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为什么翻译片一定要用翻译腔?

[复制链接]
21413 5
孝泉小鱼儿 发表于 2022-7-14 03:41:1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翻译片一定要用翻译腔?


上一篇:在印度的华裔算是什么种姓?
下一篇:果冻进口清关需要什么流程和注意事项?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xgsfpw2 发表于 2022-7-14 03:42:11 | 只看该作者
 
1、意译的难度,从来就比直译大很多。
2、电影台词的信息量较高,有时要一语双关,有时要前后呼应,有时要提纲挈领。能够引进国内并且配音的电影更是其中翘楚,台词尤其精妙,有时候直译都难以表达原意,意译的难度就更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沙子的影子 发表于 2022-7-14 03:42:53 | 只看该作者
 
哦我的上帝,要是说起那些翻译片的翻译腔,那可真是太糟糕了,我发誓!
您说的太对了夫人,我也看过很多这样的电影,那真是一言难尽,每当听到他们那种令人恶心的声音,我真想用我的靴子狠狠踢他们的屁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铁g1休 发表于 2022-7-14 03:43:28 | 只看该作者
 
翻译活动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其历史局限性。而翻译恰恰服务于其他经济和文化活动,也只能被穿小鞋。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腔一般指电影,后来又衍生到其他艺术作品和翻译作品中。此处就用电影来说明吧。
决定行业服务水平高低的只有两个因素,标准化和体系化。然而翻译行业和电影行业在中国的商业生态都及其特殊。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影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得起的消费。受制于民国的状况,外来电影是不可能系统引进的,源头上蛋糕不够大。当时的翻译活动更是无法有组织进行了,不用谈质量体系和作业标准了。由于中国长期闭关锁国,思想落后,在西方翻译已经形成行业的时候中国的翻译家们还在门阀的圈子里自娱自乐。清末严复一句漏洞百出的“信达雅”用了近百年才被学术界完全放弃,到现在普通人谈翻译还是信达雅,您细品。当然翻译的迟滞发展不仅表现在翻译腔上,也让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受到了一定阻力。人民日报是我国第一大报,是党和国家的舆论主阵地,然而人民日报海外版1982年才发行,英文版推出则更晚。西方民众没有渠道接触中国的意志,只有从某些别有用心的译者所翻译甚至删改歪曲过后的文字中对号入座。1949到1982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我想不用赘述了吧?西方经营多年的宣传机器抹黑我国,而我们是一点舆论回击的能力都没有。
回到正题。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才飞入寻常百姓家,具体历史不赘述。然而此时中国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审美能力有限,更不用提对外国文化的接受程度了。所以此时,翻译活动的任务是开荒,让老百姓知道“哦,存在这么一个洋玩意儿,挺新鲜哪”,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喜不喜欢,您随意,吃饭都成问题了谁还有心思看片。更何况以当时翻译的水平只能做到这一步,毕竟那些民国的翻译家们仍然是以纸质资料为主,这些讲究口语效果的真不多。现在我们讨厌翻译腔恰恰是国民文化程度提高和民族自信的表现。我们要让外来的东西满足我们的口味,而不是拿来主义。此时翻译腔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纵观翻译史,翻译活动总有一个先“异化”后“归化”的过程。以《论语》的英译来举例,以理雅各、韦利译本为代表的早期外国人英译本并没有对论语的原文内容做出过多的解释,而稍后出现的辜鸿铭译本则通过增译和解释第一次让外界系统地了解了《论语》的思想。这些译本都是清末问世的。当时中国在西方世界眼里不过是野蛮和落后的化身,只有少数学者对中国文化有系统性的研究,而普通人就更没什么兴趣了。此时翻译只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让看客知道有这么一样东西存在。过度的翻译性价比低,也可能是对原文本的潜在伤害,毕竟人只愿意看到自己相信的东西。辜鸿铭的译文却恰好迎合了思想解释的需要,因此他的译文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拖沓,但无论东西方都是公认的经典。
由此可见,早期译本的功能并不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群的需要,仅仅是为了出现,然后被批判,被推翻。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国际形象提升,如今可以查证的《论语》英译本已不下百种,甚至最近去世的许渊冲老先生也曾翻译过。后期出现的英译本不论是词句的修辞,还是思想的扩张解释都在不断的提升。
比如君子一词的翻译,上文提到的理韦辜三人都选择拆分处理,根据语境的需要分解为“勇敢的人”、“懂礼貌的人”、“博学的人”等。虽然在语境中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但也让君子一词未能在外语中发挥术语和思想集合的功能。而许渊冲老先生则创造了“Intelligentleman”一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然而这能说明理韦辜三人的翻译水平不如许渊冲吗?不能。两种文化的交流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英文化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清末时期中外平等的文化交际并不多,译者对于这种差异无所适从,也只能折中。此三人恰恰是风口浪尖的开端。而许渊冲是后浪,自然可以将前浪拍在沙滩上。
还是希望各位看客不要对翻译,特别是过去的翻译上纲上线。不符合您的口味不代表就是错误。翻译活动不是机械的,如今尚未有出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或公式。如果非要将其比喻为理工科学,翻译是一套很复杂的函数运算工具,至今我们也未能摸清全部的参数和坐标系的构成。我们能做的只有顺应时代的需要。正因如此,《论语》的翻译至今仍在进行。
最后,希望各位不要再提信达雅了,听得我们尴尬癌都犯了。
最后的最后,哦我的上帝啊,尊贵无比的观众大人求求您了,请您赏赐给我这个可怜人一个赞同或者喜欢吧,我会十分感激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yangoude 发表于 2022-7-14 03:44:22 | 只看该作者
 
