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复制链接]
66653 0
红舞鞋 发表于 2021-12-5 19:34:0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际上,918是东北人复辟大清。回复独立。而辛亥革命宣告失败这么一个历史;
今天不愿意官方承认,只在现实执法层面对东北人暗戳戳地黑。无非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来说一说918的真相吧。因为大家心底都明白,但就是没人有胆量把这个真相捅破;
其实918的根源在两点:一是东北人的本土独立迫切愿望;二是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而被夹在这当中的,就是20几岁的张学良;
实际上,蒋介石南京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 并且在北伐前后,就有8次不抵抗记录;在918发生前15天,蒋其实已经得到日军将发动事变情报,而且这个情报还是张学良亲自给他的;
在电报里,张学良说:“近日,日人寻衅滋甚。以弟独力亦不能保。希冀兄调集大军,援助东北,提前准备”; 蒋回复:“如日人寻衅,希望兄(指张学良)克制隐忍,千万不要开与日本之军事冲突,如果一开冲突,兄即为全国之罪人;如日人寻衅,千万避让之。一切请交南京外交部提交国不联解决”;
怕张学良到时候忍不住与日人开战,918前一周,蒋特派陈诚到秦皇岛,面见张学良。要求张学良千万不要抵抗;
于是,张学良下命令给东北军总参谋长荣臻。要求沈阳北大营将武器收藏到枪械库;如果遇到日本人进攻,直接退出阵地即可;
那么,为何张学良会如此安排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实际上,张学良两面不是人。一方面,他亲南京的态度,在东北是很让不齿的;另一方面,张学良在与白领之南京方面沟通时,张学良也非常不喜欢这帮浙江地方小朝廷;
张学良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宁可把东北交给日本人,也不会交给浙江人”;
这句话还有一个人说过,就是金壁辉的父亲善耋与清朝忠臣升允;
善耋曾经对女儿说,满洲不可交于南人,如一交给南人,则万劫不复矣;
后来,张作霖也对江南人非常不屑。对于江浙派到东北搞破坏革命党。张作霖是一见就杀;
百在张学良上位后,东北元老院多将张学良当作一个不懂事之孩子;没拿他当回事。直到张学良冒天下之大韪,搞被全东北人反对之东北易帜与杀杨,常;
张学良也不是没有能力,他亲蒋。于是将东北军里本土军官大清洗,并换上关内人当军官;
这些东北元老手里军队不足以抵抗张; 所以只能暂时忍下;
整好,蒋介石想削弱东北军。拿张学良当傻子;
而东北元老院,也恰好看到了一个可以干掉张学良等东北亲华派之机会;
于是918,就这样发生;
可以说:
918是东北本土派别的胜利,是东北亲中国派的失败;因为中国认为他们通过辛亥灭了东北人的政权大清国。而其后,又是张字良这个亲华派占领了东北政权;所以,当918发生时,东北轻而易举建立 满洲国。溥仪变相在东北复辟大清。实际等同于辛亥革命失败,这才被中国认为是国耻;因为将918认为是国耻,会显示把中国地位抬高一些;
就好像我说我中国没能趁苏联剧变占领莫斯科是国耻一样,这么一说,不明就里的人一听,是不是就会以为我很厉害?这是典型的江南阿Q思维习惯,也是他们几千年以来唬人的法宝;
所以,当听不懂他们语言,无法被他们忽悠的努尔哈赤一提兵入关。他们立刻就会作鸟兽散;
因为他们唬不住听不懂他们语言的人;
东北这片土地,从古都今都是强势政权;轩辕,炎帝,辽,金,元,清,扶余国,渤海国,奉系,没有一个熊包,更没有一个不是踩着南方政权之头,傲立于东北亚;
张作霖能维持这份骄傲,东北人自然支持他;
张学良想打破这种独立骄傲 ,那东北人必然抛弃他;
918实际上,就是东北人默认的,借日本人之手把张学良赶出满洲的行为;
我非常搞不清楚这些文盲是怎么理解918的,首先,你要搞清楚。918的起源是张学良不顾东北民意,去跟蒋介石南京伪政府结盟,搞什么东北易帜;
在东北人眼里,自己才是正统,才是中央,南京国民政府只是伪政权,它算一个什么东西??
在张作霖安国军政府时期,全世界唯一承认的中国合法代表就是东北奉系政府。浙江人蒋光头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在全世界不被承认之不折不扣之伪政权;后来之所以被承认,仅仅是因为日军先从北打,北方很多官员南迁,进入南京国民政府就职。这才给了蒋光头合法性;
所以,在东北人眼里,你们江南才是偏远地区。我们是正,你们才是伪;
所以,张学良易帜才被3000万东北人以为是脑子被驴踢了;东北军里99%声音都是拿张学良当笑话;
结果这丫挺的居然敢杀东北人敬重的民意代表杨宇霆,常荫槐。那就只好叫他滚蛋了
918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是东北军里占绝大多数独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东北军队已经被张学良控制,要赶走张学良只能借助外力;
这就是为什么石原莞尔说张学良易旗之后,只要关东军打张学良,张学良因为失去东北民心,必不能胜
事实也是如此,是东北军军备训练处熙恰给关东军开的门,而关东军也没有在东北烧杀抢掠,事实上918当天发生时,关东军压根就没进城,走的是北大营。换句话说,关东军要的只是将张学良任命的少数亲中国派军官(张学良接班后,为了易帜新蒋,换上不少从关内军官)解除武装,或者驱逐回中国南方;
只不过后来关东军以为自己能直接吞并满洲,这才激起东北人民攻击。后来石原莞尔也明白了,东北人要的只是借关东军之手赶走亲中国势力,并不想并入日本;
于是,关东军请溥仪回满洲主政,溥仪一到长春,东北义勇军不少就卸甲归田了;
因为东北人要的就是跟南方划关自治
张学良想带东北人跟南方统一,东北人民不愿意;
日本人想吞并我们,东北人民也不愿意
像张作霖,努尔哈赤,溥仪那样,东北自成一体,东北人就愿意了;
整个918过程,日军并没有在东北制造像南京,杭州,广州那种大屠杀。
因为石原莞尔说的很清楚,他说我关东军如果在张作霖时攻击,那满洲人必反抗;
但是如果在张学良易旗之后发动攻击,满洲人必坐观其成;
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石原莞尔特意嘱咐关东军在城外行动,只到北大营缴掉张学良安排的关内军官之军械,不要进城;
事实上,918当天关东军就是没有进城;奉天成内一切如常;
因为在日本人看来,东北人,蒙古人,朝鲜半岛,跟日本都是扶余系民族,根本利益上没有冲突;都属于东北亚;
而南京就不同了,南京跟整个东北亚利益都是冲突的;日本人看法跟当时东北人也而且一致,就是东北不能出现一个亲南京的领导人;
所以,关东军从未在东北搞过像南京,广州 杭州那样的屠杀,尽管南京诞生汪精卫汉奸国民政府这个亚洲最大伪政权,但是日军对国统区仍然搞了很多次屠杀;
所以 这个南京大学教书的,就看起来很奇葩。因为他言语里,好像日军没有屠杀过南京一样;
看来,又是一个南方人被南方媒体忽悠瘸的鲜活之例
918前,北京是东北军总部驻扎地,天津是东北军警备司令部所在地;
张学良事实上恢复了女真金国之地盘。整个满洲,加整个华北
