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复制链接]
53942 0
CYE13662654106 发表于 2021-12-24 20:49:4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说三个结论:
两个时点:2017年“课后服务”统一规范元年,2021年“课后服务”市场化元年;
两费格局:“政府+家长”费用分担必将走向最终课后服务持续常态;
未来已来:第二个教育信息化时代机会已来,如果说10年教育信息化浪潮下成就了科大讯飞、拓维、希沃、鸿合、海云天,那么课后服务大幕下的未来10年将成就又一批入校独角兽。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张图片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2张图片

图2:山东中部某小学课后服务项目内容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教育,十年一个时代,每每如此。
90年代的留学热,成就了新东方为代表的英语学科鼎盛时代;
00年后的奥数热,成就了学而思的数学学科疯狂时代;
10年后的移动互联网,千亿资本造就了在线教育独角兽狂欢时代;
21年双减,学科教育培训时代的结束,彻彻底底地结束
(题外话:本想趁着传统文化回归,亲历一个语文崛起的新科学时代,今年8月我的语文项目就此折煞为历史尘埃)
接下来的10年,将会是什么样的时代?
大家都把眼光瞄向了公立校市场,但谁也说不清楚接下来会是什么?
我们不妨把时针拨到10年前的2011年.
国家刚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编制 ,2012年3月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由国家副总理刘延东亲自挂帅开启了教育信息化1.0时代。
(题外话:2011年的我刚开始进入教育TO G/S市场,懵懵懂懂,根本不知十年发展规划意味着什么,感觉跟自己毫无关系,只想着多谈几个学校,多招几个学生这种事情来得更加踏实)
2018年国家开启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到今天为止的教育信息化10年,成就了科大讯飞、希沃、海云天等一众的教育独角兽。
2021年的今天,我们将如何站在10年后来看今天的机会。
从历史里找答案。
答案是如此地
清晰!!
01 ︳三句话能说清“课后服务”吗?

我的导师曾经教导我:
你想在新领域有多作为,就得先搞清它姓啥名谁,祖宗八代翻一遍。
话糙理不糙。
我再次捡起搞科研时的劲头,查文献、看数据、捋政策,基本上把课后服务的发展脉络捋清楚了。
2004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一纸文件《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将“课后服务”的最早称呼“晚托班”纳入到民众视野。
对,最早叫晚托班。
自此之后,延迟离校、校内托管、弹性放学、课后托管、课外活动,再到后来的330、430、四点半服务,以及到今天的“5+2”。
大家看到没,往后开始数字化称呼课后服务,也说明这个领域经历从模糊、定性称呼到清晰、定量化的服务阶段,也说明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日趋规范和完善,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课后服务”官方定调的元年,也是这个时候开始,“课后服务”正式以统一身份登录历史舞台。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3张图片

图3:“课后服务”正式成为官方用语

2017年,是“课后服务”地区试点的开始。
2021年,是“课后服务”全国一盘棋的开始
至此,定义如下:
课后服务:在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时间以外的由学校主导、由国家、政府给予政策、经济的支持,由学校提供场地、资源、师资等基础上,在家长自愿参与的基础上,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
说简单点:孩子放学后,在学校里,参与非课堂的活动。
02 ︳10年前错过教育信息化,今天就不要再错过课后服务?

”教育信息化“与”课后服务“,二者何其相似。
都是国策, 政府主导,全覆盖,企业参与。
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已进入发展稳定期;一个刚刚起步,即刻开启它的十年发展之路。
我们从如下两个指数看看课后服务的客观状态。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4张图片

图4:课后服务的搜索是爆发式增长(9月1日后开始)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5张图片

图5:2021年新学年全面课后服务的搜索指数(百度指数)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6张图片

图6:2021年新学年全面课后服务的搜索指数(抖音搜素)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7张图片

图7:2021年新学年全面课后服务的搜索指数(头条搜索)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8张图片

图8:课后服务搜素排名靠前三位湖南、广东、安徽(百度指数)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9张图片

图9:课后服务人群已30-39岁为主,兴趣分布非常均匀(百度指数)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0张图片

图10:课后服务搜索人群分布三、四线城市(抖音)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1张图片

图11:课后服务搜索人群分布在新一线、三线、二线为主(头条)

