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现代人的孤独感来自于什么?

[复制链接]
2814 20
13361187444 发表于 2022-1-20 02:40:0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收集了美国各地的 2843 名年龄在 20 至 69 岁之间的参与者数据,结果发现:
孤独感水平在人们 20 多岁时显示最高,在 60 多岁时最低,并在 40 岁中期达到另一个小高峰。

现代人的孤独感来自于什么? 第1张图片
01、现代人的孤独感来自哪里?


研究作者之一 Dilip Jeste 博士指出,孤独感的一致预测因素为:

  • 较低的同理心和同情心;
  • 较少的人际社交;
  • 没有配偶或伴侣;
  • 较大的睡眠障碍。此外:
  • 孤独感与 50 多岁时较低的决断力有关;
  • 在除了 60 岁的所有年龄段中,社交自我效能感(或对动机、行为和社会环境的控制能力)的降低,以及更高的焦虑感都会导致更深的孤独。
  • 孤独感与智慧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尤其是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智慧(同情心)。同情心似乎可以减轻所有年龄段的孤独感。


现代人的孤独感来自于什么? 第2张图片

02、为什么我们需要“独处”的能力


温尼科特在1958年发表的论文《独处的能力》,强调了独处是一种积极的能力,是不同于“退缩状态”的,独处能力是情绪发展过程中成熟的一个最重要标志。
温尼科特强调的“独处的能力”显然不是事实层面的独处,“独处的能力”源自于一种早期发展阶段的生命现象。在生命初期,婴儿处于一种孤独的、放松的非整合状态,由于本能的需要,婴儿饥饿时会握紧拳头、奋力哭泣,这时TA处于紧张的暂时整合状态,得到妈妈喂养、拥抱的满足后,又回到放松的非整合状态,婴儿在整合-非整合状态的摆荡中,逐渐凝聚成自体的单元(Unit)状态,进而再发展成一个“完整的自体”。
从发展的视角,自体的发展是终生的,成年人也不断经历着整合-非整合状态的摆荡的,但是显然比婴儿期同样的过程更为复杂。婴儿是非常简单的,随着成长,我们整合了更多的体验,回到非整合的状态也是十分复杂的。
我们需要那种放松的非整合的状态的,退回自己的内在世界,有时像在休息,有时像在回味…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朝前发展的需要和适度退行的需要

现代人的孤独感来自于什么? 第3张图片

好啦,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真正享受孤独的能力呀!

或许你还想看:
为什么长时间独处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成年人的解压方式有哪些?
如何定义“疏离型人格”?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 @简单心理Uni


上一篇:想上国际高中,浙江哪所最好啊?
下一篇:洛杉矶回国离境政策新增!!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竹叶舟 发表于 2022-1-20 02:40:26 | 只看该作者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收集了美国各地的 2843 名年龄在 20 至 69 岁之间的参与者数据,结果发现:
孤独感水平在人们 20 多岁时显示最高,在 60 多岁时最低,并在 40 岁中期达到另一个小高峰。


 第7张图片
01、现代人的孤独感来自哪里?


研究作者之一 Dilip Jeste 博士指出,孤独感的一致预测因素为:

  • 较低的同理心和同情心;
  • 较少的人际社交;
  • 没有配偶或伴侣;
  • 较大的睡眠障碍。此外:
  • 孤独感与 50 多岁时较低的决断力有关;
  • 在除了 60 岁的所有年龄段中,社交自我效能感(或对动机、行为和社会环境的控制能力)的降低,以及更高的焦虑感都会导致更深的孤独。
  • 孤独感与智慧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尤其是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智慧(同情心)。同情心似乎可以减轻所有年龄段的孤独感。


 第8张图片

02、为什么我们需要“独处”的能力


温尼科特在1958年发表的论文《独处的能力》,强调了独处是一种积极的能力,是不同于“退缩状态”的,独处能力是情绪发展过程中成熟的一个最重要标志。
温尼科特强调的“独处的能力”显然不是事实层面的独处,“独处的能力”源自于一种早期发展阶段的生命现象。在生命初期,婴儿处于一种孤独的、放松的非整合状态,由于本能的需要,婴儿饥饿时会握紧拳头、奋力哭泣,这时TA处于紧张的暂时整合状态,得到妈妈喂养、拥抱的满足后,又回到放松的非整合状态,婴儿在整合-非整合状态的摆荡中,逐渐凝聚成自体的单元(Unit)状态,进而再发展成一个“完整的自体”。
从发展的视角,自体的发展是终生的,成年人也不断经历着整合-非整合状态的摆荡的,但是显然比婴儿期同样的过程更为复杂。婴儿是非常简单的,随着成长,我们整合了更多的体验,回到非整合的状态也是十分复杂的。
我们需要那种放松的非整合的状态的,退回自己的内在世界,有时像在休息,有时像在回味…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朝前发展的需要和适度退行的需要


 第9张图片

好啦,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真正享受孤独的能力呀!