但是,他错就错在搞东北易帜,最后为南京国民政府打仗;东北人不支持他,陆军跟海军逗不支持他;
于是他三年就滚蛋了;1931年以后,唯一一件正确事就是生擒蒋介石,可惜没有杀;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张图片
咱们来看看100年前,只有2000万人口的东北发展得怎么样;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2张图片
(图)1920年代,东北农民正使用美国卡特彼勒大马力拖拉机在黑土地上进行农事作业
顺便说一句,黑土地全世界只有3块,黑土贵重程度堪比黄金;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3张图片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4张图片
1920年代,东北兵工厂,东北技术工人正在生产火车头,1927年,东北人已自建铁路7000公里,里程数中国第一
1920年代,东北绝大多数县城,已通火车;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5张图片
1931年,自主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汽车"民生牌",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6张图片
设计人,东北人李宜春(辽宁省沈阳人),广告语,直接就是英文:"Powerful enough for the worst roads,Fast enough for the best". 翻译过就是:"在最坏的路况足够给力,在最好的路上足够速度."
1931年9月11日,李宜春带领着40辆首批量产的民生牌汽车,参与上海万国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民生牌汽车放在整个展厅的最中央,,与福特,奔驰等国外品牌,同场竞技,1个星期后,918爆发;
民生牌汽车的出厂日,是1931年6月19日,这个是个什么概念?1935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才刚刚推出第一辆汽车“丰田G1”卡车;
也就是说,东北人早于日本人4年,就研制出了第一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卡车);
民生汽车工厂的前身-辽宁迫击炮厂, 在东北兵工厂里,各种精密机、设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培训学校和研发机构;
1920年代,东北航空工厂,甚至能造出40-50种航空零部件;而同时期,东北正处于全民“航空热”;在张学良推动下,100年前在东北发行航空杂志多达12种;张学良不仅选派大量优秀人才赴欧洲学习飞行技术,还聘请英国德国教师,亲自在东北培训优秀飞行员;每一位在东北航空学校毕业的飞行员,张学良会亲自颁发在瑞士限量订制的派克金笔;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7张图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东北,接管了素有"东方克虏勃"之称的,也是亚洲最大兵工厂东北兵工厂;兵工厂里,不仅有日本人见都没见过的,东北人自主试研发的240毫米口径榴弹巨炮,155毫米口径的迫击炮(中国只有东北兵工厂能生产,这种迫击炮,直到今天都不能被划到轻武器的行列),还有东北人刚刚研制出来的一种10发自动步枪;而由东北人自己研制的辽13步枪,是当时公认中国性能最优异的步枪;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8张图片
这些科研,工业成果,是东北人口只有2000多万时创造的;
我为什么要说这些100年前的事情,就是要告诉东北人:100年来东北工业化进程,靠的是人口素质,一开始走得就是“知识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人口多少,对东北工业发展,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在过去,东北工业发展,没有因为人少而减质;在未来,也不会;
这是由东北的高受教育率决定的,重视教育,是东北历史各个时期之传统;
清朝时,就拨款要求给贫困旗人/旗民家庭儿童设立免费公学,直至清末,辽宁铁岭银冈书院,是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在张作霖奉系时期,又拿出每年财政收入50%,用来发展教育,东北讲武堂,当时是跟黄埔军校齐名“四大军校”之一;而东北大学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师资最强大学,师资集全国之精华,教学设备,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学生规模是清华、北大2倍,位列中国第一;
此外,东北尤其重视师范学校的建设;1928年,东北已经有师范学校500多所,中小学5000所;在东北,教师一直有非常高社会地位,这就是源头
张作霖觉得还不够,于是又自掏腰包创办东北大学(今东北大学);张作霖喜欢罗马风格,奉系时期,东北很多建筑有罗马柱;包括他住的“大青楼“;今天很多东北人在装修时,也喜欢装饰罗马柱;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9张图片
大青楼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0张图片
东北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吉林省也不甘落后,自办吉林大学(今天吉林大学前身),张作相担任首任校长;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1张图片
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
而黑龙江,则在1920年,创办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2张图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3张图片
哈工大100年校庆时,千架无人机在哈尔滨夜空,上演“苍穹之舞”。惊艳世界;图不是p的,是无人机在哈尔滨夜空绘就;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4张图片
当夜,在哈尔滨夜空,“哈工大百年“图标腾空而起,伴这座百年工业城市入睡;映射出东北人自力更生,不断挑战新高的“工业荣耀“;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5张图片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6张图片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7张图片