上面两大平台指数,一个是搜索引擎平台下主动检索数据,一个是短视频和自动推荐平台下的数据分布。都客观地说明了如下几个事实,事实下隐藏着诸多的机会:

  • 干课后服务,要敬畏政策的力量
对,政策的力量太NB了,如果双减感受到的是凄凉,那么课后服务是燃起新希望。每个大小政策的发布,都是指数暴涨的时间契合点。
对于教育从业者,对政策一定要高度敏感,时刻关注自己所在领域的风吹草动,尤其是重要政策原文,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多读上几遍,多多理解背后的深意。
2021年6月4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那个时候,应该是大部分教培企业不并未警觉,殊不知这已经是为后面的双减政策释放信号了。
但凡是推广至全国的教育实验,说明接下来就是新机会的开启,比如2009年,国家在江苏省试点英语人机对话考试,2015年在全国19省市推广,2020年全国推广,这就诞生了一批以英语口语为业务核心的企业,比如科大讯飞的人机对话测评系统。
课后服务已经全面铺开,那就抓紧上车。

供需矛盾在哪里,业务的主战场就哪里
看一个行业有多大机会,就看那里的供需矛盾有多突出。
国内80%的学生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而享有的优质资源不到20%,这就是为什么搜索指数里的人物画像以三、四线城市为主。
课后服务的主战场在三四五线城市。

大幕刚刚开启,入局刚刚好
课后服务的百度指数在9月1日之前都是0,在9月1日直接飙升至2446,维持日均1200的态势至今(不到一个月,不足以说明所有),但这种突然间爆发趋势的背后已经说明这是水到渠成的客观结果。
课后服务的时代来了,就问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
03 ︳国外课后服务发展之借鉴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后服务,有必要看看国外他们的发展情况,以期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的课后服务。
毕竟,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学习国外,然后结合国情,加以本地化。

【01-美国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2张图片
美国课后托管又称“学龄期儿童课后托管”(School-age Chlid Care, SACC)或者“课后托育”(After School Programs,ASPs)。是由家庭、政府、社区三方共同承担,教育部门为主导作用,有三种形式:
形式1:采取付费方式,主要针对双薪家长且放学无法安置的学生,由地方教育局全权统筹办理,在学区内各需要学校中办理类似“安亲班”的课后学习班。
模式2:社会福利方式,政府相关单位提出“课后学习方案”的申请计划与经费,依计划内容联系学区内各学校,给予参与学生免费名额,派人到校实施活动计划。
模式3:地方教育局向教育部提出计划申请经费,督导计划实施,州立大学提供实习大学生活参与者的人员训练,博物馆等机构则为社区提供艺术活动方案。

【02-英国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3张图片
英国主要是面向低领儿童为主,叫课后托育活动(Out of School Care,OSC,或者After School Care,ASC),拥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儿童法案》和《八岁以下儿童日间照顾与托幼的国家标准》(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Under 8s Day Care and Child Minding, 2003a)。

【03-法国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4张图片
法国儿童课外托管的主要形式是课外活动中心,课外活动中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课外活动中心有点类似于国内的少年宫、研学基地。法国课外活动中心共计33000个,有400万青少年注册参加。

【04-澳大利亚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5张图片
澳大利亚的课后托管通常是由家长协会或非营利性组织经营,联邦政府主要提供建立服务机构的资金,运行资金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区域行政部门共同承担。

【06-加拿大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6张图片
由政府、社会、社区共同来提供托管教育,同时出台了各项法律法规对学龄儿童托管教育机构进行规范。具体包括托管教育机构的环境、设施、安全、健康、课程、师生比、人员关系等有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托管教育的质量。

【07-日本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7张图片
2007年,日本出台了《儿童放学后计划》,几经实践和修改,2014年出台了《儿童放学后综合计划》,明确而详细地公布了更加完善的放学后服务方案。
“自上而下、各司其职”,由国家主导、都道府县推进、市町村 为主体、学校与教师配合、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原则。费用由家长承担50%、剩余50%由国家、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担1/3。

