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美国重要通胀预期超预期大跌,关键通胀指标亦如期回落,通 ...

[复制链接]
28306 5
小乐BJ 发表于 2022-12-27 06:00:0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得益于周五公布的两项关键通胀数据均超预期,美股三大指数在经过周四的大跌后周五录得反弹。首先是美国密歇根大学长短期通胀预期均录得超预期回落,然后是美联储最“青睐”的PCE数据在11月份如期降温,表明美国通胀正在进入连续的下滑区间,不过远未达到美联储寻求暂停加息的程度。

美国重要通胀预期超预期大跌,关键通胀指标亦如期回落,通 ... 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Wind

本周市场中仍充斥着对美联储限制性货币政策和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周线均录得三连阴,其中特斯拉本周大跌18%。


上一篇:为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美国国务院历时半年正式成立「 ...
下一篇:食品工厂招聘包装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一九六一七一零 发表于 2022-12-27 06:00:36 | 只看该作者
 
目前看不到美联储有什么放缓加息的理由。
2021年的时候,全世界主流的投资人都还是认可美联储“通胀暂时论”的,否则也不会在交易端如此低估2022年加息的威力,不会把科技股打到那么高的位置。
2022年随着通货膨胀连续爆表,美联储也好,投资人也好,对这次通货膨胀认识得更清晰了。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是疫情开始以来各国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放水当然会引发通胀。
但构成通胀的原因不止如此。
首先是供应链不稳定,夹杂俄乌冲突,供给侧迟迟无法回到2019年的正常状态。无论是全球产业链还是能源价格,对供给的影响都更为长期,这造成了一部分通胀非常顽固。
企业端其实也是心理没谱的,大宗商品库存处在低位、价格处于高位,但并没有明显的扩产能。零售企业则是高库存,想尽办法去库存,且并没有强烈地补库存。

 第3张图片
这种组合对通货膨胀的抵抗力比较强,即使需求下滑,也很难看到价格迅速下滑。
其次是劳动力市场,目前欧美国家的劳动参与率也仍然没有回到疫情前水平。
分析原因,有人说是因为疫情影响,也有人说是提前退休人数大增,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总之这部分劳动力退出就业市场,很难短期回来。

 第4张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猛烈加息,但失业率仍然偏低的重要原因。
劳动力缺乏,工资上涨,购买力增强,也是推升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并形成了更为顽固的“工资——通胀”螺旋。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实物消费需求已经有被抑制的趋势,但服务价格(餐厅服务、保洁、维修这类)主要是人力价格仍然在高位,要想打破“工资——通胀螺旋”,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5张图片
供应链受到打击,但还是缺人,美联储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实现供需平衡,但基于上面这个局面,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也就是大家最近一直在提的——顽固的通胀。
如果我们把视角转向长期,通货膨胀的因素也不好扭转。
目前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投资回报的低谷期,对各大经济体来说,依靠全球化做大蛋糕的时代告一段落,现在是拿着刀叉抢别人蛋糕的阶段。
上个月马克龙还在宴请欧洲企业家,希望他们不要离开欧洲,可美国目前给的政策确实挺优厚,还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当然理性的选择还是要搬过去。
欧洲产业外迁,本身就是通胀和不确定性造成的一个结果。
对中国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全球化正在出现倒退。
过去10多年,全球都在发货币,之所以普通人没有感觉到非常夸张的通货膨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产业链的效率提升,和不断内卷(说白了就是不敢提价,玩命卷竞争对手)。
如果所谓的产能多元化成为一个趋势,那么全球消费者要承担一阵子物价上涨了。
前两天直播的时候有人提到台积电在美国建厂。
员工成本比在台湾省要高20%,建筑建材成本则是翻倍还要多,最终你猜这些成本是企业自己承担,还是转移给消费者?
对投资者来说,过去10年的经验已经不太好用了。
全球化分工带来的成本优化开始转向,货币超发造成的通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解决。
美联储的核心目标是控制通胀,而造成通胀的原因,却并不是2020年以来刺激造成的结果。
有些机构对本轮资产价格的预测,是回到2020年初,这有些保守了。
如果是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利率维持高位的时间,会更长,资产价格将回到更早的位置。
还有一种可能,是美联储并不像嘴上说的那样,要彻底解决问题。
如果是那样,资产价格当然是喜闻乐见地上涨,但面前将是一个更大的雷。
以上,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雅柯 发表于 2022-12-27 06:01:36 | 只看该作者
 
大时代已经过去了。
过去几十年为什么欧美狂放水,日本QQE还不通胀,现在怎么就通胀起来了?
全球有两个大的区域经济,一个是环太平洋,以中美为主,一个是欧亚经济,以欧盟--俄罗斯为主。