或许你还想看:
为什么长时间独处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成年人的解压方式有哪些?
如何定义“疏离型人格”?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 @简单心理Un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殉晨霜 发表于 2022-1-20 02:40:59 | 只看该作者
 
 第13张图片
现代人孤独感来自于三方面:
一. 生活的便利化、家庭小型化或独居化,造成面对面交往大幅度减少
二. 现代城市的高流动性,造成泛社交或假社交
三. 个人主义的张扬造成自我中心,妨碍了社交质量
更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周东:孤独的现代社会成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赏樱天使 发表于 2022-1-20 02:41:38 | 只看该作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独感是由人们对于社交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导致的。
我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心,但现实中又对亲密感到恐惧和不信任。
我们希望与人建立真实的联结,但现实中社交软件和网络的大量使用,让我们越来越难以真正触及到彼此。
由此而来的空虛、孤独,是难以短时间内磨平的。
与此同时,过往关系中的裂痕、被忽视和拒绝的经历、在社交上的挫折和困难也会促使我们心中孤独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当我们想要努力靠近彼此时,这些过往的经历似乎又成为了一道现实中的障碍。
那么…

  • 到底该怎样应对孤独呢?
  • 该怎样克服对亲密的恐惧和不信任呢?
  • 该如何放下过往的失败,重新对关系产生期待呢?

 第15张图片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孤独水平和特点。
感到孤独并没有错,它只是提醒我们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 未被倾听的需要、未被理解的感受。
为此,知乎联合简单心理开发了本测试,希望能够帮助你在接纳、关注自己的基础上,化解由于创伤和恐惧而带来的隔阂和疏离感,帮助你从与自身和他人的关系中获得更多能量。
我们参考了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Russell 及其同事提出的有关孤独感的理论,并从情绪体验、处境评价、个人需求等多个维度编制题目来测评你的孤独感指数,协助你了解目前的情绪状态和社交需要,并为你制定了专属的成长指南。

你将获得:

  • 了解你的孤独感水平
  • 了解你在社交方面的需求和情绪体验
  • 获得疗愈关系创伤的方法
  • 获得接纳自己、关爱自己的建议

    适合谁测:
  • 想要改善人际疏远、隔阂的状态
  • 希望缓解内心的孤独、空虚、寂寞感
  • 希望和他人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 想要获得改善社交技能的建议
  • 希望获得关爱和接纳自身的建议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你的孤独感指数,协助你了解目前的情绪状态和社交需要,并为你制定了专属的成长指南。
知乎✖️简单心理 ✖️壹心理 ✖️KnowYourself ✖️壹点灵 等专业机构,联合推出了 600+ 专业靠谱的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内容涵盖:恋爱、婚姻、情绪、职场、原生家庭、性格人格、自我突破、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点击 <a href="http://www.zhihu.com/xen/market/ecom-page/1334961558359703552" class="internal">查看全部心理测试)
现在点击下方卡片,开通知乎会员,新用户首月仅需 9 元,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心理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白白123 发表于 2022-1-20 02:41:56 | 只看该作者
 
