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复制链接]
9160 0
张铄 发表于 2024-1-31 13:59:5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1张图片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莫奈
一场火,烧向了英才学校。
2024年1月19日,位于河南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的英才学校宿舍区域起火,砖红色的墙体烧得焦黑,事发突然,学生们慌忙逃生。
一名幸存学生的爷爷回忆说,他的孙子被烟呛醒,发现脚边着火了,叫醒了身边的两个同学,一起窜出了宿舍;还有学生从宿舍窗户的防盗网上扯开了一道口子,试图跳窗逃生。
寒冬里,砚山铺村的夜间最低温度只有-4°C,此次起火带走了13名学生的生命,4名学生受伤,其中一名学生转往了郑州的烧伤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关于宿舍起火的原因,曾有舆论称是男生宿舍的门被锁上了,困住了想要逃生的学生。不过,官方的情况通报显示:该宿舍共有两个门,其中一个门供学生正常出入,此门夜间从不落锁,便于学生出入宿舍外的公共卫生间
具体的事发原因和火灾经过还在调查。但在官方初步通报中,一些信息传递出了复杂的现实。其一,事故发生在约56平方米的宿舍,当晚住了32名学生。其二,他们都是三年级学生,9岁左右,是典型的“低龄寄宿”。
01

寄宿的低龄学生

事发的英才学校,是当地的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涵盖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遇难学生均为小学三年级的同班男生。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2张图片


本来,寄宿制学校通常会在周五晚放假,但独树镇的居民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学校就读的孩子大多来自周边村庄,也许是由于接送不便,学校采取的是两周放一次假,“上10天放4天”,而这一次事发的周五,刚好不在放假的那一周。
据报道,该校学生来自独树镇、杨楼镇、保安镇的周边农村,最远的距离学校数十公里。他们之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寄宿,原因之一是近年来村里的公办小学合并,保留下来的学校距离太远,民办寄宿学校成为了合适的选择。
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曹占武接受采访时表示,河南省1577所民办小学中,乡村民办小学占一半以上。这其中,95%的民办小学都是寄宿制,低龄儿童住校是很常见的现象。
“低龄寄宿”背后,是乡村学校在消失,许多孩子只能在离家很远的学校上学。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各地的农村生源减少、教学点分散,于是,村里的学校不得不进行撤销或者合并。新世纪后,全国面临普遍情况,大部分的村庄小学撤并到乡镇或县城,部分的乡镇中学也撤并到县城。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3张图片


影响是巨大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全国共撤掉了22.94万所农村小学,削减的幅度是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六成;农村初中减少了1.06万所,减幅超过1/4。这也意味着,几乎每一个小时,就有4所农村学校消失。
02

宿舍拥挤

2016年到2018年期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杜世超曾经连续到访福建的田野点进行调研。
他告诉南风窗,原本,他所调研的区域范围内,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小学。人口出生率高的情况下,一个年级能有三个班,后来由于行政区划改革、迁移以及出生率下降等原因,一个年级只能维持在一个班左右。
“现实来看,维系乡村教学点存在的生源虽然减少,但基本还是够的,然而乡村的老师不够了,所以经常是两三个年级混着一个班上,这对学生来说资源很局限。”
撤并之后,不少学生选择到县城学校就读,“还留在原来教学点的人数变少了,一个班可能就10个人,这对老师来说也很痛苦,因为可能要同时带四个班级,语数英都要教,顾不过来。”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4张图片


他认为,从考核的标准来看,学校里的师生比不算低,但是学校想要展开全面的教学就变得很困难。
事实上,撤并前,农村就存在着生源减少的问题,而往外打工的人增多了,跟随着父母到城镇里读书的孩子也增加了。而撤点并校政策则为这个缓慢发生的趋势加速。
“一村一校”变成了历史,乡村学生还在努力适应着这个变化。有的农村孩子每天需要跑十几里上学,而部分县城和镇里的学校“生满为患”。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抽样调查10个省份的农村中小学校,发现农村小学生从家到校平均距离为10.83里,初中生平均距离为34.93里。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5张图片


