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复制链接]
83682 20
左界灵影 发表于 2021-11-12 17:19:1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单总结:根据个人查询比对计算,日本新病毒株依然是欧洲型D614G,但是发生了一点变异,和它最接近的是美国病毒株
——————文章大纲——————
本文较长,其行文大体上按照以下逻辑进行,大体上就像侦探小说一样看:
1,这个新闻是真的吗?——确认
2,有没有病毒株的信息?——有
3,发生了变异吗?——发生了
4,变异是什么样子?——属于欧洲型D614G(可以理解为归类)
5,和欧洲型那一支具体病毒株更接近?——美国病毒株
6,D614G为什么备受关注?——感染力更强。
———第一部分,新闻是否属实?———

由于假新闻流行,所以在开始,我们首先确认了新闻的来源。
我们在日本nhk上报到了这个内容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张图片
新闻上提到了这样一句话:
However, cluster infections started to occur across the country from mid-June onwards.
A genetic analysis of virus samples taken from these clusters found they were mutated versions of the European strAIn.
进一步到日本的官方去找[1]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2张图片
不过真的服气,多亏自己曾经学过日语,并一直不间断的从影音上获取日语知识,所以我找到了这个内容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SARS-CoV-2のゲノム分子疫学調査2 (2020/7/16現在)
その後、感染は一旦収束傾向を見せて、緊急事態宣言の解除及び段階的に様々な活動を再開する中で、6月から7月にかけて東京都を中心に再び新規感染者数が増加し、単純な検査陽性者数では緊急事態宣言下における時期を上回る報告が認められる。
也确认了6月份之后的爆发。从数据上也可以直接看到日本的确是新冠确诊人数出现了第二波暴增,而且超过了第一波。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3张图片
从感染群体上,日本此次感染呈现了明显的年轻化,30代以下感染群体占据了50%的比例。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4张图片
尽管目前尚未看到死亡率和重症率攀升,但是二者和确诊有时间差,所以还需要时间来确认。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5张图片
因此,本着对新冠病毒株研究的思路,去寻找此次日本病毒株序列。

———日本的新病毒株序列是什么?———

GISAID数据库是目前收集新冠病毒序列最全的数据库,因此打开GISAID数据库,去查找日本最新上传的序列,发现在2020年7月30日,日本上传了一条登录号是Accession ID:EPI_ISL_510545的新冠病毒序列。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6张图片
该病毒株命名为hCoV-19/Japan/Hu_KngFJ_23RD5/2020。
信息熵,是在6月份采集,7月30日上传,符合此次日本病毒株流行的时间线。上传机构为Takayuki Hishiki Kanagawa Prefectural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该病毒序列是否发生了变异?————

新闻上提到了病毒株发生变异,因此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该病毒株的序列信息。
相比于武汉上传的参考病毒序列,这条新序列多了24bp的插入(插入就是多了,说明基因发生了变化)。
Insertion of 24 nucleotides when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sequence.
当然,这很正常,病毒从武汉上传之后,就发生了许多变异,在全世界形成了数百个病毒株,那这条序列的变异如何?
该序列上有11个SNP,1个insertion,1个deletion
病毒属于欧洲型D614G
首先看SNP,果然发现了熟悉的D614G(QHD43416.1:p.614D>G)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7张图片
这些SNP注释包括13(synonymous_variant:3; intergenic_variant:2; missense_variant:7; upstream_gene_variant:1)
看来这次序列依然是欧洲型病毒株D614G(文末有解读),该病毒型在今年2月份-3月份首次出现,然后迅速占领全球,成为各国流行的病毒株。包括6月份发生在北京的第二波新冠疫情也是属于该病毒型。
不过,该序列和之前日本序列有差异,如下图所示,和5月14日上传的病毒序列相比,该病毒株呈现了明显的变异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8张图片
尤其是这次新序列多了一个indel,可能这个indel对病毒的传播性有了一些影响。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9张图片

—————最接近的病毒株是哪一个?——————
尽管是欧洲型D614G,但是欧洲型扩散到了全世界,所以要进一步看病毒株。
为了确定该病毒株相似度最高的序列,我去做了个blast(哈哈,生物学的人一定很熟悉这个),也就是和数据库中的其他病毒基因组进行比较[2]。
结果如下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0张图片
通过比对,我们发现数据库中有两条序列和此次日本流行的病毒株相似度最高,分别是MT276329 和MT276330(这个是编号)。
Score = 55166 bits (29873),  Identities = 29879/29882 (99%), Gaps = 0/29882 (0%)
所以看了一下这两条序列啥情况
MT276329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1张图片
该序列采样地为:United States / Florida
同属于D614G分支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2张图片
另一条序列也是如此,MT276330 ,采样地是美国的佛罗里达。
所以,该不会是美国毒株传过去的吧?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3张图片
所以当前日本可能要关注下这个病毒株到底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比D614G原病毒株还厉害?有没有新的特点。
所以,初步判断:日本新病毒株依然是欧洲型D614G,但是发生了变异,和它最接近的是美国病毒株。
当然,总体上,依然是科学防控最重要,中国已经交出了好的答卷,就看会不会抄了。
————D614G病毒型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谓D614G指新冠病毒氨基酸序列的第614位由原来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缩写为D)发生了变异,变成了甘氨酸(Glycine,缩写为G)。
那么,这个D614G很特殊吗?答案是的,因为这个变异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强传染性的变异。
我们首先看一下该病毒株在流行病学上的特征。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4张图片

