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21年 悉尼族群分布

[复制链接]
95687 14
bluevoice 发表于 2022-7-28 04:13:3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天有时间的话补图

这篇文章算是我去年某个回答的二版,原本是为了反驳有些人认为澳洲没有种族歧视,是民族融合的典范,各族都不分彼此的杂居在一起。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趋势,当时正值新一次人口普查的展开,于是有了等新数据出来,再写一篇第二版的念头。下面是正文。
从普查结果上看,澳裔和英裔白人在上次大选时还有58%的占比,但本次已下降到46%,而仅亚裔七大族群(华人韩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人、越南裔、斯里兰卡人、黎巴嫩人)的占比就达到25%,总占比更接近40%。不出意外的话,下次普查亚裔作为一个整体,将成为大悉尼地区最大族群,温哥华历史昨日重现。

21年 悉尼族群分布 第1张图片
具体到每个城区,各族群愈发抱团,居住范围更加集中。华人大规模向北迁徙,韩国人退守到Lidcombe,南亚人在南区攻城略地。欧裔和澳英裔白人则持续往乡村郊县人和悉尼东北转移。另一方面,乡村华裔却在重返大城市。过去5年,新州除悉尼以外地区华人总共仅增加2000人,依旧保持在1%的人口占比。其中南北两个卫星城: 卧龙岗及周边少了800人,Newcastle和周边增加了500人。

接下来一个个细说。
南区和市区

如今在南区扩张最快的是尼泊尔人,从Auburn到Hurstville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了超过5万尼泊尔人,占全澳过半的比例。Hurstville的华人占比从五年前过半跌到47%,Kogarah从16.6%跌到16.4%。华人在Rockdale比例也从上次普查的17%暴降到12.4%,已接近大悉尼10%的平均占比,不能再被称为华人区。取代他们的除了尼泊尔人,还有马其顿人以及从Brighton海边西进的希腊人。
而从Hurstville西北到Parramatta的广阔空间如今由东南亚人和中东人二分天地。比如传统的东南亚华人区Bankstown里,仅越南人和黎巴嫩人占比就超过三成,华人长期占比维持在一成左右,而且大部分为东南亚华人(普查中语言为越南语或寮语,祖籍认同为华人)。而阿拉伯语为当地第一语言。

21年 悉尼族群分布 第2张图片
西南的另一个华人重镇Cabramatta,虽然华人占比依旧保持在三成左右,但该区使用越南语比例已接近一半。同时Cabramatta也悉尼最大的佛教区,和柬埔寨人聚集区,新州有超过10%的柬埔寨人生活在这里。

21年 悉尼族群分布 第3张图片
Rockdale沿Princess Hwy向Wolli Creek的狭长地带是黎巴嫩人的活动范围,往东的Brighton是希腊人和埃及人的聚居区。Wolli Creek一地则汇集了全澳接近10%的外蒙古人和2%的哥伦比亚人。
再往北新开发的华人区变动大都很小,Zetland的华人占比较上次下降2%(38%到36%),Waterloo的占比小幅提高(15.7%到19.1%),唯机场两侧的Wolli Creek(31%到35.2%)和Mascot的华人比例出现大幅增加(18%到26%),可能和此地近五年大量的中资开发商兴建公寓有关。这些大量涌入的华人新移民冲淡了city华人流出的效应,整个City加内南区的华人比例从11.2%提高到14.9%,但总人数减少了3000多人。猜测和疫情期间市中心人口减少有关。
细化到市中心各区,唐人街所在的Haymarket华人社区时隔多年后再一次扩大,增加了700多人,占比提高6%,泰国人在过去二十年从无到有增加1400人后,本次调查反而少了100多人,占比出现下降。悉尼科技大学所在Chippendale(增加700人),悉尼大学所在的Camperdown(减少了400人)虽然华人数量各有增减,但占比都出现大幅下滑,本地澳英裔白人占比提高,估计同样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西区

