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卡尔维诺-一个后现代主义和南美魔幻的混血儿

[复制链接]
28259 0
骑恐龙的龙骑士 发表于 2023-4-6 19:10:3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意大利作家,其作品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结合了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文学流派,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效果。
卡尔维诺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和《命运交叉的城堡》等。其中,《我们的祖先》三部曲描写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以寓言和幽默的方式呈现,涵盖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各个时期。《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一部寓言小说,描述了一位旅行家游历各地的经历,通过对城市的想象和探索,探讨了现代社会的本质和意义。
卡尔维诺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社会和人类精神面貌。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想象力和幽默感,同时也融合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展望。
卡尔维诺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是因为他的作品在文学界广受好评,他不仅被读者所喜爱,也被其他作家所尊重和推崇。他的作品的风格和结构都非常独特,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具有深度和哲学性,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另外,卡尔维诺的作品也对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方法和创新的文学风格,如魔幻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对许多当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成为了他们的榜样和导师。他的小说想象诡谲,风格多变,叙事方式奇特,因此他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和“最有魅力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卡尔维诺的意大利语名字是Italo Calvino,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父亲是意大利圣莱莫人,客居古巴20多年,是一位农学家,负责一个农业试验站和一所农业学校,母亲是撒丁岛萨萨里人,是位植物学家,曾经是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植物学助教,从职业角度来讲,他的父母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的。但卡尔维诺后来选择了与父母相异的道路,他说:“我双亲所拥有的知识全集中于蔬菜王国,他们关心着其中的奇迹和特征。而我,被另一种蔬菜——文字——所诱惑,没能去学习他们的知识。”卡尔维诺的父母为了让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卡尔维诺记住自己的祖国,特意给这个儿子取名为伊塔洛,在意大利语中也就是“意大利”的简称。在卡尔维诺刚满2岁的时候,全家就从古巴迁回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
即使卡尔维诺在两岁时从古巴回到了意大利,但他在家庭和家庭朋友圈子中仍然受到了南美文化的影响。此外,他也在成年后多次到南美洲旅行和工作,这些经历对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尽管他在幼年时期离开了南美洲,但南美洲的文学、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成为他文学创作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卡尔维诺在12岁时读到了吉卜林的《丛林之书》,这是他与文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他被小说中森林动物的生动描写和浓烈的东方情调所吸引,以及冒险和梦幻般的感觉,深深地打动了他。此外,他也喜欢阅读幽默杂志,对漫画也产生了兴趣。电影也是他的热爱之一,对电影的痴迷贯穿了他的整个少年时代。
在16岁到20岁期间,卡尔维诺开始写短篇小说和剧本,同时也模仿意大利隐逸派诗人蒙塔莱的风格写诗,蒙塔莱也是卡尔维诺一生中最喜爱的诗人之一。这一时期的卡尔维诺的政治立场还没有确定,他在地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间游移。二战的爆发标志着卡尔维诺少年时代的结束。
高中时期的卡尔维诺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叫欧金尼奥·斯卡尔法里(Eugenio Scalfari),这个人后来也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记者,现在意大利最具影响的报纸《共和国报》和最具影响的杂志《Espresso》就是由他一手创办的。欧金尼奥·斯卡尔法里对卡尔维诺的影响非常深远,他们的笔谈经历让卡尔维诺开始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并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在这段时期,卡尔维诺的政治立场开始趋向于左翼,他开始热衷于阅读和研究一些反法西斯倾向或情绪的作品,比如维托里尼的小说和蒙塔莱的诗歌。同时,他也受到了一些革命和反抗精神的作品的影响。这些作品的阅读和讨论,使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中开始融入更多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同时也加深了他对文学的理解和思考。

