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如何评价因为「看不到好处」,印度暂时退出由美国主导的「 ...

[复制链接]
7967 5
小阿萌_ 发表于 2022-9-14 22:53:3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前,由美国主导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太经济框架”(IPEF)结束了为期两天的首轮线下部长级会谈。不过,作为框架“关键一环”的印度却在会后以“暂时看不到好处”为由,宣布暂时退出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贸易领域的谈判,成为唯一一个不参加全部领域谈判的成员国。

如何评价因为「看不到好处」,印度暂时退出由美国主导的「 ... 第1张图片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截图


上一篇:美国平均工资多少?
下一篇: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网络攻击,罪魁祸首为名为「饮茶」的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飞猪玩偶 发表于 2022-9-14 22:53:48 | 只看该作者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个思维。
我之前在工作的时候,有一次被领导抓过去看会,进去后发现还有部门的2个小伙伴,当大家都一脸懵逼的时候,领导说话了。
“部门有一个主管空缺,你们三个都挺不错的,每人轮岗3个月,最后述职评选”
在询问了一下后,我二话不说就以“能力不足”为由自动退出了,事后领导也找我多次沟通,美名其曰就是说尽好话画大饼。
为什么我会退出?
很简单,因为我也看不到好处。
首先,这个领导轮岗期间,你原先负责的工作也不会有任何减轻,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而且是没有任何涨薪动作的。
不仅如此,你还得去做主管该做的活儿。
每天面对上级领导的询问,亦或者是其它部门负责人的询问,有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活,以及加不完的班......
然后,一切都是为了个虚无缥缈的“你可能会成为正式主管”的口头承诺。
其次,我是第一个开始轮岗的,这也意味着我在当主管这3个月期间,另外2个人完全可以看我是怎么当的,然后总结我的优势,吸取我的经验。
我给领导的感觉是好忽悠吗?让我先来打个样?
不干,坚决不干。
最后,真的缺这个主管吗?
我当时仔细衡量了一下整个部门的组织架构,发现我们这个部门已经有各式各样的大小领导了,这个时候还要来一个主管,总有一种给人当挡箭牌的感觉。
至于给谁挡,懂的人都懂。
所以综合判断下来,我还是拒绝了这一次的轮岗,哪怕这是真的,也哪怕我大概率能当上这个主管,但我还是放弃了。
最终结果如何?
虽然我不在意,但最终结果就是另外2个人各自忙活了3个月,然后整个公司大裁员,承诺的主管岗位没了,其中一个还在代理期间被裁了。
现在回头想一想,还真是很奇妙。
再来看看这一次印度的退出,虽然我不太懂国际政治这一块,但从人家”看不到好处“的评价来看,大致也能猜到点什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love你 发表于 2022-9-14 22:54:13 | 只看该作者
 
9月10日,印度退出美国领导的所谓“印太联盟”的贸易谈判,以避免放宽其市场准入。
2022年9月8日,美国主导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部长级会议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参加会议的包括14个创始成员国,它们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和斐济。
“印太经济框架”旨在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明确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印太供应链体系,政治气氛浓厚,是一项注重国家安全导向、排他性竞争的政治安排。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直白的表明,IPEF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
之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建立了“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是将中国排除在外的高标准贸易组织。特朗普上任后,逢奥必反,退出了TPP。
中国与东盟随后建成了10+5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自贸区。中国稳定了周边的贸易环境。
拜登上任后,继续奥巴马围堵中国的贸易政策,又组建“印太经济框架”(IPEF)。参与的13个国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五眼联盟”国家,印度是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又拉拢的东盟国家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以及太平洋岛国斐济五个国家加入。
“印太经济框架”没有称为“亚太”,就是为了拉拢印度。印度在RCEP谈判中最终选择退出,就是担心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条款会冲击印度国内的制造业。
美国为了迁就印度,印太经济框架也没有涉及关税减免、市场准入。
没有这两点,就等于美国没有向成员开放自己国内的市场,对其他国家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由于上次TPP的教训,以及美国没有开放国内市场,纯粹就是要围堵中国,媒体都不看好印太经济框架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加入也是屈于美国的压力。
美国迁就印度做了很大的让步,可印度还是退出了,真让美国人跳脚。
印太经济框架的四大支柱分别为贸易、供应链、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包括税收和反腐败等。
印度选择退出四大支柱之一的贸易谈判,印度成为赴美参会的13个国家中唯一没有签署IPEF的国家。
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称,对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环境、劳工和数字贸易问题上的贸易承诺给印度带来的好处尚不清楚,希望避免任何会损害该国的条款。
美国一番心血白费了。

