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萧条、战争、饥饿与死亡---《贫困与饥荒》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41668 0
huiyihyq 发表于 2022-1-8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书作者阿马蒂亚.森于1998年因其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卓越建树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等。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祖父与泰戈尔过从甚密甚至他的名字就是泰戈尔所起,“阿马蒂亚”意为“永生”。(摘自百度百科)

本书结构紧凑合理,读起来非常流畅,开篇即阐明作者的理论观点,其后列举发生在非洲和孟加拉的四次大规模饥荒以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阿马蒂亚教授根据其对多方面数据的研究,发现饥荒的规模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粮食短缺并无直接关系,而核心的原因恰恰在于,灾害直接或间接相关行业的萧条,以致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大幅降低,进而购买食品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了饥饿和死亡。篇幅所限仅对其理论进行简单描述,不列举太多的数据,感兴趣的朋友可直接查阅此书或相关参考书目。

一.
对贫困、饥饿和饥荒的解释。

1.
贫困(P28)。A.亚当斯密 : 不仅包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而且还包括这样一些东西:如果没有他们,甚至对最下等人来说,也会被社会习俗认为有伤风化。例如,一件亚麻衬衫,严格地说,它并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我猜想,即便没有亚麻衬衫,希腊人和罗马人也能生活的很舒适。但是,今天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没有亚麻衬衫,一个讲究体面的临时工都会羞于在公共场合露面。缺少亚麻衬衫成了不光彩和贫困的标志,在人们看来,只有品行极坏的人才会落到这种地步。在英格兰,习俗以相同的方式,曾经把皮鞋视为生活必需品。没有他们,无论性别如何,连最贫穷的体面人都羞于在公共场合露面”。B.卡尔.马克斯
: 当“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进入最低生活标准概念中时,“在一个给定国家、给定时期,一个劳动者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所意味的平均生活质量是众所周知的”。

2.
饥饿和饥荒(P55)。饥饿是指人们没有充足的食物,而饥荒是指由饥饿所造成的大量死亡的恶性现象。饥饿意味着贫困,而贫困并不意味着饥饿

二.
所有权与交换权利。

1.
所有权(P6)。泛指人们基于贸易、生产、劳动、继承和转移而获得的对于特定物品的直接性的权力关系。

2.
交换权利(P8)。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商品转换成另一组商品。这种转换可以通过贸易、生产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在转换中,他能够获得的各种商品组合所构成的集合,可以称为这个人所拥有东西的“交换权利”。

3.
所有权及交换权利,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用以自保的手段。本书也是自此作为核心观点推导灾荒中他们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
四次大饥荒的基本情况。

1.
关于四次饥荒的时间、地点和死亡人数。A.1942-1944年发生在孟加拉的饥荒导致200-400万人丧生。B.1974年7-12月孟加拉的饥荒,按官方通报为死亡26,000人,但据其他估计,在官方及个人提供了大规模救济(救济行动的高峰时,同时由6,000个救助站向435万人提供熟食)的基础上,仅朗布尔一地死于饥饿和2-3个月内处于营养不良的人数即高达8-10万人。C.1972-1974年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饥荒致使4-20万人丧生。D.1968-1973年发生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包括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乍得)的饥荒,仅1973年一年即导致10万人丧生。

2.
四次饥荒的起因。发生在孟加拉的两场饥荒起因均为水灾,而另外两场发生在非洲的饥荒起因都是干旱。需要明确的是,饥荒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即使在灾荒最为严重的时候,也不存在普遍的、大规模的粮食短缺。以死亡人数最多的1942-1944孟加拉饥荒为例,粮食歉收最严重的1942年冬天仅比往年减少17%的产量。而埃塞俄比亚饥荒粮食产量仅减少7%。至于萨赫勒地区的饥荒,依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调查显示,该地区的谷物供给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建议的粮食摄入量,且大部分相关国家实际生产的粮食都足以养活其全部国民。无论人均粮食供给的变化值还是人均粮食供给的绝对值都无法解释饥荒的严重程度(P173)。

四.
大饥荒给予的启示。

1.
饥荒的进程。初始阶段,往往因饥饿而死的人并不多,但是由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经济危机锁定了大部分的相关人口。发展阶段,直接因饥饿而死的人数达到最多。最后阶段,饥荒已经过去,但是由于饥荒所造成的流行病蔓延,所以死亡仍在继续,直至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相比旱灾,水灾的预后更难,尤其当死亡人数很多,且无法及时处置的时候极易印发霍乱及其他恶性传染病。但这并不意味着旱灾不存在类似问题,由饥荒而致的腹泻一样具有可怕的传染率和致死率。

