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复制链接]
42731 20
知已知彼 发表于 2022-3-15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月14日查统计数据——香港:累计确诊263411,累计死亡4279。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1张图片

武汉:累计确诊50419,累计死亡3869。
虽然奥密克戎与早期新冠毒株比毒性低了许多,但总感染数大了,死亡绝对数仍然很惊人。香港作为后来爆发疫情的城市,中国大陆和西方国家抗疫的经验教训都摆在那里,结果两个关键累计数都超过最初疫情突如其来毫无经验可循的武汉,实在不应该啊!
反思、反思、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不用说,香港前期抗疫情况摆在那里,两点:政府不敢大胆作为,市民没有认真配合。为什么会这样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香港殖民主义思想没有彻底清理干净!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2张图片

上一次香港动乱,乱港分子猖狂到极致,就是香港殖民主义思想在作祟。当持有殖民主义思想的人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会形成思潮,形成思潮就会主导舆论,主导舆论就会左右政局。虽然中央一纸《国安法》平定了局势,但并没有彻底清除香港殖民主义思想,一旦遇上重大的社会性事件,比如这次疫情蔓延,别有用心者一出来鼓噪就有数量不小的民众跟风。这次,不仅有官方人物出来干扰特区政府抗疫政策,甚至医疗卫生界的一些专业人士居然用行动抵制,致使特区政府的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人对中央政府派去的医疗支援队伍还出言不逊,对建好的方舱说三道四,居然不愿意入住。
根据外部敌对势力坏事做绝的特性,不排除有那些外部势力伙同动乱余孽恶意破坏香港抗疫,甚至把香港作为打开大陆抗疫防护墙的缺口,就如美国图谋利用北京冬奥会突破中国防疫防护墙一样。据说有港人带病偷渡内地,这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别的什么?值得怀疑。内地多点出现的疫情爆发与此是否有关?也值得怀疑。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3张图片

奥密克戎的致病性降低是事实,甚至有数据说它接近普通流感。但是它的传染率太高,以至于短期内可达数十万,那么死亡人数也是一个可怕的数据,如香港。除了上面归结的香港疫情暴涨的根本原因之外,香港抗疫给内地抗疫提出了以下警示:中国大陆“动态清零”一定不能放松,道理很简单:
第一,中国大陆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密度高,按香港的感染速度和比例,大陆马上会出现医疗挤兑,逼垮医疗系统,死亡绝对数会暴涨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必须控制住不让其形成规模化扩散,必须在短期内实现社会性清零。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4张图片

第二,有人说可以抄新加坡作业,此言大谬——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不到600万人口,在中国只能算中等城市,内地的省会城市动不动就千万以上人口。量变引起质变,管理人数多到一定程度,管理难度会表现出非常不同的特质。况且,中国的不仅是城市,还有广大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人口经济条件、认知水平、信息传递效率等因素差异很大。再者,中国的城市之间人口流动数量也惊人,流动人口怎么办?就以新加坡居家隔离为例,政府可以有效监管,如果违规外出,政府的强制措施即刻可以发挥作用。中国如果居家隔离,当事人如果带病出行,政府几乎无法监管,得全靠自觉。有谁敢把传播如此迅速的疫情押在人们的自觉性上呢?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5张图片

还有,中国目前集中隔离,费用是国家掏的。新加坡基本上把费用转嫁给了个人承担,按中国模式和新加坡目前的感染率如果都集中隔离,新加坡财政会很快归零,中国模式也不适合新加坡。反过来,在中国集中隔离费也是个人承担,行得通吗?这就叫国情不同。
有一点倒可以探索一下。中国也在卖售自检仪,有条件的社区,发现有感冒症状,自检自查,若是阳性,报告给政府(就是把检测结果发给社区),有居家隔离条件的申请居家隔离(否则统一隔离),由社区监管,打了两针以上疫苗兼轻症者居家隔离,到自检阴性时报告政府(就是把检测结果发给社区),社区同意解禁,则可出门,这样国家与个人支出都会节省一些。这个,考验社区管理水平,似乎也没人敢一试。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6张图片

