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北京冬奥会是个劳民伤财的赔钱买卖吗?

[复制链接]
3803 0
发疯的沃牛 发表于 2022-3-20 16:03:0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期以来,关于举办奥运会的问题上,一些国家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办这样的活动,很多时候是个赔钱的事情。奥运主办城市普遍入不敷出。绝大多数支出远远超过收入。一些城市甚至因财政支出大而陷入奥运赤字和债务危机。平昌冬奥会是亏了160亿美元,日本东京奥运会更是亏了400亿美元。
不仅如此,奥运经济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低谷效应”:奥运会后东道国内需下降,奥运场馆、酒店和交通设施闲置,以及大量维修费等因素造成的经济低迷。这些间接的损失虽然难以量化和计算,但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与夏季奥运会来相比,冬奥会更是容易亏钱。为什么呢?因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对场地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冬奥会选在远离市中心、人口少、基础设施差的地方。因此,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同时,冬奥会的热度普遍远低于夏奥会,商业流动性明显下降。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因为疫情的原因,是不对外部售票的。因此,直接减少2亿美金左右的收益。
正因为如此,“奥运经济”一直是各届大赛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关系到办赛期间的盈利或亏损,还会对主办国赛前赛后的方方面面构成长期影响。随着冬奥会结束,一些人担心,北京冬奥会是不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极少数人因此质疑这次会议举办的必要性,甚至以劳民伤财看待。真的是如此吗?其实不然,算个账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北京冬奥会的支出是相对较少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129亿美元,而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136亿美元,北京冬奥会的支出远低于这两次,只有39亿美金。
这39亿美金的安排上,中国是很清晰的支出结构。从2014年国际奥委会发布的《2022年奥运申办城市评估报告》中可以看出,北京奥申委提交的赛事运营预算为15.58亿美元(以2014年汇率计算),包含比赛设施、人力、科技、交通、安保等投入。奥运场馆和奥运村建设面向社会资本,不由冬奥组委直接支出,共计15.11亿美元。两部分相加,整体成本预算为31亿美元。2015年3月,北京奥申委在接受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考察时,将预算调整为约39亿美元,包含组委会运营预算19.8亿美元以及场馆、奥运村建设预算19.2亿美元。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2月1日表示,在考虑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之后,根据当前测算,北京冬奥会预算总体规模与申办预算大体相当。也就是说,我们花的也就是这些费用。
有人说,这么算不对,应该把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冬奥地铁、相关公路等间接性投资算进去。如果按照这种算法,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估算的奥运总花费为4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0亿元。但是,对这种算法,我们是觉得没有必要的。就算不举办奥运会,该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我们还是会投资的,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同时,这些非奥组委直接投资以奥运为契机的民生基建,并不是开完奥运会就闲置了,而是持续会发挥作用。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当时为了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修建的地铁8号线、10号线,已经迅速成为城市运行的主动脉,每年创造的收益也是非道里计算的。所以,我们的算法中,只关注这39亿美金支出和相应收益。
说完算法之后,我们说说这次收益。北京奥运会的软性收益,对于中国软实力的彰显,在这里不讨论,就说实打实,真金白银的收入。近几届奥运会来看,收入构成主要有四部分,分别是转播权收入、赞助收入、赛事票务和特许经营收入。因为疫情的原因,门票收入是归零了,剩余的还有三块。
首先,赛事转播权收入。由国际奥委会掌握,并按一定比例给主办方分成。据北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签订的2022年冬奥会赛事合同,这一届赛事北京奥组委将分到4.3亿美元转播收益。
其次,赞助收益。一部分是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TOP(The Olympic Partner)赞助商的收入分成。根据2022年冬奥会合同,北京奥组委将从国际奥委会手中分得2亿美元TOP赞助收益。北京冬奥会共签约了45家赞助企业,其中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赞助商11家,官方独家供应商10家,官方供应商13家。这里面有10个品牌同时赞助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算是名副其实的“双奥”赞助商。这些商家也会提供不少费用。北京冬奥组委在2021年7月表示,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可实现的赞助收入,已经超过了以往历届冬奥会同类数据。注意,当时是2021年7月。之前冬奥会赞助金额最高的是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为11.89亿美元。也就是说,在半年前,已有11.89亿美金。
第三,特许经营收入。北京冬奥开发了超5000余款特许产品,共16个类别,至少销售至今年6月底,线下覆盖19个省市的190余家特许商品零售店。以冰墩墩周边为代表的本届特许商品收入,已经突破4亿美元,比温哥华、索契以及平昌冬奥会的特许商品收入加在一起的两倍还要高。目前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相关收入还需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把这些加在一起,到10亿美金已经是比较轻松的事情。
第四,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场馆则将全部保留。因为所有场馆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很多设施都是之前2008年奥运会留下的,所以大大节省了开销。这些真金白银投入建成的场馆,是北京的一笔长期财富,是聚宝盆,扣除维护费用之后,也将源源不断产生收益。
第五,对冰雪产业收益的拉动,也是巨大的。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截至2019年底,中国冰雪产业规模约为4235亿元,比申奥年份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56.85%。而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的目标是突破万亿。要是没有北京冬奥会,这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你算账没有什么公信力。那么,我们请一下权威人士来说说。 如今奥委会主席巴赫正式官宣了重磅的喜讯,那就是北京冬奥会带来的收入至少是15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至少是9000亿,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北京冬奥会还是劳民伤财吗?答案不证自明!


上一篇:UBC学姐精心整理-加拿大留学必看!商科本科选校指南
下一篇:加拿大高中:10年级科学课SNC2D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4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