卡尔维诺-一个后现代主义和南美魔幻的混血儿 第1张图片
▲欧金尼奥•斯卡尔法里创办的意大利《共和国报》
1947年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为都灵著名的Einaudi出版社工作,并在那里结识了不少著名的文学家和评论家,正是在著名的新现实主义作家切萨雷·帕韦塞(Cesare Pavese)和批评家费拉塔(Ferrata)的鼓励下,当时年仅24岁的卡尔维诺以他所熟悉的利古里亚地区的游击队活动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蛛巢小径》,我们也翻译为《通向蜘蛛巢的小路》。这部小说让他一举成名,卡尔维诺从此正式踏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卡尔维诺-一个后现代主义和南美魔幻的混血儿 第2张图片
             ▲新现实主义作家切萨雷•帕韦塞
卡尔维诺的《通向蜘蛛巢的小路》是一部反映意大利北方游击队生活的小说,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运用了童话和传奇的元素,让读者在跟随主人公皮恩的冒险旅程中,体验到了一种神秘而又富有想象力的氛围。同时,小说中也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政治与社会现实,对于意大利的文学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也是一部具有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卡尔维诺的个人风格由此也显露出了出来,即欧洲的社会批判性和南美的魔幻风格融合。
1951年夏天,他一气呵成地写完了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这是他的代表作“我们的祖先” 三部曲的第一部。《分成两半的子爵》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卡尔维诺童年时代的阅读经历,他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他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一千零一夜》和《阿拉丁神灯》,这些故事中经常有神奇的魔法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这种童话故事的元素也深深影响了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特别是他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
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卡尔维诺采用了寓言式的叙事手法,通过虚构的情节和人物,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作品中,梅达尔多子爵的身体被分成了善恶两半,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人性中存在的矛盾和复杂性。此外,作品中也蕴含着对爱情、友情、忠诚等主题的探讨,让人们不仅在思考人性的复杂性,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人生哲理和智慧。
有评论家说,这部作品既有“寓言式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寓言”。在盛极一时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处于衰退期的时候,《分成两半的子爵》为意大利的文学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954年卡尔维诺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集《进入战争》,收录了卡尔维诺在二战期间的创作,作品中表现了战争对人类生活造成的摧残和破坏。作品中有些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比如《钢铁之花》和《废墟上的奏鸣曲》,它们写实地描绘了战争中人类的悲惨遭遇和无奈境地。同时,这些故事也充满了对生命和希望的探讨,让人们看到了战争中人类生命的坚韧和顽强。有些评论家也将其称为意大利的“伤痕文学”。
1956年对于卡尔维诺来说尤为重要,他的政治信仰和文学创作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年秋冬之际,匈牙利十月事件的爆发和苏联对此采取的高压政策使欧洲很多共产党人看不到信仰的希望,纷纷退党,卡尔维诺也不例外,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于1957年在《团结报》上发表公开信,宣布退出意大利共产党。就文学创作而言,这一年他出版了一部特别的作品——《意大利童话》,虽然这并非他的原创作品,而是他带领团队花费两年的心血,在意大利各地采集、整理的民间童话,但无论对于意大利民族,还是对于卡尔维诺个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于卡尔维诺个人来说,《意大利童话》也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他的文学创作从现实主义向奇幻和幻想的方向转移。沉浸于这项工作中的卡尔维诺时常会觉得打开了童话的魔盒,曾经统治着童话世界的逻辑逃逸了出来,这些一度遗失的逻辑又重新开始控制世界了。《意大利童话》于1956年出版,收录了200篇意大利各地的民间童话。这部书的编辑和出版对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卡尔维诺进入了创作的全盛时期,他的创造力总是富有成效和不可阻挡的。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包括他的著名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和《寒冬夜行人》等。

卡尔维诺-一个后现代主义和南美魔幻的混血儿 第3张图片
                            ▲卡尔维诺
1957年,题材与构思截然不同的两部小说《树上的男爵》和《房产投机》先后问世。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现实生活的失败者,都是充满负能量的人物。《攀在树上的男爵》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第二部,主人公是18、19世纪的贵族后裔,他永远栖居在树上不肯下来,逃避人世间的生活;《房产投机》的主人公是深居闹市的知识分子,在西方现代化社会中因力图改变现状而四处碰壁。
