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房产] 2大信号出现,楼市或将“大洗牌”?明年起,房产走势迎来新变局

[复制链接]
25831 1
温暖的南极 发表于 2023-6-2 23:36:3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2大信号出现,楼市或将“大洗牌”?明年起,房产走势迎来新变局 第1张图片

房地产的发展有多快?1998年的时候,房地产一年的销售量刚刚达到1亿平方米,随后10年住房交易量涨了6倍,2012年前后,市场交易量又翻一番,增至12亿平方米,从2012年到2018年,又增加了5亿平方米。总之在过去20年,房地产每年的新房交易量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多,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今后几十年会怎么走?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曾预测,今后我国每年的房地产交易量很难再创新高了,还会每年小比例地萎缩,或者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可能就停留在10万亿的市场规模,总量减少约40%。事实真的如此吗?
2大信号出现,楼市或将“大洗牌”?明年起,房产走势迎来新变局 第2张图片

房地产下台阶,已经在去年有所印证。去年全年卖了13.58亿平方米,比2021年足足少了4.3亿平,如果行业继续下降,强者愈强的局面自然会加速形成,未来有多少房企能活下来?2大信号出现,楼市或将“大洗牌”。
其一,净利润不断亏损。事实上,过去几年每年都会有300-400家房企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退出游戏,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现在没有倒下的,也很多挣扎在生死边缘:据Wind统计,13家A股房地产企业被“ST”,其中ST阳光城、ST宋都、ST新联、ST粤泰都已经连续11天跌停。曾经他们是排行榜上有头有脸的名企,如今却只能灰溜溜地排队退市,原因很简单——债务太多了,卖的房根本抵消不了庞大的欠债规模,当然了,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克而瑞统计,2022年69家典型上市房企整体实现净利润亏损527亿元,近一半房企亏了钱,有房企已经连续两年处于亏损状态。
其二,拿地规模急剧下降。土储,反映的是开发商的发展潜力,只有有了土地,才能实现盖房-卖房-变现的过程,反之,就不会有新增业务,企业规模会进一步萎缩。1-5月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百强的总额分别为10620亿元、5129亿元和5197万平方米,不仅同比2022年出现下降趋势,甚至不足2021年同期的三成,投资萎缩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1-5月新增货值前三开发商,分别是华润置地673.2亿元、万科地产643.8亿元、招商蛇口511.6亿元,昔日疯狂拿地的碧桂园,前5月仅新增货值116.9亿元。可见对楼市接下来的发展预期都不太乐观。
从以上2个方面可以看出,未来整个市场终将面临“大洗牌”,而且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判断的原因在于住房供应结构和城市出现分化。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2021-2025年期间我国将筹集建设87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平均下来每年约174万套,按照100平一套房的话,2022年约13亿平米的销售面积,保障性租赁房的规模约占13%,这也意味着租赁房将成为住房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逐步分化,大多数房企在中小城市的生存空间缩小,不得不同时挤在大城市共谋生存之道,谁生谁死只能拼实力了。
2大信号出现,楼市或将“大洗牌”?明年起,房产走势迎来新变局 第3张图片

说实话,为了生存,开发商不是没有做过努力,我们随便举个记录在案的例子:近段时间,惠州某楼盘降价4.8折的操作,引起老业主集体维权,原先默认房企市场行为的地方监管,不得不转变态度,5月22日监管部门介入,两个大幅降价销售的楼盘均被暂停对外销售。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显然这些年,房企为了回笼资金,搞促销降价的楼盘不少啊,但这无疑是老虎嘴边拔毛,好大的胆子。本质上,减价卖房的做法和老业主的利益有明显冲突,同时也不利于地方地价的稳定,只能拿房企开刀了。
在卖房没钱赚,市场难言复苏的背景下,为了活下去,开发商又搞出“狠招”——转型代建商,当包工头。
界面新闻报道,自2022年开始,华润、碧桂园、龙湖、华夏幸福等一大批开发商相继挤进代建赛道,截至当年末,发展代建业务的品牌房企已超过60家,竞争更加白热化。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房企代建项目新签约建筑面积为1.11亿平方米,首次突破1亿平方米。
今年的动作更加频繁。5月10日,万科南方区域城建披露,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获取了深圳南山区南海中学、桃源中学及桃源小学改扩建工程项目的代建。
5月9日,中国金茂也对外称,已与青岛高实集团、青岛高投集团签约了代建G-2022-005地块,这是去年9月份三批次成交的地块。
用碧桂园的话说,轻资产的代管代建,将会成为未来业务重点之一。
龙湖也非常赞同,代建行业已成为集团服务业态的新增长极。
话来话外,有种靠代建活命的意思。
2大信号出现,楼市或将“大洗牌”?明年起,房产走势迎来新变局 第4张图片

形成这样的大环境,与房地产的几个趋势有关。
一是城投公司大规模下场拿地。中指院统计,2022年,城投拿地22494亿元,占全国全口径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的54%。同时拿地面积TOP100企业中,地方城投公司高达71个,是2021年同期的3倍多。
大家也知道,城投不过是地方左手倒右手,真正有建设开发资质的少之又少,拿了地之后建成入市的速度很慢,年地方城投拿地入市率不足1%,2021年不足10%,拿了那么多地,自然要找人来盖房了,这就给房企代建提供了机遇。
二是爆雷房企留下的“烂摊子”。说是烂摊子,也不为过,老百姓花钱去买了房,要么五六年还是一片荒地,要么盖到一半工人都走了,留下一栋栋烂尾楼,购房人怎么办?
作为政策重点,保交楼的底线肯定不会破,那么巨量的烂尾楼怎么办,当然得找人继续盖好,但全国有多少烂尾楼,估计没人能真正算清楚。仅32个重点城市,截至2022年底就有290个停工延期的问题项目,总套数40.8万套,面积4532万平方米,可想而知规模有多庞大。
多重需求驱动之下,代建的蛋糕自然会被做大。
据海通证券测算,“十四五”期间,代建业务的市场容量或达到2000亿元左右,且净利润率高出传统房地产超10个百分点。
中指研究院也预计,未来5年的代建市场新订约总建筑面积将保持23.5%的复合年增长率,也就是说,代建的市场规模可达30%左右,不容小觑。
房说君有话说,总之,越到后期,有形之手干涉房地产的效果越小,与此同时,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正娓娓道来,不排除房价继续下探,房产走势形成新变局,也就是说房地产变化回归市场主导,阻止房价下跌,会更加乏力。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房说君)


上一篇:红杉资本酝酿已久的分家:未来锁定低碳、云/端结构演化和产业数字化
下一篇:当前楼市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DX小妮儿 发表于 2023-6-3 23:4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农民认为,应继续建房,拉动国内经济。开发商赚的钱还可以存入美银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4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