  • 全球化的顶峰
  • 基于比较优势的全球化生产
  • 海量劳动力加入全球生产环节
  • 廉价的工业品长期压低通货膨胀
  • 有弹性的能源供给适应经济周期
  • 全球化的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飞速增长
低廉的商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廉价的劳动力供给,一个是廉价的能源供给。
先说能源价格,自是有美元挂钩后,能源市场逐步稳定,然后是页岩油的革命,全球的原油供应比较稳定,全球能源供给是随着消费端的需求而波动,而不是生产端的供给而波动。
再说人力这块,中美我不说了,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参与了全球生产,压低了价格。
欧洲那边,是苏联解体,东欧的劳动力往西欧润,同时俄罗斯给与欧洲廉价稳定的能源供给。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回走。
全球化往回走,生产链被打断,中美关系恶化。
欧洲那帮更不要说了,最基本的能源稳定都没有了。
目前的情况什么时候解决,则通胀什么时候会再次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zizi474LR 发表于 2022-12-27 06:02:26 | 只看该作者
 
“重要通胀预期超预期大跌”
“进入连续下滑区间”
“放缓加息节奏”
佩服,你们算是同时把语文和数学都玩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ぁ莎呵戀★ 发表于 2022-12-27 06:03:12 | 只看该作者
 
紧缩,成了2022年全球货币政策的关键词。加息似乎演变为一场竞赛,各大经济体央行把今年打上了“超级加息年”的标签。

反观中国,今年以来在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的情况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实施力度,并未跟随“加息潮”而随波逐流。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货币政策指明方向,观察人士表示,“以我为主”将贯彻其中。
全球掀起“加息潮”


为解决通胀难题,2022年全球各大经济体掀起了近年来范围最广、程度最强的一股“加息潮”。

在年内加息7次、累计上调425个基点的美联储引领下,欧洲央行以及英国、冰岛、挪威、加拿大、韩国、菲律宾、巴林、新西兰、匈牙利、波兰、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南非等经济体央行参与到加息“大军”之中。

据国是直通车不完全统计,今年内已有约90个经济体央行执行过加息,加息总次数超300次,其中单次大幅加息至少75个基点的情形并不少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为应对全球性通货膨胀,各国央行应进一步提高利率。IMF希望寻求各国能够达到中性的利率水平,不过目前大多数地方尚未达到此预期。

当被问及各大经济体央行将持续加息多久时,格奥尔基耶娃说,就IMF预测来看,要到2024年左右才能看到货币紧缩行动的积极影响。

在中国央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看来,“加息潮”可能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金融稳定风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顾过往几十年中国所经历的内外部考验,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支持实体经济运行


正如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所言,货币政策服务经济,不同国家的经济基本面不一样,金融环境不一样,货币政策也理所当然应该不同,这个道理就像不同的人穿不同鞋子,不同的经济要实行不同货币政策。“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更应该立足自己的国情自主实施货币政策。”

张晓慧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尤其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是少数仍然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保持了政策定力。货币当局在金融支持抗疫中既没有“大水漫灌”,也未采用量化宽松、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通过改革手段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在汇率波动、国际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要坚定“以我为主”,其中最核心含义就是“稳增长”要放在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位置上,要通过货币政策各种工具操作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运行。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国央行先后两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建设;持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发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立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政策基调不动摇


“从中国实际出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继续针对性地实施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跟随着美国加息,收紧相关政策。”连平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要保持这个政策基调不动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与新兴经济体或发达国家输入性通胀飙升的情况不同,当前中国有效需求相对不足,通胀尤其是核心通胀较低,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的目标下预计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助力经济稳增长。

对于明年货币政策走向,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刘国强指出,2023年货币政策,总量要够,结构要准。

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

结构要准,则需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

“从总量层面看,随着海外加息节奏放缓,中国总量政策外部制约消退,在宽信用降成本目标下,预计降准和降息工具将会相机推出。”明明认为,从结构层面看,一方面,要利用好政策效果观察期,分析研判各类工具实际成效,不断推陈出新。

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支持领域修复情况,做到“有进有退”,避免投放的流动性过剩。

中金公司研究部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陈健恒分析称,对于后续货币政策基调市场无需过度担心,即便明年经济动能有所修复,央行政策可能也不会明显转向,因为核心还是需要确保经济修复是持续向好的,否则过早转向反而会导致经济动能再度回落。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国是直通车说,2023年,美联储可能将于上半年结束加息,终点利率或接近5.25%至5.5%。如此背景下,预期中国货币政策还将以实现内部均衡改善为首要目标,兼顾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模型应用中,给予内需恢复、就业稳定、内生结构优化、国内物价稳定相对更高的影响因子,以我为主,动态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临江镇井水窝俊 发表于 2022-12-27 06:03:27 | 只看该作者
 
