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从《北京遇上西雅图2》看海外游子与家的牵绊

[复制链接]
12433 0
zjinghong 发表于 2022-3-21 21:54:5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遇上西雅图2》,不在北京也不在西雅图,想来是因为商业噱头需要,但私以为立意很高,导演等创作人员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庞大,可能某句话、某个场景就可以引申出很多走内心的东西。
全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句话:1)从前慢;2)儿女在,父母不远游;3)人在哪儿,家在哪儿,人不在了,家在心里。
今天,就说一点爱情,再说一点远游和家

从《北京遇上西雅图2》看海外游子与家的牵绊 第1张图片

「从前慢的爱情」
“从前慢”出自木心先生的诗《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首诗在前几年的春晚被改编成了歌曲,火了一把,因为如今的生活实在太快,让大家共鸣和怀念,但应该也仅仅是怀念。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影片中说的既是教授和小虾的手写通信,更是爷爷奶奶70年的风雨相伴。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是了,两个人锁好了,第三个人就懂了,就会离开。从前的恋爱关系很专一很长久,不似教授和小虾之前的恋人们,来得快去得也快。
「远游和家的亲情牵绊」
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其中有一位在意大利二十多年中国女士,她在意大利开了个旅行社,生意有声有色。但她说她从未踏入过附近的墓地,因为她始终觉得即使生活了二十年,她依旧不属于那里,她始终在纠结叶落归根的事。
最近的华语偏文艺的片子越来越多涉及到因为背井离乡、远游、移民而亲情牵绊的主题,比如去年底上映的贾樟柯的《山河故人》,讲的就是从小跟着父亲移民澳洲,已不会说中文的儿子Dollar和国内母亲的牵绊。出国前,母亲给了Dollar一把家里的钥匙,意思是“家在这儿,妈妈在这儿,你永远可以回来。”

从《北京遇上西雅图2》看海外游子与家的牵绊 第2张图片
《山河故人》小时候的Dollar和母亲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2》中,所有的亲情关系都是“远游和家”。
从小移居美国的教授没有家(即使他的职业是房产经纪人),寄居在各个他代理的待售空房子里,待售的空房子中卖方的亲情已被清空,买方的亲情还没有进驻,睡在这样的“家”里,觉得安心。不过结尾处,教授和已在国内各自嫁娶的父母在机场的那个久违的拥抱,说明他已打开心结,他又有家了。
移居澳门的小虾与父亲,寄居在凌姐家中,小虾没有称为“不动产”的家,她的家是父亲,父亲在的时候,她保护父亲;父亲不在了,她把家放在了心里。
早年移民美国,因为儿女和孙子而没有回国的80多岁的爷爷奶奶成了“守望老人”。但从另一方面,他们的孙子汨来在空间站,在地球的外面,感觉离家很远,但他不孤单,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在家里。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求学、工作、生活改变等种种原因离开故乡,甚至漂洋过海,甚至移民他国,虽然现在的通信即时了,也可以视频了,但有时还是会被空间上的距离和时差打败,比如过年的时候,比如父母生日的时候,比如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
也有太多的例子是儿女去国外,父母也会过去陪伴,即使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比如“中国留学生家长在耶鲁校园种菜”,“父母去国外帮儿女带孩子”…从前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成了“儿女在,父母不远游”,这是如今的中国式的迁就。
不过好在,人在哪儿,家在哪儿;人离的远了,家在心里。因为亲情。

欢迎来留学咖啡馆喝咖啡~
如果你也有感而发,
想写点什么,
或者想做短线/长线的特约写手
一定要联系我们哦!
留学咖啡馆:liuxue_edufAIr
更多留学精彩内容,请关注
不言理想国:yousayutopia
本文为留学咖啡馆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西雅图房价怎么样?有房产购置税什么吗?
下一篇:我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和20多岁的我说再见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7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