1968年,卡尔霍恩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几只小白鼠放在了一个固定区域里。在这个区域,有充足的水和食物,有舒适的休息房间,有温暖宜鼠的气候环境,且没有对老鼠形成任何致命威胁的天敌。
这是一个属于老鼠的天堂,老鼠的“乌托邦”。
但就是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争斗,没有战乱,没有疾病,没有灾难。所有的老鼠就在一片平静和安详中,迎来了灭绝。
这个实验名称叫“25号宇宙”,感兴趣的知友们可以去搜搜看。详细的内容在这里不展开了,只说在老鼠爆发期增长后,老鼠出现的一些不寻常表现。
暴力——
小鼠们会变得异常暴力,哪怕在进食时,一只小鼠主动踩了别的小鼠一下,那被踩的小鼠就会对踩的小鼠疯狂施暴,且踩的小鼠不会反抗。直到,这只踩的小鼠也被别人踩,他会将暴力再还回去。同样,那只小鼠也不会反抗。
丧失领地意识——
雄属领地意识愈发薄弱,雌鼠担负起了守护领地的责任。许多无所事事的小鼠会脱离原先区域,聚集在中央区生活。雌鼠的领地意识越来越强,最后不仅攻击外人,还攻击自己的后代,甚至幼崽。
自恋——
无论男女,出现了许多“美丽鼠”,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吃饭、睡觉、打理自己。他们自己变美并不为了吸引异性,只是为了给自己看。
冷漠——
开始拒绝社交,拒绝沟通,丧失感情,拒绝交配和繁衍后代。
最后,卡尔霍恩博士总结了他的论点。
即“种群密度的增加会造成种群个体间社交互动频率的增加,而后者在行为上的变化可以用来间接证明种群密度对种群存在社会性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现代人,如果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如果产生了大量的无效低质的社交频率,就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造成影响。也就是如果一个人,愈发频率的使用社交,压迫自己的个人时间和隐私空间,他就会变得愈发冷漠、孤独。当然,生活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不是必要条件,重要就在社会频率。
尤其是在幼鼠时期,在实验中,许多幼鼠被雌性赶出了领地,丧失了幼小时候的行为养成,而离开领地的他们过早进入了高频率的社交互动空间,直接让幼鼠“抑郁”,从而导致了整个物种灭绝。
整个实验的简单顺序也可以给大家归纳下。
由于在该区域也是划分为许多不同的领域,开始阶段,雄鼠们也会抢地盘,搞竞争,最后会在几个区域内形成庞大的优势家族。而作为劣势家族的个体,想要获得水源和食物,就要比大家族的雄鼠起的更早。(因为劣势鼠要获得食物,必须途径大家族的地盘,如果大家族老鼠醒了则会对劣势鼠进行攻击,你也可以理解为在区域内形成了阶级)处于低阶级的雄性几乎丧失了欲望,成为了编外人员,他们不想社交,不想交配,不想抢地盘,如行尸走肉。(在社会环境里没有他们所要扮演的角色)
暂时受家族保护的雌鼠还能正常生育,处于没被保护的雌鼠就很惨了,发情期间会被雄鼠无止境的骚扰。这导致了大量雌鼠死亡。后还出现了一个泛性恋鼠,也就是我们说的“双”。
下一阶段,领地雄鼠因为过去排斥成年鼠,但随着老鼠的愈发增多,逐渐也丧失了自己的领地,防卫区域也越来越小,最后丧失。导致雌鼠肩负起领地保护主权,她除了攻击外来者外,也攻击自己的孩子。
最后,过早进入“社会”的老鼠因为过多的社交频率,导致心理出现问题,恶性循环,进一步变得冷漠,直至种族灭绝。
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觉得孤独的原因,就是每天的无效社交太多。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是有高频率的和其他人接触,可是接触的越多,就越孤独。因为自己的时间和隐私不断被压榨,导致孤独感越来越强。所以,现代人要适当减轻自己的社交频率,给自己留足时间,毕竟每天上班工作一天联系人就要达到几十个到百个,另外,就是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如果小孩子的一个成熟有爱的家庭长大,他的行为养成要比那些缺爱的、单亲的孩子心理健康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数豆子的幽灵 发表于 2022-1-20 02:42:2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和焦虑。
我觉得只有老去的人才会恐惧未来,焦虑未来,为没有发生的事情预设出很多困难,会怕输,会觉得自己输不起。
现在反过来了。
年轻人在恐惧未来,焦虑未来,害怕输不起,还怕输?把自己搞的很社恐,很孤独又很悲观。
我不明白年轻人在怕什么?
中年人怕事儿我理解。上有老下有小,万一失足,会给家庭带去风险。
年轻人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怕什么呢?
害怕恋爱被人骗,所以不恋爱?
OMG,实在太可悲了!爱错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能继续爱,才是年轻啊!爱错了,毁天灭地了,不爱了,不敢爱了?实在没法理解。爱错一个人,损失什么了?这些东西致命吗?我觉得并不重要!不能坚强的面对失去,才是问题。
害怕结婚,感觉都是骗婚的!
你想着如何天荒地老,对方想着如何卷钱走人。这是犯罪,你得运气差成什么样,才会碰上犯罪分子啊?
害怕贫穷,看到家徒四壁就觉得会苦。
你就是住在金碧辉煌的王宫,也是一样的苦。你不受婚姻的苦,就受单身的苦。人活在世界上,苦是常态,幸福是瞬间。不明白这个道理,是没办法好好活着的。
害怕一地鸡毛,复杂的人际关系!
人不能独立存在,你没办法脱离社会。你再孤独也会跟别人产生交集。这个交集是没办法避免的!你不去处理人际关系,你就会失去跟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孤独 越来越边缘,越来越难以融入。而这个结果百害无一利!
害怕麻烦,想到为孩子付出就觉得很亏!
唉(* ̄m ̄)真是无力吐槽!孩子是给你带来快乐的。又不是给男人生的!你非得觉得孩子是男人的,那你是什么呢?生育机器吗?你的人权呢?你的生育自由呢?明明是你自己主观意愿决定的事情,为啥要说是为了别人呢?
害怕做家务,像个保姆。
这种更无语。自己生活不用做家务吗?结个婚就变成保姆了?这不是双标吗?结个婚手脚残废了?
婚姻是两个成熟个体才能维系的关系。
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具备成熟个体的素质。这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家教的问题。
我不明白年轻人的父母是怎么教孩子的,掠夺了多少安全感,又给了多少没用的钱,把孩子变成一个废物。
读研究生的人每年都在上升,但是罗辑思维能力越发下降了。
很多年轻人,陷在靠自己的死循环里,根本不觉得有问题。
甚至没有人思考,这条路是否可以行得通?
年轻人的孤独感,就是“靠自己”的死循环造成的。除非他们自己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自己的思考局限,别人真的无能为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丶人生就是悲剧 发表于 2022-1-20 02:42:39 | 只看该作者
 
