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螺蛳粉等网红美食能否成为中华文化输出的利器?

[复制链接]
99520 5
al091 发表于 2022-9-3 10:07:5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友评选出中国对外输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蛳粉、广场舞、中国网文、网购中国商品,其中螺蛳粉排名榜首。相关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上半年出口已达750万元,为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8倍。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为走俏海外的中国美食点赞,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螺蛳粉之类的小吃“太低端”,吐槽这样的输出“不太体面”。
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文化输出必然要和诗词、京剧、园林等联系在一起;在一些人的想象中,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意义的必然是名家作品、高铁产品、共享技术等“高大上”的东西,而螺蛳粉之类的小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从社会心理分析,希望展现那些流光溢彩的东西,心情可以理解。只是,生活除了阳春白雪的华美,也有下里巴人的质朴;中国文化,除了云髻高挽的端庄,也应该有烟火人家的温婉。
一些人对螺蛳粉“登堂入室”不以为然,很大程度上是对它缺乏深入了解。螺蛳粉是广西柳州非常出名的特色美食,闻起来虽然臭,吃起来却酸辣爽口,“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回味无穷”。《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令它声名远播,一些食客“不吃螺蛳粉,不做柳州人”的感慨吸引着很多人为了尝鲜而来。这样的特色美食在世界范围内走俏,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食客的热捧,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何尝不是一桩美事?
以文化视角观察,螺蛳粉是柳州地标性美食,其制作技艺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这是它“高大上”的一面。据报道,目前柳州市螺蛳养殖面积近4万亩,产值达7500万元。全部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规模达50多万亩,带动原料基地农户20万人就业,其中贫困户4500多户、约2.3万人,人均年增收超过9000元。柳州螺蛳粉已成为贫困农户增收的“扶贫粉”“脱贫粉”。一碗走向海外、惠民增收的小小螺蛳粉,也折射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减贫图景。
除了柳州螺蛳粉,中国的广场舞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广受欢迎。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数量已达3193.5万,在北美、东南亚地区尤为流行。国家邮政局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出口的快件量超过了21亿件,又快又好的中国商品也有海量拥趸。这些在海外受到热捧的产品和现象体现着中国对外输出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大趋势,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越来越密切的融合。
螺蛳粉等产品走俏海外是件好事。我们既不必有“不体面”的忧虑,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交流应该有更广泛、更多元、更丰富的载体。正如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中国走向国际、成为爆款的产品越多越好。


上一篇:2022年全球市场功率GaN器件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 ...
下一篇:罗斯柴尔德男爵玛安蒂赤霞珠红葡萄酒价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韶关第一骚可爱 发表于 2022-9-3 10:07:58 | 只看该作者
 
看下螺蛳粉在国外网络上的搜索热度就可得知一二了。
通过Google trends,可以找到不同话题在国外互联网上搜索热度的变化,先来看下螺蛳粉——

 第1张图片
google trends收录了螺蛳粉这个主题,可以看到,它确实还是有一定关注度的。而且从2016年底开始,螺蛳粉的搜索热度逐渐上升的过程,能够感受到,螺蛳粉是越来越受到欢迎了。
看下地区搜索热度,可以发现,在大陆被蔷的情况下,螺蛳粉的搜索主要集中在台湾省、澳门和香港,接下来,在柬埔寨和新加坡,螺蛳粉的搜索热度就要低很多了,可见,目前为止,螺蛳粉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中国。

 第2张图片
对比螺蛳粉和其他热门中餐美食,比如小笼包、麻婆豆腐、宫保鸡丁,以及外国中餐代表之一的左宗棠鸡,可以看到,螺蛳粉的搜索热度比不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哪怕拿搜索最高峰的结果和别人的平均值比也比不过。
上面几种食物中,小笼包是除了螺蛳粉以外,搜索热度相对较低的,比较下螺蛳粉和小笼包(后来又加了臭豆腐)的搜索指数——

