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三重压力下的2022年,熬到美国后面,机会可能就来了

[复制链接]
21636 20
mandy黄 发表于 2021-12-15 04:52:2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天坐网约车,司机是哈尔滨的。我基本上每次坐车,都会跟司机聊下他们的收入情况,据他们说,现在几个打车平台都差不多,平均一个小时可以挣50-60块钱左右,他们一天大概要跑12-14个小时,刨除一个月限行4天,最后到手收入能有9000块钱左右。
问起他为啥干这个,他说2019年底在南四环那边,租了两个档口做餐饮,两个档口每月租金要28000。结果赶上疫情关了8个月,后来再开起来,周围写字楼很多小公司都倒闭,吃饭的人少了,一天流水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最后赔了20多万,没办法就开始跑网约车了。

三重压力下的2022年,熬到美国后面,机会可能就来了 第1张图片

后来说起明年的形势,他说明年应该能好点,我没接话。我想起前几天降准后,朋友圈里卖房的又开始欢呼,宽松来了,房市又要火爆了。今年各行各业确实都很难熬,大家都希望明年能好点,但实际上我感觉,明年可能会更难熬。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形势有个初步的预判: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三重压力下,明年到底会怎么样呢?
2022年的三重压力

一般来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是宏观经济学上的一个描述,我们先看下具体是在什么方面吧。
先说需求收缩。通常来说宏观上的需求,就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而国内消费是内需,出口是外需。今年的消费和投资都不是太好,主要是出口拉动比较大。

三重压力下的2022年,熬到美国后面,机会可能就来了 第2张图片

但是这里面有个特殊原因,就是疫情。今年德尔塔变种疫情爆发后,印度和越南都先后躺平了,所以很多订单回流。而之前美国搞的供应链转移,也一度搁浅。但是现在看来,明年的出口,可能很难再像今年这么增长了。
一个是外部的供应在恢复,像越南,印度这些国家,还有欧美自己,不敢说明年比今年好多少,但总体上应该不会比今年更差了。现在就看这个新的奥密克戎是个什么情况,传染性现在都实锤了肯定是更强,但伤害性还需要确认。
如果它的毒性,像大家期待的那样,大幅下降,那么国外的生产供应能力,肯定会比今年恢复很多,穷国家躺个半年就躺不下去了,不干活要饿死的。所以除非奥密克戎毒性太猛,否则明年的出口替代,应该是不会有今年这么好。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方面,明年更不好的应该是国外的需求下降。美国已经明确要加息,在放水的时候,对需求的短期刺激作用比较大,但现在美国通胀这么高,货币要收紧,需求很难像之前大肆发钱的时候那么好了。
外需见顶,那么内需能不能顶上去呢?这个估计一时半会也有点困难,因为内需不振,这也不是一两天的事。现在很多人都想着再用房地产拉动一下,这个办法确实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关键是现在的客观条件,确实不允许。
什么条件呢?就是老百姓手里没钱,负债已经过高了,没有再搞普涨的空间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居民部门杠杆率偏高。2021年三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2.1%,前三季度共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三重压力下的2022年,熬到美国后面,机会可能就来了 第3张图片

买房都是要靠贷款加杠杆的,现在居民部门杠杆率超过6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金融稳定警戒线是65%。我们现在离警戒线很近了,在这个基础上,还指望房价普涨拉动内需,那是不现实的。主观上现在不让,客观上也没这个空间。
所以说从内需和外需,这两方面看,明年可能还不如今年。
再来看下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是个宏观经济学的专有名词,
供给冲击是指可能引起生产能力和成本变化的事件。供给冲击通常会使总产出与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产生反方向的变动。
很多人搞不懂这是个啥意思,供给主要是针对生产端来说的。如果我们实际点来说,供给冲击,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第二个是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冲击,比如卡脖子,或者断供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各有各的方式,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很可能会导致一类或者几类物质涨价,最终的影响,就是通胀压力会增加。如果我们简单理解下供给冲击的影响,就是明年的通胀压力会比今年大。
最后再说下预期转弱。在宏观上,预期就是人们对未来的一个看法。我在之前的文章《美元危机的下半场,如果我们躲过了危机,能不能和美国一起抄底?》里,正好讲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类似于信心危机。人们的预期,跟经济周期是密切相关的,它难得就难得在,预期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过去常说,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就是这个意思。
进入新世纪的这头二十年,全世界总体上还是一个高增长,2008年以前,主要是美国拉动,2008年美国出事以后,主要是靠我们拉动。现在我们也从高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现在的形势不是我们慢下来了,是全世界都慢下来了。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未来的期待,都没有以前那么高。预期和现实,它是会相互影响的,预期越乐观,消费投资越敢搞,预期越悲观,消费和投资也越谨慎。一旦全社会都形成了这种氛围,这个预期是很难逆转的。
所以说预期转弱,不是一个简单的主观想法改变,而是一个严峻的客观环境变化。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它会对需求形成强烈的负反馈。
现在我们再看这三重压力,其实有点类似于是一个滞涨的情形。就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是又面临通胀上涨的压力。今年是美国的通胀先起来了,我们这两年始终坚持没搞大放水,所以明年的增长压力和输入型通胀压力,都比较大。
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不能光说我们,还要看看外部的形势怎么样,这样可以有个参照。你觉得国外的情况会怎么样呢?
外部遇到了什么问题