【08-韩国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8张图片
2004 年开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 “放学后教室”示范运营。
2013 年朴槿惠上台后, 新政府在 4 月通过的《总统教育业务报告》中明确提出强化小学课后托管政策。
2014 年1-2 年级的所有孩子可享受下午托管 服务,3-6 年级中低收入、单亲家庭孩子优先享受, 而下午 5 点至晚上 10 点的晚间托管服务,只能由 双职工、低收入、单亲家庭的孩子享受;到 2015 年, 1-4 年级的所有孩子都能享受托管服务;
2016 年将 使 1-6 年级所有孩子都能享受托管服务。

国外课后服务总结

  • 公共福利属性
  • 法律法规保障
  • 政府家庭共担教育成本
  • 注重师资培养和管理
  • 课后服务形式多样化
04 ︳从政策里捋清课后服务发展脉络

2004-2014年,政府纠偏,课后受压制
2004年,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禁止乱收乱支现象,部分学校开展的有偿”晚托班“和文化辅导班被迫关闭。
2009年,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不得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
2012年,济南市,《关于印发”爱在校园-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于活动开展好、家长满意的学校,年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2013年,南京市,《关于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办法的通知》,服务内容以做作业、自习和课外阅读等为主。严禁借机开展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性集中教学,严禁以补差提优等名义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体补课。
2013年,浙江市,《关于在小学鼓励开展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服务内容以学生做作业、自习和课外阅读等为主。强调“三个不”: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上述政策的出台看似都与课后服务无关,但受到国家紧缩政策的影响,聚焦的还是”收费问题“上,有偿课后服务在校内的存活空间开始备受压制。

2014-2017,地方试点,积极探索
2014年后,北京、上海、广东、江西、四川、海南、内蒙古等近百个地区及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的相关文件。遍布22个省、市、自治区的75个城市。
2014年,教育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学校不得将午休管理服务费、课后看护费等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
2015年,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政策虽然主要是针对在职教师校外补课禁令,但对于校内课后服务的形式依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14年,北京市,《关于在义务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开展体育、文艺、科普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北京市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4年,上海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通知》,服务内容以学生做作业、自习和课外阅读等为主,也安排 一些社团课外活动,但严禁集体不可。
2014年,广州市,《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服务财政补助办法(试行)》,补助标准为每名托管学生每天补贴2元。
2014年,武汉市,《武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小学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按照有关规定收取和使用托管服务费。小学生80元/月和60元/月,即每天托管4小时为80元/月,托管3小时则为60元/月。
2014年,成都市,《关于鼓励开展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的通知》,服务内容为学生做作业、自习和课外阅读等为主。费用按照《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6年,湖北省,《关于开展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
2016年,石家庄市,《关于在主城区全面推行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的意见》,全市210所公办小学全部实施免费托管,全市投入2000多万元。
国家层面教育政策频繁出台,直接挤压了有偿课后服务模式的生存空间;但在国家层面课后服务政策缺位的情况下,由地方政府主导又出现了多地校内普惠性课后服务的试点。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加之实施主体、开展对象、资金来源、内容形式等均缺乏总体华、制度化的规范,因此发展规模有限,推进势头缓慢。

2017-至今:政策统合的繁荣阶段
2017年,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校的主题作用、服务原则、教师责任、资金来源、监管渠道及措施内容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2018年,广州市,《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8年,广西省,《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9年,湖南省,《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 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课后服务原则、规范、组织、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2019年,湖南省,《关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成为全国范围内 首个对收费问题进行明确规范的省份。
2019年,广州市,《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工作方案(修订稿)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财政补助,学校、家长共同承担成本的分担机制。
2021年,长沙市,《关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通知》,文件中明确规定,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1000元/期/生。这是继湖南省红头文件后,持续深化后的实地落实政策,表示课后服务正式在湖南省全省全部落地收费。
2021年,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标志着课后服务全国铺开的大门已开启。
2021年,广东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这是继教育部出台课后服务推广后第一个积极相应的地区。
2017年国家意见发布后,约有25个省市相继出台地方发展实际文件,其中以湖南最为典型。
好了,政策文件很多,如果需要上述相关文件的,请私信。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19张图片

图12:政策文件集合(有需要的请私信)