(G614在全球的规模迅速扩大)

可以看到在2月之前的时候,全世界流行的病毒株主要是D614(橙色),但是从2月起,新的突变株G614(蓝色)开始快速增加,并且迅速成为了占世界主流的病毒株,这一情况在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以至于到了4月的时候,全球的主要流行病毒株一半以上是G614病毒株了。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5张图片
而G614之所以传染性这么强大,跟这个变异有很大关系。D614G发生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区域。也就是新冠病毒表面那些凸起的地方,也是新冠病毒命名中的“冠”的来源。这些凸起对于新冠病毒本身至关重要,它可以和我们细胞上的ACE2受体进行结合,使得我们的细胞将其当做正常物质而吞入,于是就发生了感染。因此,S蛋白对于新冠病毒来说就是一把开启细胞的钥匙。而这个D614G的变异,恰好造成了S蛋白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6张图片
如上图所示,D614G导致了病毒核心S蛋白的构象发生了改变。原本和相邻的T859之间的氢键作用力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到底有没有影响到病毒的性质呢?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改变可能有两种影响
    使得病毒两个亚基S1\S2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其更容易和细胞发生融合,从而传染性增强。增加ADE效应,所谓ADE效应,是指“抗体依赖增强症”(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一般情况下,我们感染了病原体后会获得特异性免疫,且生成记忆细胞,这样下次感染的时候免疫就会迅速激活从而发挥作用。但是有的时候,这种特异性免疫反而是有害的,那就是如果病原体发生了变异再次入侵,机体没有辨别清楚只是产生之前的免疫,而这种免疫事实上对于变异后的病原体是无效或者有限的。但是,机体认为自己已经进行了免疫并阻断了这个变异病原体,所以不再去应对新病原体。结果就是感染后的人,会比没有抗体的人,症状更严重。结合SARS病毒的研究,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变异可能会导致ADE效应增加。
事实上,对于D614G的感染能力变强,已经有多个相应的实验证据来佐证了。
来自佛罗里达州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用新冠病毒关键蛋白S蛋白构建了D614和G614的伪病毒并用来感染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然后检测感染后细胞中的荧光变化,发现变异后的G614感染细胞能力明显提高,如下图中的所示,G614感染细胞能力要高出D614一个数量级[3]。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7张图片
无独有偶,来自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Neville E. Sanjana团队采取类似的策略构建了包含D614G在内的新冠S蛋白伪病毒,然后用其来感染三种人体细胞,分别是肺细胞(A549)、肝脏细胞(Huh7.5)和结肠细胞(Caco-2),然后用流失细胞计数来检测感染后的荧光强度[4]。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8张图片

结果发现D614G变异在三种细胞系中均提高了伪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起提升比例高达2.4-7.7倍,尤其是在肝脏细胞中,这种变异后感染能力提升最为明显。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19张图片

不仅仅是细胞研究层面,事实上,在现实群体检测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G614患者体内的病毒量要高于D614患者体内的病毒。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20张图片

(说明,上图是检测的循环要求,越低表明病毒载量越高,可以看到G614患者病毒载量更高)。
上述研究都佐证了一个事实:D614G属于感染性更强的病毒株。
1 Sanche S, Lin Y T, Xu C, et al. High Contagiousness and Rapid Spread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 26(7).
2 Spike mutation pipeline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a more transmissible form of SARS-CoV-2
3 Lizhou Zhang et.al,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
4 Zharko Daniloski et.al,The D614G mutation in SARS-CoV-2 Spike increases transduction of multiple human cell types
补充说明:本内容分析由个人完成,受制于病毒株上传信息以及个人分析能力限制,因此不能保证正确性,本文仅供参考。
由于目前信息非常少,且日本方面并没有最新的研究论文,因此,以下内容悬而未决
1,该病毒株是否感染性更强?还是仅仅是因为人群放松警惕而导致的扩散?
2,该病毒株是否致病性更强?目前确诊人数攀升,死亡人数和重症人数也在攀升,但比率并未有攀升,这要取决于最终的总人数,因为病毒感染到发病要有一个周期。
3,D614G及此次日本的变异株,是否会影响疫苗有效性?全球人都想知道,科研工作者也不例外,但是截至目前:未知~
不过,前期有一个研究,就是重医发了一篇研究,用康复病人的血浆抗体的中和实验。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康复者的抗体可以中和感染者,但也存在部分患者没有效果,这意味着,即便是来自标准病毒的抗体,也不能起到100%的效果,意味着D614G改变了S蛋白的免疫原性。以此推测,疫苗效果不一定有那么好。