 第3张图片
可以发现,小笼包、臭豆腐和螺蛳粉差不多,都是从2016年底逐渐变得热门的。单从搜索热度变化来看,小笼包和臭豆腐的崛起甚至比螺蛳粉更加迅猛,而且在除了巴西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小笼包和臭豆腐的搜素热度都超过了螺蛳粉。
你看,连同样有口味争议的臭豆腐都比不过。所以啊,我劝螺蛳粉,还是先干过臭豆腐、小笼包,再来提这个问题吧。
不相关回答——

有哪些只存在于外国的「中国菜」?美国有美式中餐,中国有中式西餐吗?为什么中餐在欧美地位不高?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中餐天下无敌?上海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各个国家的特色餐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奥利奥bo 发表于 2022-9-3 10:08:49 | 只看该作者
 
谈到中国向外输出美食(食物)的历史,估计比很多人想的要早得多。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在长江流域驯化野生稻进行人工栽培,并向周边地区输出,让中国成为人类的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
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中国的水稻输出到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孕育出古老的东方文明,在中世纪的时候,又被传播到欧洲。
水稻的输出,作为一种作物、食物的输出,并没有太多文化在里面。而谈到中国特色的美食和美食文化的一同输出,离不开一样东西,茶叶。
冷兵器时代,战马是军力的重要组成。因农耕文明的特性,一直以来,中国需向西边的民族购买马匹,用以增强军力。
在唐朝以前,购买战马的主要支付物品,是我们的丝绸。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不振,继续拿大量的丝绸买马,对民生造成巨大的负担。
此时,茶叶,这个神奇的东方树叶,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彼时唐朝每年向回鹘购买大量的战马,但生产的丝绸已不足以支付高昂的战马的费用,回鹘迟迟拿不到丝绸,开始接受我们用茶叶代替丝绸交换马匹。
赫赫有名的茶马贸易,正式开启,一直持续到清朝。
用茶叶来交换价格昂贵的战马,是中国茶叶,或者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第一次强势输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进程。
同一时期,我们的茶叶不仅征服着西边的游牧民族,也被东边的日本人狂热追捧。在盛唐,有日本的僧人把中国的茶籽茶树带回日本,到宋代的时候,又把中国当时流行的点茶法带回日本,形成日本的茶道,即后来我们熟知的抹茶。
而中国茶叶的向外输出,并没有就此打住。
大航海时代,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中国茶叶带回欧洲,神器的东方树叶迅速征服欧洲贵族们的味蕾。在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的时候,便带着一箱珍贵的中国茶叶。
到18世纪,中国茶叶已成为欧洲各国人民心里的神,特别是在英国,茶叶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中国向英国出口的茶叶的货值比重一度占到九成,远超丝绸和瓷器。
但到19世纪,为摆脱对中国茶叶的依赖,英国商人从中国武夷山、徽州等地区采集大量的茶树种和上万株幼苗,分批运到印度,并带走8名中国茶匠,以确保茶树的种植成功。1850年前后,中国茶叶在印度被成功种植,然后扩散到印尼和锡兰。
中国茶叶早早便征服世界人民的味蕾,形成一次次强有力的美食和美食文化的输出。但在输出的同时,也被外国商人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偷偷拿去,种在他们的殖民地上。
相比文字、影音等文化载体,美食给人的反馈往往更加真实和强烈。
到今天,即使不出国,我们也可以买到很多国外的食物,感受他们的风土人情;而外国人,也有机会吃到更多的中国美食,以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
我曾在英语培训机构工作,后来又在北京开酒吧,日常接触的老外,很喜欢和我聊中国美食。
刚来中国的老外,对中国美食的认知不多,会比较喜欢饺子、春卷等有馅儿的食物。一是老外习惯用饺子代表中国美食,像我们习惯拿意大利面代表意大利美食一样;二是有馅儿料的东西,吃起来有一种惊喜感,毕竟他们的中文水平并不足以让他们快速地理解鲅鱼韭菜、猪肉茴香、素三鲜等名词。
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的,或是在国外常去中餐馆的老外,不再痴迷于饺子春卷等刻板印象里的美食,而更喜欢选择一些偏酸甜口、甜辣口的菜,比如糖醋排骨(里脊)、番茄炒蛋、宫保鸡丁等,当然,也有在国外很火但国内并不卖的左宗棠鸡。
我认识一个美国人,特别喜欢吃炒饭,每次到饭店,第一件事就是点炒饭。
当一个老外比较了解中国的时候,就不再满足于吃一些名菜,而去寻找更有趣更丰富的市井小吃。在我认识的此类老外里,很多对我们的臭豆腐情有独钟,如果喜欢吃辣,也一定喜欢川渝火锅。
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地区,不怎么做像川渝火锅一样辣的菜。而且相比中餐,西餐对辣味的表现比较单一,不像川渝火锅底料,是一种复合的特别丰富的辣味。
而又臭又辣、味道丰富的螺蛳粉,近些年里不仅成为很多国人的新宠,也顺理成章地被很多老外追捧,成为他们心里的神秘的东方味道。
从臭豆腐到螺蛳粉,为什么老外会喜欢中国的一些臭臭的东西?
个中原因,人类对发酵类食物的喜欢,是相通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在没有制冷技术的年代,想长期保存食物,人为地让食物发酵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国内外全有的腌肉,国外比较流行的奶酪,我们的臭豆腐,全是通过发酵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发酵会带来更加丰富的味道,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刺鼻的传统意义上的臭味。奶酪如此,臭豆腐如此,螺蛳粉里面加的酸笋,也是如此。
在酸笋香味(包括臭味)的衬托下,螺蛳粉汤底里螺蛳的鲜味,会被进一步放大。这种鲜味异于西餐里常用的高汤的鲜味,再加上丰富的酸辣味,形成一种超出老外认知和想象的美味,一旦喜欢,便是欲罢不能。
广西柳州自古便有吃螺蛳和米饭的习惯,上世纪80年代,街头的小吃摊主们,将两个不太起眼的食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今天火遍大江南北的螺蛳粉。
前两天刷到《梦幻书院》最新的一期视频,是讲螺蛳粉的,第一次知道,柳州的螺蛳粉已成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7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梦幻书院非遗篇)