 第3张图片
戈亚尔补充道,印度会继续参与该框架谈判并在最终的轮廓出来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加入IPEF。这就纯粹是给美国的面子了,最重要的贸易谈判不加入,其他就没什么意义了。
中俄和美国都对印度另眼相看,确实是印度的分量很重。现在世界的阵营已经很清晰了,俄乌冲突后,欧盟、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都紧跟美国。中俄在紧密合作,印度是不属于这两个集团的,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
因此,印度成为双方都希望拉拢的对象。印度是传统的不结盟国家,特别擅于在两个集团间讨好处。冷战期间,印度就与美苏都处得不错。如今又处于对印度相当有利的战略位置,印度也确实表现不俗,双方得利。
俄乌冲突后,印度在美国的压力下没有谴责俄罗斯,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俄罗斯投桃报李给予印度优惠价格,而欧洲出现能源危机,能源价格飙涨。印度将购买的俄罗斯能源转手给了欧洲国家,挣得盆满钵满。
印度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成员,可以说与中俄走得很近。在美国的邀请下,印度又加入了四国机制。四国机制被称为“亚洲版北约”,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
印度既参与四国机制的军演,也参加了俄罗斯“东方-2022”军演。长袖善舞,一点也不尴尬。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霸权同样感同身受,其本身就是英国的前殖民地。印度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使得印度希望拿美国的力量抗衡中国。
印度与俄罗斯是传统友好国家,其武器系统多数来自俄罗斯。
印度是英联邦国家,天然与英国有着数百年的渊源。这个世界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每个国家都在竭力取得最大的国家利益,中美博弈加剧,使得地区大国,区域合作组织有了赢取更多利益的可能。
普京称,国际关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
印度、东盟、非盟、阿盟都没有加入西方阵营谴责俄罗斯,并与俄罗斯保持了合作关系。西方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在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对西方逆来顺受。

再追加一些观点。
其实印度顶住了西方的糖衣炮弹和压力,没有倒向西方,而是走中立路线,这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能很多人只看到了印度得利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印度或许给世界提供了一条出路。
俄乌冲突后,西方紧密的团结在美国周围,对俄罗斯发起了除军事以外的剿灭战。按美国的计划,要一鼓作气逼所有国家做出选择,加入到西方制裁俄罗斯的阵营。
当时乌云压顶,西方咄咄逼人的架势,就像当初美国发起对阿富汗的歼灭战一样,世界都要做出选择。
美国清楚的知道中国肯定不会加入,这正是美国计划的关键。是俄罗斯发动的战争,美国要借机逼所有国家站在“反侵略”的西方一边,与中俄脱钩。
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很多国家可能在西方的威逼下,在“反侵略”的大旗下,糊里糊涂加入西方阵营。而中国没有加入,美国将顺势把中国推向俄罗斯一边,建立新铁幕,实现全球针对中俄的野心。
上文已经提到了,印度的关键地位,是西方和中俄争先拉拢的对象。“四国机制”是亚洲版的北约,在中印边境冲突迟迟没有缓和的情况下,印度加入了该组织。这是美国最得意的外交成果。
可就在此时,美国的准盟友“四国机制”的成员印度顶住了西方的压力,没有谴责俄罗斯,继续与俄罗斯经济合作。
印度的身份太关键了,是发展中国家除中俄外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加入“四国机制”本可以看成是加入西方阵营,可此时印度表现出了中立的态度,没有依附于西方。
印度的意思是一码归一码,拉美国抗衡中国的影响力,但不是印度彻底倒向西方。自己还是不结盟国家,其他国际事件的态度,印度自己做主。
西方大国领导人密集出访印度,要逼印度就范。印度也摆出了滚刀肉的一贯做派,油盐不进。最终美国妥协了,也不敢将印度逼到中俄一边,只是表态,这是印度自己的主权,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
关键是,承认印度的主权,当然也无法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于是广大新兴经济体都没有加入西方阵营,表现出中立的态度。美国让世界与中俄脱钩的计划落空。
印度等于是在西方与中俄两个阵营中,为世界打开了一条出路,新兴经济体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无需倒向一方。正因为印度挡住了西方的攻势,让其他国家躲过了一场外交博弈。
这也证明,新兴经济体已经拥有一定的实力了,他们才有与西方抗争的资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传说寒暑 发表于 2022-9-14 22:54:41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前景很美好,到我现在就很饿。
关键就卡在这里了。
从头说,自从16年川总上台,乃至18年开始对我发动贸易战以来,印度作为西方的战略盟友一直非常卖力,主要表现在领土争端上。
自19年开始,洞朗,班公湖事件接连不断,一直持续到21年,印度的边境动作不停,甚至出现大雪封山后依然拱火的新技艺。
按理说,中印边境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持续60多年,对于印度这个慢性子国家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在这几年就得见个真章,但为什么矛盾突然激化到这种程度,甚至出现成规模流血冲突,几乎达到62年后的最高潮?
简而言之,这是一份投名状。
众所周知,18年中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是西方资本对华总体遏制的集中体现,通过关税和制裁的方式,辅以军事压力,迫使在华外国资本逃离,以实现供应链脱钩,从而打断中国外循环。
凭心而论,这一构想和措施是部分见到了成效的,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很多产业比如光伏不得不转道越南大马贴牌出口欧美,直接促进了越南外贸的爆发。
而印度选择了这个时候与华冲突,甘于充作西方印太战略的马前卒,很大的考量就是希望成为新的国际资本的承接地,成为国际产业链的新港湾,一方面把撤出中国的资本和产业揽入怀中,另一方面成为新的国际资本主要投资目的地。总而言之,从存量到增量给中国来一次“偷家”。
但变数横生,因为美国也很“饿”,产业链他也很想要,台积电这种代工活也不挑,也许是吸取了中国的教训,不想再培养一个新“中国”。