整个Parramatta河以南的华人族群,除开往北迁移的,余下华人不断向建筑三角ABC(Auburn,Burwood,Campise)集中。Campise比上次普查增加500人,占比提高3.5%,Burwood增加了705人,占比提高3.2%。三角区附近的传统华人范围“小上海”Ashfield,虽然占比提高了3.1%,但人数却减少了近500人。
曾经主导Strathfield和Burwood的韩国人在内西可以用溃败来形容,二十年前韩国人在两地占比均超过10%,如今连韩国城Strathfield都只剩7%,数量更比上次普查少了近千人(2917人到1998人)。取代他们的是尼泊尔人人和印度人。仅Strathfield一地就有3300多尼泊尔人,远超大悉尼地区0.9%的平均水平。韩国城的称号如今落到了更西边的Lidcombe。那里韩国人数量从二十年前的300多人,暴涨到这次的4259人,占比也从0.8%提高到18%以上。因为紧邻华人建筑工聚集地Auburn,所以Lidcombe华人数量也较上次普查增加了1400人,占比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8%。依旧保持当地最大族群。而建筑三角的最后一头Auburn五年内则增加了近千人,南边的住宅区Berala也增加了200多人。Lidcombe往北的奥林匹克公园到WWP一带跟Mascot情况类似,得益于大量中资背景的公寓,华人数量较上次增加了近4000人,占比从不足两成,提高到31.4%。
而同样属于内西,但远离建筑三角的另一传统华人区Rhodes就没这么好运气了,两大主流族群华人(49%到43%)和韩国人(12.3%到11.5%)占比均出现下降,快速增加的是印度人。
Parramatta CBD的华人社区继续萎缩(4762到4619),比例从18.4%下降到15.3%。有意思的是,印度人并没有进一步确立其在此地的主导地位,比例维持在30%不变,反而一些小族裔如菲律宾人(2.7%到3.3%),越南人(0.8%到1.2%)得到了扩张。如果把视线放宽到整个大Parramatta市的范围,则呈现出了另一番情况,华人数量从45185人增加到57353人,比例从20%提高到22.3%,是全澳华人增长最快的市政厅之一。
原因很简单,近十几年的趋势是大量华人往Parramatta河以北搬迁,而以2E(Epping(40.3%),Eastwood(49%))为代表的传统华人区自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相反印度人则席卷Parramatta市南部和西部,Harris Park,Westmead(悉尼最大公立医院所在)这些重重镇的占比已超过35%。值得一提的是,大Parramatta越南人的数量也从1576人暴增到2563人,幅度惊人。
Parramatta再往西的悉尼远郊同样是东南亚人和中东人的天下。FAIrfield居住了新州10%的叙利亚人和6%的伊拉克人,另外还有10%的伊拉克人居住在旁边的Liverpool。Mount Druitt则是巴基斯坦人和菲律宾人杂居。Cumberlands市的中心Merrylands,生活有超过5000黎巴嫩人,占了当地两成人口,新州10%的阿富汗人也生活在这里。

21年 悉尼族群分布 第4张图片
继续往西南远郊,则是从内城搬出,又无力前往东北转移的澳英蓝领白人地盘,Camden Park,Compbelltown等人口大区的白人占比均超过九成半。
北区