第三,奥密克戎不是新冠病毒的最后版本,据说美国已经发现它的新变种,又在大流行。对此,究竟情况如何,似乎还不明确。因此,新冠疫情前景还不明朗。况且,中国也下决心学美国付出100万(按比例中国差不多得500万)的死亡代价换取群体免疫?行得通么?中国百姓答应么?
所以,中国学不得新加坡的“与病毒共存”模式,香港就提供了一个反例。殖民心态植入心灵深处的部分香港人无条件认为西方国家的做法是对的,他们没有考虑那死去的3993名香港市民的民主、自由和人权。问这些人是不是可以用这3993(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个生命换取香港群体免疫?如果这个数字就包括他自己呢?这个问题是非常残酷的,香港社会可以承受这份残酷吗?中国社会可以承受这份残酷吗?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7张图片

香港疫情除了说明中国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外,更是说明需要对香港民众进行殖民主义思想和殖民心态的清零!
当然,由于周边都是躺平的,逼着中国也要走“与病毒共存”的路子。但必须明白,这不说明西方国家的做法正确,他们以牺牲巨多的生命为代价换取群体免疫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我们被他们包围,不得不考虑“与病毒共存”。第二,我们不是陡然开放,而是创造条件一步步谨慎地开放,谨慎的意思是不以牺牲人民的生命为代价,中国在做这种准备,绝不是当下。我曾经发过一篇文章《关于〈与病毒共存是作死的节奏〉回应部分网友评论》写过“与病毒共存”的四个条件,这里再次录于下以供参考:
第一,科学家和医疗专家全面掌握新冠病毒的特性和传播方式(目前并未全面掌握),研发出能对付病毒变异的疫苗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廉价而有效的药物(目前至少未做到廉价,至于有效也未见足够的数据支持),形成了一套系统地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的有效的医疗技术(似乎还有待总结和有目的的医疗培训)。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8张图片

第二,民众对疫苗的有效接种率超过80%,基本实现了接种疫苗意义下的群体免疫(这个似乎已经达到,但不均衡)。
第三,通过可靠的大数据统计,感染新冠病毒者的死亡率不高于普通流感(有数据,但可靠性不够)。
第四,包括社区医院在内的各级医院的呼吸科门诊都有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专业医生。即,使其和普通感冒一样,得了病找医生,回家自己吃药就行(这条显然差得很远)。
牟林:香港疫情死亡人数超当初的武汉,不应该啊 第9张图片

这四个条件满足,中国也就可以做到与病毒共存了。但当下必须坚持动态清零!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牟林,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新的一年,祝愿大家携起手来、战胜疫情、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法律规定:先补偿后拆迁
下一篇:俄承认两个“共和国”震动世界 大规模冲突风险有多大?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洛少主183 发表于 2022-3-15 06:50:15 | 只看该作者
 
这话说的对,有水平![赞][赞][赞]确实如此,香港的疫情确实值得深刻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hydohydo 发表于 2022-3-15 06:57:11 | 只看该作者
 
透彻入髓,痛彻思痛的分析;精准精辟,目光如炬的点评,字字珠玑,直击问题实质!提高警惕,保卫国家,保卫自己!有国才有家!为牟林老师点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cctva0823 发表于 2022-3-15 07:03:05 | 只看该作者
 
戴口罩不能忘,通风不能忘,勤洗手不能忘,减少接触不能忘,清消毒不能忘,搞好自我保护,战胜疫情,人人有责!愿疫情早日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林家2哥 发表于 2022-3-15 07:03:23 | 只看该作者
 
牟林老师讲的好!分析透彻有理,的确如此,香港疫情确实值得深思!坚决走中国的抗疫路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一心,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空虚公举丶 发表于 2022-3-15 07:14:55 | 只看该作者
 
深度好文,值得深思!直戳主题,击中要害,观点正确,支持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Catastrophe彦 发表于 2022-3-15 07:24:38 | 只看该作者
 
说的通彻,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小白Queenhouse 发表于 2022-3-15 07:47:34 | 只看该作者
 
秦安战略的文章质量高,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思考非常有深度!喜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smile曦泽 发表于 2022-3-15 08:01:07 | 只看该作者
 
本文分析条理清晰,观点正确,给予支持并转载本文。支持国家智库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简单袭来 发表于 2022-3-15 08:11: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秦安战略,为牟林老师点赞,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中国抗疫必胜[祈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5 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