“尸积群”。
 第34张图片 图注:志留纪的地球,当时的华南是一片浅海,图片来自网络
 第35张图片 图注:志留纪的浅海生态系统一角,图片来自网络
      包含着“尸积群”的碳酸钙沉积形成被我们称为“灰岩”的岩石,之后经过亿万年陆地的抬升,灰岩露出海面成为今天华南地区很常见的喀斯特地貌。当人类开始开采灰岩后,就发现了岩石中的古生物化石。那些保存品相特别好的,例如湘西的角石等就会被加工成古生物化石工艺品出售;而保存品相比较好的,例如遵义正安的拟房壳贝化石,就会被打磨成装饰板材,贵阳机场中的板材很可能来自于这里;保存品相一般的,会被直接加工成地砖用于户外地面的铺设。。。
 第36张图片 图注:来自湘西的三叶角石化石,图片来自小盗龙
      大家现在知道了吧,贵阳机场洗手间里的化石台面原来是来自于距今4.39亿年前的早志留世时期,而且很可能是一场飓风甚至是一场海啸的遇难者。由于化石以破碎的状态保存,所以无法修复成价值较高的工艺品,只能够加工成普通板材出售,价格上也并不会比其他板材贵,是不是已经考虑买点用在家里啦?
古生物化石看似神秘,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你留意观察,很可能就会找到隐藏在身边的亿万年前古生物遗迹哦!

内容参考了@Rainmonkey的世界以及知乎问题回答中的 @博物致知沈梦溪 和 @090811mario
图片 / 网络(侵删)
文字 / 江氏小盗龙(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盗龙
 第37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慕宇钧天 发表于 2021-4-30 00:09: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教授估计没去过云浮。
我是设计师,也算小半个化石爱好者。对这个太熟悉了。
这是一种沉积岩。
大概14年还是15年的时候这个东西已经作为装饰用大理石在云浮和水头石材市场卖了。
当时大概800块一方,在石材里不算特别贵的价格。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是挺惊艳的。整版都是角石的化石。
 第50张图片 后来发现这种石材对我做的项目来说很难找到应用的地方,太花哨了,纹路比这个好看的石材多了去了。真想不到机场能用上这个东西。
其实很多沉积岩都会或多或少留下一点古生物的化石。毕竟以前海洋的面积太大了。
 第51张图片

 第52张图片 上面那两个是一个米黄石材,切面上正好有两只菊石类的化石。
开采量都挺大的,其实就是一个上古时期普普通通的一处海底沉积而成的。
一些页岩上能开出小的爬行类化石,就比较稀有。
 第53张图片 那个沧海侏罗有兴趣的甚至可以自己打电话给石材厂,说要拿个样板,一般出个邮费就给你一小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cocokang 发表于 2021-4-30 00:09:43 | 只看该作者
 
姑且不说鸮头贝的化石价值,我倒是亲眼见过恐龙足迹化石。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地面上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罗纪恐龙足迹,总数近300个,分布在150多个铺路石上,这些足迹化石对研究恐龙的演化和地球气候变化有重要价值。
科学家们还在避暑山庄发现了古鸟类韩国鸟足迹以及疑似的雷龙足迹。“1.5亿年前,这一带是名副其实的‘侏罗纪公园’。
 第58张图片 我是2021年初去承德找朋友玩儿,在小布达拉宫玩耍时候,意外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几乎走几步就有,很多人是没想到,一个以避暑山庄闻名的承德,居然曾经是恐龙的“老窝”,还有地标如图:
 第59张图片  第60张图片 承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恐龙足迹?
从出现在避暑山庄石板上的大量无脊椎动物遗迹来看,距今1.5亿年前的承德应该是一片较为平静的浅水湖畔,有着平坦的沙地。这也是各种小虫与恐龙能留下足迹的先决条件。
关于鸮头贝的价值如何,可以看下边这一段>>
 第61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金刚小肥羊 发表于 2021-4-30 00:10:13 | 只看该作者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人员到贵州出差,在贵阳机场上厕所时发现洗手池布满化石!具体贵阳机场厕所洗手池布满化石是怎么回事?到底贵阳机场厕所洗手池为什么布满化石?一起来了解。

贵阳机场厕所洗手池布满化石是怎么回事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陈尚斌主任出差时,在贵阳机场厕所发现洗手池台板上布满化石残骸,随手拍到朋友圈。经我同学、地层古生物专家钱迈平博士鉴定是3亿年前的鸮头贝化石:
Stringocephalus鸮头贝
描述:
壳大,近圆形,双凸,腹瓣凸度稍高。铰含线短弯,具三角双板,卵形肉茎孔位于三角板上部。壳面光滑。腹瓣内具高大中板。背中板短。腕环宽长。
产地层位:
中国广西武宣至象州一带,中泥盆统东岗岭组。
年龄:约3亿9千万年。
有地质学家戏称,贵阳机场男厕所有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潜质…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化石是由于地制裁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或其他生活活动的遗迹被沉积物埋藏之后,在沉积物的压实、固结成岩过程中,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
按化石保存特点不同,大致有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四种类型。其中研究得比较深入、意义比较的是实体化石。在实体化石中,生物遗体全部保存为化石的十分罕见,较常见的只保存了生物体的某一部分,如一颗牙齿、一块骨头、一枚贝壳或一片叶子等。
在化石石化过程中,生物硬体原来的成分可能部分或全部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所取代,或者其中稳定性较低的含氮、含氧物质经分解和升溜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了稳定性高的碳质部分,如植物的叶子化石通常是碳质和薄膜。
由于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需要苛刻的条件,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实际上只是当时生存物的非常少的一部分,这就是生物史记录的不完备性。
化石的形成条件: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
(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
(5)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唯冷独嗳月倾心 发表于 2021-4-30 00:10:23 | 只看该作者
 
看看,这就是火葬的好处,免得以后的后人把你的尸骨拿来装饰在厕所里。
化石价值肯定不高,不然也不会装饰在厕所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_一三五二四六 发表于 2021-4-30 00:10:54 | 只看该作者
 
 第66张图片不好意思,我办公室的一块石头,还请专家鉴定一下,十年前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泪雨梦断肠 发表于 2021-4-30 00: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老家也以盛产“燕子石”小小闻名。
我去出燕子石的地区看过,露出地面不到10米高的一个断层上,层层叠叠上百个石板层,随便掉下来的碎片上都有一些三叶虫或者同期古生物支离破碎的化石——因为但凡还有全须全尾的虫子,早就被人捡走了。
以前没人管的时候,随便带根钢钎都可以刨下来大批的石板,加工成各类造型卖钱,现在不让大规模采集了,造假的比真的多。
所谓观赏价值,无非就是每个人对这件东西的定义。至于研究价值,估计已经几乎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6 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