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如何看待日本药企小林化工造假达 40 年,被勒令停业整顿 116 天?

[复制链接]
90976 0
若小柒1 发表于 2021-5-12 17:01:3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日媒报道,日本制药企业小林化工株式会社,因生产的一款口服药混入过量催眠成分致多人健康受损,9日被其所在地福井县政府勒令停业整顿。


上一篇:日本科技那么发达,为啥没法像中国一样造出好手机?
下一篇:驻日美军“鱼鹰”飞行时枪口指向居民区,日本民众怒骂:向我们灌输恐惧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沙发
ben=happy 发表于 2021-5-12 17:02:15 | 只看该作者
 
特采,格付。
这俩词,但凡在日企待过的同志们都知道啥意思。
原来的目的是,把不影响关键性能的微小不良(如很难发现的外观)品判定为合格,减少不必要的报废。比如大西瓜皮上,有个芝麻粒的疤。
判定人员也是经过专门培训,综合能力强水平高的人。
后来,特采(格付)就成了不良品流出的大窟窿。


日企一般都有持续降低成本的KPI ,年年都降。
他们认为,改善是无穷尽的,永远有改善空间。
但是他们忘了,他们的改善能力是有穷尽的,或者说阶段性有枯竭的时候。
于是改善来改善去,想不出辙来了,就开始胡说八道,胡搞瞎搞。
比如,某知名公司2010年提出到2020年,成本减半的目标。
而主导这个改善的研发部门直接祭出大招:材料重量减半。
我去,丫算数可真好,落地能力可真强,硬生生要把材料重量减半。
我亲眼目睹了减了一半重量的材料,在送料架上软塌塌的,失去了从前的坚挺,根本无法组装!
就这,研发总部强硬指示工厂,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
咋解决?
总经理下令,往上加重量呗,还不能说实话。
研发总部那帮孙子看了样品,装看不到,就按减半的重量算成本。
把工厂这帮逼得从别的地方去补窟窿了。
比如,特采(格付)。
谁敢判定不合格,导致报废增加,成本升高,干死谁。
只许报喜,不许报忧。
谁敢报忧,把谁弄走。
时间久了,那些严密的制度就成了摆设……
数道防线,一击即溃。
逼良为娼的“改善”。
有个词叫量力而行,有个词叫人力有穷尽。
总装B,久了,就成了S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感情久了是啥情 发表于 2021-5-12 17:02:28 | 只看该作者
 
留学签证的时候在在银座宝格丽饭店刷了11个月的锅。对,你没看错,就是刷锅,刷碗有另外的人负责。西餐厅每天要用很多不同的锅,多到必须雇一个人来专门负责刷锅。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的是那些锅好难刷,因为煮意大利面的时候很多放了奶酪,日本叫チーズ,冷却后粘在锅壁上,用钢丝刷➕热水刷好几遍都下不去。我个人认为宝格丽餐厅比较恶俗,就是那种对菜肴是否可口不太关心,而专注于菜品的外在精美度,以及提供顶层露天餐厅供人装逼等等不务正业。
 第1张图片 西餐摆盘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宝格丽餐厅一般都是套餐,大概14000~20000日元大概人民币800~1200一位,从餐前的开胃菜开始到最后的甜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吧,厨师们都是很忙的,菜品不仅要按顺序上,而且要考虑到客人的用餐速度,客人们肯定不可能一起来,所以有的厨师在做意面,有的在做沙拉有的在做牛排,总之大家都忙着做菜上菜,照顾着不同客人的速度。
 第2张图片 高潮来了。


 第3张图片

我说过这个洋食特讲究摆盘,那么大个盘子中央要把那么点食材摆设的很精致有美感有艺术感,必须用夹子(也可以叫镊子)一点点摆,但是每次一夹一下,那个夹子上不可避免的会沾上汤汁,如果继续使用可能会把别的食材给污染掉。这个时候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在抹布上蹭干净,继续操作~~
然而,忙的时候意大利厨师长就啥也不顾了,直接用嘴舔干净夹子,然后下面仨日本副厨师长也有样学样!