与Rhodes隔河相望的Ryde市同样收益于在Macquarie Park Melrose Park等区大量公寓的兴建,过去五年虽然华人占比提高不大,但数量上增加了近6000人。大量没有搬到郊县的白人也在往北区转移,经过多年萎缩,Ryde的澳英裔白人数量依然保持在三成以上,反观类似Auburn这些移民区,他们数量已不足一成。
除了2E加上Macquarie大学周边各区外,西北山区的华人社区在急速扩张,Castle hill和Carlingford各自增加了2000多华人,占比分别提高到21%和40%,小社区Telopea占比29%,Cherrybrook25%。连位于大悉尼边缘的kellyville华人占比都已达到13.7%,超过南边Rockdale这种老牌华人区。Keyllyville再往西是印度人的天下,其中新开发区The Ponds南亚人接近四成,其中印度人即占了1/3。
2E往东,越过Lane Cove国家公园,是下北的商业中心Chatswood,这个曾经的日裔社区如今已完全被华人主导,过去五年华人在Chatswood增加了700人,占比从34.1%到42.4%,稳步提升。
在巩固Chatswood的统治地位的同时,华人继续沿1号公路同时向南北扩张,沿途各重镇占比纷纷超过两成半以上: Artamon17.9提高%到25.2%,St Leonards19.3%跃升到26.4%,Gordon20%增加到35%,Hornsby17.1%攀升至24.5%,均已成为当地第一大族群。连和CBD隔河相望的北悉尼华人占比都接近14%,超过大悉尼地区平均水平。
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从西边Kellyville,到下北小镇,昔日的葡萄牙裔社区St Leonards,从北边的Hornsby,到Parramatta河以南的建筑三角。华人社区在悉尼北部形成了一道东西30公里,南北四十公里的红色长城。
但华人前进的足迹在Neutral bay澳英裔白人社区筑起的高墙前戛然而止。Neutral Bay和Cremorne的华人占比8%,到Mosman仅剩6%,但已是这些地方最大的非白人族群。越往东北海岸一线,白人越发集中,亚裔族群也越发稀少。我刚来澳洲时居住的North Curl Curl,Freshwater等地澳英裔白人数量超过93%,剩下还有半成是欧裔,亚裔在此地几可忽略不计。

21年 悉尼族群分布 第5张图片

21年 悉尼族群分布 第6张图片
东北海岸也是中产和上层澳英裔白人在大悉尼范围的最后几个据点之一。另一个在Parramatta河入海口的沿岸各区,如Birchgrove(95%+),Drummoyne(90%+),Vaucluse(93%+),Rose Bay(90%+)等等,顺带说一句,这一片也是悉尼主要的南非白人和犹太人居住地。

最后总结一下吧,尽管悉尼的华人社区还在快速增加,但整个澳洲华人族群增长比例已经出现大幅放慢的趋势,以华人主要分布的新州和维州为例,16年普查的人口占比较11年分别提高了1.4和1.5个百分点,但最近5年都只提高了0.3个百分点,是有人口普查以来提高最少的一次。很难说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还是其他原因。不过从南亚族群的扩张来看,澳洲政府主动调整移民对象的可能性无法排除。这也意味着华人移民潮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曾经期待的悉尼第一大族群大概率无法实现。所谓树大招风,也正是因为有华人做挡箭牌,其他亚裔族群正在澳洲政府的眼皮底下迅猛扩张,如野生的藤曼般穿过地下松土,等到出土的一天,澳英裔白人群体将迎来自己的黄昏。

明天有时间的话补图


上一篇:悉尼大学(SYDNEY)辅导/选课建议:AERO3465 ...
下一篇:澳洲移民局签证积压百万份,学生签证终于恢复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4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紫轩xx 发表于 2022-7-28 04:14:34 | 只看该作者
 
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曹文辉 发表于 2022-7-28 04:14:57 | 只看该作者
 
North Curl Curl很宜居,地平 近海有风景可玩水 购物也不远。进城稍微麻烦一点但是如果通勤是Chatswood北悉尼也不是不能忍受。房价比起Manly也稍微便宜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别致的99 发表于 2022-7-28 04:15:28 | 只看该作者
 
澳大利亚法律也没有规定别的人种不能在白人区买房啊[尴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hj8888 发表于 2022-7-28 04:15: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120669862 发表于 2022-7-28 04:16:12 | 只看该作者
 
对啊,没有规定,那你觉得为啥其他人种不在那些白人聚居的一线好区买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我要自学 发表于 2022-7-28 04:16:3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你是不是把Curl Curl和North Curl Curl搞混了,North Curl Curl很陡哦,风景确实赞爆。房价跟Manly肯定没法比啦,后者毕竟是悉尼最好的海滩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fxwd·十二号 发表于 2022-7-28 04:17:2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是都愿意跟自己老乡住一起吧[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你是我唯一 发表于 2022-7-28 04:17:57 | 只看该作者
 
没毛病,是这个道理。那为啥要在调查里撒谎,吹自己喜欢和不同文化的人做邻居呢?还到处鼓吹自己喜欢多元文化,民族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海洋之心io 发表于 2022-7-28 04:18:51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可能不愿意。是我的话我愿意去白人区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6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