有人讲现在美国经济复苏非常好,明年可能经济要过热,因为明年美国都要退出宽松,开始加息了。这个话听了让人非常振奋,美国似乎不仅是回光返照,而且返老还童了。
那我们就对比一下中美两国今年的经济数据看下,到底是什么情况?先看下前三个季度的数据吧。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达到了9.8%,美国GDP增速5.7%。这看起来是不是都还挺不错的,但实际上看第三季度的数据,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我们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较二季度回落0.6%。而美国三季度同比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0.8%。环比增长只有2%,比第二季度回落4.7%。
这是美国大放水取得的结果,而且三季度下滑明显。如果看两年平均,我们是4.9%,美国是0.8%。再看通胀,我们现在是2.3%,美国是6.8%。这么个情况,跟美国比我们要好多了,但也还在担心明年会出现滞涨,我是搞不懂,难道这是学霸在凡尔赛?
不管咋说,美国这经济过热,是真看不出来。
美国要加息不假,但是大部分传统的经济学家,他们的分析框架里面,都是那些固定的因素。而美国搞美元宽松紧缩这种金融收割,并不在他们的分析范围里,因为学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是不会教这些内容的,这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延伸了。
眼下的这种困难,很多人认为是我们的经济改革没有继续深化。但是我们要跳出来看下这个问题,我们搞市场经济,学的就是美国,那么要继续深化,就算搞到头,无非也就是美国这个样子。可问题是美国现在也遇到了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
是什么问题呢?说到根子上,就是始于80年代里根政府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走到尽头了。
美国自己都解决不了现在内部的结构性矛盾,美国的条件多硬,它自己都不行,跟它学的,还不迟早掉沟里去?这不是我们的问题,也不是美国自己的问题,说大点,这是现在全人类的问题,大家不会走路了。
以前有美国和苏联两强,有人学美国,有人学苏联,学着学着苏联掉沟里了,那大家都去学美国,现在美国还没掉沟里,但是鸿沟已经出现了,以前都假装看不见,川普已经活生生的剥开来给全世界展示了四年,假装看不见也不行了。
我们今年的GDP大概可以达到美国的80%,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但是离超越又还有点距离,现在全世界面临的是这么一个问题,下一步要跟谁学?继续学美国,会不会掉沟里?如果跟我们学,现在的影响力号召力确实也还不够,关键是我们自己内部都还有好多人不自信呢。
所以说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是自由主义经济学,遇到了增长的极限,需要重新找路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路可能是对的,但是还需要更多的证明。
美国的路,它可能会一条道走到黑,会不会撞墙,再熬两年,可能也会见分晓。
熬到美国后面才有机会

美国明年计划开始加息,这是个大事。只是今时不比往日,这次放水是无限放水之后的局面,另外一点是全球化面临回头路,这两点来说,美国要么不紧缩,一紧缩是必然会有严重后果。
就因为这点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所以现在出现了两种说法,一种是美国不会紧缩,一种是美国不会出事。本质上来说,这都是美国例外论,就是说这次美国会有例外。但是我们把时间周期拉长了去看,就会发现,从来就不会有什么例外,只有必然之中的意外。
我们从下面的图里也可以看到,从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兴起,到现在,这40年里,这种金融上周期性的宽松与紧缩,才是常态。