1)服务内容
北京市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组织学校或学区范围的活动和比赛,开展“科学家进校园”、“体育明星进校园”、“艺术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等; 上海、成都、南京等以学生做作业、自习和课外阅读等为主,也安排一些社团和课外活动; 严禁集体补课借机开展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性集中教学,严禁以补差提优等名义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体补课等行为。
2)服务对象
各省市基本上都以服务小学生为主。北京市是以课外活动为切入点,面向全市全体中小学生,而浙江、上海、南京和成都有托管需求的学生需要经过“家长申请、学校审核”。
浙江提出,以设区市城区和县(市、区)城区小学为重点,在群众呼声强烈、要求迫切的小学、或小学低年级先行进行试点;南京“弹性离校”优先安排一、二年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服务经费
北京市是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在校生人数,按生均标准将经费拨至各区县用于学生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包括外聘教师费用、场地租用费、低值易耗品购置费,以及购买社会服务产生的费用等;
上海市明确公办小学开展放学后看护服务不向家长收取费用,所需经费将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足额安排;
浙江争取当地财政性资金支持;
成都指出,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有关事宜的通知》执行托管服务经费规定;
南京坚持公益原则,严禁直接或变相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严禁擅自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服务师资
各省市在课后托管师资的配备上大体一致,都是以学校或相关机构的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等为主,选择范围比较广泛,也比较概括,而对于服务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具体资质还大多没有细化规定。
05 ︳收费问题怎么解决?

在课后服务经费筹措方面,教育部并没有明确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所需经费的来源。从十个省市的政策实践来看,在坚持校内课后服务公益性导向前提下,形成了两种经费筹措模式。
1)经费统措模式

模式1:政府+家庭共担模式
湖北、广西、广东、宁夏、浙江、安徽、江苏、云南、四川、辽宁、湖南、山东、海南、陕西、新疆、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甘肃、河南等模式,实施政府财政补贴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广东和江苏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以财政投入为主;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地方,可探索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浙江提出公益服务与成本分担相结合原则,采取“财政补贴、向学生家庭收取服务性费用”的方式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海南提出可选择“财政投入或财政补助、家长分担”等方式筹措经费。
模式2:政府承担,家庭免费模式
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河北模式,主要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财政补贴”的方式免费提供服务。北京强调“继续加大政府保障力度,努力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上海坚持政府主导,市区政府财政教育经费共同承担,免费提供校内课后服务,“不得向参加的学生及其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天津规定“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所需经费在2018年春季学期由市财政全额承担,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且市财政对河北区、红桥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和蓟州区按照50%给予补助”。河北坚持公益普惠、免费开展服务原则,规定“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不再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
补充:天津从2021年9月起,由原来的免费模式转变为收费模式,小学生每月不高于180元,中学生每月不高于100元。
所以,政府+家庭共担成本是课后服务的终极模式,也是唯一的出路。
2)实施主体

第一类:学校教职工(含在职教师和退休教职工)
第二类:家长(由家委会组织实施)
第三类:社会公益组织(社区中心、青少年中心、妇女儿童中心、志愿者团体(比如JAz中国)、在校大学生)
第四类:社会培训机构类
3)收费主体

主体1:校外或社会培训机构等第三方机构收取服务费用:例如广西、广东、宁夏,而海南则规定学校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作为收费主体。
主体2:学校财务部门收取,例如浙江。
主体3:家长委员会统一收取和管理,例如湖北规定家长委员会核算学校课后服务成本,制定经费管理办法,发放托管服务人员劳务报酬,主动接受家长监督,定期向学生家长公开经费收支情况。
4)收费项目

广西:校内午间住宿按照物价等部门的规定执行课后服务收费项目,其他校内课后服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助、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
宁夏:托管费由市总工会给予补贴,由家长委员会组织收取并支付给第三方培训机构;
江西:在校午休等常规服务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不得向家长收费。