一碗十几块钱的螺蛳粉里,有拿螺蛳、猪骨、鸡架和各种香料熬出来的螺蛳汤,有爽口的米粉,也有酸笋、腐竹、花生、酸豆角、萝卜干等丰富的配料,小小的一碗市井美食,竟有着包罗万象的魅力,也蕴藏着中国人独特的美食智慧。

 第8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梦幻书院非遗篇)

单单好吃还不够,让螺蛳粉真正出圈的,是中国成熟的食品加工能力。工厂将螺蛳粉装进包装袋,价格依旧亲民,口味也和柳州饭店里的相差无几。更重要的是,人们煮一碗袋装的螺蛳粉,变得和煮一碗方便面一样简单快捷。
中国的食品加工能力,轻松地将螺蛳粉带到大江南北,也轻松地将神秘的东方味道输出到国外。可能20年前,没有人敢想,一个老外可以在家煮出一碗地道的螺蛳粉。
而对于老外来讲,螺蛳粉会是一个小窗口,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独特的美食文化,不再是饺子、春卷等刻板的美食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叶氏搞手 发表于 2022-9-3 10:09:3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柳州人来说,在本地吃一碗螺蛳粉是很正常的事,但到了外地,吃螺蛳粉就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特别是2020年年初,螺蛳粉真的比口罩还难抢!李子柒、郭杰瑞等“国际大V”纷纷开始尝试为螺蛳粉代言。

