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复制链接]
16958 20
千金商人 发表于 2021-12-15 08:42:2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源:上古三皇文化

   先看两个新闻:

 一、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2015年3月4日电 3月3日,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明代不腐女尸进行清理,除发现随葬的宝石戒指、银质发簪外,还清理出20多件明代棉质服饰。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1张图片


  该市博物馆馆长汪维寅说,不腐女尸将放入福尔马林的玻璃棺中,对该不腐尸的身份、年龄、死亡原因等谜团,还要留待省内外专家今后作进一步研究。(顾祥忠 摄)

  二、 2001年12月5日,一具头戴金冠、身披绸衣、保存完好的明代女尸在江西省南昌市出土。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樊昌生所长宣布,这一明代墓葬是江西省近十余年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女尸身高约155厘米,眉毛清晰、皮肤有弹性,出土时除金冠略有破损外,其他大量饰物都很完整。这是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和江西医学院医学专家对女尸进行考证和病理鉴定。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2张图片

保存完好:明代女尸盛装出土(组图)注意她的足部!

▍被篡改的历史,把裹脚反向污蔑给汉族

 1.出土的古代女尸,清朝之前的就没有脚扭曲变态的。

2.出土的女鞋,清朝之前都是正常的大小。
明朝吧的红日长河瀑布网友:

一.说到这里,我要说一下我以前学到的万能历史定律:

明朝好的是明清的,
清朝好的是清朝的。
明朝坏的是明朝的,
清朝坏的是明清的。

     抱着这个定律,也不难看出,我是非常怀疑"明清"这个词的水分的。明朝的缠足记载,基本上找不到,这是最大的疑点,也是我怀疑"明清"这个词的原因。请看网上列举的文献记载,皆出自百度百科缠足词条:"严复《原强》:"至于缠足,本非天下女子之所乐为也,拘于习俗,而无敢畔其范围而已。"-严复是清朝人(1854-1921)

大家看百科的无耻解说: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3张图片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4张图片


再看一下清人关于裹脚的记载:

  夏衍《<教子篇>补》:"她今年六岁,在过去,也正是哭哭啼啼地被逼着缠足的年纪了。"-夏衍是清朝人(1900-1995)
  清·方绚着《香莲品藻》,内容皆为品评女性小脚的诗文。
  清·李渔(笠翁)着《笠翁偶集》,缠足的资料极丰。
  清·袁枚(子才)着《缠足谈》,又是一部畅谈缠足美感的专门著作。
  清·作者不详,着《蕉园梦谈》,内有"缠足"一节。
  清·谢肇着《文海披钞》,内有缠足一文。
  清·景倩(沈德符) 着《敝帚斋余谈》,内容又大谈缠足。
  清·秀水徐震(秋涛)着《美人谱》,都是谈小脚女性的文字。
  民国姚灵犀着《采菲录》、《采菲新编》、《采菲精华录》三 书,都是谈缠足的专书,字数达四十余万言。而《香莲品藻》则为最甚。
  清·钱泳(1759~1844)《履园丛话·裹足》:“足之小者,莫如燕赵齐鲁秦晋之间。”。
  清·福格(1796?~1870?)《听雨丛谈》:“今据中夏之大,莫不趋之若狂,唯有八旗女子,例不缠足。京师内城民女,不裹足者十居五六,乡间不裹足者十居三四。东西粤、吴、皖、云、贵各省,乡中女子多不缠足。外此各省女子无不缠足,山、陕、甘肃此风最盛。”

  从以上资料看得出,清代记载缠足的书籍多不胜数!而且,在正史里面,没有找得到明朝之前有关裹脚缠足成为三寸金莲的记载,反而是清代的正史小说野史笔记里面记载了大量的缠足历史!按理,如果明之前有这个陋习,在开明之风如此鼎盛的明代之前,怎会没有记载?并且,网上流传的那些所谓的证据,也都是杂家流传的小本子,谁能证明这个不是满清修改过后的,我们知道满清修《四库全书》毁天下书籍,把中国书籍中不利于满清的全都改掉。,当年烧毁的书籍是四库全书的万倍之多!留下来的书籍笔记之类,大量都是被篡改!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5张图片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6张图片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7张图片


▍被满清统治的地方都裹脚,没被统治的地方不裹脚!

