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以总理称完成目标前不会停止行动,话音刚落,中方送上两个忠告

[复制链接]
94452 0
撒拉嘿哟 发表于 2023-10-16 07:45:4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以冲突持续至今,加沙地区民众难以从战火中脱身。日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表态,称以色列将会继续推动其目标完成,而在这一目的达成之前,以色列不会停止行动。话音刚落,中国外交部就加沙地区的问题表态,并向以色列送上两个忠告。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在本月7日公布了最新的统计结果,该结果显示:由于巴以冲突爆发,加沙地区已经有超过2.2万人遇难。不仅如此,还有超过5万人因为这场战事,身体上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尽管如此,内塔尼亚胡依然于当地时间7日公布其决定:不会喊停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因为以色列还未达成目的。
以总理称完成目标前不会停止行动,话音刚落,中方送上两个忠告 第1张图片


说到底,以色列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消灭哈马斯”,或者说,是熄灭加沙地区部分巴勒斯坦人心中的“反抗火苗”,从而实现该地区的非军事化。
其实,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行为已经引发多方关注。就哈马斯日前公布的加沙地区情况来看,在遇难的2万余人中,有大量的妇女和儿童。可以看出,以色列在“消灭”哈马斯的过程中伤害了太多无辜民众,而也有媒体将现在的加沙地区比作“地狱”,可见这场战事的残酷。
对此,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马丁·格里菲思认为:加沙地区的平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那个地方炮火连天、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根本不应该继续住人。格里菲思喊话各方持续关注这场战事,并按照国际法履行义务,对加沙地区平民伸以援手。同时,他还谈到:除了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之外,住在相邻地区的平民们也正在受到这场战事的影响。所以,他希望以色列停止伤害该地区平民并对周边地区民众造成威胁的行为,释放相应被扣押人员。
以总理称完成目标前不会停止行动,话音刚落,中方送上两个忠告 第2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格里菲思也如媒体一般,认为加沙地区的平民应该尽快脱离地狱一般的生活。
去年年末,联合国大会两次发起投票,征求各方意见,以寻求解决加沙地区所面临问题的办法。在两次投票过程中,中国均投出赞成票,希望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不仅仅是中国希望看到该地区保持和平状态,另有152个与会国代表也投出赞成票。
但是,美国却两次投出反对票,支持以色列军队继续对加沙地区投放炮弹。
在美国的支持下,内塔尼亚胡宣称以色列不会暂停在加沙地区的行动,也就不会令人感到意外了。
就巴以冲突而言,美国政府给以色列提供的帮助不比援助乌克兰的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奥萨马·哈姆丹日前指出:以色列不愿意停止其在加沙地区的行动,只因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但是,以色列以及美国却希望哈马斯作出让步,释放被扣押人员。哈姆丹强调:在美国改变态度,以及以色列停止其行动之前,哈马斯没有必要,也不会再考虑美国的建议。
日前,美国还派出其国务卿布林肯前往约旦。在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会面后,布林肯却没有得到美方想要的东西。据悉,阿卜杜拉二世告诉布林肯:保持地区和平应该是美方首先考虑的事,而美国也有能力这样做。所以,他提出两点内容:一是希望美国发挥其作用,保护加沙地区平民,并提供相应的人道主义援助;二是停止改变约旦想法的行为,因为约旦不会强迫在加沙地区住了多年的平民们离开家园。
以总理称完成目标前不会停止行动,话音刚落,中方送上两个忠告 第3张图片


可以说,国际社会已经看清一个事实:在美国不断提供军事支持的情况下,以色列不可能收手。所以,约旦国王才会直接对布林肯表态,也是对美国表态。
在本月8日,中国外交部也就巴以冲突表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巴以冲突已经使得近9成的加沙地区平民生活流离失所,中方希望有关方特别是以色列保持克制。此外,中方也呼吁有关方立即停火止暴,以免引发更多悲剧。
以总理称完成目标前不会停止行动,话音刚落,中方送上两个忠告 第4张图片


中方已经送上两个忠告:保持克制,以及停火止暴。如果美国以及以色列愿意听劝,加沙地区的平民们就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


上一篇:不去以色列就没事,胡塞武装话音刚落,以媒:中方不再停靠以港口
下一篇:大结局要来了?向俄罗斯割让领土,不再是西方和乌克兰的禁忌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