谢邀。并不是译制片一定要用翻译腔,而是它选择了那样的翻译方式。
翻译实际上有两个…流派吧。一个叫“归化”,就是让译文尽量向目标语言靠拢;另一个叫“异化”就是让译文尽量向原语言靠拢。
“归化”的典型例子是之前被大家骂的一个电影翻译,贾秀琰,在《黑衣人3》里译出了“坑爹”、“伤不起”之类的词汇。还有比如一些字幕组会把“eBay”翻译成“淘宝”,还有网络梗里“New York”翻译成“新乡”之类的。
而“异化”的典型例子就是老译制片了。“哦我的上帝呀”,“您这样做,我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之类的。
我想老译制片会选用“异化”的翻译方式,可能是想要提醒观众这是异国的事情。一方面当时译制就是为了学习西方文化,所以会尽量把这个“西方”强调出来,让你一听就知道不是本国的事情。另一方面很多外国电影的尺度比较大,异化之后会觉得离现实比较远,更好接受一点。
比如你说“翠花,脱光!”可能有点太直白了,怎么这样;但是“安娜,脱光!”是不是似乎可以接受一点;“亲爱的伊莲娜谢尔盖耶芙娜,脱光吧!”是不是注意力已经不在脱光上了哈哈哈哈。(对不起好烂的例子。)
另外当时对他国的了解比较少,也可能确实有一些因为缺乏背景知识造成的错误。用异化的翻译方式,一是错误不明显,二是原文都给你,你可以自己推测。
更新:评论里 @TomYu 说:
翻译腔其实是为了保持翻译过来的语速、口型基本与影片一致。中文是单音节且词义丰富,如果只是意译不考虑语速,那么很可能一句话中文几个音节就发音完了,会造成音画不同步。所以翻译腔会多加几个字拖长时间。
这个非常重要!毕竟译制片是配音而不是加字幕的,自由度会相对更低一些。
综上,我觉得翻译片选用异化的翻译方式有它的时代背景。当然到了今天再看,会觉得翻译腔太重了。
(题外:翻译腔也不全是异化造成的。)
当然在翻译中,太过归化和太过异化都不好。把握好度很重要。
但是!如果没得选,还是稍微偏异化比稍微偏归化要好一点。过于归化有时会影响读者对文化背景的理解,比如“龙”和“drag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我比丶烟花寂寞 发表于 2022-7-14 03:44:40 | 只看该作者
 
灰常有趣的好问题。
上翻译课时,老师耳提面命的就是尽量避免翻译腔。翻译腔浓厚的口译员肯定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好译员。这是beyond dispute。
而翻译腔的产生,除了源语与目的语(主要是中文)语言结构等差异外,翻译者对两种语言掌控的水平以及其知识结构和外部环境条件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外语翻译而言,无非是归化与异化两个大翻译方向。
中国译界开山鼻祖制定的标准:”信达雅“。明显的是偏向归化的。

 第1张图片
后来的周树人哥哥就是硬译更多,偏异化了。

 第2张图片

比如:在翻译”The Red Mansion“时,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杨宪益的译文是:”man disposes,heaven disposes“
洋人老鹰先生的译文是:“man disposes , God disposes.”
你品,你细品。

再说回你的问题,译制片中翻译腔问题:
中国49年后基本电影翻译两大主力是东北长春译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片厂。
长春主要翻译前苏联电影为主,说实话,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该厂译作精品不多。
而上译的电影无论产量和水平都堪称国内一流的。
乔榛,邱岳峰,毕克,童自荣等一群耳熟能详的名字承托起上译的辉煌。
他们面对不仅仅是要弥补语言文字文化的差距,后面还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汗水与努力。
比如说,影视剧原始台词脚本译文中会体现出英文中定语和状语这种修饰语过长,(口译中也常常面对这样问题),这在中文语境中听起来就很别扭。
可是,你的文字脚本搞顺了,画面对不上了。你把配音说完了,画面的人物还依然在那里张嘴长篇大论的叭叭叭。。。。。。你脑补一下,电影院里观众们如何面对这场景吗?

 第3张图片
还有啊,你知道,日本语影视作品包括并且不限于岛国爱情片中的语气词和拟声词很多,相对中文就不一定能对应上。

 第4张图片

这些问题的处理,光依赖翻译文字功力有时真不太能解决问题的。
如上种种,有一些是从业者进行了格式化处理。在听着和观众层面就有可能产生固定化模式化印象,也就是某种所谓“翻译腔”的存在原因。
上译厂的大领导在谈到翻译影视作品时有这样的表态:“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一直追求的是让外国人说中国话,说接地气的话。”
看,人家也是一直在做归化的努力,避免翻译腔,是不?
话说回来,要是一点翻译腔都没有就好吗?
恐怕也不行。
比如美国电影“Titanic”中,你把男猪脚译名改成”小杰“,女猪脚Rose叫”二丫“,二人交流也一律改成特接地气儿的东北土味儿情话,你只听声音不得整成本山传媒的”乡村爱情系列“.就当我没说。

 第5张图片
如同归化与异化,二者相辅相成。
一个高深的译者是在刀尖上跳舞保持着平衡,游刃有余的在两者间切换。

 第6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4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