满清侵略中国时,沦陷区开始盛行裹脚之风,没沦陷的南方妇女多不缠足。全民缠足更是满清巩固对中国统治后完成的壮举。这一点很奇怪,清人说缠足源于南唐,南宋时成为流行,他们都是南方政权。而到了清中期,反而是北方更流行,而南方“乡中女子多不缠足”呢?

  再看《聂荣臻回忆录:晋察冀**根据地的巩固》中的记录:“有些很偏僻的深山地区,山沟里只有几户人家,那里的群众同外界接触很少,高达千仞的山峦,使他们和外界隔绝起来,形成了一个独(摆渡)立的世界。像房山、宛平和涞水、涞源交界的“野三坡”,那一溜几十个村子,一直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长时间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野三坡”的群众说:“就是燕王扫北的时候,也没有到过我们这儿。”他们推举三位老人管理这一地区的事情,老人去世一位再替补一位。这里的男人不剃头,女人不裹脚,清朝的统治始终没有能进入这一地区。”

这更说明裹脚根本就是满清带来中国的一个恶习,篡改书籍后反向污蔑汉族的一个阴谋。

  据马嘎尔尼记载的乾隆末年的情景:“余于人丛中见妇女数人,亦系大足,轻便善走,不与中国普通妇女之避难行者相类,心甚奇之。后乃知缠足仅为上流妇女之风尚,下流妇女为便于作工自活计,缠者甚少。此种风俗,中国南北各省皆同。唯近以北方密弥帝都,下流妇女竟效时装,至不缠足者较少于他省云。”

  下面一份统计也印证了上面的情况,据李景汉在1929年对河北省定县东平乡村进行一项裹脚的调查,统计了515家,1442人,裹脚者占63%,其中:年龄为5岁-9 岁,裹脚比例0%;年龄为10岁-14岁,裹脚比例5.6%;年龄为15岁-19岁,裹脚比例19.5%;年龄为20岁-24岁,裹脚比例59.7%;年龄为25岁-29岁,裹脚比例81.5%;年龄为30岁-34岁,裹脚比例94.1%;年龄为35岁-39岁,裹脚比例94.5%;40岁以上,裹脚比例 99.2%,可见清朝北方统治顽固区农村妇女裹脚惊人的情况

  裹脚不但令妇女痛苦,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而且极大限制了妇女的行动自由,走路都困难,更谈不上什么劳动了,恶性循环,令妇女成为男人的附庸,其地位更加低下。

  可以分析一下,乾隆时期,南方各省的下层妇女裹脚甚少,但北方妇女因为靠近北京,北方的下层妇女也开始“竟效时装”,裹脚开始向下层漫延,自乾隆以后,裹足开始向南方漫延,最后成了全国妇女的通病,到满清后期,裹脚的普及程度触目惊心,其中原因不说自明。

  最后我想说,一堆没有任何考古实据和正史支持的文字抹黑居然能打败一堆文物,可谓天朝学术界奇观。

▍宋代的缠足不是裹脚

  当今网上流行的缠足起源说-目前网上流行的版本大多数为李煜版,即:"南唐李后主的嫔妃窅娘(一说睿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出自百度百科,词条:缠足) 而网上几乎所有此版本的措辞都是一样的,因此我推断大部分都是复制粘贴,而且最大的疑点就是,没有正史记载。

在这里,请允许我妄言两句:

一、为什么是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一个乱世,乱世经常成为后世人们编写野史趣闻的主要时代,一是因为正史比较少,二是因为容易欺骗人。李煜版缠足起源论则是这种情况,据说是出自北宋张邦基的《墨庄漫录》。既然是出自非正史,自然就不是可靠资料。甚至有明朝的人也在怀疑:"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双行缠》:"自《墨庄漫录》以缠足始五代,诸小说所见皆同,余旧颇疑之。"(出自百度百科,词条:缠足)这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 结论:缠足始于五代不是可靠说法。

二、窅娘是何人物?