日本出现变异新冠病毒并快速扩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医学 ... 第21张图片
最后说一个比较常规的内容,病毒变异是正常情况,但是有些变异是比较关键的。新冠也不是一天诞生的,它在40多年前就出现在蝙蝠身上了,知道2019年才到达人类身上。如果没有变异,是不会感染人引发了2020年的疫情。在目前数百个新冠变异株中,D614G是一个重要变异。
所以过度夸大变异是不合适的,但是忽略变异那是无知的。
参考


  •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 https://www.niid.go.jp/niid/ja/basic-science/467-genome/9787-genome-2020-2.html
  •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https://bigd.big.ac.cn/ncov/release_genome



上一篇:国内有哪些顶尖的医院和科室?(华南区分享)
下一篇:防疫--光波杀菌“如何消毒日常用的毛巾”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ymxkbp 发表于 2021-11-12 17:19:47 | 只看该作者
 
简单总结:根据个人查询比对计算,日本新病毒株依然是欧洲型D614G,但是发生了一点变异,和它最接近的是美国病毒株
——————文章大纲——————
本文较长,其行文大体上按照以下逻辑进行,大体上就像侦探小说一样看:
1,这个新闻是真的吗?——确认
2,有没有病毒株的信息?——有
3,发生了变异吗?——发生了
4,变异是什么样子?——属于欧洲型D614G(可以理解为归类)
5,和欧洲型那一支具体病毒株更接近?——美国病毒株
6,D614G为什么备受关注?——感染力更强。
———第一部分,新闻是否属实?———

由于假新闻流行,所以在开始,我们首先确认了新闻的来源。
我们在日本nhk上报到了这个内容

 第43张图片
新闻上提到了这样一句话:
However, cluster infections started to occur across the country from mid-June onwards.
A genetic analysis of virus samples taken from these clusters found they were mutated versions of the European strain.
进一步到日本的官方去找[1]

 第44张图片
不过真的服气,多亏自己曾经学过日语,并一直不间断的从影音上获取日语知识,所以我找到了这个内容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SARS-CoV-2のゲノム分子疫学調査2 (2020/7/16現在)
その後、感染は一旦収束傾向を見せて、緊急事態宣言の解除及び段階的に様々な活動を再開する中で、6月から7月にかけて東京都を中心に再び新規感染者数が増加し、単純な検査陽性者数では緊急事態宣言下における時期を上回る報告が認められる。
也确认了6月份之后的爆发。从数据上也可以直接看到日本的确是新冠确诊人数出现了第二波暴增,而且超过了第一波。

 第45张图片
从感染群体上,日本此次感染呈现了明显的年轻化,30代以下感染群体占据了50%的比例。

 第46张图片
尽管目前尚未看到死亡率和重症率攀升,但是二者和确诊有时间差,所以还需要时间来确认。

 第47张图片
因此,本着对新冠病毒株研究的思路,去寻找此次日本病毒株序列。

———日本的新病毒株序列是什么?———

GISAID数据库是目前收集新冠病毒序列最全的数据库,因此打开GISAID数据库,去查找日本最新上传的序列,发现在2020年7月30日,日本上传了一条登录号是Accession ID:EPI_ISL_510545的新冠病毒序列。

 第48张图片
该病毒株命名为hCoV-19/Japan/Hu_KngFJ_23RD5/2020。
信息熵,是在6月份采集,7月30日上传,符合此次日本病毒株流行的时间线。上传机构为Takayuki Hishiki Kanagawa Prefectural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该病毒序列是否发生了变异?————

新闻上提到了病毒株发生变异,因此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该病毒株的序列信息。
相比于武汉上传的参考病毒序列,这条新序列多了24bp的插入(插入就是多了,说明基因发生了变化)。
Insertion of 24 nucleotides when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sequence.
当然,这很正常,病毒从武汉上传之后,就发生了许多变异,在全世界形成了数百个病毒株,那这条序列的变异如何?
该序列上有11个SNP,1个insertion,1个deletion
病毒属于欧洲型D614G
首先看SNP,果然发现了熟悉的D614G(QHD43416.1:p.614D>G)

 第49张图片
这些SNP注释包括13(synonymous_variant:3; intergenic_variant:2; missense_variant:7; upstream_gene_variant:1)
看来这次序列依然是欧洲型病毒株D614G(文末有解读),该病毒型在今年2月份-3月份首次出现,然后迅速占领全球,成为各国流行的病毒株。包括6月份发生在北京的第二波新冠疫情也是属于该病毒型。
不过,该序列和之前日本序列有差异,如下图所示,和5月14日上传的病毒序列相比,该病毒株呈现了明显的变异