社会想象。我们阻止不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黄来添11 发表于 2022-1-20 02:43:12 | 只看该作者
 
1.距离越远,越孤独。
个体情绪力量在和平年代会不断放大,但其实个体的力量在大的环境背景下不值一提。要知道人是环境的产物,很多心理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造成的。但距离感怎么来的?
过去的农业社会里是不会放大“孤独”感受的。因为过去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劳动密集型经济结构。个体离了血缘宗亲是很难立足的。个体也没有“独立”的概念,成立自己家庭之后,也是系在整个家族背景之下,所以以前几乎都有家谱。一个人生老病死整个人生过程,基本都和亲戚脱离不了干系。说白了个体的独立生活空间被挤压了。这个在现代农村生活依然是这样。但正因为个体空间很小,人和人的距离很小,所以则很少会感觉孤独。疫情期间,很多人抑郁了,就是因为远离了人群。
2.内卷
从农业文化向工商业转化过程中,从家族生活,(一堆亲戚)脱离出来。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从心理上最典型的区别是,农业文化是集体主义,而工业文化是追求个人实现。这个转化的由来有些复杂。简单来说,18世纪由卢梭,等人的“浪漫主义”以及孟德斯鸠,伏尔泰的影响,欧洲开始启蒙运动,追求个人实现,认为个应该努力追求个体实现。包括,自由,理想,等等。后来这股自由主义,消费主义风刮到了美国,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也逐渐在文化方面吸收了西方文化。所以现在你问周围的人,他们追求什么生活?很多都是,自由,有钱消费,睡到自然醒。不想要跟亲戚来往过密。所以出现了“断亲”现象。从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的过渡中,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会越来越严重,因为资源有限,人却不少。现在称为“内卷”。表面上人和人关系亲密,实则是明争暗斗。导致边界感越来越强。因为最后会发现只能靠自己。因为亲戚都不往来了。心理退路已断。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大城市,人个人距离越远,反而农村却不会。
3.越自由,越孤独
物极必反,人一旦过度自由,就会变成无根之木,在风中飘摇。这也是为什么美国50,6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个体心理问题。从人本主义,追问到存在主义。也就是由于过度“自由”反而不知道方向在哪。变得更加迷茫无助。所以从向外寻求刺激,转而又向收紧。寻求生命的意义。但对于生命的意义,全人类一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也永远不会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htt7k7k 发表于 2022-1-20 02:43:52 | 只看该作者
 
孤独是因为自已身上所拥有的上千万个活性细胞一致忠诚于自己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不舍的羁绊 发表于 2022-1-20 02:44:14 | 只看该作者
 
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4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