  根据网上记载,窅娘"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据说是混血儿,所以眼睛和中原人不太一样,故名"窅yǎo娘"(出自百度百科,词条:窅娘) 记住关键词:16岁。而网上另一个资料显示:"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能将布带解开。"16岁女生在古代已经是成年或者差不多成年,因此,可以说,窅娘入宫的时候骨骼已经定型如何缠足?如果没缠足,则缠足始于南唐说破灭。如果缠足,则只有一种可能:窅娘的缠足方式与后世的不同。我们暂且取第二种说法,就是说,缠足并不是一种模式。的确有资料支持:"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 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江西德安宋代周氏墓出土女鞋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8张图片


湖北江陵宋代墓出土女鞋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9张图片


  因此我们由此得出了第二个结论:不同时期的缠足不能一概而论。按照窅娘缠足论来说,窅娘缠足是为了跳舞更好看,可是按照清朝的缠足,基本连走路都困难,要她们跳舞不是要人命吗?所以至少窅娘不应该是畸形缠足的始祖。

由此不难看出,宋代的缠足不是裹脚。缠足跟裹脚有根本区别。缠足类似于袜子有保护作用。而清朝的裹脚是把人的脚裹成残废,是对汉族的压制手段。

▍为何我相信明朝不会有这种畸形的审美?我先阐述几个疑点。

     一,"三寸金莲"的疑点-提到三寸金莲,按照字面意思,就可以想到潘金莲,然后自然想到明朝-小说出品的朝代,和宋朝-故事发生的年代。于是这两个朝代躺着也中枪。

  百度百科缠足词条里也指出:"至于三寸金莲的"三寸"有极言其小的含义。其实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考缠足起于五代时期(公元960年前后),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这期间不知更换了多少朝代,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一定要"三寸",那么,要哪个朝代的"三寸"就成了大问题。

  缠足是纯粹的民间行为,它是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并没有严格的尺度。"再结合我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我敢肯定的说,此三寸绝非彼三寸,只是形容"小"的一个替代词而已,如果连三寸金莲这个词都可以上纲上线到缠足的话。那李白彻底悲剧了,哪里有三千尺的瀑布?结论:三寸金莲只是描述脚小,可以是缠足,但跟畸形的缠足绝无关系。


        二,由明朝的时代想到的疑点-明朝的历史时代,关键词:朝鲜。

  作为明朝的附属国,朝鲜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她不像日本,只是选择性的学习其他的文化。朝鲜是恨不得把明朝的一切都搬到半岛上去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朝鲜可以是明朝一朝的"不征之国"。就拿现在来说,朝鲜半岛的地名,人民的名字,韩国的国旗,比起越南日本或者台湾,朝鲜半岛才能算是真的"小中华"。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复制。因此朝鲜半岛作为一个小国,居然有太监和科举制,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这一点,我把目光放到了明朝时期的朝鲜半岛。为什么朝鲜就没有人缠足呢?或者是有,但没有如此流行呢?(史料证据在那几张破旧不堪的朝鲜老照片)人们通常给出几个答案:

  1.朝鲜女性要劳动。我不觉得这是个理由,根据百度百科三寸金莲词条,"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如果缠足真的如此吸引人,朝鲜的贵族,大家女子应该也缠足。但是史料上据我所知,还没看到。当然,没看到不代表没有。结论: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