4)收费标准
北京市(免):每城区学校补助400元每升,郊区学校补助500元每生,2015年开始,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城区学校补助700元每生,郊区学校补助800元每生。
吉林省(免):托管经费生均2元/天
天津市(免):生均每年200元(2021年前)
贵州省(免):生均每年300元,从2018年起,市级财政承担总额50%,2019年补助30%,2020年补助10%,2021年实现各区(市、县)全额承担。
省标准(收):安徽、海南、湖南、甘肃按省规定标准执行;
市标准(收):江苏、山东、黑龙江、江西等由市县价格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家委会(收):湖北省、河南省规定由家长委员会制定经费管理办法,云南省规定各小学家委会在政策充分解读的基础上,陆续以邀标的形式对第三方课后服务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确定收费标准。
辽宁省(收):每月每生收费不得高于200元
新疆(收):参加一小时托管服务的学生,按不超过200元每生每学期的标准收费。
长沙市(收-2021):不得高于1000元/生·学期
江苏省(收-2021):全省的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每生每学期300元)和教师课后服务合理取酬标准(每课时不低于60元),5+2模式。
徐州(收-2021)中小学课后服务费纳入政府定价管理,收费标准为200元/生·学期
包头(收-202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每生每学期不超过300元,普通高中学生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每生每学期不超过600元。
西安(收-2021)课后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每生140元/月。
天津(收-2021):小学生每月不高于180元,中学生每月不高于100元。

总结:政府+家庭费用共担是主流,也将成为全国课后服务的终极收费模式,目前免费区域也将陆续转型到政府、家庭费用共担模式。
06 ︳Q&A

问题1:是否可以家长收费
这个问题,上述已经讲过了,看上文。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课后服务应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财政拨款和家长合理付费是必然的选择。从教育法学来看,中小学课后服务实质是家长基于委托监护将部分监护职责转移给学校的合同行为,学校托管可以收费。而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20 世纪80 年代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确认儿童托管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儿童的一项福利,逐渐将儿童托管纳入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担负向儿童和青少年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的责任,政府财政拨款和家长自愿交费共同构成儿童托管经费的主要来源。
总之,家长收费是课后服务的终极形态。

问题2:音乐、体育类项目如何入校服务?
客观来讲,这两类准确地讲,属于活动范围,同时又高度依赖面授老师,因此对于服务企业来讲,是个卖力又不赚钱的服务。因此要做产品化的设计,后续会安排专题讲解,如何将此类项目进行产品化设计,转化成边际成本趋于0的产品。
无论是何种进校产品、服务,如果你的边际成本降不下来,建议你不要做课后服务,因为你没有理解入校业务、课后服务的商业化核心逻辑。
具体请参考

问题3:做学科辅导的怎么做课后服务?
做学科辅导的教培机构,本身有巨大的优势,通过下图就很清晰地看出原因,学习成绩提升始终是核心诉求,这需要服务机构和学校在遵循课后服务相关规范下,进行课后服务内容设计。一、二年级学生发展兴趣为主,三年级往上以提升学习成绩占绝对的比例。

历时20天参透26省市100余份红头文件,彻底摸准“课后服务”大 ... 第20张图片

图13:广西南宁家长选择参加课后服务的原因

问题4:课后服务的主要是针对美育类项目吗?
分类两大类,其中一类是辅导做作业为主,另一类是美育类活动为主。美育类产品在课后服务上是占优势的。

问题5:学校都全覆盖课后服务了,还需要校外企业服务吗?
校内老师对于课后服务是有怨言的,目前是非常大(北京部分学校就很明显,校长很头痛)
某学校教务主任:在我们接到要开展课后服务的任务时,我们就召开了会议,一是为了讨论课后服务的内容安排,另外还讨论了教师如何分配,因为我们课后服务的一部分课程是从原本的社团活动中来的,所以那部分教师基本不动,另外,对于新开设的课程,我们刚开始让老师自愿报名,每个人有什么专场都可以报过来,但是,最后一个报名的都没有,学生也不能没有教师上课呀,学校就出面,集体安排教师,让所有教师都参与,所以,到最后,我们学校课后服务师资的安排是学校教研组安排决定的。  
如何理解校内老师的需求,请移步关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面分析的很细致。
相信课后服务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进校“、“如何收费”、“如何上规模”、“如何跑在前面”,…………。
下回,再做专题分享。
参考资料:
NO.1:《中国儿童放学后托管教育问题研究》
NO.2:《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政策设计与实践审视--基于东部十省市政策文本的分析》
NO.3:《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抑或免费—基于理论和政策文本的分析》
感谢上述文章、论文对于本文内容的贡献。


上一篇:韩国留学----2022年9月韩国本科大一新入无韩语基础即可预 ...
下一篇:新传考研 | 在北大读新传研究生,会遇到哪些名师?丨一文Get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5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