2018年,一篇《低龄寄宿与农村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论文提及,即使在2012年,中央政府制止了各地“撤点并校”的做法,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并没有就此终止。
即使地方政府不积极推动学校撤并,一些教学点也会自行消亡——家长不愿把孩子送到这些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设置不全的教学点。
农村地区实行集中办学后,发展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学生上学远的主要措施。因此,寄宿制学校仍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此带来的“低龄寄宿”现象,却不利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
论文提到,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办学问题,譬如,低龄寄宿生规模日益增加,寄宿设施仍按照小学高年级学生标准来设置,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再者,当学校位紧缺时,不乏多人挤在一张床上的现象;同时,生活老师没有足够的编制和专业技能,为住校生提供合格的看护。
此次发生火灾的英才学校,住宿条件就相当拥挤。官方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发生火灾的宿舍面积只有56平方米,但在这个空间里居住了32名学生和一位老师,换句话说,宿舍里放下了至少17张上下床。
03

地方实践

小学生寄宿,其实是家长们的无奈之举,而这背后所凸显的问题是系统性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南风窗记者:“从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来看,还是不应该办太多的寄宿学校,特别是三年级以下的低年级学生。”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6张图片


他认为,“现在出现了很多的巨型学校,马太效应很强。我们不能过于急躁地把农村小规模学校给消灭掉,同时,很多地方非常在意办大学校,而忽视了学校的经费保障、教学质量。”
从公开报道的信息来看,事实上,河南南阳的英才学校在当地的口碑并不差。一名村民告诉媒体,“学校原来还有横幅挂在路口,考上重点学校的有多少人,实际升学率还是比较高的。”英才学校一学期的收费是两千多元,包含学费、住宿费和餐费。而从其后披露的宿舍住宿情况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配套并不完善。
除了拥挤,另中青报的采访透露,起火的宿舍疑似为教室改建,宿舍户型结构与一楼教室基本一样,床铺除了钢制床外,还有部分为木制床。
那么,在后撤点并校时代,乡村教育是否只能走向空心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地方都尝试过提供解决方法,并带来了借鉴与启发。
杜世超所调研的村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践例子。
他向南风窗介绍说,在面临撤点并校的危机时,福建田野点里的三个村落合力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尝试把所有的学龄儿童聚集到一起,成为一个集合的教学点,由此获得和地方政府议价的条件。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7张图片


由于村庄之间距离较近,而且宗族文化浓厚,这几个村子都是同一个宗姓的分支,具备共同动员的动力,在重重努力下,他们最终保留了一个正式的办学资格。村庄的入学困境得到解除,“作为交换,原有的校址可能也会改建为蔬菜种植大棚。”
不过,每个田野点都有其特殊性。福建当地拥有深厚的宗族文化根基,而且村子之间距离较近,路途不远。
更值得深入探讨的是,此次地方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托底思维”。
杜世超观察到,“撤点并校的过程里,有一部分群体会得到往上走的机会——比如一些农村学生能到更好的学校就读,在乡村教学点没有编制的老师,也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获得编制;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往下沉——他们不得不辍学,没机会接触到教学资源了。”
“所以不管是花费力气找到老师、利用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还是提高生育率等等,希望能有人真正考虑到这些往下沉的学生,让他们不要被落下。”
此外,实际情况中,辍学也可能发生在三年级以下,“我了解到有的学生在三年级前辍学,等到他长大了再回学校读书,从四、五年级开始读。”
因为他们最后拿到了小学毕业证书。这种特殊的辍学情况,可能不会被数据涵盖到。
13名学生火灾遇难,9岁孩子为何住在学校 第8张图片


对比起统一的数据和比例,真实的农村教育里,发生着更多难以预料与想象的现实议题。比“撤点并校”更值得关注的,是乡村的日益萎缩:当人口逐渐外流,学校和学生的流失,只是其中一环。
储朝晖告诉南风窗,如果一个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农村和在城市接受的教育有明显差距,即使只是城市里的民办学校,“那家长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到城里去”。
他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拆或并的问题,“也不是说你不拆不并就行了,而是要在乡村就近地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能入读的、跟城市里没有明显差距的教育资源”,“我认为这个才是关键。”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END-
编辑 | 阿树
排版 | 茜雯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篇:孩子未来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父母认知的高低,还和这2件事有关
下一篇:重庆“坠亡姐弟”外婆发声:张波、叶诚尘被执行死刑,还了两个孩子公道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2 10:33