  2.朝鲜不学习中国的陋习。这个就真的说不过去了,太监都有了,朝鲜如此关爱女性?据我所知,现在的朝鲜半岛,南韩北朝鲜,都是典型地道的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社会。这当然是大明遗风,所以说,体贴女性而没学习缠足这条说不过去。而更奇怪的是,居然连日本和朝鲜都没有关于痛斥明朝缠足的记载,照理说缠足如果成蹄子了,即使不痛斥,也应该写下来:中朝(明朝)女子习以帛裹足,至骨断,方止。最近在看曾德照的《大中国志》,作为一个如此有责任感的传教士,为何就没提到缠足?要知道,几百年后的放足运动就是教会发起的!所以现在可能的结论就是:明朝时期,缠足可能存在,但不畸形因此根本看不出来,没有写的必要,也根本不会引起外国人的注意。(说明朝不普及也说不过去,朝鲜朝贡的人接触的就是上流社会,皇宫人员,所以说明朝只有上流社会缠足是说不过去的。)

       三,必要性的疑点-关键词:汉服。汉服的特点是什么?

  1、上衣下裳,裳一般都会把鞋子挡住,因此有什么必要把脚弄变形?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10张图片


  2、如果是因为缠足之后走路婀娜多姿,那也没有必要弄变形自己的脚。古代的礼仪教育是白费的吗?与其缠十几年的脚,不如练十几年的礼仪。

  3、中国几千年不变的祖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明朝是最典型的汉本位朝代,有可能会为了"美观"而使自己的脚变形吗?如果这一句真没那么重要,之后的剃发易服也不会那么惨烈。
       因此我们得到一个铁定的结论:缠足兴盛的时期肯定是非汉族政权时期!矛头指向了清朝!

▍裹脚到毁坏身体不符合汉人的传统

  我们看到了疑点,接着上面的祖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然后再结合百度百科里三寸金莲词条的描述:"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这就逻辑上真的奇怪了,一边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边父母来毁孩子的身体发肤。如果真的是汉族政权,这样做就是不可理喻的,这叫欺师灭祖

  而且这句话的含义更深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这暗示着社会上男性都喜欢小脚,得是什么人才能有这么畸形的审美?古代的审美不可能跟现代有出入!不可能古代的绝世美女到了现代就是绝世丑女。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不以时间的改变为转移。所以说,不可能由一句"古代审美与现代审美不同"就一口咬定,明朝缠足之风盛行。

  明朝人们的心理可以由几个人来代表。朱棣,郑和,于谦,海瑞,还有一系列的言官,专门以骂皇上为职。想象一下,明朝那个时代,连郑和-一个太监,都能遨游四海,志吞天地。这样的大环境下,怎么孕育畸形的审美,可能是暴力一点,可能是刚烈一点,但是绝对不会是变态和猥琐

  反观清朝,清朝是畸形审美的温,畸形审美的聚集地,证据不用多,大家自己搜索一下"清末老照片",没看过的,心理一定要有所准备!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11张图片


▍裹脚有可能是满清带来的陋习之后嫁祸到汉族缠足头上!

  第一个想到了是文字狱、剃头易发,满清随意窜改丑化汉族史册,但鞑清在中国暴行搞了几百个南京大屠杀、无恶不作、奸淫烧杀汉族妇女幼女等等,也是有可能强迫汉族女人服从裹足。我怀疑到底是不是强迫汉族女子学了之后,让清军士兵方便随意强夺?还是游牧民族战争的陋习?还是通古斯陋习?到底是不是游牧战争争夺妻女游戏

  成吉思汗的母亲也是被他父亲争夺来当战利品、连妻子被敌人抢夺,还有为什么古代韩国没学习宗主国的裹脚陋习?大家都知道韩国自古都是中国王朝的万年属国、都学了汉族王朝的政体、太监、儒教、汉服设计等等以上,为什么偏偏独唯没有学习裹脚的陋习?