正是在这两部小说中,卡尔维诺开始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文学风格,被称为“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即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超现实的元素,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这种文学风格可以看作是卡尔维诺对现实主义的一种批判,他认为现实主义无法完全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需要通过一些超现实的手法来弥补现实主义的不足。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离奇古怪的情节和人物,比如男爵永远栖居在树上不下来,或者是梅达尔多子爵被炮弹分成两半等等,这些情节虽然看似荒诞不经,但却具有深刻的寓意,能够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1958和1959年,小说《烟云》和《不存在的骑士》相继问世,它们都深刻揭示现实社会的弊病与无奈,其中《不存在的骑士》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讲的是发生在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统治时期的一则情节离奇古怪的故事:一天,查理大帝在阅兵时惊奇地发现队伍里有一位没有躯体但全身披挂整齐的骑士,他自称是一个“不存在的骑士”:既没有肉体,也没有灵魂,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各种动作,他徒劳地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以便在历史上能留下自己的印记,却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疑虑和惶惑。卡尔维诺之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这个“不存在的骑士”形象,是想揭示现代人的无助和茫然,以及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漂泊和迷茫。这个“不存在的骑士”被描述为一种虚无和无意义的存在,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力的挣扎和尝试。这个形象象征了现代人在意义和目的的缺失中挣扎和苦闷,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短篇小说集《马可瓦多》于1963的问世,标志着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又达到了新的高度。马可瓦多这一家,是个贫而不穷的工人家庭——马可瓦多是个搬运工,挣来的薪水仅够养活一家妻小,却不足以享受中上等的生活。马可瓦多其实是在很努力地活着,他是个爱孩子的称职的爸爸和丈夫,还是个尽职尽责的员工。然而社会存在决定了他的认知,从而使得小说中的事件是那么荒唐可笑,却又理所当然。这部小说集是卡尔维诺文学创作的一次重要突破,他在这部作品中深刻探讨了现代社会下个体的处境和命运。马可瓦多这个形象既是现代社会下的一个典型,也是作者自己的写照。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手法,卡尔维诺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的无尽苦闷和困境,同时也描绘了人们对于自由、公正和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整部小说集充满了对于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却又不失幽默和讽刺,是卡尔维诺文学成就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1964年,卡尔维诺的生活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他结婚后与阿根廷出生的妻子搬到了巴黎,一住就是15年。第二年,他的第一个女儿乔瓦内娅(Giovannea)出生,给了他重生的快感和创作的能量。就在这一年,《宇宙奇趣》这部具有科幻色彩和符号学特点的小说诞生了。其实,《宇宙奇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幻作品,因为卡尔维诺不想让科学与文学混在一起,他不想让这些故事承担科普的义务。他曾公开声明,他写的这些故事不属于“科幻”,而只属于“幻想”,与凡尔纳和威尔斯的小说不是一码事,而在背后给他“撑腰”的是诗人莱奥帕尔迪,是布鲁诺,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路易斯·卡罗尔,是《等待戈多》的作者塞缪尔·贝克特,甚至是大力水手和扑克牌中的大王。
《宇宙奇趣》这部小说由12个独立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带有一定的科学元素,但它们更多的是表达了卡尔维诺对于人类生存和存在的思考。这些故事涵盖了从宇宙诞生到文明崩溃的各种主题,探讨了时间、空间、自由、随机性、人性等哲学和社会问题。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卡尔维诺试图探索人类生命的奇妙和神秘,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这部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认为是卡尔维诺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创新性和思想深度得到了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评价,也使得卡尔维诺成为了现代意大利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卡尔维诺-一个后现代主义和南美魔幻的混血儿 第4张图片
         ▲卡尔维诺与他的第一个女儿乔瓦内娅