东北人应该了解的918 第18张图片
(上图为手机实拍)
正是东北人这种高度重视教育传统,七普东北高受教育率,才让很多人错愕
东三省每万人大学学历占比,仅次于北上津苏,辽宁省的大学学历占比高于浙江,吉林高于广东,高中初中学历占比,东三省远远把浙江甩在身后;这反映了什么呢
反映东三省基础教育跟高等教育都非常出色,人才储备非常充足,东北人口只占中国6%,但高学历人口数量却占到17%;
说是人才济济,丝毫不夸张
东北人不仅受教育率全国第一;还是中国文盲率最低的群体,没有之一;
而且东北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16年,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高于苏浙闽粤鲁;等于是在象牙塔里读书读得最久的大区人群;
而且,东北人才结构是理想的“头重脚轻”,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是东北人口的主要权重,而小学生学历占比却非常低
东北人特点是高受教育率,高学历,基础教育强悍,社会文盲率最低,工业化程度深,高城市化率(67.71%)
这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只不过,关于东北的负面新闻,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买上热搜而已抗日时期十大汉奸,以及籍贯
他们之所以为不把抗日战争时期,南方出了海量汉寻当作国耻,而是将918当国耻。其实就是变相黑东北;
抗日十大汉奸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浙江人山阴人。

陈公博:(1890-1946)广东南海人

周佛海 :湖南沅陵人。

褚民谊:国民党元老、日伪汉奸。原名明遗,字重行,别署乐天居士。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

王克敏: 浙江杭州人。

梁鸿志:福建省长乐县人。

丁默邨 :原名勒生。常德人。

傅筱庵:浙江镇海人。

罗君强:湖南湘乡人。

陈壁君:广东南海人,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
您在问题「 如果张学良918誓死抵抗,那么以后的中国会怎样?近代历史会怎样? 」中的回答因违规已被 删除
处理原因:包含法律法规禁止或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
点击查看 知乎社区管理规定,如果您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可进行:
申诉
您的文章「 918真相 」因违规已被 建议修改
处理原因:包含法律法规禁止或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
点击查看 知乎社区管理规定,如果您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可进行:
申诉
反馈


上一篇:群雄逐鹿的浙江民航 谁才是扛把子?
下一篇:选择马来西亚留学性价比高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4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