     不得怀疑是满清带来嫁祸汉族的陋习,把裹脚嫁接到汉族缠足头上,然后利用裹脚限制汉族反抗的能力。满清可是实名“奴役汉族的奴隶王朝”,还有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等,据说是反清人士孙中山等人是去日本搜来的,满清可是没有写照历史纪录、意图抹灭几百个南京大屠杀!

  另外网友说过:“在明代还是流行于宫廷的汉家舞蹈,那美轮美奂的舞姿,自从满清开始就都绝迹了。要知道,裹脚的女人是无法跳出美轮美奂的舞姿的!”,满清之后好像没有任何汉族女孩能跳舞,还有满清入宫只有满族女子,独唯汉族女子都不行。



裹脚 —— 满清限制汉人反抗的残忍手段 第12张图片

满清是半奴隶半封建的封闭王朝,惧怕汉族接触外面世界、不惜打压科技发展、禁海政策等等,后来被西方列强军舰强制打通了,有些汉族百姓开心争抢跑来向洋军贡献水果、肉食品等等...有些人应该看过八国联军汉族百姓帮忙推翻满清的一堆旧照片,还有本人请求各位停止歌颂满清的可笑可耻行为。


▍总结

   1、汉族宋朝时的缠足和满清时期的裹脚有根本区别。缠足类似于袜子,是对人脚的一种保护措施。
  2、满清入关后,发现缠足可以被变异为裹脚,于是加以利用,用于残害汉族妇女。也可能裹脚本就是他们惩伐女性奴隶的一种手段,入关后嫁接到汉族缠足头上加以发展。
      3、关于满清入关时禁止汉族缠足的记载极有可能是满清后来篡改的历史。满清把中国历史整个都给篡改了一遍,把不利于满清统治的历史全给篡改、删除。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尤甚。就连扬州十日这么大的事件还是从日本保留的记录里才发掘出来。更不要说关于裹脚的历史。所谓满清禁止汉族缠足,极有可能是其自我美化的一种手段。相关的还有抹黑崇祯等等。给自己树立正统地位,用天命所归等思想,麻痹汉族反抗。还有一种可能是满清刚入关时的确禁止过缠足,后来发现缠足可以限制汉人有利于自己统治,于是加以利用变异为裹脚,用于残害汉族妇女。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满清入关时第一要务是征服中国,到处去杀汉人,怎么有闲功夫去关心缠足,去“解放”汉人反抗自己呢?所以我认为第一种情况更可信。

      4、满清中后期,为维护自己统治,力推裹脚要把汉人女子都裹成残废,裹脚成为了限制汉族反抗统治的是一种手段。于是记载与美化不断,在思想与身体上同时毒害汉人。此时裹脚已经可以与全国性的剃发易服对汉族残害不相上下。

  5、到满清末期,满清裹脚残害汉人已经相当成功。大量汉族妇女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残废的命运。以至于清末的鲁迅到日本留学时老师问出这样的问题:"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把女性的脚裹成这样?"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是满清毒害汉人的手段,而且裹脚只是其中之一。经过裹脚、剃发易服、变异后的儒教及科举等思想毒害,就是我们看到的清末影像记录中记录的中国人的样子。我们本可以不这样,我们本就可以比当时的西方人更精神更光鲜漂亮,但是不幸的是我们被满清奴役毒害了三百年后,我们已不得不如此。


上一篇:谈谈苏州(园区)的工作与收入(上)
下一篇:韩国政府拟暂停与新冠共存模式:新增确诊、现存重症数均创疫情以来新高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我不依賴 发表于 2021-12-15 08:42:31 | 只看该作者
 