 第11张图片

 第12张图片
到了后来,螺蛳粉根本不需要网红为自己代言了,作为自带顶级流量的爆款单品,半个月上了五次热搜,上热搜已经是个常规操作,网红开始蹭螺蛳粉的热度,似乎只要吃一次螺蛳粉就能薅到一波流量。

 第13张图片
不光国内网红蹭,海外网红也开始蹭螺蛳粉的流量,这股风甚至刮到了海外,刮遍了全球…

一、各国“吃货”对螺蛳粉到底有多爱不释口?
现如今,我们都知道螺蛳粉火遍了海外,但早在2016年1月10日至12日,英国彼斯哈文市市长罗伯特·森正、特斯科姆市市长韦恩·博廷率代表团一行对南宁市进行友好访问和考察。出发前,两位市长就看到过中国广西的名小吃柳州螺蛳粉的介绍,1月13日慕名专程飞到柳州品尝。

 第14张图片
左边蓝色衣服为英国彼斯哈文市市长罗伯特.森正,右边为特斯科姆市市长韦恩·博廷在品尝螺蛳粉,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广西螺蛳粉作为淘宝最受欢迎的地域美食,早在2019年就以“一年卖出2840万件”的成绩超过曾经的霸主东北烤冷面稳居 “‘淘宝吃货’网红美食地图” 榜单第一(数据来源于《2019淘宝吃货大数据报告》)。
但螺蛳粉的“征程”,远远没有结束,它不仅在国内备受欢迎,而且“臭名远扬”到了海外,特别是YouTube、Tik Tok等社交媒体上网红的追捧,更是让“臭味相投”的全球食客们共享了这份饕餮大宴。
李子柒单条螺蛳粉视频,在YouTube上播放量早已超过8000万。要知道,整个韩国的总人口加起来才5000多万。

 第15张图片
螺蛳粉不仅成了YouTube的流量密码,也成了Tik Tok上网红们的流量密码,不仅被李子柒、郭杰瑞等主流网红追逐,甚至在海外网红圈尔逐渐形成了一个潮流:谁敢挑战螺蛳粉,谁就能火。
有人在哥本哈根的冷冬里煮上一包螺蛳粉,一驱寒意。

 第16张图片
有越南的食客用来自德国的双立人菜刀将东北松花蛋均匀切至 8 份,然后搭配从美国亚马逊采购的柳州螺蛳粉,最后再抿上一口来自日本的本格梅子酒。

 第17张图片
日本美食博主木下佑香就曾经一口气煮了10包螺蛳粉。

 第18张图片
在海外居家期间,它比其它生活日品更难抢。
2020年上半年,买袋装螺蛳粉光发货就要等40多天,柳州当地工厂推了海外订单也供不上国内的市场需求,螺蛳粉一度比其它生活日品还难抢。
伦敦的商超中,螺蛳粉根本供不应求,很多顾客来了很多次都没能买到。

 第19张图片
就连那些之前只代购LV、爱马仕、GUCCI等奢侈品的代购,都在海外华人群体里做起了螺蛳粉生意。
海外消费者对螺蛳粉的狂热追求,让“海外版螺蛳粉”在国外卖到了一包60块!
一位住在西班牙的博主算了下,加上额外添加的配菜,吃上一碗自己煮熟的螺蛳粉,大约需要人民币38元。
这在欧洲已经算是便宜的了,有人表示自己所在的地区,单买一包速食螺蛳粉就需要支付5欧左右(约人民币40元)。

 第20张图片
而在日本留学的网友更惨,有的地方螺蛳粉需要花费1200日元(约人民币80元)才能买到。3.25欧一包,在欧洲已经是非常亲民的价格了。甚至还有新西兰的留学生开车横跨整个奥克兰往返60公里,就为了买到心心念念的螺蛳粉。
在2019年之前,留学生们也会大费周折从国内购买好再找物流托运出去,虽然千里迢迢,但这些周折也都被嗦粉的满足感抵消了。
2018年,柳州罗女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MBA期间,在超市看见一包螺蛳粉9美元(折合人民币60元)。家里人准备买一箱螺蛳粉寄过去,一问运费高达一千元左右,无奈只得伸伸舌头作罢。