 第50张图片
尤其是这次新序列多了一个indel,可能这个indel对病毒的传播性有了一些影响。

 第51张图片

—————最接近的病毒株是哪一个?——————
尽管是欧洲型D614G,但是欧洲型扩散到了全世界,所以要进一步看病毒株。
为了确定该病毒株相似度最高的序列,我去做了个blast(哈哈,生物学的人一定很熟悉这个),也就是和数据库中的其他病毒基因组进行比较[2]。
结果如下

 第52张图片
通过比对,我们发现数据库中有两条序列和此次日本流行的病毒株相似度最高,分别是MT276329 和MT276330(这个是编号)。
Score = 55166 bits (29873),  Identities = 29879/29882 (99%), Gaps = 0/29882 (0%)
所以看了一下这两条序列啥情况
MT276329

 第53张图片
该序列采样地为:United States / Florida
同属于D614G分支

 第54张图片
另一条序列也是如此,MT276330 ,采样地是美国的佛罗里达。
所以,该不会是美国毒株传过去的吧?

 第55张图片
所以当前日本可能要关注下这个病毒株到底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比D614G原病毒株还厉害?有没有新的特点。
所以,初步判断:日本新病毒株依然是欧洲型D614G,但是发生了变异,和它最接近的是美国病毒株。
当然,总体上,依然是科学防控最重要,中国已经交出了好的答卷,就看会不会抄了。
————D614G病毒型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谓D614G指新冠病毒氨基酸序列的第614位由原来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缩写为D)发生了变异,变成了甘氨酸(Glycine,缩写为G)。
那么,这个D614G很特殊吗?答案是的,因为这个变异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强传染性的变异。
我们首先看一下该病毒株在流行病学上的特征。

 第56张图片

(G614在全球的规模迅速扩大)

可以看到在2月之前的时候,全世界流行的病毒株主要是D614(橙色),但是从2月起,新的突变株G614(蓝色)开始快速增加,并且迅速成为了占世界主流的病毒株,这一情况在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以至于到了4月的时候,全球的主要流行病毒株一半以上是G614病毒株了。

 第57张图片
而G614之所以传染性这么强大,跟这个变异有很大关系。D614G发生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区域。也就是新冠病毒表面那些凸起的地方,也是新冠病毒命名中的“冠”的来源。这些凸起对于新冠病毒本身至关重要,它可以和我们细胞上的ACE2受体进行结合,使得我们的细胞将其当做正常物质而吞入,于是就发生了感染。因此,S蛋白对于新冠病毒来说就是一把开启细胞的钥匙。而这个D614G的变异,恰好造成了S蛋白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58张图片
如上图所示,D614G导致了病毒核心S蛋白的构象发生了改变。原本和相邻的T859之间的氢键作用力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到底有没有影响到病毒的性质呢?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改变可能有两种影响
    使得病毒两个亚基S1\S2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其更容易和细胞发生融合,从而传染性增强。增加ADE效应,所谓ADE效应,是指“抗体依赖增强症”(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一般情况下,我们感染了病原体后会获得特异性免疫,且生成记忆细胞,这样下次感染的时候免疫就会迅速激活从而发挥作用。但是有的时候,这种特异性免疫反而是有害的,那就是如果病原体发生了变异再次入侵,机体没有辨别清楚只是产生之前的免疫,而这种免疫事实上对于变异后的病原体是无效或者有限的。但是,机体认为自己已经进行了免疫并阻断了这个变异病原体,所以不再去应对新病原体。结果就是感染后的人,会比没有抗体的人,症状更严重。结合SARS病毒的研究,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变异可能会导致ADE效应增加。
事实上,对于D614G的感染能力变强,已经有多个相应的实验证据来佐证了。
来自佛罗里达州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用新冠病毒关键蛋白S蛋白构建了D614和G614的伪病毒并用来感染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然后检测感染后细胞中的荧光变化,发现变异后的G614感染细胞能力明显提高,如下图中的所示,G614感染细胞能力要高出D614一个数量级[3]。


 第59张图片
无独有偶,来自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Neville E. Sanjana团队采取类似的策略构建了包含D614G在内的新冠S蛋白伪病毒,然后用其来感染三种人体细胞,分别是肺细胞(A549)、肝脏细胞(Huh7.5)和结肠细胞(Caco-2),然后用流失细胞计数来检测感染后的荧光强度[4]。

 第60张图片

结果发现D614G变异在三种细胞系中均提高了伪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起提升比例高达2.4-7.7倍,尤其是在肝脏细胞中,这种变异后感染能力提升最为明显。


 第61张图片

不仅仅是细胞研究层面,事实上,在现实群体检测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G614患者体内的病毒量要高于D614患者体内的病毒。


