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复制链接]
31040 0
刘绪伟 发表于 2023-1-13 12:44:2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张图片
Reddy
莫纳什大学 建筑设计专业
GPA:2.8
雅思:6.5

自我评价:希望自己变得更努力更优秀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Melbourne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UNSW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申请时间线: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2张图片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3张图片
OFFER展示(截至发稿前)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4张图片
拓展眼界和思维[关于选择]
我选择出国的理由是追求更高的学校和专业排名、更好的教学质量、拓展眼界和思维,尝试移民来取得更低的生活压力和更高的社会福利。
研究生申请比起学校我更看重地方吧,我很多朋友成功移民或者拿到了墨尔本的永居权,这里较低的生活压力和比较好的社会福利是我出国的最终目标之一。而我已经成功的并在这边生活的朋友们会给我提供很多的便利和帮助,所以我选择墨尔本。我未来或许不留在这里,但我要争取这个身份和权力,来这里上学就是第一步。在我本科在莫纳什学习和生活了3年,获得的经验和资源自然不会放弃,同时我发现,相邻的墨尔本大学在学校排名、专业排名、教学质量、导师口碑和回国后的竞争力等方面都高于莫纳什,我没理由不争取一个更优秀的环境,也顺理成章的将其定为我的首要目标。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5张图片

▲ 墨尔本大学

我对设计的理解大概分为解决问题、尝试变得更好、表达情感与人共鸣这三个方面。或许比较肤浅,但我一直以来学习中的设计思路都是为这三个方面服务。我认为解决问题是设计最基本的需求,之后再是变好和文化或情感的表达。
比起喜欢的设计师,我更喜欢的是一个画师的绘画风格。Sebastian Luca,在artstation上有他的账号和作品,我觉得可以尝试模仿到我未来的出图风格中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6张图片

▲ Sebastian Luca作品

关于未来的目标,首先当然是研究生顺利毕业吧,然后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后尝试申请永居。再然后应该会回国工作几年吧,然后看看有没有能力去挑战博士学位。
用建筑调和社会问题[准备经历]
就像之前说的,比起对建筑设计结构材料的探究,个人对画面表现更感兴趣。建筑的形态和结构分配设计我选择相信导师,毕竟导师的经验和理解都是要远超过学生的。但画面表现却没有很大的限制,我个人喜欢对出的图进行绘画滤镜处理,让图在表达清楚信息的同时在纹理和颜色风格上追求不同的探索。当然这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自己能做出更好的作品吧。
▲ Reddy的绘画作品
关于如何调和作品集与学校作业时间,对我来说这个比较简单,这学期一开始的studio我在选择时就是为了作品集服务的。我这个人比较贪心,总想事半功倍,学校里的作品能用上节约时间为什么不呢。至于另外的科目我会少花心思,说来惭愧,分自然会低一点。但这是在我可接受范围之内的,只要最后自己的gpa或均分达到要求,低一点无所谓。我觉得这就是看目前来说作品集和学校作业哪个更重要。如果我是大二,均分还没那么稳固,我自然会更加看重学校作业。但我现在大三,分数没问题,自然作品集稍微优先一点。不过最好的当然是两边都做好,只可惜我能力还需要提升不能两边都做到最好,这也是我认为自己需要变得更努力的原因吧。
个人觉得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很多时候或许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和出图,最后导师的评价或许远没有自己预期的好,甚至要修改和重做的地方很多,这种时候会非常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我的解决方法首先是稍微休息一下,至少尽量睡一晚上好觉。然后要客观判断自己的能力,以导师更高的审美和更丰富的经验来说,自己作为学生的作业自然难以达到和导师相同的高度,甚至说导师给的建议越多进步的方形也越多越清晰,这样就有继续的动力了。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7张图片

▲ Reddy的作品

关于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我能分享的只有心态上的一点经验吧。在拿到offer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是很不安和怀疑的,我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达标,觉得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学弟学妹也有这样的心态,我的建议是,更加相信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的导师。只要愿意花时间,按照导师的要求在最后完成作品集,很大概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需要怀疑和担心。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8张图片

博物馆和办公室组合建筑[关于作品]
我选择的是位于墨尔本本迪戈的一个博物馆和办公室的组合建筑。
首先说说博物馆,地址就是原本的本迪戈金龙博物馆,这里的藏品大多是1850年开始因为淘金热从中国沿海城市来到本迪戈淘金的华人留下的历史物品。周围区域也是当时的华人社区唐人街旧址附近。华人社区文化和本迪戈的本地文化交互合并成为了本迪戈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先的博物馆造型和藏品流线十分不合理和扭曲,我将其完全拆除重建。然后是办公室,这个方向的主题围绕着从19年开始的新冠病毒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办公方式,我从远程办公和传统办公方式中追寻平衡,尝试找出一个适宜新的办公模式的办法并以建筑的形式来呈现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9张图片
建筑内部空间分配以人口密集度和隔离程度作为引导,从下往上隔离程度逐渐升级。建筑结构设计参考并结合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建筑和博物馆建筑作为对唐人街文化的呼应,其中瓦片作为重要代表元素之一充斥着建筑整体。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0张图片
建筑整体可以从中间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办公室区域,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现实的建筑公司,根据它们的空间需求组织了可供最多1000人办公的不同功能区域。右边是博物馆区域,重点关注对不同尺寸的藏品的展览和对游客路线的规划。中间是公共区域包括餐厅和水池景观,参考了中国早期建筑风格。建筑的房顶通过对传统的四方斜面房顶进行扭曲和改造,为了增加光照面积和区分空间,同时在外形上和水池相互模拟山水景观。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1张图片
专业水平也一直在线
[关于LAC]
对比过4家,选择LAC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性价比高;第二个原因是熟人介绍嘛,有周围的人尝试过自然更令人安心,再加上考察过后和LAC之前申请成功的前辈交流过,认为比较靠谱。最后就是LAC的导师制度和模式,先比其他机构,LAC更专注于建筑景观方向,比起包括各种设计专业的,我更愿意选择专精于自己专业的机构。LAC比较灵活的上课模式对我这种喜欢自己规划时间和进度的人来说会比较友好,灵活性大。在我看来这些是比起其他机构LAC比较独特的优势。
带课老师自然是非常负责的,同时专业水平也一直在线,给的反馈和建议启发性也比较强。具体的例子,其中一个项目中我对几何逻辑的概念一直不明白,对设计方向有疑问,第二天就单独约课并把问题解决了,得到的反馈也比较具体并方便改进;虽然和教务老师交流时间相对少,但也一直会关心学员进度和情况。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2张图片
Reddy的日常
[关于日常]
不怎么看电影和电视剧,书推荐《谷物大脑》,里面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有个跟好的身体。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3张图片
▲ 《谷物大脑》

男生爱好都差不多吧,游戏,运动,健身。我个人是艺考生所以比较喜欢绘画,也尝试用这种风格来表现自己的建筑作品。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4张图片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5张图片

经验谈NO.105 | 23fall学弟圆梦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 第16张图片
图文来源:Reddy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上一篇:道不尽的澳大利亚|悉尼五日游
下一篇:澳洲技术移民,专业和工作不对口怎么办?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