二、螺蛳粉也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柳州经济腾飞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2021年5月24日,又经政府批准,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而我第一次知道螺蛳粉是非遗,还是陪家里最小的妹妹看梦幻书院非遗篇学回来的。

 第21张图片

图片来源:梦幻书院

在过去的2021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袋装螺蛳粉151.97亿元,同比增长38.23%,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达142.83亿元。

 第22张图片
如今,螺蛳粉已经从一种单纯的食物变成一种饮食文化,从地方特色变成国民小吃,成为柳州人甚至是广西人的精神标识。螺蛳粉独特的臭味也因拥趸的不断增多而被加上“粉丝滤镜”,变成一种特殊的香味。接纳螺蛳粉的人越来越多,加入真香团的吃货们纷纷大呼“吃螺蛳粉只有0次和无数次”。
随着全球“螺蛳粉粉丝”的增加,柳州当地也形成了一个螺蛳粉的良性增长循环,让螺蛳粉产业不断助推当地经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成了我们伫立于世界文化不败之地的灿烂瑰宝。

 第23张图片
像螺蛳粉、糖画这样的中国传统小吃,已经从地方特色小吃,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了中华饮食文化走向海外的代表。了解它们,也能为年轻一代建立更强大的文化自信。

 第24张图片

图片来源:梦幻书院

现在妹妹看完《梦幻书院》这科普番之后,就馋上了螺蛳粉。不说了,我去做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张生梦蝶 发表于 2022-9-3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何以解忧?唯有吃饭。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里,无论你出走多远多久,归来还是一个喜欢吃吃喝喝的少年。在市井路边,找三五朋友喝酒吃串,是多少人脱下生活盔甲后自在放松的选择。亦或者放假在家里一觉睡到大中午,睡眼惺忪地大喊一声:“妈,我饿了!”人生百味,尽在我们中国人的一饮一食中。
当你正想打开一个美食纪录片下饭,打开弹幕发现全在刷屏“多谢款待”,别怕,这只是年轻人在打卡。

 第39张图片
如今,越来越多Z世代的年轻人开始积极讨论研究起各地的地域美食与背后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纪录片也在年轻人中火爆出圈,每期更新必定有诸多小伙伴走在弹幕打卡的第一线。或许也是因为年轻人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地域美食正在成为“网红食物”,风靡一时。比如说去年甚至被选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螺蛳粉,不得不说,螺蛳粉,太有排面了!

 第40张图片
其实除了国内的小伙伴沉迷螺蛳粉,外国朋友们也逐渐get到了螺蛳粉的美味。Youtube上有很多国外播主纷纷拍摄螺蛳粉试吃的视频,毫不吝惜表达对螺蛳粉的喜爱。2016年初英国两位市长更是专程来到柳州吃螺蛳粉,中国饮食文化的又一输出,靠一碗小小的螺蛳粉就意外达成了。
难怪之前网友评选出中国“新四大文化输出”:螺蛳粉、广场舞、中国网文、网购中国商品,而其中螺蛳粉赫然排名榜首,这说明螺蛳粉的魅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不过在一些人的观念里,螺蛳粉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不适合作为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输出的一个代表,但非也非也。
就像那《光明日报》所说过的:“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文化输出必然要和诗词、京剧、园林等联系在一起;在一些人的想象中,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意义的必然是名家作品、高铁产品、共享技术等“高大上”的东西,而螺蛳粉之类的吃食“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从社会心理分析,一些人希望把那些流光溢彩的东西展现出去,心情可以理解。只是,生活除了阳春白雪的华美,也有下里巴人的质朴;中国文化,除了云髻高挽的端庄,也应该有烟火人家的温婉。”或许,这就是对此最好的注解。
毕竟我们中国的每一种地域美食,都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情感,哪来的高低贵贱之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经过千年来的传承发展,在全国的不同地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各异美食。比如,北京烤鸭、山西刀削面、南京鸭血粉丝、柳州螺蛳粉、云南过桥米线、天津麻花等等,它们都与当地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所以,美食不一定要足够高大上才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代表。