 第62张图片

(说明,上图是检测的循环要求,越低表明病毒载量越高,可以看到G614患者病毒载量更高)。
上述研究都佐证了一个事实:D614G属于感染性更强的病毒株。
1 Sanche S, Lin Y T, Xu C, et al. High Contagiousness and Rapid Spread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 26(7).
2 Spike mutation pipeline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a more transmissible form of SARS-CoV-2
3 Lizhou Zhang et.al,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
4 Zharko Daniloski et.al,The D614G mutation in SARS-CoV-2 Spike increases transduction of multiple human cell types
补充说明:本内容分析由个人完成,受制于病毒株上传信息以及个人分析能力限制,因此不能保证正确性,本文仅供参考。
由于目前信息非常少,且日本方面并没有最新的研究论文,因此,以下内容悬而未决
1,该病毒株是否感染性更强?还是仅仅是因为人群放松警惕而导致的扩散?
2,该病毒株是否致病性更强?目前确诊人数攀升,死亡人数和重症人数也在攀升,但比率并未有攀升,这要取决于最终的总人数,因为病毒感染到发病要有一个周期。
3,D614G及此次日本的变异株,是否会影响疫苗有效性?全球人都想知道,科研工作者也不例外,但是截至目前:未知~
不过,前期有一个研究,就是重医发了一篇研究,用康复病人的血浆抗体的中和实验。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康复者的抗体可以中和感染者,但也存在部分患者没有效果,这意味着,即便是来自标准病毒的抗体,也不能起到100%的效果,意味着D614G改变了S蛋白的免疫原性。以此推测,疫苗效果不一定有那么好。

 第63张图片
最后说一个比较常规的内容,病毒变异是正常情况,但是有些变异是比较关键的。新冠也不是一天诞生的,它在40多年前就出现在蝙蝠身上了,知道2019年才到达人类身上。如果没有变异,是不会感染人引发了2020年的疫情。在目前数百个新冠变异株中,D614G是一个重要变异。
所以过度夸大变异是不合适的,但是忽略变异那是无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麦麦使者 发表于 2021-11-12 17:20:24 | 只看该作者
 
还好,是在日本,不是在美国(就事论事,不带偏见)。
即使美国新冠病毒已经变异好几代了,福气恐怕也不敢说。因为懂先生说病毒要在美国消失了。
据《读卖新闻》当天报道,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6月以来在日本扩散的新冠病毒是变异后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研究称,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扩大,主要是由欧洲相关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导致,但在5月下旬已暂时平息。6月中旬起,以东京为中心出现了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并向全国各地扩散。目前日本国内大量增加的确诊患者大都属于这种变异后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实际上6月7日,张文宏谈及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时就表示,新一轮全球疫情呼之欲出,在公共卫生体系的提升下,目前的目标是中国不受到影响。
7月19日,在复旦管院“瞰见”云课堂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全面剖析了当下全球疫情态势。
新冠疫情世界上的高峰到现在为止没有到来
张文宏教授表示,这次疫情最大的问题,就像我们当时预测过的一样,到了夏天以后它还消停不了。原来大家有预测,是不是像SARS一样,到了夏天以后,或者有时候流感也是,到了夏天会有一个低潮。但是流感的特征在这次新冠里面就显示不出来,它还是处在持续的传播过程,所以世界上的高峰到现在为止没有到来。
全球化不是这次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张文宏认为,全球化不是这次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传染病总是比你想像的更加厉害一点。原因是什么呢?你不一定是一批人过来,哪怕有一个人进来,这一个人作为一个种子,他会不断地开始复制,复制是以指数级复制的,所以跟全球化本身来讲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哪怕没有全球化,但是也不能杜绝在各个大洲之间人员的交流、货物的交流。”
美国和上海防控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我几次跟美国专家在讨论的时候,一开始他们也有人认为中国第一次一开始的防控有点慢了,所以对全球造成了影响。后来我是给他举了个例子,我说上海输入的第一例病例是1月20日,美国输入的第一例报道病例是1月21日,等于是差不多同一个时间,但是现在的结果我们上海最终只有300多例,美国今天的病例数已经到超过300万了。“
所以,张文宏认为,疫情形势是否乐观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国家所采取的抗疫策略是否到位。
疫情控制基本上是两年左右
张文宏认为,按照这个病毒的传播链,现在很难停下来。一般来说,持续流行两年疫情就稳定下来了。大多数城市里的人获得了一个接近群体免疫的水平,它的流行力就下来了。而在农村,因为大家本来就是比较疏远的,所以这个流行病就下来了。
张文宏称,就全球来讲,病毒可能会无休止的存在,但是这个疫情最终会得到控制,控制基本上也就是两年左右,它的流行率一定会下来的,就算疫情不结束,疫苗很快也就会出来了。
在困境中要学会“反脆弱”能力
最后,张文宏在给复旦师生的寄语中表示,要学会一种在困境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反脆弱”的能力,不单单是不死,而且要在灾难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生存得更好的能力。
“很多经济体在这个时候会得到逆势生长,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有这个能力我认为你是反脆弱的,如果你只是在灾难之中活下来了,我认为你是坚强的。但是无论你是坚强的还是反脆弱的,我相信未来终归是美好的。”
日本今天的累计确诊人数是47402,治愈人数32180,死亡人数1043。
美国今天的累计确诊人数是5143962,治愈人数2633470,死亡人数16497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DIS_Cooler 发表于 2021-11-12 17:20:46 | 只看该作者
 
