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如何看待「日本日立问题产品或流入中国」?为什么以前常 ...

[复制链接]
25595 20
南校盼盼姐 发表于 2021-11-1 07:26:2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日企呆过10年,日本所谓的工匠精神,我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日本人很喜欢改善改善,有什么就改善一下,也很喜欢做什么报告之类的,出了问题,搞个现状分析,原因,问题点,然后对策实施,效果之类的。

这些在外行人眼里看起来,哇!好严谨!实际上真正做了之后就会知道,他们工匠的地方,力度全部用在找一个客观的原因,这样就不是自己的错了。

我换了好几家日企,这些是一直都在的。不管是什么,只要涉及到要确定责任区域的地方,日本人给出的答案一定是模糊的,要么就是看起来很明确实际上很模糊的,要么就是直接跑题。

日本的工匠精神,商业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宣传方式。就是提出一种概念,给品牌和产品提升附加值的讲故事手法,这是为了稳定或者提高市场份额,当一个产品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技术上的增值能力越来越小,接下来就是靠品牌文化,而日本也很愿意在此投钱。日本通过宣传工匠精神,可以忽悠那些国外的,不懂行的顾客,让顾客认为日本工匠精神天下第一。到了工业化时代,其实没啥工匠不工匠的,那是标准化的问题。

日本的工匠精神从来都不伪装,只不过他们连那些对品牌,产品,企业不利的行为都当做工匠精神了,你说他不工匠吧,改个报告加班到晚上十点,够工匠吗?他都这么努力去瞎掰了,这么费尽心思去瞎扯淡,这也是工匠精神啊。

如何看待「日本日立问题产品或流入中国」?为什么以前常 ... 第1张图片


上一篇:1990,日本经济崩盘真相
下一篇:日本人为什么把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看做是英勇行为?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lok333 发表于 2021-11-1 07:27:07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日企呆过10年,日本所谓的工匠精神,我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日本人很喜欢改善改善,有什么就改善一下,也很喜欢做什么报告之类的,出了问题,搞个现状分析,原因,问题点,然后对策实施,效果之类的。

这些在外行人眼里看起来,哇!好严谨!实际上真正做了之后就会知道,他们工匠的地方,力度全部用在找一个客观的原因,这样就不是自己的错了。

我换了好几家日企,这些是一直都在的。不管是什么,只要涉及到要确定责任区域的地方,日本人给出的答案一定是模糊的,要么就是看起来很明确实际上很模糊的,要么就是直接跑题。

日本的工匠精神,商业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宣传方式。就是提出一种概念,给品牌和产品提升附加值的讲故事手法,这是为了稳定或者提高市场份额,当一个产品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技术上的增值能力越来越小,接下来就是靠品牌文化,而日本也很愿意在此投钱。日本通过宣传工匠精神,可以忽悠那些国外的,不懂行的顾客,让顾客认为日本工匠精神天下第一。到了工业化时代,其实没啥工匠不工匠的,那是标准化的问题。

日本的工匠精神从来都不伪装,只不过他们连那些对品牌,产品,企业不利的行为都当做工匠精神了,你说他不工匠吧,改个报告加班到晚上十点,够工匠吗?他都这么努力去瞎掰了,这么费尽心思去瞎扯淡,这也是工匠精神啊。

 第3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bank333 发表于 2021-11-1 07:27:16 | 只看该作者
 
泻药,这题我会。
先说结论,工匠精神是伪装的,是完全的智商税。跟整个Cool Japan战略一样,是对内大力发展新时代文化创作(ACG、广告等),对外疯狂吹牛批的典中典。
日本国内是没什么人鼓吹所谓“工匠精神”的,顶多就是“百年老店”、“三代手艺”、“某歌星站台(还是昭和时代的那种)”,这种店就类似于你家楼下的家常菜、老北京铜锅涮、煎饼果子摊的大爷、配钥匙修自行车的爷爷。
无它,唯手熟尔。
中国之所以没有这么多所谓的工匠,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有计划的屠杀了日占区大部分的工匠,销毁了无数典籍,使许多家族产业和手艺直接失传。如果当年小男孩丢到东京,日本肯定是没今天这么多匠人的。
2.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际上虽然被围追堵截,但国内流行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手艺人家的后代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热情要远远高于继承自家衣钵,毕竟人们从“手艺人”升级为了“知识分子”或者至少是“工人农民”。

对国内只挨了两枚原子弹、又没实现阶级流通的日本来说,家族手艺人自古以来就是各干各的,然后——你在家里吃着火锅、唱着歌、做活做的好好的,突然政府里coolJapan那群人拿着相机就到你店里,什么都不买就到处乱拍,还有几个穿着燕尾服跟个人似的的大臣过来找你握手,你一脸懵圈送走了这批人。
第二天你就变成工匠了。
所以在日本国内人人都知道这是在吹,“工匠精神”就跟“今年过节不收礼”、“小时候我想做太空人”一样,是噱头、是广告,也就是傻老外觉得这里头有点什么门道。