 第41张图片
饮德食和,万邦同乐;中华美馔,莫妙于此。就像一碗螺蛳粉,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的城市味道与集体记忆,亦是中华饮食文化在当下活态传承与对外传播的典范。螺蛳粉在国外的大受欢迎,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螺蛳粉早已超越“食”本身,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社会意义,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使命。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道菜背后可能都有一个中国文化故事。 比如说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孔府宴,礼节周全还又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这其实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礼”的体现,就像《礼记·礼运》中说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到了清朝,第一等为招待皇帝和软差大人的“满汉宴”,又称“满汉全席”,是清代国宴规格。一桌宴席需餐具404件,每件餐具又分两层。全席要上196道菜,有满族的全羊烧烤,汉族的驼蹄、熊掌、猴头、燕窝、鱼翅等,还有全盒、火锅、汤壶等。十个人需整整吃四天,才能将196道菜品尝完。说到这满汉全席,不知道大家知道它名字的由来吗,它还真就是满族加汉族两族风味兼具的盛大宴席,正所谓是意如其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平易直白………好的打住。想当年清初满人进关入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满汉并用的局面。于是乎就出现了满汉全席这种清代满室贵族、官府并举的宴席,被称为中国古代宴席之最,哎这不就又和孔府宴梦幻联动上了吗?
可惜了我们传统文化里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却由于不被今人所知而掩埋在历史的流沙里,明珠蒙尘。不过所幸,对于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出圈’,已有了许多积极的尝试。正如本次《梦幻书院》第七季以“非遗科普”作为内容主题,希望通过去追寻传统非遗文化,将更多的非遗知识科普给年轻人,实现传统文化的“破次元壁”。

 第42张图片
我最喜欢这个番剧的一点是,它是以萌趣的动画形式、通俗易懂的故事演绎,为大家介绍非遗中的糖画、京剧脸谱、舞狮、花丝镶嵌的相关知识,容集了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一个视频也不长,拿来下饭可以一口气刷好几集。最最重要的是,它唤醒了老夫沉睡已久的赤子心。

 第43张图片

 第44张图片
我也不禁开始思考,我们传统文化的东西不是出不了圈,而是缺乏有趣的形式。本来嘛,我们的传统文化既可以阳春白雪,又可以下里巴人,既有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又有永远二十赶朝暮的正青春。所以我也很高兴看到《梦幻书院》第七季这场非遗与动漫的成功跨界,将现在年轻人喜爱的二次元与传统的非遗文化结合起来,还把内容做得十分引人入胜,这必须打call。也希望这样的尝试多多益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多一些多元有趣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广东银行 发表于 2022-9-3 10:10:35 | 只看该作者
 
先看这个口味能否杀遍东南亚吧。口味比较接近,如果能脱颖而出,说明确实有戏。
东亚这边不一定。日本人很多吃不了辣,韩国人能吃咸辣但对热汤面粉系不爱吃油。
欧洲不好说,如果从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地方切入可能能容易一些,但是对手也多。这点上法国人比较傲慢,未必会接受,虽然他们其实可能更容易适应。英国就不说了。
北美的话,连辣子鸡丁都得改成糖醋鸡块才行,可见还为时尚早。
南美可能容易一些。尽量从秘鲁切入,秘鲁的中国菜已经融合进去了。而且螺蛳粉还挺辣,适合南美人口味。
面对中东市场的话,你还要考虑螺蛳这东西清真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3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