三重压力下的2022年,熬到美国后面,机会可能就来了 第4张图片

如果美国明年开始加息,在其内部最大的风险,就是美股会不会崩盘?实际上即便美联储明年开始加息,美股很可能也不会立即大跌,反倒是有可能出现上涨,毕竟牛市就是这样,除非见到最后一根稻草,否则绝大多数人是不相信骆驼会倒的。
根据历史数据来看,我觉得美股走势要逆转,可能至少得加息到3%左右才行。

三重压力下的2022年,熬到美国后面,机会可能就来了 第5张图片

按每次加0.25%的节奏来算,要达到3%,怎么着也得加到2023年下半年了,除非美联储不按套路出牌,三步并作两步走,那就没法预测了。反过来说,就是明年大概率的,美股可能还没大事。
说这个话啥意思呢?就是我们还得熬。美股不出大事,美国也就出不了大事,我们要想给自己争取出软着陆的时间和空间,必须得熬到美国后面,谁在它前面撑不住,谁就可能成为它的晚餐,所以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字,熬。
实际上在现在这个局面下,全世界都是这么一条路,先慢慢熬着,看谁能熬到最后。这里面谁先把牌打完,谁就会变被动,因为自己的牌出完了,也就意味着能熬的时间就越短,能撑多久取决于别人的心情。
现在初步来看,估计没有太大意外,还是中美能熬到最后。
最后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们可能会搞些小幅调整,但调整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让经济维持稳定。既不能出现硬着陆的情况,也不会追求强力增长的情况,说实话,没那个必要。就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确保自己平平稳稳不掉沟里去就行了。
指望来个大放水,继续用房地产续命,过从前那种简单快乐的日子,恐怕不太容易。我们不仅仅是面对内部需求收缩的问题,而是在一场全世界都在参与的马拉松之中,这个比赛关键不在于跑多快,而在于不能倒下。
同样的,指望明年美国放松遏制,或者外部环境变宽松,可能也不现实。只能是依靠自己,再坚持坚持,虽然明年可能更难熬,但我们难,别人更难,只要熬到美国后面,风险解除了,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扩展阅读:
《美元危机的下半场,如果我们躲过了危机,能不能和美国一起抄底?》


上一篇:【美国史记540:感恩毛主席,让中国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 ...
下一篇: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耗费巨大军费却为什么不使用原子弹?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x麦兜是只猪x 发表于 2021-12-15 04:52:38 | 只看该作者
 
完了,直接躺平,谁也别想割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yemeihong 发表于 2021-12-15 04:53:01 | 只看该作者
 
先给六爷点个赞再听[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融岛at 发表于 2021-12-15 04:53:2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说房价不涨,我心放了一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yjplvtkd 发表于 2021-12-15 04:54:18 | 只看该作者
 
六爷说到我心坎了,捏着SP500,一定要不见棺材不落泪。[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0ca53a0 发表于 2021-12-15 04:55:0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从小到大,看到的任何分析经济形势的文章都是唱衰?都是以前好是因为什么什么,但是明年开始就不好了,以后又有什么什么危机,明年又不好了,看能不能挺过来什么之类的话。那为什么以前好的时候就没见你们分析出来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笑得开心 发表于 2021-12-15 04:55:3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到一篇帖子,说像是小扎这样的大佬都抛售股票了,但是美国公司回购股票也达到了新高。我想距离1929年类似的资本主义大萧条不远了。朱洪武留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值得我们借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吖八茗 发表于 2021-12-15 04:56:24 | 只看该作者
 
要熬鹰就要比鹰更能熬,所以有了战略定力,有了经济会议的稳,还有五千年积淀的韧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静静喝壶清茶,压下心中欲喷地烈火,继续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晨末 发表于 2021-12-15 04:57:07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决策层的格局、眼界和智慧非我等可企及。就跟下棋一样,看出三步才算勉强,看出七步才上得台面。。。。。。国人自古善谋断,各种方案,方案下面还有各种应急预案以及演练,且没有什么皿煮党峥拉票等内耗。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讲,忧国忧民值得肯定,但更要有信心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竹雨松风琴韵 发表于 2021-12-15 04:57:55 | 只看该作者
 
恐惧是人类的天性,顺着天性写能控制人心,就好比知乎婚恋区不是骗婚就是带绿帽子[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8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