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措施

[复制链接]
3517 0
米拉米噶 发表于 2022-9-6 03:44:0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复护理原则包括个体化原则、整体化原则、平安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康复护理目标分为①短期目标:减轻椎间压力;镇痛、消炎、解痉、松懈粘连;恢复腰椎及其四周组织的正常节后和功能;改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抑郁、紧急、急躁等心理障碍。②长期目标:维持疗效,预防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除少数需要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经过康定治疗取得治疗。通过康复治疗,削减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促进突出物缩小还纳,解除神经根受压,促进炎症水肿消退和松解粘连,恢复腰椎及其四周组织的针刺结构和功能,巩固疗效,削减复发。具体措施如下:
1、卧硬休息与制动        大多是的腰腿痛病人通过卧床休息,使苦痛的症状明显缓解或逐步消逝,腰椎间盘的压力坐位时最高,站立时居中,平卧位最低。卧位时可以消退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制动可以减轻肌肉收缩力与椎间韧带紧急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椎间盘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损伤的纤维环修复,突出的髓核回纳和回流,消退水肿和炎症。通常卧硬床,确定卧床最好不超过1周,病人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随着症状改善,应尽可能下床做一些简洁的日常生活活动。患者最好卧硬板床,保持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且身体各部位均有支撑。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起床方式,如先健侧卧于床边,再利用上肢支撑并推床,同时双足放置地上下床活动时用手臂支撑挂念起身,尽可能避开弯腰,并戴围腰爱护,避开再度损伤。日常活动的量在不加重腰腿痛症状的状况下,应循序渐进,直至渐渐恢复正常活动
2、腰椎牵引        依据牵引的重量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快速牵引(rapid traction)和慢速牵引(slow traction)。腰椎牵引的作用机制:①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订正脊柱侧凸;②松解神经根粘连,改善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③增加椎间隙,使突出物充分还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④椎间孔变大,上下关节突变关节间隙增宽,减轻对关节滑膜的挤压,缓解苦痛。        牵引的应用原则:①急性期腰痛和患侧下肢猛烈苦痛的病人一搬不急于牵引治疗,待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使苦痛减轻后再行牵引治疗。②处于恻隐窝狭窄明显,下肢直腿抬高角度小于30°的病人,可进行慢速牵引,重量从体重的10%渐渐增加,依据病人的反应调整。慢速牵引1~2次后,假如病人腰痛和患侧下肢苦痛减轻,可进行快速牵引。③慢速牵引 5~7 次或快速牵引 2次苦痛无缓解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1)慢速牵引:可接受骨盆牵引、自体牵引、双下肢皮牵引等,牵引的时间常,施加的重量小,病人比较舒适。牵引过程中可依据病人的感觉对牵引重量进行调整。病人应感到苦痛减轻或有舒适感,假如苦痛加重或难以忍受,应考虑是否适合应用牵引或检查牵引方法是否正确。牵引的重量目前临床多用体重的70%但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0%,牵引的时间每次20~40分钟。慢速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①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疾患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腰痛、急性腰扭伤;②禁忌症:慢速牵引由于牵引时间长,胸腹部压迫重、呼吸运动受到明显限制,因此对心肺疾病的病人应特殊谨慎、假如慢速牵引重量过大同样可以造成神经根刺激或损害。
(2)快速牵引:牵引时设定牵引距离,牵引重量随腰部肌肉抵制的大小而转变,牵引系统赐予最大牵引重力是3000N,牵引时间为1~3秒,每次重复2~3次多数牵引1次即可,再次牵引需间隔5~7天。快速牵引的适应和禁忌症:①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假性滑脱、腰椎小关节紊乱、早期强直性脊柱炎;②禁忌症: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脊柱结核和肿瘤、骶髂关节结核、急性化脓性脊柱炎、椎弓崩裂、马尾肿瘤、重度骨质疏松症、孕妇、较严峻的高血压、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腰脊柱畸形等。物理治疗        是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治疗手段,有消炎、镇痛、兴奋神经肌肉、促进组织再生和松解粘连等作用,可缓解苦痛,使病情逐步好转。常用的疗法有局部冷敷、电脑中频、直流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超短波、红外线、石蜡、温水浴等。如局部冷敷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直流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可以消退局部粘连、消退水肿、温热疗法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消退无菌性严峻和局部水肿。
4、运动治疗: 可接受体位疗法、肌力训练、康复训练等方法。
(1)        体位疗法: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不同,分析接受不同的体位,急性发作期,应取平卧位,此时腰椎间盘压力最小、开头可能仅仅维持数分钟,逐步增加1~2小时,上升至第2式。升级标准为维持此姿势1~2小时无不适,1~2日后,可升1级。针对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应机敏接受不同的体位疗法。如中心型突出时,椎管明显狭窄、此时接受屈曲体位法,可以牵拉后纵韧带,扩大椎管。其他姿势应以保持正常腰椎生理曲度为标准,如直立位活动、卧硬床、避开弯腰久坐,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
(2)肌力训练:当神经根刺激症状消退后,应开头进行腰背肌和腹肌的肌力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病人通过系统熬炼,逐步形成强有力的“肌肉背心”,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常用的方法有:Mckenzie式背伸肌肉训练和Williams式前屈肌训练等。适用于疾病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5、手法治疗 是国外无理治疗师治疗下腰痛的常用方法,其治疗作用主要是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缓解苦痛,特殊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手法治疗都各有体系,西医以Mckenzie 脊柱力学治疗法和 MAItland的脊柱关节松动术最为常用;中医推拿手法比较普遍、常用的方法有摩挲腰部法、推揉疏筋法、揉压闪颤法、提腿闪腰法、单腿倒搬法、双手倒搬法、对抗拔伸复位法、摇转大腿复位法、旋转躯干复位法和推拿神经根法等。
6、姿势治疗:        姿势均为俯卧位,共5级:腹部垫枕、俯卧位1h、前胸垫枕、前胸及膝部垫枕、下颌垫高枕及下肢膝部垫枕,其中前两级适合急性炎症水肿者,后三级逐步恢复腰部生理弯曲。留意初始时间可短些,能忍受则可渐延长至1h。每日1次,每级能坚持1h,两日后进入下一级。
7、按摩推拿与手法复位的康复护理        :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肯定的手法作用于患者的机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整肌肉状态以及身体内外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的帮助疗法。先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止痛解痉,再行手法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手法有:徒手牵拉、牵抖、患椎水平的振按、坐位旋转复位等,部分病人疗效精确                        。推拿主要适用于慢性劳损,对以脊髓或脊神经根受压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不适合。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病变部位、病程、体质等选择适宜的手法。手法上留意由浅入深,由轻到重,让患者渐渐适应,切忌用力粗暴。治疗过程中,随时观看病情变化,消灭猛烈不适马上停止治疗。
8、指导患者运动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乐观协作运动疗法,可提高腰背肌肉张力,转变和订正特别力线,增加韧带弹性,活动椎间关节,维持脊柱正常状态。患者神经根刺激症状消退后,即开头进行腰背肌熬炼。早期熬炼方式可从飞燕式开头,然后到五点支撑法,1-2周后过渡为三点支撑法,坚持每日3~4次,每组50次,循序渐进,持续熬炼半年以上。①飞燕式:患者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双上肢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形,如飞燕点水。②五点支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措施 第1张图片


上一篇:9 月 4 日美国网球公开赛,徐一璠/杨钊煊 6-3、6-4 彼得森 ...
下一篇:9 月 2 日美网袁悦击退世界第 42 贝古挺进美网 32 强刷新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8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