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游戏] 游戏ID抢注成产业链,游戏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复制链接]
80676 0
爱心痛的那一刻 发表于 2021-10-9 18:18:2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OL手游在10月8日上午12点正式开启不限量测试,一时间众多游戏玩家争先进入游戏,我也第一时间下载了游戏,可试了好几个ID,都显示已经被注册,我就有些纳闷,我寻思我注册的也不是啥热门ID呀,为什么都被注册了呢?
我和小伙伴吐槽时才知道,原来英雄联盟手游预约的火爆,在开启抢注ID这个活动时,就有很多人抢注了ID进行贩卖。
游戏ID抢注成产业链,游戏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第1张图片

在英雄联盟手游ID吧内都已经开始出现商人了
这让我有些没想到,现在的玩家群体好像越来越在意网络世界中的种种,连注册个ID和车牌摇号似的,没有注册成功的人还愿意花钱去购买。
在联想到前段时间出现的捏脸师,似乎玩家越来越在意虚拟世界中的形式,游戏与生活越来越不可分割了
游戏能够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游戏在固有印象之中,总是存在于虚拟世界,难以反馈到现实之中,但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游戏已经开始慢慢的走向了我们的生活。
首先是COS行业的出现,各个游戏中知名的角色走出了屏幕,玩家可以在现实中与自己喜爱的角色互动。
游戏ID抢注成产业链,游戏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第2张图片

生化危机8八尺夫人COS
随后是越来越多的游戏联名产品:英雄联盟与LV的联名皮肤,KFC与原神的联动套餐,KFC和明日方舟的联动套餐,PUMA与索尼克的联名跑鞋。
KFC联名店外的人山人海,购买套餐时中二的口号,都更进一步的证明了游戏的影响力。
游戏ID抢注成产业链,游戏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第3张图片

游戏的影视化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一群人在电影院门口对骂“部落猪”、“联盟”,与陌生人一起吐槽刺客信条电影是胡编不是改编。
游戏ID抢注成产业链,游戏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第4张图片

游戏已经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他能影响到我们对于各类商品的选择,影响到我们的消费倾向,不得不说,对玩家而言,游戏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游戏能够改变人的生活
在早年,游戏被家长们认为是精神鸦片,认为游戏荼毒了一代代的年轻人,认为游戏会耽误孩子学习,没有任何用处。
就像我小时候,天天会被我妈问:“你打游戏能赚钱吗?天天打游戏。”
当时的我还小,没有足够的阅历来回答这个问题,面对我妈的提问,我也只能默默不说话。
但放到了今天,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电竞赛事的涌现都能回应那个问题。打游戏确实可以赚钱。
从小的来说,前面提到的抢注ID、游戏捏脸师,都是玩家从游戏中赚钱的一种途径,除此之外,代肝、陪练都算一种挣钱的手段,甚至开变声器装妹子去陪玩,也可以算作一种选择,挣钱嘛,不寒碜!
往大了说,你游戏玩的足够好,能在一款游戏的玩家中脱颖而出,那么你可以参加游戏的赛事,拿最近正在举办的DOTA2TI10国际邀请赛来举例,总奖金超过4000万美金,冠军奖金超过1000万美金,夺冠之后,都可以直接开始退休生活了。
游戏ID抢注成产业链,游戏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第5张图片

TI10赛事超高的奖金
选择成为一名游戏主播也是个不赖的选择,游戏玩的好的草根玩家成为大主播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当你选择以游戏作为职业的时候,游戏就已经成为了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了。
游戏是生活的调和剂
物质上的改变让游戏在玩家的生活中越发不可分割,但对于精神的需求是越来越多人选择让游戏融入生活的重要原因。
在弗洛伊德的观点里游戏是“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游戏也在不断地更迭,但游戏的核心目的是不曾改变的——让我们短暂的放下生活中的焦头烂额、焦虑,让我们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心事总是伴随着我们,职场中的不顺心;微薄工资和高昂房价的强烈反差;亲人的不理解;情侣间理念的不同;这一切总让人想对生活大声的说一句:“去nmd!”,然后远远地跑开。
游戏ID抢注成产业链,游戏与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第6张图片

而游戏正是你逃离现实的不二途径。你可以选择拯救艾泽拉斯;也可以在峡谷中驰骋;亦或是在洛圣都中为所欲为;在荒野中狩猎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打开STEAM隐藏列表里的某galgame....咳...
在游戏的世界中短暂的休憩,挑战恶龙的勇士们重新恢复了活力,他们又有了挑战“生活”这条恶龙的勇气,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从不认为游戏是所谓的毒药,会让人迷失在虚拟世界之中,游戏更像是黑魂中的篝火,让人能够好好休整一番,再去与生活较劲。
正是游戏的这种调和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游戏,也让游戏与生活之间变得更加紧密。
结语
不可否认,游戏与生活之间的第四面墙正在被逐渐打破,游戏与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关联。但是对于游戏的固有印象仍然没有改变,“精神鸦片”的帽子还是没能摘掉,家长的偏见过去了这么多年也仍然没有改变。
游戏向来是多种内容的集合,外人确实只能在游戏画面中的里打打杀杀,很难看见游戏内关于责任、关于成长、关于牺牲的思考。想要改变大众对于游戏的印象并非一朝一夕间可以做到的,希望未来有一天,普罗大众对游戏的第一印象不再是玩物丧志,希望有一天游戏能被更加全面被看待,被大众接受。


上一篇:春节假期只14小时游戏时长?小朋友们的快乐没有了
下一篇:佳作频发!国产3A游戏已经赶上国外大厂水平?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