大脚皇后听说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vereesa_xi 发表于 2021-12-15 08:43:0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五代十国时有缠足,而满清也存在缠足,两者都称为缠足,但五代十国的缠足也不是把脚缠成满清的那个鬼样。有的人则以同语换义的方式偷换概念,说:“缠足(指五代十国那种缠足)是汉族传统,满清的畸形缠足也是缠足,所以满清的畸形缠足是汉族的传统。” 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并不符合逻辑规则,从实际上而言,无论有心无心,都是在摸黑汉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护三郎 发表于 2021-12-15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罪不上家长等 790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不是。本来这个事我以为是常识。所以没打算说。但今天上午,看到一个叫CICI的疑似反串黑(就是某些地区人冒充东北人自黑),跟我提了一嘴“东北人都是闯关东后代。不承认这一点你就是在搞分裂”。这个人我关注很久了。表面上是在替东北说话,但实际上,字里行间我也觉得很诡异。因为他一直在否认东北本土历史。那时间有限。我就讲一讲今天的东北人与闯关东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因为他的话,让我想起来我10几年前在哈工大校园里,偶遇一个工大教授。老人家已经80左右了。按理说书也读了不少。但提起东北历史,他幼稚得比幼儿园小班也差不多;当时我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都能给他上课;我们就那么在工大校园草坪上站着聊很久。然后,他沉默了。共后,又邀请我到他家里谈两次。从此以后对东北历史就大有改观;毫无疑问,东北的历史老师,像张雪峰之流,是严重不称职的。他们只是在鹦鹉学舌。没有钻研历史精神,甚至连最起码的逻辑都搞不明白。导致时至今日,有些东北人仍然不知道国歌是歌颂关外这片黑土地上奋战东北义勇军的;

先说第一个事:有人说,“东北闯关东以前并没有人”??那么就奇怪了:汉朝在跟谁打仗??不是在跟东北的荤粥??隋唐在跟谁打了上百年战争?不是在跟东北的高句丽??北宋赵光义在死磕还没有磕过,最后要认辽国萧皇后为姑母,以“叔侄“相称的那个大辽国,难道不是在东三省??降服南宋,俘虏南宋两个皇帝,最后让南宋月月请安,年年进贡,“臣恒言“,“臣构言”自称的金国,难道不是在东北?跟盛唐并立,在东北建立的“海东盛国”渤海国,难道不是在东北?渤海国是女真人建立,但是只有女真吗??难道明国没有蒙古人??如果“闯关东”前东北没有人,那么又是谁从科尔沁草原起家,灭了南宋???又是谁从黑龙江,吉林挥舞着四色旗,灭了朝鲜国,击败蒙古,吞并人口是自己几十倍的明国??是谁在东北建立亚洲第一军工企业-东北兵工厂,在蒋介石还没几搜军舰时,就开着航空母舰“镇海”,游弋于东海,并且一架一架欧洲飞机从船上起飞,跟南京蒋军作战??

难道,这些不是东北人吗???1949年,“一穷二白”的,可不是东北;正是那些连铁路都没有几条地方;难道,这些“一穷二白”,连“一颗洋钉”,“一盒火柴”都造不出来的地方,真的有能力“支援”东北??

东北自古以来,不仅有人。而且是最早有人的。2021年,在黑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若遇落小惜 发表于 2021-12-15 08:44:12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的,历史现在又被你篡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李成菊 发表于 2021-12-15 08:44:51 | 只看该作者
 
满清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是中华民族,却幻想着重新奴役这个国家,并且付诸于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逗比別闹快吃药 发表于 2021-12-15 08:44:58 | 只看该作者
 
查看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云雀7676 发表于 2021-12-15 08:45:26 | 只看该作者
 
汉人在清代大规模给女性裹脚确实与满清有关。
战败民族屈辱痛苦无处发泄,就会拼命折磨弱势群体来发泄。
汉人男性被强迫剃头,屈辱和痛苦无处发泄,就折磨更弱势的汉人女人缠足,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燕姿姐 发表于 2021-12-15 08:46:01 | 只看该作者
 
下次你要不要把剃头也说成“汉人因为战败无处发泄,无法对祖先,只好把头发剃了,以誓重头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丶so瑶瑶 发表于 2021-12-15 08:46:31 | 只看该作者
 
清粉要来骂人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