然后~


终于有一天


 第4张图片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都走了两年了!看了看新闻,大意说出事之前有俩厨师已经有腹泻症状了!可不是吗,脑补一下日本客人看到精美的菜肴,一边露出赞许的笑容,一边说斯锅易,他尼玛肯定想不到那上面沾着口水。


最后再上一副图。


 第5张图片

同在日本东京的小伙伴们眼熟嘛?没错它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路易斯威登。


最后补充一点:上面菜品用的盘子都是纯正德国制作,一个少则几千日元多则上万日元,我们刷一天有时候不如一个盘子值钱。涮碗时不小心弄碎一个心里一万个我艹~


还有食中毒之后的处理结果!其实就停业了三天,然后一切照旧!这要是是个小店估计早被整死了。
 第6张图片 2016事发,17年还在诉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Xizi_47vBZtDs 发表于 2021-5-12 17:02:35 | 只看该作者
 
高田安全气囊,篡改测试数据
三菱、铃木,篡改油耗数据
日产汽车,篡改质检数据
神户钢铁,篡改材料数据
东丽轮胎,篡改材料数据
日本最近5年至少有8起造假事件,而且集中在汽车、钢铁等核心产业上,这次小林化工是第一次在制药产业上有发生造假事件。
日本制造的名声已经远远不如15-20年前那样“匠人精神”了,或者说他们自己认为的“废宅”一代,已经没有了当年父辈祖辈辛勤奋斗创造增长的心态了。
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追求增长的时候,一定追求真实的增长,否则现在涨的有多快、未来摔得有多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Minors 发表于 2021-5-12 17:03:20 | 只看该作者
 
库存管理没有用计算机,全人工。
这点太真实了。


有人说年轻一代放弃了昭和人的工匠精神,正好说反了。
实际的情况是,你向上级报告,为了减少生产管理中的失误,需要引进计算机库存管理甚至自动化生产管理,昭和老头会这样教训你:
“我在这行干了50年,从来没用过电脑,把产品做到的世界第一,你们这些年轻人离了电脑就做不出东西?你们就是懒!”
昭和时代,部长听说美国有了新技术,社长马上买机票带着部长去美国买技术谈合作,世界第一就是这么来的。到了平成时代,当年的孙子成了爷爷,完全忘记自己年轻时是怎么做事的了。


 第13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来天涯看谁 发表于 2021-5-12 17:03:34 | 只看该作者
 
造假多年,厚劳省直到有人举报后专门检查才发现,例行抽检没发现。就怕小林化工的高管很多本身就是原来厚生系统里面出去“天下り”的人。
不过,造假40年都没有被发现,却能这么快就被查出来,要么是把某些人送西冰库了,要么就是造假过程做到了可追溯,这也许算是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一种体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罗文婷 发表于 2021-5-12 17:03:40 | 只看该作者
 
虚假的工匠精神:严谨苛刻、一丝不苟、煮饭仙人、盘子刷八遍、马桶的水可以喝。
真正的工匠精神:改标准、改数据、神户钢铁造假、日产汽车造假、小林化工40年造假、福岛排放核废水污染全世界。
40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不折不挠地造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大和民族伟大而平凡的民族性,需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你看起来只是40年造假,背后那是2000年日本人的“民族魂”,造假这种天赋,深深刻在大和民族的血液里。
日本人从不给别人添麻烦,他们本身就是麻烦。
往口服液里添加催眠成分,干了40年,这得害多少人啊!得鞠多少躬啊!
日本制造,恐怖如斯。
大家都以为到了2021年,就没有日吹了。
吹不了工业,就吹军事,吹不了军事,就吹民用科技,吹不了民用科技,就吹工匠精神,吹“祖上阔过”,还可以吹情怀、传统、制度、人性……
 第15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kljgvoig 发表于 2021-5-12 17:04:2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所谓工匠精神,说白了是当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大规模批量生产的产品充斥于市场内时,某些文人出于对资本文化反抗而赋予封建时代工匠手艺人某种神圣的光环。
毫无疑问的,这是一种颇为有趣的现象,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尽然是以对封建时代的现象作为对照?然而更有趣的是,这类现象却是相当普遍,绝不仅限于对生产产品而已。
象是对田园牧歌的怀念,其实就是对工业化污染的反思。对骑士精神的向往,其实就是对利己主义(资本异化后扭曲的人性)的反思。
不过最有趣的其实不只是上述这些,而是...
某些资本在敏锐察觉到人们的这类思维后,居然出于逐利的想法,开始吹捧起所谓的「匠人精神」。他们开始复杂化、神圣性、高规格的将手艺以一种远超其实际价值的方式展现,进而成功塑造出一种崇拜感,甚至更进一步让更多原本没这类思维的人也受到影响。
最后,不再只是某些资本出于逐利塑造这类「人设」,连国家本身都开始涉足这领域。他们已经不再是以逐利的角度去考虑了,他们是为了「文化影响力」,他们是为了塑造所谓的「软实力」。
其实软实力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力量,尤其是对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毕竟正所谓吃软不吃硬嘛,光凭经济军事政治,还不足以使人完全屈服。但以软实力呢?培养带路党公知简直轻而易举。
于是,某些国家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文化、艺术、饮食、流行文化上的力量,而日本的「匠人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
然而,
这类精神,实际上其实只是一种「人设」,跟我们所熟知的明星偶象,没有太大的区别。既然是被刻意设定的,它终究有破碎的一天。所以,当我们看到日本企业实际上的运作,就会清楚的发现,他们其实并不如某些人以为的具备所谓「匠人精神」。
正如上一次神户制钢的造假一般。
而到了神话破碎,人们从树立的光辉形象下发现布满灰尘的现实的那刹那,除了一群精神上的信徒以外,没有任何人会为这类精神哭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丿丨PoP灬越丨 发表于 2021-5-12 17:05:03 | 只看该作者
 
