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复制链接]
16715 20
把你藏在心底吧 发表于 2021-11-20 16:44:4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哭笑不得的新闻:
湖北咸宁某一社区发出紧急通知,通知规定家人之间必须隔离,夫妻必须分睡觉,分餐吃饭,在家戴口罩…
当然,疫情之下,社区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这也不是强制要求,但给人看了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某地集中抓捕违反防控措施的人,用一辆装生畜的货车来装人游街。

一位老人在家门口晒太阳,因为没戴口罩,硬生生被拉去拘留。

为防止居民外出,当地派出人手,挨家挨户的用木板钉死大门。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这些用力过猛的防疫手段几乎都出自小地方,而在当下返工大潮下,大湾区、长三角这些地区不仅不歧视,还自己掏钱把这些外地人请回来。
在小地方遭受的苦,在大城市中就能挣回来,甚至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回到大城市才有人权。都是同一个国家,为什么差别就如此之大?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第1张图片

这其实是人口迁移的必然后果。
过去,我们常说的人口迁移,一直都是从农村流入到城市,不管是一二三四线城市,哪怕只是十八线小城镇,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这是我们过去30多年来人口红利,也是支撑中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引擎之一。
但现在这几年,情况不一样了,人口数量的红利已经到了尽头,我们国家的人口迁移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从2011-2016年常住人口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增速仅为0.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甚至还低于一二线城市。也就是说,人口迁移发生了分化,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增速加快,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入增速减少。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第2张图片
一二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速

毫无疑问,这些三四线城市减少的人口都流去了一二线大城市,所以,现阶段的人口迁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从农村到城市,而是农村、三四线城市集中流入到一二线大城市。
一二线城市不断壮大,为留住更多的人才,出钱又出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而又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流出,地方经济落后,管理僵化,官僚主义和保护主义浓厚。在对待问题上,往往不顾民众的感受,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
这就是为什么疫情防控下,很多小地方出现了过度防疫、暴力防疫的乱象,但反过来,像大湾区、长三角这些地区更人性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第3张图片

另外,城市群的发展也是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口迁移最终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中国有很多城市群,从北到南,十个手指都数不来,但真正称得上核心城市群的,只有大湾区和长三角。
摊开地图你会发现,这两个城市群都是多个城市多点开花,除了核心城市外,其他几个城市几乎是实力相当。
比如长三角,除了上海一马当先外,杭州、苏州、南京、宁波这些城市,都是万亿GDP级别,不相上下。大湾区就更不用说了,光一线城市就有三个:香港、深圳、广州,剩下的东莞、佛山、中山都是中国制造业的大户。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第4张图片
左:长三角,右:大湾区

这种多个大城市的聚集业态,形成一种集聚效应,即多产业,多环节相互融汇,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从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应。而这又能促进城市的治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这和前面提到的人口迁移是同样的道理。
集聚效应的另外一大优势就是充分的相互竞争,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知道,中国很多城市都是一家独大,这种举全省之力、举全区之力发展起来的城市在城市管理态度上就很容易高高在上,对民众的呼声往往不够重视。
比如这次疫情之下的武汉,本质就是一家独大,与周边省市的关系只是虹吸和被虹吸的关系,谈不上城市之间相互协作,更谈不上相互竞争。导致在紧急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向上面交代,而不是考虑人民的呼声。
而如果放在充分竞争的城市群中,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各个城市都在想破脑袋怎么抢人才,怎么招商引资,在城市管理上就会抱有一种服务从业者的态度:想尽办法伺候好城市里的每一人,自己才有饭吃。这样城市管理态度,在危急时刻不一定会救命,但至少能够被平等的对待。
这就是为什么在疫情之下,大湾区和长三角如此不遗余力的在请回外地人的原因。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相比,高下立判。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第5张图片

大湾区和长三角,放在一起,怎么比?
其实,这两个城市群没必要去一比高下,在经济发展一盘棋下,缺谁都不行,就像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关系一样,你能说哪个湾区更能代表美国吗?都不能。中国的大湾区和长三角也一样。

但在城市群发展上,大湾区和长三角是存在差异的。
前面说了,城市的集聚效应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那么一个城市群未来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城市能否更集聚,也就是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集聚,形成同城融合发展,最后发展成为交通紧密的都市圈。
以世界第一大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为例,1956年以前,东京还只是东京都一个城市,随后产业外扩至周边的县(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市”),形成集聚发展,通过密集的轨道交通联系,最后才形成现在“1都7个县”的大东京都市圈。

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总长度超过2500公里,超过北京(678公里)和上海(705公里)的总和,可见其都市圈发达程度。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第6张图片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图
回过头来看大湾区和长三角,大湾区已经有广佛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了,未来随着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的开通,未来大湾区有进一步融合成一个大都市圈的可能。而长三角,明显城市过于分散,至今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都市圈,当然,上海—昆山/太仓可以值得一提,但联系远没有大湾区那样紧密。
想想看,未来,一个年轻人来到大湾区,发现这里的交通方便到完全可以双城生活、多城生活,来去自由,还可以抹平高房价,你说他还会离开吗?

无论怎样,大湾区和长三角都是中国的核心,但明显大湾区更具想象力!


上一篇:长三角“吃下”整个安徽,大湾区何时扩容到湖南、广西?
下一篇:李嘉诚慈善及捐款有多少?有人说李嘉诚的慈善不及邵逸夫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house诗礼银杏 发表于 2021-11-20 16:45:25 | 只看该作者
 
抹平高房价只是痴人说梦,看看东莞的房价涨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书生凉情 发表于 2021-11-20 16:46:04 | 只看该作者
 
我跟你讲,广东涌入的原生人口中买不起房的占多数,江浙沪至少是区域内迁移,原生条件支撑就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yangoude 发表于 2021-11-20 16:46:09 | 只看该作者
 
“在小地方遭受的苦,在大城市中就能挣回来,甚至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回到大城市才有人权”这段话的文风真的很粤系,所以真的不用看文字结果!光看这段话就知道作者来意!鼓吹先进城市文明,发达地区才有中国的未来,并且强调落后地区的落后是全方面的!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理念!刚刚开始看之类文还有点道理,看多发现很多简直是诽谤!
城市的宣传无可厚非,但应该适当的改正下这种带有攻击性的文风,不然迟早有一天会反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白云之路 发表于 2021-11-20 16:46:43 | 只看该作者
 
相比传统长三角核心城市在城市宣传上更多带着的是人文关怀上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注重自己家的一亩三分田!真的很少diss其他地区来彰显自己!珠三角现在文风过于急功近利,在这个人人都也发言权的网媒时代如果一直这样做跳跳太容易反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405470018 发表于 2021-11-20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东京就是东京都,23区+其他市町村组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狄麗莎 发表于 2021-11-20 16:47:47 | 只看该作者
 
珠三角007系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koaladtc 发表于 2021-11-20 16:48:02 | 只看该作者
 
东京那是市域铁路+地铁的长度。而北京上海是纯地铁[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Lay的lover 发表于 2021-11-20 16:48:16 | 只看该作者
 
对呀 买不起房又给城市做了贡献贡献,最所以江浙沪同级别退休金比起广深少得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纵横吹 发表于 2021-11-20 16:48:5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广东只有两个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3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