70年代问世的三部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1972)、《命运交叉的城堡》(1973)和《寒冬夜行人》(1979),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卡尔维诺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将过去与现在、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幻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写进小说,凸显世界的随意性、破碎性和偶然性,让其中每篇故事都重新发掘一种逻辑的结构。
卡尔维诺在这三部小说中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人与城市、人与命运、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看不见的城市》通过描写各种虚构城市的形象,探讨了城市与人的关系、城市的内在矛盾以及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和迷茫。《命运交叉的城堡》则通过在城堡里交错的故事线和人物命运的交织,探讨了人的命运、意外和偶然的力量、以及人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寒冬夜行人》则是一部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通过一个人在雪夜走路的经历,探讨了人的孤独、内心的迷茫以及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
这三部小说的主题和结构都非常独特和复杂,卡尔维诺在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和叙事技巧,为读者带来了一次奇妙的阅读体验。同时,他也在这些小说中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文学理论,将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探讨,并试图通过小说去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卡尔维诺曾说过:“我与一个哲学家截然不同,我只是一个遵循故事内在逻辑的作家。”

卡尔维诺-一个后现代主义和南美魔幻的混血儿 第5张图片
1980年,卡尔维诺从巴黎搬回了意大利,住在罗马市中心的万神殿附近。不久后,他出版了一部重要的文集《悬在上面的石头》 “Una pietra sopra”,收录了他自1955年以来对于文学与社会的重要文论。《悬在上面的石头》收录了卡尔维诺自1955年以来的文学批评和文论,主要探讨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以及现代文学在传达真实和想象之间的关系上的作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文章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无法看到美的力量》(Why We Can't See the Power of Beauty Now),这篇文章探讨了美的概念在现代文化中的困境,以及人们对于美的表达和感知的难度。此外,《悬在上面的石头》中还包括了对于马奎兹、博尔赫斯、阿尔贝托·莫兰蒂等作家的评价和解读。该文集是卡尔维诺文学思想的重要总结,也是他成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的标志。
1983年卡尔维诺生前最后出版的小说《帕洛马先生》,读起来很像作者对本人的真实写照,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做帕洛马的人在海滩上的生活,充斥着海浪、 星辰、 蜥蜴、 乌龟、 海滩上裸胸的女子等。小说中充满了卡尔维诺一贯的幽默和讽刺,但同时也探讨了生命和死亡等形而上的哲学主题。不知是不是巧合,该书最后一章题为《学习死掉》,其中帕洛马通过一系列的经历,逐渐领悟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必然,探索了处于死亡的本质真相。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卡尔维诺创作风格的又一巅峰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
1985年夏天,卡尔维诺在罗马的海滨别墅准备当年秋冬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稿,但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住院期间,意大利报纸每天竞相刊载他的病情报告,全国上下一致关心他的安危。据说,负责为他开刀的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样复杂、细致。等手术完苏醒之后,他望着那些塑料导管和静脉注射器,还开玩笑说:“我觉得自己像一盏吊灯。”1985年9月19日,卡尔维诺终因医治无效,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终年62岁。由于他的骤然离世,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的逝世给意大利文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令全世界读者悲痛不已。虽然他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无数读者和作家。
卡尔维诺生前未完成的讲稿后来被结集成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或者叫《美国讲稿》,收集了他将在哈佛大学发表的前五篇讲稿,他本计划写八篇,但剩下的三篇我们永远也看不见了。即便是这样,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到卡尔维诺这位深受现代读者喜爱的意大利作家对文学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细腻的感受,以及他幽默的性格和丰富广博的文学视野。如今,他在书稿中使用的文学评论词汇,“轻逸” “迅捷” “精确 ” “可视性” “繁复” “连贯”已成为我们现在很多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标准语言。
斯人已逝,但其经由文学创造的思想空间,就如西斯廷天顶画那样,吸引我们驻足,滋养你我的灵魂。


上一篇:玻利维亚总统:拉美不再是美国“后院”
下一篇:如果巴西用人民币结算,有什么效果?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