 第5张图片
好吧,产业链你不想给我,那国际资本呢?我也很缺钱啊!可惜,西方不光不想进,还想着在印度抽血,以美元环流之名行抽贷之实,完全不顾印度4000亿美元的外债压力。
看看这让人绝望的汇率。

 第6张图片
好吧,你捣鼓出了一个“印太经济框架”,打眼一瞧,关税和市场这些印度关心的一个没松口,反而在环保,低碳,腐败等方面诸多掣肘。
更让印度心凉的是,整个谈判相当“平和”,没有面红耳赤急头白脸,也没有争执争吵,摆明了西方对这个“框架”的态度相当佛系,没当回事。就连印度提“分手”,西方也没有过多挽留,很明显印度的态度在意料之中,他们预判了印度的预判,大家都是聪明人。
这下问题来了,我想要的你给不了,那我的动力在哪里?
所以印度也拿出了自己的态度,除了在对俄态度上与西方背道而驰,与我们的关系也在缓和。

 第7张图片
春江水暖鸭先知,印度与西方这种建立在赤裸裸相互利用的关系其实相当脆弱。这种国家战略层面被西方“放鸽子”的行为,将有助于中印关系缓和,阶段性地稳定我们的西方战线,为腾出手解决东南问题创造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hjc4241 发表于 2022-9-14 22:55:04 | 只看该作者
 
这有什么奇怪的,正常的国家肯定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先,比如中、俄、伊朗当然还有印度,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算美国的核心盟友,有相对独立的主权。
反观美国的盟友从来不提主权不提国家利益,通常遇见事情上来就谈价值观,说的的最多的话是“维护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刚推出欧元的时候,美国就侵略了南联盟,直接给欧元一个下马威。可惜欧洲就是不长记性,也不想想打仗谁最吃亏,居然跟着美国拱火。要知道现在美国家里通胀高得一批,正要收割全世界呢,这里面全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如今正在形成的“美日印澳”联盟,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要将全世界的资源全部吸引到海洋周边,也就是要吸引到美国航母的辐射范围之内,从而让亚欧腹地永远的失去进入商业文明的可能,成为宗教、民族等冲突的策源地,最终波及整个亚欧大陆的文明和秩序建设,北美和几个岛国就重新可以成为全球人才和资金的避风港,美国就可以再收割全世界两百年了。
所以马克龙很早就说过欧洲已经丧失了政治想象力。
欧洲学术界和媒体都被美国殖民了,为美国利益说话、服务。当初欧洲还知道推动欧元国际化,反抗美国的金融霸权,现在默克尔走了欧洲还剩什么?
可惜现在中俄联手之后美国的如意算盘就再也打不响了。
三哥正是看明白了这个大趋势,才能在中俄和美西两大集团之间横跳,成了两大势力的团宠。目前来看不得不说还是挺成功的!
踩中国,捧印度,是西方政客的“政治正确”,只因为中国的崛起危及了西方固有的利益和秩序,而印度的高速发展可以成为遏制中国的重要砝码。
印度作为印太四方对话机制的一极,在围堵中国上扮演重要角色,在现阶段印度仍然是西方极力拉拢的对象。
如果有朝一日,印度“赶德超日”,西方或许才会真正重视这头猛狮。但这不是拜登和特拉斯等一众西方政客任内所要干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757491359 发表于 2022-9-14 22:55:19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目前处于发育的早期,这种贸易框架本身对他目前的发展是不利的,这种贸易框架本身就需要开放市场,而印度的本土企业目前没有竞争力,如果开放,等于是被一扫而过
这个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本来就是美国拿来忽悠其他国家的,自己的市场又不愿意让利,忽悠一个冤大头进来替代美国,而印度刚好就是一个大市场,本来印度的期待就是希望美国能够开放市场,让印度获利,但是美国目前基本上就是口惠而实不至,甚至日本韩国和欧洲都要去WTO告美国拜登签署的「通货膨胀法案」,可见在经济方面,他们之间的分歧是很大的
印度现在能够跟美国合作的就只有军事方面,这个是中国需要警惕的,其他的如贸易方面,中国需要观察,印度人应该是全世界最抠门的了,你如果跟印度人砍过价,你会发现他们的抠门程度比中国要高几个等级,简单点说,就是只能获利,不能吃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4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