上一次吐槽日本医药相关,还是日本的止痛药,明明含有禁用成分「丙戊酰脲」,也只是因为用药量较大,而显得止痛效果好的「大力出奇迹」,却被很多人捧为神药。
女性痛经时,布洛芬,EVE,Naproxen,拜耳,哪个效果比较好并且副作用更小?一件事长达40年的坚持,工匠精神的体现
@三三健九 : 睡眠有助健康恢复
@Tim Tinker : 是给真菌下蒙汗药,细致入微,工匠精神
 第17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安和阖 发表于 2021-5-12 17:05:4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放心,日本之后大企业的丑闻,会越来越多的。原因无他,产学研一体化玩的太好了呗!
我和我老爹七年前就有过预言:日企将来肯定会大规模出事前,而且企业越大,事情越大!
当年某行业过度扩张,发展混乱,于是中国fgw决定在搞行业整合,要学习日本的产学研一体,我老爹作为技术专家被邀请过去开了几个会。开完会之后,我老爹和我吐槽,这会开的没意思,这行业 。因为开会制定政策的专家基本上就是出自几个大企业的,邀请的学者也多是和这些大企业有合作的学校教授,而上面的guanyuan也是这几个大企业出来的。也就是说,几个大企业基本上垄断了产学研,弄出来个三位一体。那么制定的政策呢,你们就可想而知了。
果不其然,此行业之后果然是群魔乱舞,异常精彩。经营不顺的大型国企靠着一堆政策吃了一堆经营状况好且技术更加先进的中型企业,亏损不但没降低,反而一步步的扩大,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里日益降低。本来遇见改革后行业造成污染会降低,结果污染不降反增。经过这么一波行业整合,有技术能盈利的中型企业基本上被整死了。活下来的大部分都是亏损的大企业。最近几年,这行业基本上就是国家的一个包袱,不过好在是个夕阳行业,对于国计民生影响不大。国家后来制定产业政策也是越来越小心,特别警惕大企业绑架行业的现象,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产学研一体,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看是行业兴奋剂,可以帮助行业快速发展。长期来看,这东西简直就是行业的毒药。大企业通过这种产学研一体的玩法,基本上就把行业未来的科研力量和产业政策牢牢的绑定在了自己身上。高校+企业+政策制定者绑定成一个坚固的利益同盟,这种玩法真的是对于垄断巨头太有利了,比美国的旋转门还可怕,美国的旋转门起码还做不到直接绑定官员和高校。
全世界产学研一体玩的最好的,就是日本,所以基本上日本的大企业在国内已经是肆意妄为了。药品造假,这么好查的事情,瞒几年是企业问题,瞒几十年可就不单单是企业问题了!东电那么大的事故,你看看东大的老爷们,有一个蹲监狱的吗?
所以说,大家放心,我们接着等待丑闻就好了~
目测大概能每年一个吧~
(说实话,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趋势在中国也开始增强了,没事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和饶毅教授对线的那位院士的旗下有几家公司,生产的药品是啥质量,只能说,触目惊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