先别慌,我刚初步计算了一下,这个传播力更强的COVID-19病毒的新分型致死率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其致病性还有所减弱。
当然,这个结论还有待日本方面公开更多最新的相关数据来获得支撑,比如说重症病患率是多少、无症状感染者占比如何(不过日本可能没有这个说法)、在院治疗平均时长等信息。

下面我把计算及推断的过程简单说一下——
先来看一个相关报道:
8月6日,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335名确诊病例中最后一名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治愈出院。
据悉,确诊病例中男性187例,女性148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住院日27天。经过56天的努力,患者收治率为100%、中医药参与救治率100%、治愈率达100%,医务人员实现了零感染。
来源:新京报/北京卫健委
此前,我们已经确认,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相关疫情是由欧洲方面的新冠毒株引起的(其传染性应该也比我们国内疫情初期的新冠病毒要更强,毕竟有众所周知的D614G变异就始于欧洲,详见 https://www.zhihu.com/answer/1318428235 ),所以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看上面加黑突出的这句话——平均住院日27天,那么取值时要先避开日本近一个月的相关数据(因为在此期间大部分新增病患可能还没治愈出院或死亡),此外——
据《读卖新闻》当天报道,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6月以来在日本扩散的新冠病毒是变异后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研究称,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扩大,主要是由欧洲相关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导致,但在5月下旬已暂时平息。6月中旬起,以东京为中心出现了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并向全国各地扩散。目前日本国内大量增加的确诊患者大都属于这种变异后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那么,我以6月10日为分界点,分别计算其前后两个月内,日本新冠疫情的死亡治愈比:
①6月10日~7月10日,期间累计新增治愈人数为2354人,累计新增死亡人数为60人,那么在此期间死亡治愈比为:
60÷2354≈2.55%
②5月10日~6月10日,期间累计新增治愈人数为7005人,累计新增死亡人数为289人,那么在此期间死亡治愈比为:
289÷7005≈4.13%
即便这个数据还有不少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比如说危重症病患的住院时长可能还要更长,新旧分型病毒的感染者并不能百分百以这个时间点准确划分等,不过毕竟都取值一个月的时间,误差方向应该是相似的。此外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应该都可以排除,毕竟基数都不是特别大,而且前后两组数据也没差出什么数量级),目前来说,日本近期流行的新分型的新冠病毒致死率应该是更低的
再看一下我们国内的情况,这次北京新发地相关疫情的致死率为零,虽然这个成果的出现离不开我们国家独有的优良诊疗方案,但整体来说其致病性应该是比疫情初期的新冠病毒更低的(判断依据为重症病患占比低、无症状感染者更多等)。
那么近期日本方面的相关问题,新分型的新冠病毒的致病性更低这个结论,我个人其实是很确定的,只是现在有些依据不足,没法给大家准确地传递相关信息,但我真不怕被打脸,我们可以等一个月之后再算一次,肯定也还是一样的结果。

其实,我这早就(已经在很多相关问题里都提过)有了一个预判——
从长远些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的变异整体上会符合“人择”环境下的进化规律,即病毒在人类施加的环境选择(隔离及医治,甚至是宿主死亡等)下,会朝着潜伏性增强/传染性也更强/致病性减弱的方向更新迭代。
即便新冠病毒由于某些突变积累偶然间获得了更强的致病性,最终还是会被更利于其传播的致病性更低的分型所取代(毕竟一切生物的最终目的都是生存和繁衍)。


说完日本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分享给大家——
俄罗斯计划10月份开始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
郑哲琼:俄卫生部长称俄罗斯准备 10 月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你怎么看?也就是说,“战斗民族”要为人类彻底战胜新冠病毒担起了“敢死队”的角色,要向新冠疫情主动发起总攻……那么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到其突击成果如何,静候佳音吧~


此外,我这还是要提醒一下,眼下全球的疫情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国外疫情没有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前,我们国内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势在必行【可以说,如果我们做不到到常态化防控,疫情必然会常态化反复】。
这里再稍微展开一下,在年初武汉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三月的广东、四月的黑龙江、五月的吉林、六月的北京、七月的新疆和辽宁……这一次次历历在目此起彼伏的疫情问题(相关内容都可以在我的回答列表里找到对应的问题)都是在提醒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国内的疫情并没有彻底结束,真的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最后,还希望在秋冬换季前我们国家能在应对疫情输入方面做出一些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当然现在防范境外病患输入方面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成果,但冷链进口的相关问题或许还存在一些漏洞),以便排除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新冠疫情也出现大范围反弹的深层隐患。
当然还是要说些公道话,要知道今年(特指春节之后,武汉一开始的一些情况只能说问题太过复杂,都不要太耿耿于怀了)我们国家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引导、防控、医治等)真的几乎可以说是无可指摘的,甚至我们现在每一天的平安喜乐都真真切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今年能在华夏大地真的很幸运、很知足!那么,全国人民携手共同抗击新冠,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冠疫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妨碍联营都得死 发表于 2021-11-12 17:21:27 | 只看该作者
 