美联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美国重要通胀预期超预期大跌、关键通胀指标亦如期回落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谭玉涵   
得益于周五公布的两项关键通胀数据均超预期,美股三大指数在经过周四的大跌后周五录得反弹。首先是美国密歇根大学长短期通胀预期均录得超预期回落,然后是美联储最“青睐”的PCE数据在11月份如期降温,表明美国通胀正在进入连续的下滑区间,不过远未达到美联储寻求暂停加息的程度。

 第9张图片

图片来源:Wind

本周市场中仍充斥着对美联储限制性货币政策和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周线均录得三连阴,其中特斯拉本周大跌18%。
密歇根大学一年期通胀预期创2021年6月以来新低

12月23日周五,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消费者信心指数。其中,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五至十年的中长期通胀预期降至2.9%、预期3%、前值3%。市场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为4.4%,创2021年6月以来新低,预期4.6%、前值4.6%。调查称,消费者对通胀下行的趋势是否会持续持保留意见。

 第10张图片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年期通胀预期在12月降至4.4%(图片来源:英为财情)

在美国最新通胀预期超预期下滑后,美股三大股指集体转涨,美债收益率有所回落,美元指数转跌。
密歇根大学调查主管Joanne Hsu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消费者显然对近期通胀的缓和表示欢迎。虽然市场情绪似乎已从6月以来的历史低点出现转机,但消费者对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持保留意见。 他们对经济的展望可能有所改善,但仍然相对疲弱。强劲的消费者支出的可持续性取决于未来几个季度收入和劳动力市场是否能够持续强劲。”
另外,受能源价格下跌和本月早些时候股市反弹的推动,12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调查指数终值上升至59.7,高于月初公布的59.1的初值和上个月的56.8。尽管有小幅回升,但是消费者信心仍然极度疲弱。该指数在6月跌至50的历史低点,仅为2020年疫情暴发前读数101的一半。即便在一年前,这一指数也曾高达74.2。
美国11月PCE物价指数如期回落

此外,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PCE在11月也出现持续降温,这是另一个令市场欣慰的数据,表明美国通胀正在进入连续的下滑区间,不过远未达到美联储寻求暂停加息的程度。
美东时间12月23日周五,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5.5%,与市场预期持平,前值6.3%(由初值6%上修),为连续第五个月放缓,且创2021年10月以来新低。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物价指数11月同比增长4.7%、市场普遍预期4.6%、前值5%。1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增长0.2%,与市场预期一致,前值修正值为0.3%。

 第11张图片

(图片来源:彭博社)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曾强调称,美联储需要“更多证据”才能相信通胀正处于持续下降的区间。展望接下来的加息路径,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继续加息,并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比许多投资者预期更高的水平,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限制性的利率。
此外,11月的数据还显示,由于利率上升和通胀加剧,当月美国消费者失去了增长动力——尽管就业市场的强劲和工资的上涨提振了家庭支出,但美国人正在动用储蓄,并更多地使用信用卡。
11月美国储蓄率升至2.4%,尽管是今年7月份以来首次录得上升,但这也是有记录以来最低的水平之一。最后,美国11月经通胀调整后的商品支出下滑0.6%,为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

 第12张图片

11月美国储蓄率升至2.4%(图片来源:彭博社)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Oren Klachkin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表示,“高利率和高通胀导致消费者在11月的支出有所放缓,但收入增长和过度的储蓄提供了支撑。总体和核心的个人消费支出有所回落,但通胀水平仍然很高,远远超出美联储的目标。虽然劳动力市场走弱、金融环境趋近和物价高企在拖累支出,但我们预计这些因素将在明年发生变化。明年的通胀将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迫使美联储保持积极的政策立场。”
除了消费者指出数据疲软外,美国商务部同日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2.1%, 低于市场预期的下跌1%,10月前值被下修为0.7%。连续三个月增长后,美国耐用品订单环比数据创下2月以来最低值。
具体来看:11月扣除运输类的耐用品订单初值环比增长0.2%,预期为环比持平,10月前值从环比降0.5%下修至0.1%;11月不包括国防在内的核心耐用品订单显著下滑,初值环比下降2.6%,10月前值由0.4%上修为0.9%;11月不包括飞机和军事硬件的核心资本品订单初值环比增长0.2%,预期为环比持平,10月前值下修至环比增长0.6%。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3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