2.
政府在饥荒发生时的作用。A.扩大粮食进口B.对投机性囤积进行控制C.保障粮食库存D.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在孟加拉发生的两次饥荒当中,政府在上述四个方面都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在粮食库存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政府禁止了粮食的进口,导致救济行动无力,而在大米(作为主要粮食来源)的价格大涨之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使公众形成了大米价格还将上涨的预期,某种意义上纵容了囤积行为,使不严重的产量减少演变成了市场投放量的大幅减少(P97)。意即,有限的粮食短缺,由于处置不当,最终演变成了大规模的饥荒。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灾刚刚发生的时候,政府并没有对即将形成的粮食短缺和随后演化成的饥荒有充分的预判,导致A+B两项政策在最后一刻不得已的情况下,彻底改弦更张,这加深了人们对于灾难就在眼前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了囤积行为。

3.
受灾难波及的行业及人群分析。因为洪水减少了种植业中的就业机会,两次孟加拉饥荒中死亡率最高的都是运输工(死亡率100%),次之的是领取货币工资的工人(死亡率88%),因为这些人仅有的是劳动力,而灾荒时劳动力转换成食品的能力会降低58%-70%,这导致他们普遍因为没有能力购买所需的食物而饿死。一般来讲,工艺品、服务以及高档食品,在贫困蔓延时,这些奢侈品的需求会大幅下降,使相关的行业走向衰退,这在非洲地区发生的两场饥荒中也能发现类似的情况。而关于非洲的饥荒,主要描述两个群体,首先是农民,由于干旱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下降,并且由此导致了他们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下降,从而没有能力吸引其他地区的粮食向当地售卖和运输。与此同时他们还承受另外三方面的压力,A.由干旱而致的土地价格下降B.被迫出售牲畜而导致畜力的丧失C.集中抛售牲畜而至的牲畜价格下降。但是因为他们直接的产出就是粮食,所以他们的境况要优于最惨的族群-牧民。牧民与农民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把牲畜作为储蓄手段(农民还有土地),而不似之处在于,农民以农作物作为产品,而牧民的产品还是牲畜(P139)。而牧民的问题正是在此,在正常价格水平上,粮食是较为便宜的营养来源,但在经济衰退时,市场的需求会转向粮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而牲畜是奢侈品,收入减少时对牲畜的需求也会减少,而使其价格降低,另外,干旱时期牲畜的瘦弱状况,也是导致牲畜价格降低的另一原因(P138)。牲畜交易的减少和交易价格的严重下滑,极大地减少了牧民的收入,所以他们作为牺牲的第一梯队,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具体谈到埃塞俄比亚的饥荒,下一条谈到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商业种植对农业的影响。棉花和甘蔗的商业种植,导致了埃塞俄比亚本应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的大量减少,而其后发生的干旱,导致牲畜可食草料锐减,这不仅导致奶和肉的减少,还导致了牧民用于交换粮食的牲畜的减少(交换的份额大致是牲畜总量的50%)。

5.
战争及通胀的放大效应(P96-P99)。回到本书中涉及到的最大的一场,发生在二战期间,导致200-400万人丧生的孟加拉大饥荒。战争不仅仅表现在公共支出膨胀引起的强大的通胀压力,还表现为生产的收缩(海禁导致渔业的收缩)和敌对方对财富的洗劫,还有,对于战争相关部门的补贴,这些因素都加剧了通胀的烈度,也使很多人抗风险的能力普遍的,大幅度的下降。不同于本书所载的其他三场饥荒,这场饥荒是以通胀作为前提的,所以,它有效的扩大了一般饥荒所涉及的行业,程度也有所加深,使更多的人因为实际收入锐减,而丧失了购买食物的能力。这也许就是孟加拉虽然在1943年录得历史上最高的粮食产量,却依然饿死几百万人的核心原因

萧条、战争、饥饿与死亡---《贫困与饥荒》读书笔记 第1张图片


上一篇:加拿大签证申请:需要本人用本人的邮箱通过Webform来催 ...
下一篇:关于代书遗嘱?被继承人是需要填写姓名,年月日的。还是否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4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