变异和快速扩散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新冠病毒本来就在持续变异。
快速扩散和全球疫情失控有关,没有明显证据显示变异后的病毒传染性更强。
有变异不等于疫苗和抗体无效。
通俗的讲,假设某病毒有一百个特征点,持续变异,但其中80个关键点一直没变化,那从这些点中各种花式组合增强出来的疫苗,就能持续发挥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冰点苏 发表于 2021-11-12 17:21:52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早以前就说过,为什么流感疫苗要经常推出新版本?为什么流感疫苗经常无效?因为流感变异太快了,而且每年集中接种疫苗都是在赌将来流行的品种。
变异未必是坏事。多数传染病的变异都很识相,提高传染性,降低危害性。梅毒刚刚来到人类社会的时候,是一种患病没几天就能让人烂掉鼻子然后浑身一块块烂掉的恶心疾病。现在梅毒成为了相对温和的疾病,症状可以伪装成任何一种常见皮肤病的样子,直到发展到四期入心入脑,病人都未必能察觉到。目前李兰娟院士团队早已经发现新冠变异,传染性提高。近期的一些境外流入病例的传染性确实增强了。
人类健康共同体的概念是真知灼见,中国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有责任帮助世界各国尤其是邻国防控疫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475143722 发表于 2021-11-12 17:22:09 | 只看该作者
 
 第85张图片

 第86张图片
这是我找到的目前日本的一个累计确诊,累计死亡的数据统计,变异后的病毒传播的个更加快了,日本新增病例中绝大多数都是感染变异病毒
2020年7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项目紧急负责人迈克尔·瑞安称,29%的新冠病毒样本出现了D614G变异。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D614G变异可能导致病毒加速复制,加强其传播性。
据推测,这应该和之前欧洲变异病毒类似
而之前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也发现了D614G冠状病毒,瑞德西韦目前推荐的五天服药治疗方案,使得重症死亡率可降低到8%左右
本次新发地疫情第一例确诊患者“西城大爷”经过33天的治疗也平安出院
和不少人一样,都会担心疫苗的研制工作,这边产生新的变异病毒,原来研制出的疫苗还能不能用
在上个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接受的《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中表示
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基因组部分位点的变异,这是一种常见现象。只有在蛋白质水平上发生非常大的变异时,相互作用的受体和靶点才可能改变。从目前数据来看,新冠病毒发生蛋白质水平上大的变异的可能性极低,且现在发生的变异都不是关键点的变异,所以不足以引起疫苗无效。
更加专业的信息是,中国生物在疫苗研发过程中还会进行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实验,也就是用疫苗免疫动物获得的抗血清,与不同基因型的毒株做交叉保护实验。如果都能够中和,那么对疫苗的研发就没有影响。如果有的能中和有的不能,研究团队将根据研究进展和现实需要,及时调整部分疫苗的研发策略,从而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因此,对于大众来说,不用有过多的担心,疫苗的研制会有专家组来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好自己
包括最近在新疆,大连仍旧有新增病例,在出行时,还是要记得佩戴好口罩,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更要注意
新冠,也一定会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帅比乒乓 发表于 2021-11-12 17:22:54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为啥可能见多了漂亮国疫情。。我居然觉得日本这么久了才不到5万例。。控制还挺好。。毕竟那边还驻扎着美军。。
你看漂亮国一天的官方确诊都超过日本总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蓝豆豆 发表于 2021-11-12 17:23:27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日语无法了解其新闻本来含义。
我说下对变异的看法:
病毒变异稀松平常,变异是否造成了传播加剧,这个不是那么好证明的。
因为感染人数的上升可能是隔离、检测等措施不到位,或者恰好这个变异更适合某地区人的免疫系统,以形成了优势毒株。
变异对目前我们的措施的影响:
(1)对隔离措施基本没影响,公卫措施依然是非常有效的
(2)对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影响,这两个都是要找到特有的、保守的机构作为靶点的,而目前公布的所有的变异,并没有真正改变保守区域,所以目前也没什么影响。
ps:曾经有一篇论文说保守区域有突变,但是后续并没有得到公认。
所以这个突变有什么影响?那就是继续防日本输入,考虑疫情期间友好互助关系,能帮则帮。
病毒序列分析可以看 @李雷 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等待 发表于 2021-11-12 17:24:21 | 只看该作者
 