我刚来日本的时候,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日本老年人,他们是从中日蜜月期成长起来的,比起年轻人要好说话很多,而爷爷奶奶们每次开口谈日本的这些情况,都会说同一句话。
“以前不是这样的。”
他们眼中,日本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是以前的日本工业,是钢铁、是电器(而不是什么“工匠精神”,日本人对这个概念是真的不感冒。)。以前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工业没有外流时,这些爷爷奶奶都是全世界各国跑业务的,中国和韩国尤其喜爱日本的家电,他们也满是自豪。
可惜时过境迁,以前全球各地跑业务的爷爷奶奶也只能以此在公园跟我这个外国人讲讲见闻。
“现在不行啦,日本制造一定有质量保障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倒是我们日本人早就离不开中国制造了,哈哈!”
“唉,还说呢,以前都说日本工业能对标美德,世界一流。现在政府那群人宣传的是什么?他们宣传日本自来水可以不用加热直接喝!”
“本来就是冷战时候从美国那里拿到的东西嘛,当时就多少能想到了吧。”
哝,这就是泡沫经济时代的老人的日常交谈。
既没有皇国复兴、也没有工匠精神。
有的只是老年人用智慧和经验,对以前那个撞上了大运站对了队的年代的精辟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_晚安吻 发表于 2021-11-1 07:27:51 | 只看该作者
 
#概率化#
对一种广为人知的国民总体特性,既不要过于神话,也不要过于逆反和无视。
这是一种成熟。
不要因为欧美这次防疫不力,就觉得欧美普通人的卫生意识、安全意识都是谣言。
也不要因为日本出了这么几件质量丑闻就认定日本的质量体系全都是伪造。
也不要因为欧美人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比较高,就认为ta们不可能犯任何严重错误。
也不要因为日本的产品质量闻名遐迩就认为日本不可能有假冒伪劣。
一切都有概率。
学会以概率而不是黑白分明的绝对化看法来评估事情,这种处世的方法固然复杂而不那么“痛快”,但是会让人情绪稳定,策略连贯,做事稳重。
这是区分小孩子和成年人的重要因素。
早点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jiongnet123 发表于 2021-11-1 07:28:2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灯塔精神,德国的下水道精神,西方的契约精神,日本的夏令营精神、英国的绅士精神、犹太人的教育、反抗、创新、坚贞不屈、居安思危……所有精神是伪装的吗?
只要 NGO、外务省、外交部、好莱坞持续输出,金主持续打钱就是真的。
反之就是美国——帝国余辉;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平成废宅;西方——匪帮;英国——搅屎棍子;德国——荣光不在、白左掌权的欧洲大国;犹太人——骗子、小偷、种族灭绝……
你说要带去民主、自由、人权、法制与和平,但有多少无耻假汝之名,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a1011 发表于 2021-11-1 07:28:45 | 只看该作者
 
让你们见识一下真正的日本工匠精神
一直在造假,从未被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YL向北 发表于 2021-11-1 07:29:04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这个世界的弱者会给强者披上一层美丽的外衣,然后变着花样地夸赞。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了他的真面目,变的不是他,是你看待“强者”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zhanghyong 发表于 2021-11-1 07:29:1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工匠精神】这个词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日本人本身并不这么用。

比如搜索日文Google「匠の精神」(工匠精神/匠人精神),有直接关联的搜索结果,无一例外也都和中国有关,后面都跟着诸如“中国报道”之类的描述,有些甚至就是中文媒体的日文版。

 第5张图片
至于日本本身使用着的近义词,则是「匠の技」(工匠/匠人技艺)或者「職人魂」(职人魂/精神)。但到了现在,这两个词汇也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产品名称”。通过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结果也大多都是产品介绍等相关网站,或者与之有关的平面设计等等。比如有叫“職人魂”的厨房用纸和清洁剂,以及叫“匠の技”的耳挖和指甲钳等等。

 第6张图片

 第7张图片
所以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工匠精神”本身,还是“匠人技艺”或者“职人精神”等这些近义词,在日本远谈不上什么“高大上”的干净,更不用说什么“神圣感”“崇高性”之类的感觉。即使有关,也大多都是集中在“服装”,“餐饮”以及“手工艺品”等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领域。和大规模机械化制造业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大部分外国人想象的那样密切。

 第8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fu1159794361 发表于 2021-11-1 07:29:26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位日漫爱好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是的,所谓日本的“工匠精神”就是吹出来的。
但我认为这不是日本普通人的错,这主要是日本宣传部门的错。日本普通工人就是想做东西,然后获得相应的报酬,你给的多我就做得多,做得好,给得少我就做得少,做得差,这是客观因素决定的,是人就要吃饭,没办法。所谓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妥协于市场的坚定追求,都是因为日本的宣传需要而拿着片面的例子吹出来的。
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这些:
《约会大作战》第三季
《海贼王》德雷斯罗萨篇后半部分,万国篇
《魔法禁书目录》第三季
《兽娘动物园》第二季
《某科学的一方通行》
《逆转裁判》动画
至于《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以及我的痛楚在你之上.jpg是崩坏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那见仁见智吧。
我还可以告诉你,现在发达的日本动漫产业就是靠着“粗制滥造”而发家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曾经的粗制滥造就没有今日的日本动漫,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就是大名鼎鼎的手冢治虫。当时日本经济和技术落后,动漫产业根本没办法和财大气粗的美国对抗,当时的手冢治虫为了省钱,做出的初代《铁臂阿童木》简直不忍直视(但是其在日本的收视率直接起飞),直到现在,你可以数数有多少日漫能和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白雪公主》相比。但也就是手冢治虫,为日漫打下了基础,尽管不乏宫崎骏这样的日本动画大师鄙夷手冢治虫的做法。但你很难说手冢治虫和宫崎骏谁对谁错,没有手冢,日漫产业根本起不来,而产业起来后也需要宫崎来推动精品化。但核心也都是一句话:拿多少钱,办多少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秋雨梧桐2011 发表于 2021-11-1 07:29:34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外宣概念,其实日本人也不知道啥是工匠精神
一般日本人说他们传承的技术和精神会说「日本の物作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6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