泻药 @Fan Cheng 。
更新一波: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体基因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诚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上述报道是误报,随后他收到了很多要求确认相关研究详情的联络。从黑田诚向新华社记者发送的报告原文中可以看出,目前日本国内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只是在此前欧洲相关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础上,进一步发生了6个碱基变异。这一发生少量碱基变异的毒株可能从6月下旬开始从东京向日本全国扩散。
http://news.ifeng.com/c/7ynz9xSkQ8r
从全球来看,自2019年年末至今年7月的这段时间里,新冠病毒基因组平均随机发生了大约15个碱基变异。
而从5月到7月有6个突变传下来…速度是正常的。但是需要警惕各种突变是否会造成病毒在传播方式上是否有变化。
我翻了半天的谷歌,从the japan times找到了一些详细的报道。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s said in a study that the coronavirus may have continued to spread unnoticed through carriers with mild or no symptoms after the outbreak from March to April receded once.
The recently released study suggested that such a phenomenon may have led to the resurgence of COVID-19 infections in and after June, when Japan began resuming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study, which ran through July 16, the institute collected coronavirus samples from some 3,700 patients and analyzed the genome sequence.
Because a virus undergoes mutations during the course of infection, the institute deduced how COVID-19 spread by looking at how the virus changed. The genom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so-called European type of the virus spread widely in Japan in and after March but waned in late May thanks to preventive measures.
In mid-June, however, an apparent variant of the European type was found in Tokyo that is believed to have emerged after more than three months of mutations. And a virus derived from that variant was later found in many other parts of Japan.
As the institute did not find any virus that was in the midst of the mutation process, it pointed to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oronavirus quietly spread among younger carriers, who tend to show no or little symptoms, and thus went unnoticed by public health centers.
In the report, the institute noted that the coronavirus apparently could not be contained within Tokyo and eventually spread across the country, partly because people started making business trips after the economy reopened.[1]
唔,翻译过来概括就是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在一项研究中表示,在3月至4月爆发一次后,冠状病毒可能继续通过有轻度或无症状的携带者继续传播。
在这项持续到7月16日的研究中,研究所收集了约3700名患者的冠状病毒样本,并分析了基因组序列。
由于病毒在感染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因此该研究所通过研究病毒的变化来推论COVID-19的传播方式。基因组分析发现,所谓的欧洲病毒在三月及之后在日本广泛传播,但由于采取了预防措施,于五月下旬逐渐减弱。
然而,在6月中旬,在东京发现了一种明显的欧洲类型变体,据信这种变体是在经过三个多月的突变后才出现的。后来在日本其他许多地方发现了源自该变种的病毒。

也就是说研究所监控了日本本土的病毒传播情况,从3月到5月之间日本采用了很好的防御措施,使得病毒传播得以控制。
而从6与中旬采集到的病毒样本来看,出现了新的变异类型,根据研究所的推测这种变异是经过了3个月的传播的新突变类型,而且已经在日本多地进行传播,突破了日本的东京防卫圈。
根据研究所分析的原因是:这种冠状病毒可能在年轻的携带者中悄悄传播,这些携带者往往没有或几乎没有症状,因此未被公共卫生中心所注意。
也就是说这种新的突变会感染年轻人,一无症状或者轻状的这种不易被人发现的情况下突破了卫生组织的检测得益传播。
这个其实,也满符合早先的推测的,病毒总是在寻找新的传播方式以突破人类的围堵,也就是毒性的降低和传播能力的增加这个方向。有兴趣的可以看下边这个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6826817在来说下日本本土的病毒传播型。
从 the Nextstrain team利用GISAID的数据分析来看,日本在3月传播的病毒是妥妥的20B,也就是我们说的欧洲方向的病毒。也就是这波病毒大部分都携带了传说中的D614G突变造成了传染能力的增强。红色的大圈圈代表日本的病例。

 第89张图片
把时间跨度拉到5月到7月之间,也就是报告发现病毒发生变异传播的部分的时候。

 第90张图片
大家可看我黄匡的部分,确实跟3月份的有明显的不同,虽然都还是20B的大分支之下,但是与3月的主体并不相同,是另一个进化分支的结果。来一个局部大图。也就是原来在日本本都传播最广的一个分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另一个突变增加了。

 第91张图片
概括下来就是怀疑日本现在扩散的病毒在原有的20B欧洲型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突变,会造成年轻人的无症状或者轻症状的感染以造成病毒的扩散性传播。
所以是不是忽然觉得这个结论很眼熟?
没错,美国从6月差不多就这个样子。
年轻人渐成感染“主力”,全美单日病亡再破千医疗压力备增而且从刚才几个红圈的序列信息来看,接近这个序列分型的病毒,在美国也非常的多。至于是谁传给谁的,这就比较难说了。
哦,对了,还有一个比较悲剧的消息。
前边新发地疫情的时候提到过,早些感染过最早一批的新冠病毒的同学可能无法免疫这种新的突变。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6.20.161323v1嗯,这叫来自中国的警告。这条警告不光是对中国有效,对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很多地区同样有效。有一种雪上加霜的感觉。

 第92张图片
至于大家担心的疫苗是不是就又白开发了的情况,以前就讨论过,感兴趣可以戳下边的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03301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5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